國家中心城市,就官方的定位來說,是中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最早是原建設部提出。2010年實現了從紙上到現實的跨越,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五地被列為中心城市,在2016年至2018年兩年間,國家發改委及住建部先後發文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鄭州逆襲入圍。鄭州地處河南省中北部,黃河中、下游分界處,面積7567平方千米。為什麼說,鄭州是逆襲入圍呢?鄭州是在2016年成為國家支持中心城市的,這一年,鄭州GDP為8113.97億元,處於全國第17。就經濟總量而言,輪不到鄭州,且不說蘇州、無錫這樣的普通地級市,還有南京、杭州等副省級。
鄭州另一個「短板」在於城市級別。雖然是省會城市,但並不是副省級,與寧波、廈門、大連、青島、深圳相比還存在一點差距。在高教上鄭州並沒有太多優質高校,除了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外。這樣的鄭州是如何逆襲的?根據國家的定位,鄭州主要還是突出了交通優勢,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鄭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定位的區域還是在中部,足以看出國家對於中部經濟發展的重視。
南京、瀋陽無緣。幾個大區中心城市,好像就南京和瀋陽無緣國家中心城市,像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華南的廣州,華中的武漢。這就意味著未來如果要新增國家中心城市,這兩地的概率很大,尤其是瀋陽。這幾十年國家一直在支持東北發展,瀋陽作為東北區域中心城市,自然首選。
超過10地想加入。除了瀋陽、南京還有還有很多城市都想拿到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的門票。福州、濟南、長沙、昆明、烏魯木齊、哈爾濱、長春、廈門、青島、深圳、合肥等。在202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的《關於支持福州實施強省會戰略的若干意見》中,就有支持福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