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看一小時就可以退場了

冰川思想庫 發佈 2023-01-28T02:19:11.863157+00:00

《流浪地球2》不再是「小破球」,格局大了、格調高了,方方面面都完美正確了,也變得不好看了。那篇《硬核科幻,中國風、好雞湯:流浪地球一鍋亂燉》,兩千多點擊,堪稱碼字生涯的流量滑鐵盧。

《流浪地球2》不再是「小破球」,格局大了、格調高了,方方面面都完美正確了,也變得不好看了。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丨關不羽


2019年2月13日,我安利了《流浪地球》。那篇《硬核科幻,中國風、好雞湯:流浪地球一鍋亂燉》,兩千多點擊,堪稱碼字生涯的流量滑鐵盧。但是,我寫得很開心。


2023年,《流浪地球2》格局打開、格調拉滿,卻讓我很失望。



01


《流浪地球2》片長3小時,1小時科幻大片,1小時文藝煽情,還有1小時新聞聯播式深度報導。


開場1小時的科幻大片,堪稱驚艷。場景宏偉、節奏緊湊,打戲不算精彩,但是還算幽默,整體不輸好萊塢大片——比技術堆砌的《阿凡達2》好看很多。


剩下兩小時都是泡沫時間。文藝煽情嚴重過火。如果說上一部是雞湯味兒有點重,那這一部就是把整雞往我嘴裡硬塞。

▲《流浪地球2》劇照(圖/豆瓣)


劉德華飾演的科學家圖恆宇全家出車禍的回憶殺反覆殺,還是慢鏡頭拉滿的反覆殺。他閨女丫丫說的「爸爸,這道題怎麼解」,說了一遍又一遍,都有貞子爬出水井的即視感。我沒有被感動,只有雞皮疙瘩掉了滿地。


相比之下,吳京飾演的太空人劉培強那條感情線處理得比較好。俗套是俗套些,但不勉強。


煽情過火,講不好故事慢鏡頭湊,也算是國產影視的通病。這還算可以忍,科幻的主線劇情胡編亂改,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02


原作里是「飛船派」和「地球派」衝突。造飛船,還是把地球改造成大飛船,存在明顯的資源衝突,不得不做二選一,挺合理。


《流浪地球2》裡,「飛船派」沒了,換成了「數字生命派」。這倒也不是不可以。問題是,隨著劇情展開,我越來越不明白了,為啥「數字生命」被全球立法禁止了呢?


官方答案是數字生命永生對普通人太有誘惑力了,這並不能解釋立法禁止「數字生命」。


因為普通人過剩了。先是劇情交代隨著人工AI的技術升級,普通人大量失業了。然後,隨著改造地球的進度推進,發現只有一半人能進地下城。這意味著另一半人只能接受死亡的結局。


顯然,改造地球不缺人,那給註定要犧牲的一半人「數字生命」的選擇才是合理的。


▲《流浪地球2》劇照(圖/豆瓣)


而且,根據劇情交代,改造地球和「數字生命」並行在技術上完全可行。影片中,劉德華扮演的框架設計師以一己之力搞的地下研究,就實現了「數字生命」。而且,升級超級計算機技術,同時可以滿足兩種方案的需求。


再有,劇情交代,美國91%的民眾支持「數字生命」計劃。劇情又交代了,美國全程「摸魚」,毫無貢獻。那讓美國人搞「數字生命」,不就行了嗎?


非要全球立法禁止「數字生命」,只能說是編劇組強行要做一次滅霸過癮。這倒是很體現國人「定於一尊」科學觀——科學意味著有且只能有一個正確答案。無論犧牲多大、成功率多小,都不容任何其他選擇出現。消滅分歧,高於一切。這不科學,更沒人性。


電影中展現的「移山計劃」就很不科學,安全係數小到可憐,風吹草動都命懸一線。最終能夠成功啟動,全靠人物「小宇宙爆發」的僥倖,這不是當代硬核科幻應有的劇情。



03


《流浪地球2》裡的人物也充滿了古早味。


吳京扮演的人物,一如既往地英勇無畏、粗中帶細。就那麼一丁點浪漫,也以硬靠革命老片愛情橋段收場。他七辛八苦搞了一大捧玫瑰,一點都沒藏著掖著的意思,卻在最後表白時程式化地羞澀了、木訥了。


考領航員的情節,是一大段人物表現的敗筆。劉培強在人工AI的壓力之下,三分羞愧、七分憤怒地說出了自己為老婆孩子爭取特惠權的小心思。這不禁讓人疑惑,都2023年了,這有什麼可遮遮掩掩的呢?


或許創作者的意圖是增加一點親情人性的光彩,卻適得其反。更荒唐的是,要人工AI提醒角色,為了照顧孩子應該讓孩子的外公進入地下城,而不是只剩三個月壽命的妻子。


只能說創作者太不理解為人父母的心情了,這樣最起碼的理性,哪裡需要AI來提醒?這硬拗吳京的愛妻深情,是過頭了。


吳京的角色,就是按照老電影裡連長、排長的套路來的,不敢越雷池半步。懷念上一部里達叔珍藏多年AV救外孫的橋段。


▲《流浪地球》劇照(圖/網絡)


更讓我感到「親切」的是李雪健老師演的角色。和兒時的老電影裡的老首長相比,除了「勤務兵小鬼」換成了女助理外,都是老配方老味道,大義凜然、英明睿智、洞察一切。


這樣扁平、陳舊的人物設計,可惜了李雪健老師這個老戲骨,他演繹的宋江堪稱經典。他在陳凱歌版的《荊軻刺秦王》中扮演的嬴政,是最不落窠臼的一版。李雪健老師顯然是有能力演出一個不一樣的老首長,可惜的是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順便說一句,雖然是科幻片,《流浪地球2》裡個人能夠獲得的科技福利也只有李雪健扮演的老領導,那是一塊能夠擋住海嘯衝擊的高端設備。


《流浪地球2》中,所有科技成果都是用作宏偉計劃的,除了鐵板擋海嘯外,未見個人應用的場景。不管是圖恆宇家的車禍,還是劉培強老婆生病,科技都無能為力。這和國外科幻片中動輒秀個高科技小玩意兒,確實不同。


據說《流浪地球2》已經是「中式科幻」的代表,真有幾分道理。科學在我國,只有宏大的使命,怎能搞那些雞零狗碎?


▲《流浪地球2》中的門框機器人(圖/豆瓣)


回正題,或許是因為人物設定太「正」,李雪健老師帶的國際關係劇情線,也出現了問題。上一部里多少還能看到各國合作的劇情,到了這一部,只剩下「中俄聯手,地球亂不了」的唯一合作。


當然,最後俄羅斯也不靠譜,啟動核武失敗得一塌糊塗,只剩下中國拯救地球了。


本國電影突出本國C位天經地義,好萊塢也一樣。但是本片宏大的全球逃生計劃背景中,強調全球團結合作的主題設定下,中國大救星的誇張表現顯然用力過猛了。



04


總之,《流浪地球2》不再是「小破球」,格局大了、格調高了,方方面面都完美正確了,也變得不好看了。


科幻的瓶子裡,裝了一壇懷舊風主旋律的舊酒,可是這個春節打春晚起就不缺懷舊,自費懷舊兩小時,我覺得血虧。


▲《流浪地球2》劇照(圖/豆瓣)


好消息是,《流浪地球3》應該很快會有,到時候說不定還能有單位發票的主旋律待遇。


「球3」的劇情差不多該到整部作品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掌握真理的少數人」的地球政府五千人,被狂熱的大眾驅趕凍死在地表冰原。


情節可以改成美國壞人操縱的人工AI背後操縱,就更好了。李雪健老師剛毅偉大的形象化作冰雕那一刻,《流浪地球》系列和《長津湖》系列完美會師,豈不美哉?


反正單位不發票,我是不會自己掏錢看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