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NX與DDGX造價都翻倍了,為何唯獨福特級航母不漲價?

匈奴狼山 發佈 2023-01-28T02:36:04.510705+00:00

一艘3000噸級的鋁合金瀕海戰鬥艦,居然要價20億美元;一艘7000噸級的星座級大型護衛艦,預計報價30億美元;


當今超級大國造艦的高價格已經是讓全球側目的事實;逐步高到了進入離譜階段的程度。一艘3000噸級的鋁合金瀕海戰鬥艦,居然要價20億美元;一艘7000噸級的星座級大型護衛艦,預計報價30億美元;正在規劃中的DDGX下一代主力神盾,初步報價34到44億美元。同樣是還在設計中的下一代主力攻擊核潛艇SSNX;更是預計報價72到80億!到這裡還沒完,所謂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目前只開始分系統建造,還沒進行首艦合攏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在已經要價100億美元一艘的基礎上,船廠方面強烈要求「加錢」,目前看來極有可能在下水之前,把最終價格「砍」到140億到150億美元一艘,否則絕不會輕易下水!過去只聽說過價格越砍越低的,還極少見到砍價砍到再漲50%的,尤其是像戰略核潛艇,


這種關係到大國根基的超級項目!當然凡事都有特例,也不能一桿子打翻整船的人。超級大國內部也還保留著一股造艦報價的「清流」,也算是獨苗一根了。這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福特級造艦項目。福特級的首艦福特號的單純船體報價只有135億美元一艘。本來算是在全球、也是在超級大國內部歷史上最高單價的艦船。巨型航母本來就是體量最大、性能最強也是建造最複雜最麻煩的工程。船廠要價最高大家也可以理解。但是誰能想到,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馬上就會超過福特號的造價。更可氣的是,從福特級的第2艘開始,一直到第3艘與第4艘。還被其國會的海軍預算單位,最終壓價到了115億美元一艘!並且公開揚言,多一個美分都不給!這樣一來,作為未來海上戰鬥核心的超級航母。


在主力艦瘋狂漲價的狂潮之下,居然完全逆潮流而動;不但沒有漲價反倒直接單艘「被降價」了15億美元,那麼後面的3艘加起來就有45億美元的絕對利潤,平白無故的飛走了。這難道是定向打壓紐波特紐斯這家M營的造船企業?畢竟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的2種新式核潛艇,都是某用電船公司的項目。而某用是超級大企業。做到這個程度,本質上已經近乎是超級大國的「GUO企」。超級大國本來沒有GUO企,但是某用進入新世紀以後就盈利狀況不佳,但是又堅決倒不得。於是必須每年都獲得巨額的補貼續命!這不就是資本ZY體制下的G企嘛。同樣是為其海軍造艦,現在嚴重的厚此薄彼,難怪外界有想法。不過這麼說也有點牽強。畢竟造福特級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並不是單獨的企業。


其只算是亨廷頓英格爾斯這家軍事防務SI企屬下的一個船廠。而英格爾斯公司同時也大量接單瀕海戰鬥艦、伯克級系列神盾,現在也在競標DDGX;各種報價同樣也是水漲船高。由此可見,並不存在定向打壓美國「M企」的問題。只能說4艘福特級航母這個項目本身有很大的特殊之處。沒趕上造艦價格瘋狂漲價的末班車而已。末班車沒上去,本質上在於上車太早了。說白了就是造艦合同簽訂的太早。而且期中還有往下議價的不利條款,反倒沒怎麼留下履行建造合同期間中間漲價的窗口。結果被國會的專門委員會抓住了小辮子,不斷的進行壓價。而看看其他的項目,不論是星座級還是DDGX,直到SSNX核潛艇,到目前還沒有一個已經確定了建造合同;甚至還沒有確定建造的具體船廠。此時不把價格要到天上去,


那就是頭腦真不靈光了。不但船廠可以獅子大開口,就是超級大國海軍自身也暗中幫腔,畢竟可以直接取悅與這些企業,以及企業所在州有緊密連續的議員們。反正到最後花的錢也不是超級大國海軍自己的,這個順水人情不做白不做?可哥倫比亞級是已經開工的項目,為何還能同樣瘋狂漲價呢?主要在於大家在福特級的「悲慘」合同之後都學精了,中間不鬧就只能繼續被砍價。更主要的是,目前的14艘俄亥俄級已很難大規模的出海。10艘尼米茲級再老舊,只要不嚴重漏水,還可以出海裝裝樣子,而核潛艇一旦老舊,誰也不敢下潛去玩命。於是哥倫比亞級的漲價可謂理直氣壯,而福特級就無法與國會講道理。當然福特級項目也不是沒有一點辦法。你們不是總造價不給提高,還故意打壓?


那我就沒完沒了的測試好了。反正彈射器與攔阻都不行,4艘都造出來也用不了、不好用。那麼乾脆今後持續測試30年。這綜合測試費可不在船體建造合同範圍內,假設一年專項測試費10億美元,測試30年下來,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收益。這才叫買的不如賣的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