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島嶼讀書》開聊外國文學,文學有國界,通過翻譯打破了國界

馬慶雲 發佈 2023-01-28T03:34:24.124791+00:00

1月26日晚間,《我在島嶼讀書》節目在江蘇衛視播出第11期。這一期當中,余華、蘇童、西川和房琪基本上都是全程坐在分界書屋當中,聊得則是外國文學的作家和作品。因為是全程座談,所以這一期的乾貨非常多,很像是密集的機槍子彈掃射。

1月26日晚間,《我在島嶼讀書》節目在江蘇衛視播出第11期。這一期當中,余華、蘇童、西川和房琪基本上都是全程坐在分界書屋當中,聊得則是外國文學的作家和作品。因為是全程座談,所以這一期的乾貨非常多,很像是密集的機槍子彈掃射。對於想要通過這檔節目來完善自己讀書閱歷的觀眾而言,應該能夠收穫滿滿。

這期節目當中,不僅介紹了很多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家和作品,而且加入了一些「文案」類的插科打諢,繼而,聊到了文學是否有國界的問題。插科打諢的部分是,西川老師拿出了博爾赫斯的親筆簽名的書籍,並且告訴大家,這本書的來龍去脈。而余華老師則逗樂子稱,自己也有馬爾克斯的親筆簽名書,希望能夠跟西川老師換。

房琪立馬去找書。但幸虧西川老師沒答應換。因為余華老師指的簽名,是印刷版本的,並非真正的親筆簽名。這個逗樂子之後,幾位作家學者進入到非常深刻的環節,那就是討論文學是否有國界的問題。文學當然是有國界的,但是,通過翻譯,最終打破的這種文學的國界。

因為西川老師是北大英語系畢業,所以他對於文學的翻譯事情最有發言權。在這期節目當中,西川老師為大家介紹了很多文學翻譯上的知識點,尤其對普通觀眾有用的則是,同一部外國文學作品,不同的翻譯人員,會出現不一樣的翻譯感覺。而很多外國文學作品,目前已經確定了到底是哪一個翻譯的版本更好了,因此,在購入外國文學作品的時候,要斟酌一下。

這裡邊特別有趣的一個例子,便是對莎士比亞「to be,or not to be」的翻譯。卞之琳先生的翻譯是:活下去還是不活:這是一個問題。朱生豪先生的翻譯則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咱們目前國內流行的版本,則基本上都是採用朱生豪先生的這種翻譯。

在這期節目當中,西川老師還提到了莎士比亞的「粗野」問題。莎士比亞的作品最先傳到法國的時候,法國的作家們是牴觸的,認為他的作品很粗野,千萬不能到宮廷當中傳播。而莎士比亞來到中國之後,咱們的文學翻譯就非常文雅。咱們中國的翻譯,講求「信達雅」,尤其是文雅這一點,非常符合咱們古典文學的氣質。但是,莎士比亞的很多作品,其實是並不文雅的,而是非常粗野的。

好在,看英文原版的《哈姆雷特》也並不難,尤其是咱們當下,有很多中英對照版本的外國文學作品。老編我讀《哈姆雷特》的時候,遇到上邊那句話的時候,自己給自己的翻譯,就更粗野一些。我當年的翻譯是:干他娘的,還是忍了,這是一個問題。當年,朱生豪先生的文雅翻譯是主流,我也不知道莎士比亞在英國是「粗野」的,所以,當時自己的這個翻譯,自己都覺得粗鄙村夫瞎胡搞。

如今,聽西川老師介紹莎士比亞的粗野,恍然之間,我反倒是覺得,保不齊當年讀英文《哈姆雷特》的時候,我的這種翻譯感覺,也是有可能正確的,雖然這種翻譯上不去台面。文學因為文字的緣由,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國界。翻譯工作,顯然就是儘可能地打破這些國界,讓真正經典的文學,能夠為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讀者們所用。文學無國界,是我們最為渴望的一種狀態。

基於此,我個人的感受是,通一門外語,是有好處的。這種好處,可能是來自於兩種語言之間的對比。這就好比我們曾經住在村野當中,然後去了城市,兩種環境的對比,對於我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是有好處的一樣。兩門,或者幾門語言的學習,可以讓我們實現文化層面上的對比、對照,從而更好地彼此認識。

現在,即便是中文系考研、考博,也要考英語。我們很多才華橫溢的中文青年,就是因為英文不行,而沒有辦法考取研究生、博士生。當然,英文不好,我們也不抱怨,因為我們知道,學好一門或者幾門外語,真的是有必要的。(文/馬慶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