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斷後路?歐洲航天局宣布:不會與中國繼續進行空間站合作

人馬座a 發佈 2023-01-28T03:56:11.046838+00:00

所以,如果哪個國家或組織還要繼續利用空間站做實驗,或者開展載人航天,就應該明白中國空間站的意義,並且趕緊與中國合作。

隨著國際空間站的日漸老化,它能留在太空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即使美國計劃將其延壽到2030年,距現在也只剩下7年。而國際空間站退役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球周圍將只剩下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所以,如果哪個國家或組織還要繼續利用空間站做實驗,或者開展載人航天,就應該明白中國空間站的意義,並且趕緊與中國合作。一句話:上車要緊!但是近年來一向和我們合作愉快的歐洲航天局(ESA),卻爆出了反向操作,令人不禁詫異。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SpaceNews)報導,當地時間1月23日,歐洲航天局局長Josef Aschbacher在巴黎的一場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將支持和確保在國際空間站的承諾和活動,在那裡我們有許多合作夥伴。接下來他話鋒一轉,聲稱:我們無論在預算還是在政治方面都沒有獲得綠燈,來參與第二座空間站,也就是中國空間站的合作。

在距離國際空間站徹底消停還剩7年的現在,歐洲航天局選擇不再與中國進行空間站合作,這不是自斷後路嗎?考慮到歐航局剛剛通過了170億歐元的龐大預算,來支持其未來三年的航天計劃,其中有5%是花在國際空間站上的,這說明歐洲並不是沒錢,看來主要問題不在錢上。

我相信以歐洲目前的航天實力,說他真的不想跟中國合作,肯定是違心的。歐洲航天局有22個成員國,曾經也是風生水起,研製成功了阿里亞娜系列火箭,擁有距離赤道最近的法屬蓋亞那庫魯發射場,以及完善的深空網絡,還發射過「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

但現在歐航局的高光時刻似乎已經過去了。當年十分驚艷的阿里亞娜5重型火箭,由於不適應現在的國際航天發射市場,今年再打兩發之後就將永遠退役。而繼任者阿里亞娜6火箭卻又屢屢推遲,至今沒有首飛。新的織女星C是個小火箭,只能打輕型載荷。所以現在歐洲的大部分衛星,都得靠美國、俄羅斯等國的火箭發射。

而在載人航天方面,歐洲這些年已經基本上已經成為美國的附庸。八十年代提出的「赫爾墨斯」太空梭和「哥倫布」空間站早已被掃進故紙堆,現在歐洲航天局的航天員只能依賴俄羅斯和美國的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在與俄羅斯決裂之後,就只剩下美國飛船可用了。

說起國際空間站,歐洲承擔了其中8.3%的年度費用。歐洲航天局擁有國際空間站最大的一個實驗艙:哥倫布實驗艙,該艙由美國的太空梭送上太空並安裝在空間站上。此外還建造了「和諧」號和「寧靜」號節點艙,還研製過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貨運飛船ATV,用於給國際空間站運貨,但也已經退役了。

結果就是:現在歐洲航天局既沒有自己的載人飛船,也沒有自己的空間站,連火箭也不堪用,越來越淪為美國NASA的「打雜者」。而他們多年來在國際空間站上投入的努力,也將在7年後畫上一個句號。

相信以歐洲人的智商,不至於看不到這種地位,他們就這麼甘心嗎?我想應該不會,所以歐洲航天局一度對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非常感興趣,雙方進行了不少合作。2016年,我國航天員葉光富參加了歐航局在撒丁島組織的洞穴探險訓練。2017年,兩名歐洲航天員在黃海與中國航天員一道參加了海上救生訓練。

他們分別是薩曼莎·克里斯多福雷蒂和馬蒂亞斯·毛雷爾(中文名:馬天)。這二位都算得上中國通,其中薩曼莎在2022年10月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組照片,是在太空中拍攝的中國渤海灣以及北京市的白天和夜景,同時還引用了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一句話: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由於這些經歷,人們一度認為薩曼莎很可能是登上中國空間站的第一名外國航天員。除了直接的載人航天合作之外,歐洲還參與了我國空間站上的科學實驗項目。在空間站首批9個科學實驗項目中,參與的有17個國家,其中就有瑞士、波蘭、德國、義大利等多個歐洲國家。

其實中歐在航天領域的合作還不限於這些,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以及多個嫦娥月球探測器,都曾利用過歐航局的測控支持。但就在大家對中歐載人航天合作前景十分看好之時,歐航局局長卻發出了不會繼續參與中國空間站的消息,不能不讓人懷疑其中有科學技術合作之外的因素。

眾所周知,美國將中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項目之外,結果我們自力更生建造了自己的空間站,令對方的算盤落了空。後來美國又變本加厲地制定了「沃爾夫條款」,該條款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還禁止美國航天局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

「沃爾夫條款」直接封閉了中美航天合作的大門,制定這一條款的人應該是想通過封鎖來限制中國航天的發展,不料卻適得其反。不僅沒能封鎖住,反而使中國的自力更生更加心無旁騖,不僅搞出了自己的大火箭、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還建成了足以與國際空間站分庭抗禮的天宮空間站。

可以說美國的封鎖已經徹底失敗,甚至開始束縛自己的手腳。但他們似乎並不甘心,要拉上小弟一起來封鎖中國航天。現在歐洲航天局自斷後路,不再繼續參與中國空間站,很難說其中沒有美國施壓的因素。

但是現在大家都已經明白了:中國空間站未來成為唯一的環地球軌道空間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歐洲不參與合作,損失最大的就是他們自己,將來鐵定是要後悔的。只是中國空間站的第一位外國航天員恐怕要換人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