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古代的東北

用戶山與海真人 發佈 2023-01-28T16:17:40.639344+00:00

許多古代典籍的地理說明中,「東北」多是指幽州的地方。遠古時說,天下茫茫有九州九土,既:《淮南子·地形訓》中說:「何謂九州?

「東北」這個概念,中國的古今有不同的解釋。這種地理詞語,經常隨時間的變化而改動。許多古代典籍的地理說明中,「東北」多是指幽州的地方。現東北,在古代一直被稱為華夏民族的遠東方。明清以後,才開始稱謂東北地區。

遠古時說,天下茫茫有九州九土,既:《淮南子·地形訓》中說:「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臺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這九州以方位定名,並不包括現東北的地方,那時的東北是隱土薄州以遠。遠古時的現東北地方,屬於蠻夷之地,但也是「五服之內」,華夏中央政權所管的地方。《愚公移山》中說,愚公想把太行、王屋二山的土石「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可見,那時所指的東北,暨隱土薄州,是在渤海一帶。

夏朝以後,九州的概念有所變化,特別是周朝以後,有了新的定義。如,《周禮·夏官·職方氏》所言:「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并州」。秦以後又有十二州等說法,已經不是以方位定州名,而是主要以地理位置定名。但所說的東北,一直還是指幽州一帶,既現在的燕山、河北北部,遼寧西部等地。

顯然,遠古先人心意中的「東北」與我們現在地圖所顯示的概念截然不同。如《山海經》載,所言九州暨九個方位(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中),只在「山經」,或最遠包括「海內經」的範圍之內定名。所以東北的位置,只在幽州一帶。而海外經和大荒經所指的範圍,都是只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計算,屬於四夷,也就是蠻夷戎狄的範圍。但四夷,也是華夏的範圍之內。《史記》載,顓頊大帝時,華夏的疆界東起「蟠木」,北到「幽陵」,西至流沙,南到交趾。蟠木,也稱扶桑;在古黑齒國和中容國的地方,是現黑龍江至海邊以遠。幽陵,在現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以南(見本文後面附件)。

「東北」的概念,內含豐富,也是隨時間而變化,不能古今混淆。我們現在所言的東北,不是古代中國的東北地區。

古代,現東北這方寶地一直被稱為「海東」或「海外」。是中國的遠東方,是渤海和黃海的對岸。這裡對華夏而言,是個有別於其它的地方。自遙遠的歷史長河以來,一直在中華民族的管控之下,卻又與其它地區有著不同的獨立性。多數時間中,這個地方的部族和民族的政權形式,一直附屬於我們的中央政權。從屬於華夏民族,既漢族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影響之下。同時,這裡的民族也一直在向中原學習和追隨之下。近代,應該是從明朝以後,清朝開始,特別是滿州國以來,開始稱這裡為東北。

但是,我們現在談論這個地方的古代,只能用現在的詞彙——「東北」而言之。

《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第七十五》載:「《王制》云:『東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路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昔堯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蓋日之所出也。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

這段內容很有深意,「東方曰夷」,是秦漢之後的九夷概念。「暘谷」在《山海經》的海外東經和大荒東經中都說,帝俊氏的後裔國家黑齒國中「下有暘谷。暘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的地方,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文中所說東方,應是指遠東方,海外的大荒之東。而那裡住著「夷」。顯然是遠古概念的、大範圍的「夷」,應該不是現在的東北地區。原古代的「夷」並非專指東部的遠方居民,而是四方的、遠離中原的民族。

夷字,一直是古代中原人對邊區人居住地方的稱謂,如:「四夷」。那時東方的「夷」,也就是東夷,是在齊、魯、蘇北、江淮等地區。但後來這些東夷人逐漸往東北遷移,或被中央政府遷徙到其他邊遠地方,甚至雲南等。夏商以後,特別是東周以後,「東夷」的稱謂則開始指向東北人。秦漢以後,「東夷」直指現在東北這個地方,所謂的「九夷」也有了新的內容。雖然孔子時代已經開始把夷字專門指向現東北西南部,但「孔子欲居九夷」,應該是後人說孔子的話,不是孔子自己說的話。因為孔子所居的魯國,原先就屬於原「九夷」之地,不用「欲居」了。

堯的時代,羲仲這樣的大官也居住於遠遠的大東方,觀測日出,定製春季,指導生產。和叔居北方,幽都的地方,觀察南北氣候變換,告訴人們怎樣生活。《山海經》對最東方的「暘谷」這個地方有所論說,是在海外之大荒以東,遠到人們只能想向的地方。現代東北的東方,就是古人想向中太陽升起的地方。北方,則遠在幽都、北海。

夏后氏太康時,因中央政權失德,東北的夷人才背離了中央政權,與中原地區少有往來。再結合《史記》等書的內容,可知,東北從黃帝以前的時代就已經是人們居住和嚮往的地方。

《論語》中「子欲居九夷」,說明九夷民風淳樸知禮節。孔子在他那個時代,已經得出東北地區的人適以為鄰;說明春秋時代,東北地區已經走向文明。

東北地區雖有很多民族和部族,但互相之間的民俗民風很多都是相近的。比如:東北很多民族的節日都有:正月初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基本都信奉太陽、紅色、火熱……。其信仰也都是從道教開始,包括薩滿教的流傳,然後加入佛教內容。多數民族以牧業、漁獵及其副業為主,中部地區有的民族也重視農業、紡織、林業、原始手工業等。東北南部民族則與中原漢人類同,也發展有先進的冶金、手工業,受華夏文化和經濟影響較大。

世傳所謂「九夷」,並非正好九種民族或部落。其中的「夷」,也決不是有人所說:是「使弓者」那樣解釋,用現代字體的寫法套古代,是會讓人笑話的。雖然東北古人善制弓,但若解釋,至少應為遠在天邊、弓箭射不到地方的人,因為夷是「大弓」。九夷是乏指,每種夷中也並不止一個民族。《後漢書》所說九夷,不過是蔑視東夷,按五行顏色及方位傳述的種類,不是當時全部東北古代民族或部落的名稱。九夷之說,是說明東北的民族部落很多而已。

《北史·卷九十四》記載,在說到東北的時候:「故孔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誠哉斯言。」——是的,東北古人,講究忠心、誠信、仗義,卻又不失柔順、禮義,為朋友和親人可兩脅插刀。不過是,生活方面有些原始而已。此處的「蠻貊之邦」,是很準確的的概念,也是當時所言東北地區的民族。

古代,東北地區有四個主要民族系統,並主要由他們延續了東北的後人:

一、 息慎族系:

東北東部的息慎族系,包括有息慎(肅慎)、邑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鐵里(利)、後金、清、滿族等;屬於東北原始的土著人,他們基本屬於炎帝系列。

從炎帝時期開始,他們一直是東北東部的華夏子孫。息慎人長久不變地繼承著炎帝的衣缽,他們信奉火和太陽,把東方作為自己心往的方向。傳承著炎帝崇尚鳥,以鳥為官名的習慣,把鳥奉為神聖。他們以鳥為自己的吉祥物,以三足烏(傳說是太陽的兒子)為自己高尚血統的旗幟。

五帝時期,息慎是經常與中央政權相互聯繫的。夏后氏太康以後,因政權失德,他們才不與中央聯繫,從此自立自娛。

他們的內部,也在分化和重組。後來分離出索離人、貊人、夫餘人等,都是他們的分支。部族權利的演變,使他們如中原朝代更替一樣,先後稱為邑婁、勿吉、靺鞨、女真、滿人等。

自唐朝時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振動了他們。從此以後,這支族系如睡醒的東北虎,威吼東方。唐初,他們分別成為各種各部的靺鞨人。隨著唐朝的帶動,這些靺鞨分別自立為靺鞨國、佛涅國、鐵利國,粟末國、渤海國,及金國和多個女真國等。在歷史的變遷中,女真人最後脫穎而出,完顏氏金國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敗了曾一掃他們先人的契丹遼國。接著滅掉了北宋。在南宋政權稱臣納貢的情況下,依據淮河和長江等北方,主宰著中華大地。

蒙古元朝,滅掉了女真人的金朝。但有很多女真人卻潛回自己的祖居地,在長白山南北及以東地區,頑強地生活下來。他們默默地渡過二百多年,然後暗暗地發展壯大起來。後來從建州開始,漫延到全東北,仍然以金的稱號樹起大旗,取名「後金」。這支人馬發展得一發不可收拾,藉助吳三桂的力量;再度入關問鼎中原,最後統一中國。他們滅掉明朝,繼承著華夏文化和傳統。

按照華夏的傳統,他們認為明朝號稱大明,是古稱月亮,為陰。他們改天換地,轉陰為陽,所以他們稱國名為清。雖然後金改為清朝,但他們的血脈不會變。

這個雄偉的民族,現在稱為滿族。他們的根是炎帝,他們的源在息慎。他們在東北這塊土地上,用華夏民族的血汗和智慧創造出輝煌的歷史。

二、鮮卑族系:

東北北部的鮮卑族系,包括有鮮卑、室衛、蒙古,及有些東胡、烏丸、柔然等,也有部分契丹人。這些人以黃帝後裔為主,兼有炎帝後人。

自黃帝時代起,這支華夏族人在大興安嶺左右、呼倫貝爾上下繁衍生息。他們是黃帝與螺祖生的第二個兒子,昌意的後代。

昌意因在統一中國的戰爭中戰功卓著,黃帝把東北的土地封賜給他。昌意到東北後,居住在松花江北流段落的西岸。他又把大興安嶺一帶的土地,賜封給自己的最小兒子,於是昌意的子孫世世代代,在東北北方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存。

昌意小兒子的後裔,因所居之處叫大鮮卑山,他們就把自己叫作鮮卑人。他們忠誠於黃帝,稱自己永遠是黃帝後代。黃帝屬土德王,所以他們信奉黃土,以黃土為自己生存的依據。因他們那時的語言,把土地叫作「拓」,把後代叫作「跋」,所以他們稱自己為拓跋氏。他們的後人,一位叫始鈞的人功勞巨大。他們從大鮮卑山向外、向南發展。他們的後裔應該包括有室韋人和後世的蒙古等民族,及部分胡人和北方民族。

鮮卑人的壯大,是必然結果。因為他們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根,尋求回歸先祖的道路。他們以回歸漢化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在他們建立起來的龐大政權,北魏朝庭輝煌過後,他們的整個民族完全融化進漢族人的集體之中。

夏商周時,逐漸東移的東胡民族,因他們的地緣接近鮮卑,所以他們受鮮卑民族的影響最深。另外,一部分息慎西部的民族,如:契丹等在生活與風俗等方面也漸漸與鮮卑人相同。甚至北移的漢族、句麗人、古朝鮮分支等部分民族部落,也都逐漸融入鮮卑民族之中,形成了龐大的大鮮卑民族集團。他們首先統一了北方十多個民族部落,然後向南到黃河流域,開創出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代。

成立北魏國以後,鮮卑人把自己的鮮卑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沿襲漢族習俗。他們以漢族姓氏為榮,犯了罪的人會讓他們恢復鮮卑姓氏。鮮卑人中:

拓跋氏,改為元氏。(皇族姓氏)

賀蘭氏,改為賀氏。

郁都甄氏,改為甄氏。

紇奚氏,改為嵇氏。

越勒氏,改為越氏。

叱奴氏,改為郎氏。

渴燭渾氏,改為味氏。

庫褥官氏,改為庫氏。

烏洛蘭氏,為蘭氏或烏氏。

一那蔞氏,改為蔞氏。

羽弗氏,改為羽氏。

慕容氏,改為慕氏、穆氏、容氏等。

西夏一支鮮卑人曾被唐朝賜為李姓,他們的後代一直延續使用李姓。

至今,元、賀、甄、嵇、越、狼、味、庫、蘭、烏、蔞、羽、慕、穆、容、李等姓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特別是祖居北方的人多是鮮卑人後裔。

三、朝鮮族系:

古朝鮮族系在東北南部,包括古朝鮮(古高麗)、古辰國、古蓋國、古韓國(馬韓、辰韓、弁韓)、新羅、後高麗、後朝鮮等,也有百濟亡國遺留的後人。他們的先人和已經融入朝鮮族的外遷入人員,延續為現在遼東及朝鮮半島的人。

古朝鮮,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古朝鮮最盛時,北接句麗、靺鞨,在松花江北流段與長白山南。西過遼河,至醫巫閭山,接商周時期的燕國、孤竹國地方。南到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東至海邊。這大片土地,都是黃帝賜封給昌意的地方。

古朝鮮人是黃帝的後代,朝鮮國創始人王儉也是昌意後代。他們自稱「熊國」,與當時的少典和黃帝成立的熊國同名同時,應該是熊國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變化,有中原逃難的漢人加入,也有流入的句麗人、靺鞨人、鮮卑人、胡人、匈奴人、契丹人等,使原有居民更加複雜化。多民族的混雜,也改變了朝鮮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古代東北與中原漢人最接近的,就是朝鮮族系的各部族和分支。

到周初,武王把朝鮮國的地方封給箕子;改為高麗國,候爵級別。人們習慣稱呼,依然謂之朝鮮國。以後的歲月中,在半島東北部山區,從古高麗國分化出年年左右古辰國。箕子高麗被衛滿朝鮮代替後,又被西漢滅掉。大約公元前107年左右,出現了由箕子後人延續的古韓國。古韓國又分化為辰韓、馬韓、弁韓三韓國。三百多年後,韓國滅亡。又有古朝鮮族後人,在辰韓國的地方成立的新羅國出現。這時的朝鮮半島上,除朝鮮人外還有百濟人、濊貊人,以及加入的漢人、靺鞨人、女真人、契丹人等。

秦朝以前,燕國強大,朝鮮被迫退縮到遼河以東,到浿水的東部地區。

西漢武帝時,古朝鮮被滅。使遼東至長白山、千山一帶,到鴨綠江的大片土地都歸入了西漢版圖。

古朝鮮被滅一千五百年之後,後高麗國出現。他們由新羅人王健在新羅國北部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這個高麗國很快兼併了半島南部的新羅和百濟國,統一了朝鮮半島。雖然,他們是古高麗國的後裔,三韓後人,但已經是雜有多民族人的融合體系了。並且,他們也再沒有過鴨綠江北側來。

明朝時,在中央政權的支持下,高麗守關大將李成桂篡權,變高麗為朝鮮。這個後朝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最後滅亡。

在此其間雖然有索離、夫余後裔的句麗國曾一度擴張到鴨綠江以東的地區,迫使原三韓後人的新羅和夫余後人的百濟退往朝鮮半島南部,但古朝鮮(古高麗)的血脈沒有消失。公元668年,句麗國被唐朝滅亡後,新羅迅速補充到鴨綠江。250年後,從朝鮮人的新羅出現了高麗國。這支頑強的民族與混合進來的其他各民族,一直在朝鮮半島上奮鬥。

四、濊貊族系:

東北中、西部,後來轉移到東部的濊貊族系。這支族系很複雜,包括有華夏中原人、東北土著人、戎狄人,及這些民族的混種人等,組成成分主要是息慎的西南部支系後人。後系主要有;濊、貊、濊貊、索離、夫余、句麗、百濟、豆莫婁、鐵驪等,及現代的鄂倫春、赫哲人等。

濊,對東北而言,是一個外來部族。

貊,包括索離人,則是西南部息慎人分化出來的一個部族。

濊的國家,是一個由西南向東北運動著的民族集團。濊首先在東北的中南部地區發展,後來與東北中部地區的貊族人融合。從戰國時期以後,濊與貊兩族人合拼,從此被稱為濊貊。

再後來,他們有部分人融入靺鞨人之中,成為靺鞨南部的主要成員。另一部分濊貊人則逐漸向東方移動,成為烏蘇里江東部至海的中國古民族,既現在的赫哲人等。

濊貊人的根雖然古老,但除句麗(貊人為主)一部族人外,一直未成為東北地區的主導民族。他們一直被其他部族擠壓,並逐漸向東移動。到了近代,外部原因所致,使他們脫離了華夏的民族集團。

濊貊人具有頑強的生存能力,他們在強大的外力侵蝕下,用部族移動的方式保存自己。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濊貊人分別出現了索離、夫余、句麗、百濟、豆莫婁、鐵驪等國家形式,也有部分向西與烏丸人結合。也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索離被擠向黑龍江北,夫余曾向北方和東方移動,句麗和百濟分離向南、向西、向東擴張,豆莫婁和鐵驪向北擠走了索離等。

至今延續下來的濊貊人多數成為赫哲人,現在主要分布於國內和俄羅斯境內。在俄羅斯境內的濊貊人後裔,雖然現在改換了名稱,但他們都是華夏民族的血脈。

在濊貊這支族系中,最光輝燦爛的應屬高氏句麗國。句麗由一個逃難者立國,從一個縣域的地片,擴大至東北中東部和南部地區的強大國家。句麗曾與百濟聯盟,多次擊退隋、唐的征討,共抗強大的唐朝與新羅、靺鞨連隊。甚至身經百戰的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曾親率百萬大軍征討句麗,也不能戰勝句麗人。句麗的滅國,其主要原因在於內部激烈的派系鬥爭,其次才是外部的強力摧毀。

在東北古老的民族中,值得一說的是契丹人。

《遼史》中說,契丹人是炎帝後裔。他們自己說的話,應該是可信的。契丹人從居住環境、語言、民俗等方面,與鮮卑接近。所以被部分史學者歸於鮮卑族系,這與鮮卑人說自己是黃帝後裔矛盾。

是誰錯了?他們誰也沒有錯。

炎帝後裔,不一定是只在東北的東部有;在東北的北部,華北的北部,及西北、西南也都有。就象黃帝後裔遍布很多地方一樣,東北的北部、南部也都有黃帝後裔。這樣說,黃帝族人中有炎帝遺人,或說炎帝族人中有黃帝遺人,應該是十分正常的事。

契丹人長期在遼河以西,老哈河和西拉木倫河一帶生活,自然與這周邊的各民族百姓通好,在語言、風俗、習慣等方面必然有共同之處。

《遼史》中說,契丹「世為審吉國」。其審吉國應該是契丹的先祖,但是審吉國的出處卻無從查考。審吉國延續時間不會太短,可能超過我們的想向。其存在地點,應該不是在傳統的華夏境內。基於這樣兩方面推測,審吉國應該是在蒙古高原中北部,貝加爾湖上下,至後遷移到木葉山一帶。

在古代,東北這個地方有自己固定的風俗習慣,有高超的生產能力,有古典天文和地理探索能力。冶金工業自黃帝時代,甚至是炎帝時代就很發達。采銅、煉鐵等,都有成型的生產基礎和規模。遠古時的「楛矢石弩」,是中原王朝的寶貴貢品。歷代皇帝中,有許多天子喜歡東北的獵鷹,如「海東青」等。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中國歷史中,決定九州命運的多數王朝,如:商、曹魏、晉、北魏、遼、金、元、清等都出自東北,或與東北這塊寶地相關。雖然中原文人說東北為夷,是蠻荒之地,而孔子卻是「欲居九夷」的。東北古代歷史不容小覷,東北古代歷史的重要性決不亞於中原的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