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慮、迷茫的時刻 可以找個人聊聊

北青熱點 發佈 2023-01-28T16:24:52.496895+00:00

年糕媽媽,本名李丹陽,2014年7月,創辦年糕媽媽公眾號,發布母嬰科普文章至今。這是一場道別,也是一種重逢——在改變中與曾經的自己道別,也在改變中與新的自己重逢。

李雪健(表演藝術家)

尹鴻 (清華大學教授,影視與傳媒學者)

年糕媽媽,本名李丹陽,2014年7月,創辦年糕媽媽公眾號(兒子叫年糕,所以自稱年糕媽媽),發布母嬰科普文章至今。「年糕媽媽」自媒體全矩陣粉絲4500萬。

編者按

2022年去而未遠,2023年新春的鐘聲敲響。這是一場道別,也是一種重逢——在改變中與曾經的自己道別,也在改變中與新的自己重逢。歲末年初,我們該如何回顧、如何記憶,又當如何展望、如何求索?

同去年此時一樣,《天天副刊》的「年終問卷」再次與讀者見面。九個簡單的問題,迎來很多不同的回答。這一年,「每個人都不容易」,在這「不容易」的歲月,又有什麼是我們「不更易」的精神追求?

對您個人而言,如果用三個關鍵詞來記錄2022年,您會選擇哪三個詞(句)?為什麼?

李雪健:第一,「忠誠的旁聽者」:從10月15日的下午至24日的上午,我是在家裡的電視機前度過的,家人笑我是二十大的「忠誠旁聽者」。

第二,「難捨難分」:8月份我參加了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還當了一回評委主席。事後靜靜地回味:電影、中國電影,真是我的「難捨難分」:我愛在其中,敬在其中。

第三,「我還是個有用的人」:《流浪地球2》的拍攝,說明我還能演戲,「還是個有用的人。」

尹鴻:不確定性、期望和平安是福。

這一年,國際國內形勢複雜多變。不僅社會生活的變化難以確定,個人何去何從也常常四顧茫然。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亂,對一些公共問題的看法也越來越眾說紛紜,甚至對自我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懷疑。而且,不得不意識到,多方獲得信息,獨立思考比較,是不被不確定性帶偏的前提。期盼這一年早日過去,生活恢復正常,社會回到常識,價值觀念也能有基本的底線認同,人們之間找到更多可以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的基礎。但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平安、安全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追求更高層次的自由、公正、公平、正義。

年糕媽媽:溝通。我先生和兩個兒子喜歡去海灘,喜歡吃海鮮,可我不喜歡。然而,每次去前負責準備工作的還是我。2022年有一次,我終於表達了自己的不開心。先生就提議他來帶娃,我去騎一會兒車。這樣就好多了。

媽媽常習慣自我犧牲,過分壓抑自己,這樣不僅自己不快樂,家庭氣氛也不好,該表達我們還是要表達。

平和。兩個兒子,性格完全不同,讓我更加平和看待養育這件事。每個孩子自有其稟賦,很多時候可能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和包容吧。

閱讀。閱讀給了我面對未知的勇氣和力量,也是我最鼓勵孩子養成的好習慣——無論我家老大老二,還是我們公益繪本點的孩子。對了,我們已在75個鄉村幼兒園捐建了繪本點,能幫上萬名農村寶寶看上好書。

這「每個人都不容易」的一年中,您在疫情中闖過的最大難關是什麼?

李雪健:因身體原因,免疫力比較低下,所以,時時刻刻分分鐘鍾都不能大意。

尹鴻:我自己住院幾天不僅經歷了疾病風險,還親眼目睹了一些家庭失去親人的痛苦以及他們面臨的各種各樣靠自己幾乎無法應付的困難。

希望這個難關,對於自己、對於家庭、對於社會,都是一種教訓,讓我們在未來知道做什麼、如何做和如何做得更好。

年糕媽媽:是12月大兒子「年糕」陽了以後。

他說很難受,哭。但我判斷問題不大,決定不就醫。諮詢相熟醫生,也是這個意見。

但第二第三天,情況沒好轉。一邊孩子哭,一邊老人焦慮地一次次問我是不是該馬上去醫院。

我要同時面對內疚、自我質疑、老人給的壓力,難受極了。

我家人平時帶娃方面都挺給力的,但即使如此,孩子生病時,決定是不是去醫院這種事,一般還是媽媽來擔責,當媽不易啊。

2022年的疫情中,有沒有一段親身經歷,曾帶給您溫暖和感動,讓您很難忘、很受鼓舞?

李雪健:在拍《流浪地球2》時,上千人每三天要做一次全面檢查,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郭帆導演的帶領下,如期完成了拍攝計劃,實現了《流浪地球2》陪廣大觀眾朋友過大年的諾言。

尹鴻:這一年,核酸檢測超過100次。

年糕媽媽:4月份,上海疫情較嚴重時,我們給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寶寶籌集一批奶粉、嬰幼兒食品捐過去。

當時奶粉蠻緊缺,我們自己庫存不足,小夥伴四處找貨源,最後直接從一些超市店面買了一批奶粉。進上海的物流也難找,多虧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支持,包括後面緊急裝車,許多小夥伴主動來幫忙。幾天後,得知貨已送到,大家特別欣慰。

我們做母嬰的一直說要為了寶寶為了媽媽,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我的團隊小夥伴是有這個意識的。

這一年中是否有哪一刻,是您想重新來過的?

李雪健:過去了的是歷史,抹不掉的是記憶,過去的總會過去,不能忘卻的我會永遠銘記——我是個唯物主義者。

尹鴻:從頭再來。

年糕媽媽:我覺得沒有。

2022年,哪一種「全新事物」進入了您的生活?給您帶來什麼變化?

李雪健:我兒子的電影處女作《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與觀眾朋友們見面了,有些是我想到的,文藝片,又沒流量明星加入,票房一定會尷尬;有些是我沒想到的,同行和專家,還有一部分喜歡品質的觀眾,給予了很好很高的評價肯定。中國電影從大國走向強國,不能沒有文化藝術片。難!再難也要堅守!

尹鴻:如果要說這一年有什麼全新事物的話,那就是家庭增加了許多醫療衛生器械和用品,除了溫度計、氧飽夾之外,還有制氧機以及各種藥物。這一切的發生都讓我們意識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無能為力,當然也意識到,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負責人,其他未必靠得住。

年糕媽媽:一個新挑戰:輔導孩子學習。

老大「年糕」三年級,作業量、作文難度直線提升,然後他要練網球,作業時間有限。要在有限的時間裡,跟他共同完成作業,我的快性子和他的慢性子衝突巨大。我甚至一度懷疑「之前這麼多年親子關係是不是白搞了」?

這種自我懷疑是痛苦的,我就努力去重新建立這上面自我認知的確定感,然後就發現:其實也還不至於,算是在消解衝突的過程中完成自我確認。當然,我還在調整的過程中。

這一年中,會有一些作品(無論書、影視劇、綜藝、脫口秀、展覽,還是短視頻、網課……)給您留下較深印象,您會選哪兩個分享給大家?理由是什麼?

李雪健:第一,北京紀實科教頻道的「記憶」節目,真實、生動、感人。

第二,老故事、書畫、天元圍棋頻道,專業、純潔,心中有觀眾,喜歡看,雖然對畫畫,我是個門外漢。跟著「環球奇觀」頻道的富老師學畫畫,相當有趣。

尹鴻:這一年看的影視作品以及去劇場看過的戲劇、讀過的書不少。戲劇當中,像《人間失格》以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復排的《白鹿原》《北京人》《原野》,可以說都讓人撫今追昔、觸景生情。《瞬息全宇宙》《悲情三角》《不要抬頭》《西線無戰事》《狩獵》《人生大事》等,都是年度好電影。如果推薦本年度兩部作品的話,我給大家推薦電影《悲情三角》,是一部人性和社會的深刻寓言。電視劇我推薦《縣委大院》,它未必是最好看的電視劇,但肯定是最好的電視劇之一,其對中國式的治理體系和政治生態的表現,入木三分、引人深思。兩部電影都表現了人。

年糕媽媽:兩本書,一本是《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心理諮詢師寫的真實故事。它告訴我們,在一些焦慮、悔恨、迷茫的時刻,可以找個人聊聊,在說出來的那一刻,也許會發現困境已有了出路。

還有一本是《全球通史》,我之前歷史閱讀方面經驗較少,這本書是個突破。它是一個推演的過程,講述世界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讀完這本書,感覺有了更宏大的世界觀。

這一年您做成的最滿意的一件事是什麼?

李雪健:沒有最滿意,但有最不滿意!自己演的人物被別人配了音,配的還不如我自己的原聲呢。個別網友對我聲音刻薄的指責,我挺寒心的!

尹鴻:現場觀看冬奧會,特別是羽生結弦的「天鵝之舞」。

年糕媽媽:是我和先生之間的「高難度對話」。

這個詞來自一本書《高難度對話》,它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越是對親密的人,越是挑剔;為什麼越是重要的對話,我們越是迴避」。它讓我明白:當出現衝突,不害怕,而是溝通,把它變成一次增進親密關係的機會。今年好幾次和先生夜聊,感覺在這方面打開了。

年頭歲尾,如果您有一番話一直想說給某個人卻始終未能說出口,它是什麼?對誰?

李雪健:我要說的話,都在自己演的角色里,「用角色和廣大觀眾交朋友」是我的追求。

尹鴻:該說的話,這一年都抓緊說了。

年糕媽媽:「不要苛責自己,你已經很好了。」

2023年,您可能已經給自己設立了些小目標、flag,選兩三個跟我們分享一下(且不去管它們能否實現)?

李雪健:我是個很講實際的人,不會也沒能力為自己設計什麼,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我是一個表演勞動者,我要一直演下去,演到演不動為止。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厚愛!給您拜年啦!

尹鴻: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五湖四海多走走,希望能多研究些真問題,希望少參加一些無趣無意義的會議和活動,讓有限的人生更值得。

年糕媽媽:兩件事:第一,在家庭生活中,明確和守住自己的界限。我平時比較操心,孩子動作慢些就會忍不住想要代勞。而這種代勞會是無止境的。他必須自己學習,為自己負責,只有自己才能把自己照顧好。我想夫妻間也是一樣。

第二,我有一本家庭早教方面的書會出版,希望能給帶娃的爸媽一點啟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