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宅在家,不如去逛展」:京城200多項文博展覽活動迎新春

北青熱點 發佈 2023-01-28T16:44:47.914582+00:00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自1月14日起至春節期間,北京陸續推出200餘項文博展覽活動,迎接兔年新春,營造濃濃年味。

首都北京作為文化中心,有著全國最雄厚的美術資源,過年期間不少首都市民和來京旅遊的朋友,都將「逛展」作為春節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自1月14日起至春節期間,北京陸續推出200餘項文博展覽活動,迎接兔年新春,營造濃濃年味。同時,首都不少美術館都精心策劃,拿出最優質的美術資源和最符合兔年春節的選題,為首都人民奉上最豐富的文化大餐!

精心策劃

中國美術館千幅「小畫」迎春光

癸卯兔年中國美術館精心策劃「美在致廣——全國小幅美術精品展」以賀新春之禧。與往年突出生肖主題不同,今年這場題為「美在致廣——全國小幅美術精品展」的大型展覽可謂別出心裁,通過精心策劃將引領精品創作、引導大眾審美、共慶新春之禧的用意進行了有機融合。

在本次展覽的作品中,尺幅最小的僅有郵票大小,最大的也僅半米見方。這其中既有美術史中的經典名作如齊白石的《鹹蛋小蟲》、徐悲鴻的《雙獅》、李樺的《怒吼吧,中國!》、胡一川的《牛犋變工隊》等,有表現中華歷史文明的雕塑作品,如吳為山創作的《問道》等,有表現新時代現實題材的,如龐茂琨的《農民工》、黃華三的《初雪》等,還有零零後藝術家的最新創作,如《疫情下的相聚》《午後小憩》等。

縱觀美術史,古今中外的大師都曾留下舉世聞名的小幅作品。然而,近年來美術界小幅作品創作呈現式微的態勢,為了全面展現當下小幅作品創作的現狀,鼓勵美術家投身小幅精品創作,中國美術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徵稿活動。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小幅作品展是非常有意義的策劃,此次展覽展出了從6500餘件投稿中精選出的近600件徵集作品,另有中國美術館館藏、特邀作品400件,共計1000件,都是大師名家名作,重在於表現新時代、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等多方面。」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工藝等美術種類。

視覺盛宴

一起來「北京藝術雙年展」里過大年

大年初三,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位於順義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展區,現場既能看到稚氣十足的小童,又能看到滿頭白髮的老翁,更多的則是全家出行,其樂融融。在這裡,闔家歡樂不僅僅是一句人們見面互相祝願的話語,更是一種肉眼可見的節日氛圍。這裡以雲岡石窟為主題的「喚醒石頭裡的生命」雙年展主展單元,以及「數字敦煌」和「觸夢三星堆」兩個平行展,三個以中華古代文明為主題的展覽並列展出,傳統佳節與傳統文明相映成輝,喚起了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

而分別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和北京友誼商店展出的「可見的浪漫:與北京有關的記憶與想像」展覽現場,則在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裡,通過對北京的多方位多層次的描摹和追憶,勾起了北京市民追憶往昔的情趣,觀眾里幾代人關於北京不同年代的回憶和感受,讓展廳里瀰漫著溫馨的家庭氛圍。

更受年輕觀眾歡迎的,則是本屆雙年展的「幻方:藝術與文學的互映」和「大地熱流:回到太陽時間的訪客」兩個主展單元,以中國古代流傳的「洛書」為靈感的「幻方」展,以小說和詩歌作者與藝術家的互動為線索,為春節期間的觀展活動增添不少文學氛圍;而嘗試以科技手段切入當代藝術的「大地熱流」展,則因為炫酷的展覽現場,成為年輕觀眾參觀打卡的新熱點。

儘管今年春節的溫度較往年偏低,但是在北京藝術雙年展現場,卻能感受到溫暖的節日氣氛。除了北京的觀眾,在現場不僅能看到不少來自河北和天津的觀眾,更有來自外地旅遊的觀眾,特地來到北京參觀本屆雙年展。

甲骨文的兔字

古文獻「四大發現」首次集中亮相

今年春節期間,國家典籍博物館為大眾準備了「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他們將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是上世紀初中國學術的「四大發現」,此展將分藏於各地的「四大發現」古文獻首次集中亮相。

近3000平方米的空間裡,來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敦煌研究院、甘肅簡牘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的249種、382件珍貴文物文獻,囊括甲骨、簡牘、敦煌遺書、明清檔案等多種類型,按照「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遺書」「明清檔案」四個專題,帶領觀眾溯源中國歷史,探索中華文脈。為了這場目前為止「四大發現」文物最大規模的展覽,國家典籍博物館拿出四個展廳「亮寶」。

如果您在春節期間來到國家典籍博物館,可以在甲骨文文片中找尋「兔」字,記者發現在展廳中一件龜腹甲殘片甲骨,記載了商王獵獲麋鹿和兔的內容,上面的「兔」字象形,描繪了兔子的前後腿、小短尾等外形,十分生動傳神。同時,觀眾在「明清檔案」專題展中,找到乾隆帝元旦開筆,每逢農曆正月初一清宮都有這樣的習俗,寫下新一年的願望,隨後畫押封存,乾隆皇帝有什麼新年願望?讓我們一起去國家典籍博物館一探究竟。

老友重逢

時隔35年後陳子莊作品再展京城

對於首都觀眾來說,上一次提及陳子莊還是35年前。1988年3月20日至3月27日,中國美術館一層東廳舉辦了「陳子莊遺作展」,展出300餘件石壺畫作,讓很多人第一次認識這位巴蜀畫家。時隔35年後,北京畫院舉辦了「壺中家山——陳子莊藝術研究展」,讓北京的觀眾能夠再一次與陳子莊的作品見面。當年組織「陳子莊遺作展」的閻曉懷先生也來到了現場,向觀眾講解當年的做展的故事!

此次展覽匯集了來自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新都楊升庵博物館收藏的陳子莊花鳥、山水、書法等作品,共計100件。展覽在北京畫院美術館一層以陳子莊生平邏輯線條,講述了陳子莊凌雲健筆、縱橫紙上的傳奇經歷。同時,展覽二層通過三個板塊,為觀眾構建一個「陳子莊的藝術世界」。對於陳子莊的作品,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直言:「畫是需要畫出來的,藝術的未來是需要有新研究與新創作的。陳子莊的藝術實踐或許在暗示,仿佛客觀存在的評價方式、傳統技法體系並不能束縛人的主觀能動性。藝術創新不是與傳統決裂,不是憑空而降的無中生有,而是一種認知上的解放,並能把它加以落實。或許,正是這種精神所建構的能量場,吸引著我們不斷靠近他。」

如果您35年前看過陳子莊的作品,這次在春節的相逢,如同老友重逢一般珍貴。

連辦19年

百年老店榮寶齋奉上范曾書畫特展

每到新春佳節,百年老店榮寶齋就會為喜歡書畫的朋友奉上「范曾」新作展,從2004年至今從未間斷,連續十九年從未間斷,已經成為首都新春文化大餐之一。對於每年都要辦的新春特展,范曾回憶起某年簽名售書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記得當年要做簽名售書,很多藝術愛好者就提前一天晚上來排隊,這讓我很感動。特展是我與首都人民近二十年的新春之約,我很開心。」

此次「翰墨緣——紀念榮寶齋350周年范曾書畫特展」遴選范曾近40年來部分精品力作,其中包括人物繪畫、書法作品等99件作品,同時還展出了范曾與榮寶齋交往紀事、歷年木版水印作品代表作及歷年范曾先生書畫展出版物。

榮寶齋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趙東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直言:「99件作品,代表著榮寶齋與范曾先生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翰墨』情緣要長長久久地走下去。」2022年是榮寶齋建立350周年華誕,「翰墨緣——范曾書畫特展」就是榮寶齋系列紀念活動的收官之作,趙東說:「展覽將圍繞范曾的詩、書、畫三位一體全方面展示範曾先生藝術造詣,我們還將舉行兩次座談研討會,在歲末跨年之際,既是很好的收官,又是一種回望。」

據悉,「卯兔迎春名家書畫作品展」也在榮寶齋大廈展出。

年味十足

京城推出200餘項文博展覽活動

記者從北京文物局獲悉,自1月14日起至春節期間,北京陸續推出200餘項文博展覽活動,迎接兔年新春,營造濃濃年味。據介紹,北京文博單位共將推出展覽70餘項以及線上線下文博活動140餘項。展覽活動充分結合兔年生肖文化,挖掘兔年文化元素,形式多樣,年味十足。

其中,中國國家博物館精心選取80餘件(套)館藏文物,推出「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多角度展示中國生肖文化和年文化。北京自然博物館聯合多家文博機構籌集數百張狡兔題材的文物藝術品圖片,展現兔生肖文物藝術品的獨特魅力。中國古動物館舉辦特展,以古生物學視角,探秘兔子家族史。

春節期間,北京各大博物館舉辦的文化體驗活動豐富多彩。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組織「張燈結彩過兔年」2023年新春燈彩會活動,匯聚各地非遺傳承人作品,展現種類豐富、絢麗多姿的燈彩之美。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通過製作體驗、博物館小課堂等形式,展示有關兔的民俗文化,營造歡慶兔年新春的祥和氛圍。北京藝術博物館推出「繪兔賀佳節,展藝迎新春」兔年繪兔藝術創作親子活動。

此外,不少博物館推出廟會、集市等活動,吸引觀眾沉浸式體驗春節民俗文化。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將舉辦「只此東方色」8K數字沉浸式展覽及展覽衍生廟會大集活動。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舉辦迎新春民俗集市,吸引遊客身著漢服遊園、打卡拍照。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磊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

編輯/弓立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