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我國蔬菜科技奠基人方智遠:曾打破國外甘藍種業壟斷

新京報鄉村 發佈 2023-01-28T16:46:51.377763+00:00

2023年1月20日,除夕前夜,我國著名蔬菜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方智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2023年1月20日,除夕前夜,我國著名蔬菜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方智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1月26日,方智遠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中國農科院發布悼念文章表示,方智遠是我國蔬菜科技的奠基人和領路人,為我國蔬菜產業和民族種業發展以及鄉村振興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

甘藍,又叫圓白菜、洋白菜。早在20世紀60年代,方智遠就開始從事甘藍育種工作,1973年,方智遠率領團隊育成國內第一個雜交種「京豐一號」,打破國外對甘藍種業的壟斷,此後,他和團隊又育成多種適宜不同季節種植的甘藍,使甘藍這一大宗蔬菜實現了周年供應。


方智遠院士。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供圖


半個世紀前,甘藍種業的自主之路

在蔬菜中,十字花科是一個大家族,而甘藍,又是這個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員。方智遠團隊成員、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呂紅豪介紹,我國蔬菜播種面積有三億畝左右,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蘿蔔、甘藍等,大約占三分之一,約有一億畝,其中,甘藍播種面積常年保持在1400萬畝左右,是名副其實的大宗蔬菜。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甘藍是市場上最普通不過的蔬菜,但少有人了解,這個傳入中國已有數百年的作物,在半個世紀前,種子還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種子是農業生產的源頭,種子依賴進口,難免處處受制。據介紹,當時我國甘藍種子進口時常遭遇外商刁難,肆意抬高價格、降低質量。1967年,兩廣地區種植的上百萬畝進口品種「黃苗」,大面積出現先期抽薹的問題,農民損失慘重。當時,方智遠進入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剛剛三年,於危機中開啟甘藍育種之路。

「我國不是甘藍的起源地,種質資源非常缺乏,而育種首先要從種質資源開始。」方智遠多年的團隊搭檔、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孫培田說,「國內資源少,材料也不多,所以只要聽說哪裡有比較特別的甘藍品種,就要立刻去搜集材料,國內國外到處找,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搜集來的材料,還不能立刻用於育種,要進行純化才能利用,而純化的時間往往很長,有時候需要許多年。當時育種技術較為落後,都是人工純化、授粉,在田間進行人工鑑定,有時候幾千個組合,可能一個理想的都沒有,所以一個品種的育成,要經過非常漫長的時間,方院士常年都在地里埋頭勞動。」 方智遠團隊成員、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劉玉梅說。

從「京豐一號」到實現品種自主可控

如何育成自己的甘藍品種?方智遠團隊與北京農林科學院專家合作,在國內第一次利用自交不親和系的方法進行蔬菜育種。在經歷了無數次組配和篩選之後,於1973年育成國內第一個甘藍雜交種「京豐一號」,結束了甘藍種子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

1982年,劉玉梅成為方智遠團隊的一員,此時正是「京豐一號」的推廣時期。她介紹,京豐一號適應性極強,在我國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種植,同時還有較好的抗先期抽薹的性能,有利於蔬菜「春淡」期上市供應。先期抽薹是甘藍常見的問題,如果抽薹太早,葉球還沒長成,就沒有商品價值,種植戶就沒有收成。正因這一優點,時至今日,「京豐一號」仍是國內推廣面積最大的品種。

「京豐一號」的育成打破了國外的種子壟斷,也開啟了甘藍種子國產化的進程,此後半個世紀,方智遠團隊育成了多個系列的新品種,使得「洋白菜」主要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一去不返。「現在,我國甘藍品種的自主率已經超過90%,實現了品種自主。」呂紅豪說。

周年供應後,甘藍育種開啟新時代

甘藍是大宗蔬菜,但在國內大部分地方,甘藍只種一季。「京豐一號」也有這樣的問題,在上世紀80年代的北京,「京豐一號」成熟期大多集中在10月份,畝產可以達到萬斤以上,短時間內集中上市,不僅影響價格,也很難保證其他時間的供應。

為此,方智遠率領團隊,展開了新的育種攻關,先後育成了適合春季、秋季的甘藍以及可以越冬的甘藍,實現了周年供應。

劉玉梅介紹,當前,我國各地生產的甘藍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如春甘藍,大約在一二月份播種,三月中下旬即可採摘,秋甘藍大約在七月左右種植,十月即可採收。還有越冬甘藍,在南方十二月播種,次年三月份左右採收。

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長張揚勇是方智遠團隊的一員,也是越冬甘藍育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介紹,越冬甘藍的培育,其實也是國內突破種業卡脖子問題的又一次攻關,這一攻關,大約用了十年時間。

「2007年是我進入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工作的第五年,也是剛剛考上方院士的博士研究生不久,他帶著我們到南方考察越冬甘藍的情況,那時候,越冬甘藍的品種基本都是國外引進的,他就對我們說,我們要培育自己的越冬甘藍品種,替代國外品種。當時,國內這方面的科研還是空白的,我們的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在方院士的指導下,我們花了十年左右的時間,育成了我們自己的越冬甘藍品種,到現在,這一品種已經成為了南方越冬甘藍的主栽品種,而且產值很高,畝產值最高可以達到1.2萬元。」張揚勇說。

隨著科技的發展,育種技術日新月異,尤其是生物學的發展,為育種提供了更多的技術手段,也使得許多原本難以實現的設想逐漸變成了現實。進入21世紀後,方智遠開始攻克甘藍雄性不育育種技術體系,並成功使用這一技術育成「中甘21號」甘藍品種。

「和自交不親和育種相比,雄性不育育種技術更先進和高效,而我國是首個建立甘藍顯性雄性不育育種技術體系的國家。」方智遠團隊成員、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楊麗梅說。

2012年12月,方智遠院士(左二)和楊麗梅(左三)、莊木(左四)、張揚勇(左一)在安徽調查甘藍品種試種情況。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供圖


一生的夢想,在農業和育種之中

從被「卡脖子」到領跑世界,半個世紀中,方智遠帶領團隊走過了甘藍育種的艱辛之路。

對方智遠來說,農業科技是畢生的事業,也是兒時的夢想。方智遠於1939年出生於湖南衡陽一個叫昇平村的小山村,在他的兒童時代,日寇時常劫掠村莊,村民們每回都要跑進深山中躲避。1944年,衡陽保衛戰中,昇平村幾乎被日寇夷平,苦難的經歷,成為他「強國強民」意識最初的啟蒙。

「方院士經常跟我們說,做農業科研,不是在實驗室里做些實驗、發些論文就夠了,要真正落在地里,讓農民種上自己的種子,不再受國外企業的制約,還要讓農民因我們的種子而增收,得到更好的受益。」方智遠團隊成員、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莊木說。

從育成第一個自主品種,到攻克越冬甘藍品種自主的難關,半個多世紀的育種歷程中,方智遠不斷和國外種業公司競爭博弈,和一線生產的農民共同成長。

中國農科院數據顯示,幾十年中,方智遠和他的團隊將30多個甘藍品種推廣到全國各地,高峰時期,播種面積占比60%以上,累計推廣超一億五千萬畝。他們獲得了4項國家獎,包括1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也是迄今為止蔬菜領域唯一的一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方院士的眼光非常長遠,也對未來充滿自信,從半個世紀前開始甘藍種業攻關到如今,他總是相信,我們能夠趕超國外,實現越冬甘藍品種自主,他曾經說,即便我超越不了,我的學生,還有眾多未來的科學家們,一定能夠實現超越。」張揚勇說。

■講述

招收學生時,他先問「願不願下地」

張揚勇進入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時,方智遠院士面試的考官之一。

「我記得當時他問我,願不願意下地?」張揚勇說,「他特別和藹,對我們這些年輕人,全程都是和顏悅色。但他也告訴我們,農業科研是一個辛苦的活兒,大地才是我們的工作場所。」

和方智遠共事更久的同事們,對此感受更加深刻。劉玉梅1982年加入方智遠團隊,迄今已有41年,經歷了團隊大部分主要攻關和品種培育。

「以前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連溫室都沒有,我們在北京的基地中挖一米多深的坑,上面蓋上草帘子、玻璃,就是冬天的育種『溫室』。因為甘藍育種需要開花結籽,而它必須經過『春化』,也就是要經歷一段時間的低溫,才會開花,一年只開一次花,所以要特別小心。」劉玉梅說,「那時候,方院士帶著我們,整天在地里,給育種材料授粉、人工鑑定、選育組合等。」

對育種者來說,從零開始的育種,每一份材料都彌足珍貴,每一個細節都不可錯過。

「有一回,北京4月份下雪,那時候我們種在農場的材料正好在花期,已經80多歲的方院士連夜打了很多電話,讓我們趕緊去採取保護措施,第二天一早他就到地里了。」楊麗梅說。

在鼓勵和教育學生後輩上,方智遠也有自己的方法。張揚勇說,「他在得知我們剛走出校門、對田間實驗不感興趣時,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讓我們感受育種的樂趣與成就感,比如觀察花粉,我們可能一早就去看,而他會告訴我們技巧,最好在下午一點到兩點去看,然後他帶著我們從幾千朵花中找到最特殊的那一朵。那時候,每一個新的發現都讓我們特別激動,也特別有成就感。就這樣,我們逐漸對此產生興趣,每天都想去看看地里的甘藍。」

作為團隊的領導者,方智遠的許多行為都在影響著團隊成員。「方院士是真正和農民在一起的,比如我們的實驗農場會雇一部分工人幫我們干農活兒,一般的研究人員很少關注他們工作之外的事,但方院士很關注他們,時常和他們聊天,自掏腰包給他們買食品,並特別向所里申請建立了食堂。每年過年,方院士都要帶著禮物去農場和工人們一起過年。可以說,他用行動告訴我們,農業科研工作者就是應該在田地中,應該和農民在一起。」楊麗梅說。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