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做出這個「危險決定」,先將了美國一軍

中國新聞週刊 發佈 2023-01-30T07:05:36.319812+00:00

對於美國和一些其他西方國家來說,這塊難啃的骨頭總算表現出了一些軟化。畢竟,在俄烏衝突爆發初期時,德國遭西方媒體群嘲「不夠意思」,「僅僅給」烏克蘭贈送了頭盔。

近日,德國宣布將給烏克蘭運送14輛豹2-A6型主戰坦克。對於美國和一些其他西方國家來說,這塊難啃的骨頭總算表現出了一些軟化。畢竟,在俄烏衝突爆發初期時,德國遭西方媒體群嘲「不夠意思」,「僅僅給」烏克蘭贈送了頭盔。

豹2坦克因其傳奇般的綜合作戰能力,從而受到衝突雙方的高度關注。自打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烏克蘭一再「點名」要求歐洲援助豹2。而德國則因為一些「騎牆」立場和行為,遭受著西方陣營中「分裂盟友」的質疑。重重因素疊加,德國成了橫跨俄烏衝突、二戰後國際秩序、歐盟、北約等諸多問題上的公約數和題眼。


從北溪管道原因不明的爆炸到2022年11月間俄國飛彈擊中波蘭邊境造成兩死多傷,這場俄烏衝突中,德國經常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逼到邊緣試探。是否向烏運送豹式坦克,也是一個從2022年春夏就被不斷提起的話題,所有西方國家都在等和敦促作為「豹式坦克老家」的德國鬆口。

但德國總理朔爾茨卻始終沉默、猶豫,甚至一再阻撓和拒絕包括波蘭在內的向烏運送坦克的申請。俄烏衝突爆發近一年後,朔爾茨的名字已經在西方社交網絡上成了一個梗:作為動詞的「Scholzing」,指「傳達善意,只是為了使用/找到/發明任何可以想像的理由來延遲和/或防止它們發生」。但最終,這隻靴子用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落下,源自德國的豹2坦克開啟了向烏克蘭運送的步履。

而另一邊,這個舉動引發了俄羅斯的激烈反彈,稱德方做出「極為危險的決定」。

二戰期間,在如今烏克蘭的北部重鎮哈爾科夫,蘇聯與納粹德國進行過坦克決戰。時隔不到一個世紀,歷史難道要重演?

朔爾茨的棋局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朔爾茨在援助烏克蘭坦克等一系列事務上小心謹慎的做法,在德國內外都面臨著重重壓力。在外,美國方面帶頭表示不耐煩,烏克蘭方面更是一再出言譏諷;在內,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共同組閣的聯邦政府內部,逐漸出現了利用朔爾茨和美國間的間隙而與總理府公開分庭抗禮的「小朝廷」。

以外交部長貝爾伯克為代表的綠黨是聯邦政府里對俄主張最強硬的一派。這位曾經在選戰中以「絕不給戰地輸送任何武器和武裝設備」作為其競選口號的前總理候選人,自衝突爆發以來,一再口無遮攔,甚至在公開場合說出一些尚未在政府里獲得協調通過的話。正當朔爾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坐在一起慶祝象徵德法和解、攜手歐洲和平發展的「愛麗舍協定」60周年紀念日時,貝爾伯克卻在法國電視台表示,如果德國政府收到華沙的相應請求,德國政府不會阻止豹式坦克運往烏克蘭。此言論馬上被波蘭視為一種鼓勵,或者一種機會。周末剛過,當地時間1月23日一大早,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即公開宣布,將正式徵求德國聯邦政府的許可運送坦克。兩三天之後,來自華沙的文書抵達柏林。

為了卸掉貝爾伯克帶來的選票壓力,朔爾茨換上了黨內更加老謀深算的皮斯托瑞斯做國防部長。

一月中旬時,西方盟國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拉姆施泰因會面。朔爾茨表示,德國是否銷售及運送坦克,取決於美國行動。「美國送我們就送」,其實是一個在謙遜表面下將對方一軍的說辭,因為柏林方面認為美國政府原本不想派遣任何M1艾布拉姆斯型主戰坦克。華盛頓方面稱,技術和後勤方面的要求太高。而朔爾茨以這樣的方式逼得美國不得不應聲,表面上看是德國表示維護盟友團結,實際上卻也起到了德國向所謂的「老大哥」喊話勿再隔岸觀火的效果。其背後的情緒信息是:美國以後若要染指歐洲局勢,請不要一味讓歐洲國家頂在前面,而是必須躬身入局。眼看壓力將要頂不住,德美或歐美之間的權力結構卻因為朔爾茨的一句話發生了一種微妙的改變。

凡爾登戰役的隱喻

風口浪尖的豹2主戰坦克主要由「萊茵金屬」生產,是製造商「克勞斯-馬菲 韋格曼」(KMW)的旗下品牌,而後者又是德法共同持股的KNDS集團的子公司。「萊茵金屬」以向歐洲軍方提供坦克的主要武器和彈藥而聞名,在過去幾十年中,歐洲軍方購買了其生產的該系列主戰坦克。打算運送給烏克蘭的A6是豹2型坦克中排位較高的一款。「萊茵金屬」的投資者在向烏克蘭交付主戰坦克的宣告中看到了追加訂單的積極信號。德國官宣後,市場隨即作出了明確反應:「萊茵金屬」股價當日一度升至232歐元左右的歷史新高。儘管隨後小幅轉跌,但與一年前開戰前相比,如今的股價明顯翻了一倍有餘。

從軍事角度出發,俄烏衝突圍繞巴赫穆特進入消耗戰是促成這一決定的導火線。

2022年9月到11月間,烏克蘭軍隊在哈爾科夫及赫爾松一帶逼退俄軍。然而自打進入嚴冬,烏克蘭前線就幾乎沒有發生變化。北約軍事家認為,烏克蘭需要藉助西方坦克重新發動攻勢。

2023年一月初以來,俄軍在頓巴斯北部的巴赫穆特取得成功,並在那裡壓制住了烏軍火力,巴赫穆特以北烏軍的供給線被幾乎切斷。與此同時,俄軍在巴赫穆特以南兇狠進攻,合圍之勢漸成。烏方戰壕被猛烈的炮火所覆蓋,而裝備並不十分精良的俄軍則以此為掩護沖向敵人。雙方傷亡慘重,前線卻始終只在幾百米之內來回推拉。目睹了此情此景的北約某高級官員隨即聯想起「那裡就像是在凡爾登,方方面面都像」。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法國在西線戰場上時間最長、代價最高的戰役之一。也正是在一戰時,人們第一次以直觀的方式認識到現代化機械部隊所能帶來的殺傷力效率。

獲得今年奧斯卡提名的影片《西線無戰事》講述的就是以一戰凡爾登戰場為背景的故事,也是德國式反戰主義的映照。儘管小說原本由德國作家埃里希-馬利-雷馬克寫就,卻在2022年才被德國本土影視團隊改編搬上大熒幕。

在此之前的兩版電影都是美國團隊拍的。對比廣為流傳的1979版西線無戰事,無論從敘事還是鏡頭語言上都可以看出,儘管主題都是反戰,但兩國團隊對於戰爭的理解和表現並不一樣。比如,同樣是死在戰爭結束前夕,美國版的敘事是主人公想要去抓一隻蝴蝶,被冷槍打死,哀傷的音樂響起,鏡頭似有所指,長久地停留在那隻美麗的蝴蝶上。而德國版的敘事是主人公誤入已經作廢的戰壕,撞見一名法軍士兵,雙方都不想傷害對方,誰料身後突然衝出另一名法軍士兵,不假思索地殺死了主人公揚長而去,與此同時戰壕外傳來「戰爭結束」的號令,鏡頭在一臉抱歉、茫然的法軍士兵和流著血說不出話的主人公之間來回切換。德國版電影所表達的就是這種巨大的荒誕感和無意義感,對於戰爭以及戰爭中人物的命運沒有一絲一毫的浪漫化處理。影片看完,毫無詩意的嗟嘆,只有黑洞般徹骨的寒冷與空虛。

《西線無戰事》是德國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經典讀本。其德語原名直譯為「西線沒有什麼新鮮事」,意指凡爾登戰場上長時間在幾百米以內的拉鋸戰,儘管人們不斷死去,但對於身在高位的人來說,戰事僵持,並無所謂「突破」,因此自然沒什麼值得報導和注意的新鮮事。

就在德國官宣向烏克蘭輸送坦克的前一周,《明鏡》周刊還做了個「德國該不該向烏克蘭運送豹式坦克」的問卷。即使已被西方盟友「群嘲」快一年,國內以綠黨為代表的主戰派也一再推波助瀾,但從小接受深度反戰教育的德國人,還是有43%的人表示反對,而支持的比例只是略微占優,為47%。這種雙方幾乎持平的結果在其他西方國家是很少見的。當其他西方國家幾乎一邊倒地強調「反對侵略」的道德觀時,很多德國人卻念茲在茲:反戰也是一種道德觀。

新東方主義道德的悖論

德國自二戰後創下經濟奇蹟以來,一直延續至今的經濟繁榮以及如今在歐盟的領導地位,皆以戰後與周邊國家的和解為基礎。這是一個自聯邦政府第一任總理起就有的慣例:阿登納上台後最重要也是最先的外交舉措便是去法國與戴高樂握手言和;以華沙一跪寫入歷史並贏得交口稱讚的勃蘭特更是引入了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東歐國家交好的「新東方主義」;默克爾任內與普京多有互動,包括其力促「明斯克協定」的簽署,都可上溯到新東方主義的傳統。這一切來源於德國作為一個曾經在侵略過其他所有鄰國後被「群毆」炸成廢墟,最後千夫所指,又在漫長歲月里不斷反思和贖罪的社會心態。

無論豹式坦克由誰運送,終究是產自德國。甚至,「萊茵金屬」所生產的坦克早在二戰時期就曾作為侵略者的武器與蘇軍坦克有過交手。朔爾茨對於「歷史映照」所表現出來的忌諱,既出於對歷史與和平的尊敬,又出於不願冒著把德國和德國人民推上風口浪尖的考量。所有的西方國家裡,恰恰是德國對俄羅斯的歷史包袱最重,卻又與被寄予厚望的豹式坦克有著即使日後其他西方國家全都抽身、自己也難以撇清的最最直接的關係。外長可以渲染,但如果總理也為了獲得關注而迎合情緒,那就太不負責了。外長可以同其他國家勢力暗通款曲來獲取外部支持,但總理如果也這樣,那就等於自己拆自己的台。

只是這些考量,出於另外的「政治正確」的禁錮,無法被公開表達。恰恰是出於同樣的歷史包袱,德國也在戰後與其他國家和解後一直扮演也必須扮演「西方世界良心」的角色,以換來世界對自己的信任。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任何公眾人物對俄羅斯表現出哪怕絲毫的理解或嘗試理解(即使不是同情)都要做好被口誅筆伐的準備。前總理施洛德被公開羞辱,甚至餘溫猶在的默克爾都不能倖免。理解了這些,才能注意到無論在北溪管道至今「查無後續」的爆炸還是後續的一系列事件中,相較於其他西方國家媒體,處在風暴中心的德國媒體有些一反常態地安靜。在這樣的安靜里,藏著德國民眾因為歷史包袱和政治正確無法被宣之於口的情緒和思慮。

因此,德國領導人對外對內都處在一種道德和利益雙重矛盾的動態平衡中:從道德上,對外既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侵略,並團結盟友,又必須不能背離二戰後對曾經飽受其蹂躪的東歐國家與俄羅斯滿懷虧欠感的新東方主義道德;對內則既必須表現出從歷史中吸取了足夠多的教訓,又必須感知民眾拒絕戰爭噩夢重演的心理。從利益上,德國既不可能背棄西方盟友,又不可以使國家和民眾深陷戰爭泥沼。朔爾茨的所有看似猶豫不決的行為,都是因為他必須如同走鋼絲一般,一再在這樣的雙重矛盾里尋找平衡。

何時是個頭?

自2022年2月底德國總理朔爾茨發表「時代轉折」演講以來,德國和德國政府一直在摸索承擔更大國際政治責任的思路。不過對於具體如何承擔,德國該扮演一種什麼角色,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見解。

德國聯邦政府宣布向烏克蘭運送坦克的次日,已不是第一次用辭任性的外長貝爾伯克在歐盟會議上激情發言:「我們處在一次對俄的戰爭中……」。此語一出,德國國內輿論譁然。俄羅斯方面也強烈要求德國作出解釋。

而聯邦政府則一再強調德國不是戰爭方。1月25日當日,朔爾茨再次登上德國電視二台,通過節目回答德國及其盟國決定交付坦克是否意味著參戰的質詢。在清楚明確地表示「不,絕對不會」後,他進一步補充「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絕不能發生戰爭」。而貝爾伯克親自坐鎮的聯邦外交部也很快作出明確表態,德國「不是衝突雙方里的一方」。第二天,朔爾茨又再次通過《明鏡》周刊表明,儘管願意支持烏克蘭,「與此同時也必須阻止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衝突升級」。

一系列來自德國高層政治和民間的聲音表示:親自下場參戰絕非德國的利益所在。用各種方式避免衝突升級,是德國高層和民間此刻的最大公約數。

俄烏衝突是二戰後第一次發生在歐洲本土的戰爭。無論是德國還是歐洲,誰也沒有經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左右這場戰事走勢的,早已不是軍事部署,而是變動中的國際政治。對於德國來說,不僅要面對可能打到家門口的戰爭以及一系列漩渦效應,更要思考新的環境帶給自己的機遇或挑戰。

隨著輸送坦克的官宣,德國這個本次衝突里西方國家中的「異見者」似乎最終被「同化」了。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烏克蘭實際所需的坦克數量遠比德國宣布輸送的數量多。德國方面也並不認為英國運送14輛老式「挑戰者2」坦克會對戰局產生實質性影響。也許是出於這個原因,烏克蘭很快又向德國提出了運送飛機和戰艦的要求。而自衝突以來一向「謹言慎行」的德國主流媒體也傳出聲音:這樣要下去,何時是個頭?這樣來看,或許朔爾茨長達將近一年的猶豫,並不會因為最終「鬆口」而變得毫無意義。

(作者系德國漢堡大學社會學者、政治評論員)


作者:周睿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