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氏所藏中國古玉(4)

豫東燕哥 發佈 2023-01-30T07:12:13.000392+00:00

24、玉蟬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約公元前3500-2000年)長3.1 寬 1.5 厚1.2厘米綠色玉,滋潤瑩潔,以高度抽象的手法琢出頭、腹,再以粗線勾撤,突出眼部,以象其蟬蛹,故無翼、足。頭下鑽一孔,從兩側鑽透,備系。

24、玉蟬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約公元前3500-2000年)

長3.1 寬 1.5 厚1.2厘米

綠色玉,滋潤瑩潔,以高度抽象的手法琢出頭、腹,再以粗線勾撤,突出眼部,以象其蟬蛹,故無翼、足。頭下鑽一孔,從兩側鑽透,備系。內蒙古巴林右旗出土黃玉蟬,因其形象難以識辨,初定為蟲,後更為蟬,但其無翼、足,若果其為蟬,亦必是蛻變前之蛹,與此蟬較為接近。這種抽象示意性的蟬也比較接近良渚文化玉動物的藝術韻味,蓋紅山與良渚兩原始文化在玉器上仍有互通之處。

25、玉鏟

新石器時代

大汶口文化(約公元前4300-2500年)

長:18.6 刃寬:10.6 頂寬 10.1 厚:0.6厘米

黑玉多綹,鏟呈長方形,鋸切不平,留下微摺痕。極薄,頂部磨去一角,兩邊圓渾光滑、雙面刃,極為鋒利,單面鑽孔。其器形類似山東泰安大汶口原始文化遺址10號墓出土的墨綠玉鏟,或許本玉鏟亦為該地某遺址出土。

26、玉鉞

新石器時代

龍山文化 約公元前2500-2000年

長:13.4 刃寬:11.6 厚:0.28 大孔徑:15· 小孔徑:085 厘米

玉色墨綠,有淺灰茶色等多彩斑紋,呈油脂光澤。體近方稍長而甚薄,平面近似不規則梯形,頂窄刃寬,兩側一邊直一邊稍斜,雙面弧刃,無使用痕跡,頂端切割平直,兩角已缺,上部有單面鑽兩孔,孔壁有稀疏的鏇紋和台痕。口孔側留有管鑽痕,全器光素,磨治平整,鉞身有一臥鹿形灰白色斑,可充裝飾。

鉞來自石斧·由生產工具(斧)演變為最古老的禮器(鉞)。上海青浦福泉山74號墓、浙江餘杭反山12號墓、瑤山7號墓出土的鉞均有冠飾與端飾,應為軍事統帥權的標誌。

鉞為"戊"之重文,《司馬法》曰:"夏執玄戊;殷執白戊;周左仗黃戌,右把白髦」,說明鉞在三代演為象徵王權的儀仗。

鉞以一孔為主,間有二孔者,然並不多見。從已發表的材料可知,反山20號墓出土的鉞與山東臨沂羅莊湖台龍山文化址出土鉞為雙孔

因該玉鉞器體甚薄,磨工精緻,故可能是龍山文化遺物。

27、玉鏟

新石器時代

龍山文化(約公元前2500-2000年)

長:20.4,寬:7.7,厚 0.5 大孔:2 小孔徑:1.6厘米

玉為綠地,密布青白斑,拋光較精,呈現油脂光澤。身為長方形,頂平,雙面弧刃,無使用痕跡,上、下雙端各鑽一孔。鏟本一孔,近頂部,便於捆牢木柄。此鏟近刃部又鑽一小孔,甚圓,與大孔工藝不同,或由後人所鑽。

28、玉鏟

新石器時代

龍山文化 約公元前2500 --2000年

長:17.4 寬:6.5 厚:0.5 孔:0.5厘米

青玉潤澤,半透明,含白翳斑,光澤較強。身作長方形,兩側平直,上窄刃寬,單面刃,鑽單面孔,上孔被切割致殘。相類似的多孔玉鏟於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有出土。

此器琢磨工藝甚精·當為龍山文化遺物

29、玉圭

新石器時代

龍山文化(約公元前2500-- 2000年)

長:139 刃寬:56 殘端寬:4.6厚:0.64 孔徑:0.67厘米

玉呈黃色,質細潤,硬度不足。紅、綠二種色點為後染.器後端已殘,後修整,磨為斜弧邊,刃部稍寬,兩角抹圓,兩面刃,無使用痕、身兩側略斜,向內收,近殘柄部鑽一孔,一面鑽,先陰刻圖案,後鑽孔。大孔一面鐫陰線怪鳥紋,頭上有雙冠,展翅而立;小孔一面刻陰線獸面紋。孔下現存三條陰線圖案:上、下為方盛紋,中為旋淌紋,均作二方連續圖案,以五至三條陰線間隔。陰線刻獸面紋與山東日照兩城鎮出土的玉獸面紋錛上的陰刻圖案相似而略減,亦應屬龍山文化系統。

圭由石錛轉化面成為禮器,故此圭似錛。據《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為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丶侯執信圭丶伯執躬圭丶子執榖璧丶男執蒲璧"。此圭形制與鎮圭非常接近,可參考。

30、玉鏤空面紋鉞

新石器時代

龍山文化∶約公元前2500 --2000年

長:86,刃寬:4.6,頂寬:41,厚:0.35·孔徑:0.9厘米

青玉,蝕變處泛豆綠色,身扁,呈長方形。刃、頂均平直,兩側外撇,圓邊,一面鑽孔,孔壁較為光滑。通身飾鏤空面紋,眉眼口發均用險線勾勒,線內鏤空,刃部鋸切磨平。此器本應為扁體單孔鉞,琢鑽精工,但其陰勾鏤空面紋不作細加工,頗為粗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