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背後團隊曝光後,網友感嘆:一百個司馬南也抵不過一個馬雲

區塊前沿科技 發佈 2023-01-30T08:06:47.266354+00:00

曾經是過去一段時間眾人最關心的問題,從西班牙到日本到泰國,正當所有人都在猜測馬雲目的時,他卻選擇回歸。

馬雲去哪了?曾經是過去一段時間眾人最關心的問題,從西班牙到日本到泰國,正當所有人都在猜測馬雲目的時,他卻選擇回歸。根據路透社在內的多家權威媒體報導,馬雲已經到達香港,並會見當地的商界夥伴。

其實無論是歐洲還是日本,馬雲選擇的國家都是有其深刻含義的,不僅僅是遊山玩水,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考察當地的農業、科技等產業,並準備將優點帶回國內。

事實也確實如此,阿里執行長張勇也明確表態,阿里將拿出1000億用於研發投入,這個數據也將僅次於華為的1427億,成為國內研發投入排名第二的企業。用行動來回擊質疑,這就是阿里和馬雲所做出的選擇。

曾幾何時阿里還是國內最受人敬仰的企業,馬雲也被不少青年以及創業者視為導師和偶像。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馬雲和阿里受到推崇的時期,是不是創新最為活躍的時期,是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了幹勁和希望?

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對於馬雲和阿里的評價逐漸從正面向負面轉變,特別是在司馬南、張捷等人的推波助瀾之下,張捷的《阿里是包裝得很好的日本公司》等、司馬南的《馬雲出現在派出所才叫精彩》、《借鑑阿里壞榜樣,下一句該怎麼接》等大量對於馬雲和阿里攻擊的文章也開始批量出現。

但是馬雲和阿里對於司馬南和張捷的質疑卻不屑於解釋,而後來阿里開始發力東南亞,並加大對Lazada、阿里雲、支付寶等項目落地新加坡的力度,此時很多人才清醒過來,對比司馬南和馬雲,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哪一方?

從淘寶天貓的電商業務到支付寶帶來的網上支付,從菜鳥網絡帶來的物流產業變革到阿里云為代表的的雲計算,從螞蟻森林對於環保的推動作用到阿里達摩院進入晶片這個最為關鍵和核心的領域。

阿里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以司馬南、張捷等人為代表的的網紅大V,為了達到吸引眼球和製造熱點掠取流量的目的,對馬雲和阿里發起了大規模的輿論攻擊,而司馬南、張捷等人的很多粉絲並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只會以為叫好起鬨。

司馬南、張捷等人發動的這種輿論攻擊,最終會造成什麼後果?自然是民營企業家人人自危,試想連阿里巴巴和馬雲這樣做出重要貢獻的企業和創始人尚且被司馬南等人如此肆無忌憚地攻擊,甚至《馬雲出現在派出所才叫精彩》這樣的內容底下都有無數司馬南的粉絲叫好喝彩,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不可否認,阿里在早期發展時曾經接受了軟銀、雅虎等機構的投資,但這些都是無奈之舉。在阿里巴巴發展的初期階段,馬雲所面對的困難可以說十分巨大——一方面是國內機構並不認可阿里巴巴的發展模式,馬雲以及「十八羅漢」的創業團隊大多沒有海外留學經驗,也沒有足夠光鮮的履歷來吸引投資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則是當時國內電商領域已經有了ebay這個全球巨頭,並占據了超過85%的市場份額。

這也是為什麼國內機構不看好阿里的主要原因。一群毫無經驗初出茅廬的創業者對上全球科技巨頭和電商領域的奠基者,有多少人看好阿里和馬雲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也幸好軟銀、雅虎等企業發現了馬雲身上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能力,也成為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基石投資者。

憑藉軟銀、雅虎等機構提供的彈藥,阿里巴巴最終打贏了這場和ebay的電商大戰,也讓電商領域的話語權回歸到國內,這些功勞是難以估量的。試想如果沒有阿里巴巴和馬雲,那麼國內電商就將被ebay、亞馬遜等企業收入囊中,這也就意味著各種產品、用戶數據也將全部被外國企業所掌握。隨之而來的包括產品定價、產品種類等話語權也將旁落其他國家,不僅僅是電商業務,對於製造業也將造成極大的被動。

如今司馬南、張捷等人完全不顧當年阿里巴巴創業時的艱難,反而以接受外國資本為理由,開始攻擊阿里是「日本企業」,這種事後諸葛亮的指責行為沒有任何意義。確實如今可以替代阿里的企業很多,但這些企業只是模仿,阿里的偉大之處在於開創了一條道路,而其他那些能夠替代阿里的企業不過是沿著阿里走過的路再走一次,這種模仿實際也沒有任何意義。

在馬雲選擇歸來之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馬雲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企業家,而司馬南和張捷等人實際上只是單純為了流量而已,根本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一邊是嘴上批判資本,另一邊是司馬南、張捷背後同樣站著資本,而這個資本對於司馬南、張捷的崛起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饒謹和他背後的四月傳媒之前就曾經把金燦榮打造成一個頂流IP,但沒想到因為「氣象武器」事件翻車,也讓金燦榮徹底和饒謹團隊翻臉並退出。

在金燦榮這個頂級IP退出之後,急於打造新IP的饒謹把目光盯上了司馬南,並開始將資源和流量向司馬南傾斜,再加上張捷等同一機構下的「表演家」,先是瞄準聯想,然後又對準了馬雲和阿里巴巴。

後來饒謹團隊發生內訌,另一名李肅更是直接披露了司馬南等人如何製造熱點和衝突進而收割粉絲的方法。

同時李肅更是曝出了司馬南的收入是自己的十倍,由此可見在饒謹的策劃之下,司馬南輕而易舉地被打造成為了網絡紅人,並獲取了巨額的利潤。

但可惜的是用在聯想的手段這次用在阿里巴巴身上失效了,大量的網友也開始自發地維護馬雲和阿里,也讓司馬南、張捷等人以及他們背後團隊的目的破滅了,更是有網友感言:一百個司馬南也抵不上一個馬雲。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這場涉及全球的競爭牌局上,我們需要的是馬雲,而司馬南毫無意義。試想:

美方:我出一個高通

我方:我出一個司馬南

美方:我出一個英特爾

我方:我出一個張捷

美方:我出一個英偉達

我方:我出一個陳平

……

如果這樣我們有機會贏得這場競爭的勝利嗎?

100個司馬南也抵不過一個馬雲,是時候認清這個基本的事實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