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流行語泛濫的時代:你真的了解PTSD了嗎?

廣東衛生在線 發佈 2023-01-30T19:28:58.416648+00:00

這是當代打工人。通俗點說,就是親身經歷或者見到了暴力犯罪、嚴重交通意外、重大自然災難等後,心靈和精神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


一提上班就腦殼痛

一坐到工位就腳耙手軟

這是當代打工人

常掛在嘴邊的「上班PTSD


相信大家對於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個詞並不陌生,常被用來形容各種恐懼,但真正的PTSD遠比我們說的恐懼更可怕。


什麼是PTSD?


創傷後應激障礙是指遭遇超乎尋常的威脅或災難後,延遲出現和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又被稱作延遲性心因性反應。


通俗點說,就是親身經歷或者見到了暴力犯罪、嚴重交通意外、重大自然災難等後,心靈和精神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比如近期發生在韓國梨泰院的嚴重踩踏事件,不論是親身經歷還是在網上看過視頻的,心中總有些難以言喻的情緒。


一般來說,親身經歷者和目睹現場的旁觀者最容易出現PTSD,看過現場照片、視頻的人也可能出現PTSD。而之前患過PTSD或性格敏感脆弱、比較消極悲觀、同理心強的人,還容易出現替代性創傷,即得知他人的經歷後出於同情和共情而出現心理創傷。但也有個群體常被忽略,那就是災難現場救援的人,比如應急響應人員、消防員、醫護人員等。


▲ 2022年10月30日凌晨,在韓國首爾市龍山區梨泰院洞一帶,救護人員在現場工作。新華社/紐西斯通訊社


PTSD的發病程度和表現因人而異,小到忽然害怕或者癱倒,大到忽然性情大變、易怒、自言自語等,最明顯的表現有睡眠障礙和抑鬱。除此之外,PTSD還有3種常見表現:

創傷再體驗,就是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腦海中不斷重現創傷性事件的場景,或者不斷做相關的噩夢;


警覺性增高,指創傷後容易受到驚嚇,注意力不集中,敏感、多疑、焦慮等;


迴避或麻木,表現為對相關事件或場景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迴避,以及情感麻木,對環境刺激反應遲鈍等。


PTSD得治


PTSD一般在事件發生後的六個月內就會發病,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儘早進行科學治療。心理疾病跟其他病一樣,拖得越久,影響就越大,治療難度也越大。雖然PTSD的發病機制比較複雜,個體差異也很大,但根據以往的經驗,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心理治療可以通過催眠等行為疏通內心的刺激點,讓患者逐漸接受事件,從而達到緩解或者治癒的目的;藥物治療主要使用抗抑鬱、抗焦慮、抗驚厥藥物等;物理療法較多樣,包括生物反饋治療、冥想放鬆療法、遊戲療法、氣功和太極療法、瑜伽療法等


在PTSD患者眼裡,沒人能理解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因此在幫助他們時,最好不要用「我懂你」「如果我是你,我會……」之類的話,也不要猜測他們的內心感受,安靜當一個傾聽者會更好。




作者 | 張駿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醫師

編輯 | 王侃 吳秋秋 責編 | 張秀麗

來源 | 《人之初》雜誌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