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個回民街,這些回民都是從哪裡來的?他們都是外國人嗎?

西紅柿炒番茄5c3d 發佈 2023-01-30T19:47:32.030841+00:00

有一個外地朋友問我,西安咋有回民街,其他地方咋沒有?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首先普及一下,什麼是回民?

西安回民街因為特色小吃,早已聞名全國,成為網紅打卡地。有一個外地朋友問我,西安咋有回民街,其他地方咋沒有?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首先普及一下,什麼是回民?回民這個名稱的由來,來源於最早居住於大致在我國新疆地區的回紇(he)人,後來他們堅持將自己民族改為回鶻(hu)人,就是想天上的鶻一樣來去自由,翱翔於藍天。後來可能是音叫轉了,人們稱這一民族的人叫回回。

回紇(he)人是今日維吾爾族人的祖先。但在明朝之前,還沒有回族一說,只是明朝才將這個民族的名稱固定下來。

回是什麼意思呢,據說內外兩個口,就是心口合一,誠實守信的意思。那回族人都是回鶻人的後裔嗎?錯,現在被稱為回族人的有唐朝時的波斯人、突厥人、阿拉伯人、維吾爾族,甚至與回族通婚後而信仰伊斯蘭教的漢族人。


閒話不說,言歸正傳。那西安的回族人究竟來源於哪裡?

據歷史考證,來源於三個不同時期的不同人種。

第一批最早的一批回民,是唐朝時從西北通過陸上絲綢之路來長安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這些人有政府使者、留學生、商人。當然最主要的是商人。

在《舊唐書》卷四中便載有哈里發鄂斯曼派來的第一個使節,於公元651年8月25日在長安朝見唐高宗李治的史事。當時長安有鴻臚館,專門接待各周邊少數民族和外國使節。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商人,史料記載,當時的胡人商戶有4000多久,聚集在繁華的西市、東市。當時胡人的店鋪鱗次櫛比,街道的人群摩肩擦踵,與現在的大唐不夜城有一比。

大詩人李白曾是胡人酒肆里的常客,留下了多首有關酒店老闆娘的詩句。比如「落花踏盡游何處,笑人胡姬酒肆」「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不知是為了喝酒還是為了看美女。


從荒涼的沙漠之地,來到富庶繁榮的長安,加上這些人善於經商,不少人不願回去,就定居在了長安,在這裡置辦田產,娶妻生子,繁衍生息。

這時的回族先民因為來自不同的國家與種族,並無共同的語言,僅僅是僑居長安的各外族信奉伊斯蘭教的群體人,這可以認為是西安城內本地回族來源的主體。

隨著人員聚集的越來越多,他們就在居住地,建立自己的街區,被稱為蕃坊。因此,西安的回民現在還習慣的稱自己居住的地方為坊上。蕃坊設蕃長或都蕃長一人,蕃長由德高望重、財力雄厚的人擔任,具體封職由皇帝下詔,或由皇帝令地方官裁定。蕃長主要管理蕃坊的各項事務,依據《古蘭經》、聖訓行事。

第二批是「安史之亂」時來自回紇的援唐軍士。

《舊唐書·大食傳》載:「至德初,大食遣使朝貢;代宗為元帥,親用其國兵以收兩都。」而在《資治通鑑》卷二二○也記載有葉護(回紇太子之稱)援兵之事。

寶應元年(762)秋,唐朝再次向回紇求兵平定叛亂。廣德元年(763)正月,史朝義在范陽自殺。至此,「安史之亂」結束。


按照事先的約定,幫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回紇官兵在收復兩京以後可以留居長安和中國女子結婚。於是「安史之亂」結束後,回紇將士數百人隨同郭至京城。入京後,安頓在城隍廟以北區域(北廣濟街)。至今西安回坊還流傳者「五百回子配五百童女(漢民)」的故事和「回民巴巴(爺爺)、漢民娜娜(奶奶)」之說。

這些兵士學習唐王朝的法令、制度和漢族的風俗習慣,後來人們就將他們所住的巷子稱為大學習巷(沿用至今)。

第三批是蒙古西征時,被強行東遷的中、西亞移民。


西安的回民,有一部分是在元朝蒙古大軍西征時,強行移民的中亞、西亞人與漢人通婚的後代。由於連年戰亂,至宋、元時唐長安城早已衰敗,人口大幅減少。因生活習慣較為接近,移民就被安置在原來回民的生活區域,回民街坊逐漸成型。

這些來到西安的回民,用自己的宗教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 在漢人占主流的社會中,頑強地堅持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子。

那麼這些不同種族的聚集而成的西安回民,現在都說的是什麼語言?

約在明代以後,在西安出生的回族子孫後代由於逐漸不懂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便完全通用了漢語,並吸收了大量原來固有的外來詞彙,逐漸形成了西安回族共同的交際工具--西安回族方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