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濰縣有一支「蒯」姓人,系明末遷來,原籍蘇州吳縣

膠東故事會 發佈 2023-01-30T22:57:33.099897+00:00

筆者很早就知道「蒯」(kuǎi)這個姓氏,但在生活中卻很晚才真正接觸到「蒯」姓人。前一點的原因很簡單:「蒯」是一個在《史記》和《三國演義》中比較有存在感的姓氏,相應歷史人物有蒯通、蒯良、蒯越等,尤其是蒯通說韓信,堪稱楚漢之爭中的一個經典片段。

筆者很早就知道「蒯」(kuǎi)這個姓氏,但在生活中卻很晚才真正接觸到「蒯」姓人。

前一點的原因很簡單:「蒯」是一個在《史記》和《三國演義》中比較有存在感的姓氏,相應歷史人物有蒯通、蒯良、蒯越等,尤其是蒯通說韓信,堪稱楚漢之爭中的一個經典片段。

後一點的緣由也不複雜:「蒯」姓在膠東半島範圍內相對少見,至少在膠萊河以東,筆者暫時還沒有見到過蒯姓聚居的村落。

直到前段時間,在查閱清代萊州府的歷史資料時,筆者才偶然發現當時萊州府轄下的濰縣,出過一位姓「蒯」的貢生。

這位「蒯」姓貢生,就是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拔貢朝考中位列一等第四名的蒯遐齡。根據史料記載,他生於道光乙酉年(道光五年,1825年)。以此計算,拔貢朝考時他只有二十六虛歲,也稱得上是年輕有為了。而通過朝考之後,他被欽點為「知縣」,咸豐朝時期曾在直隸(河北)多地任職。

就常理而言,能在科舉方面嶄露頭角,說明這個姓氏至少還是有一定規模和底蘊的。換句話說,濰縣應當有一定數量的蒯姓人聚居。

了解到這個線索之後,筆者向濰坊當地的朋友打聽,得知奎文區一帶能看到不少帶有「蒯某某」字樣的店鋪。以此推斷,當地的確有蒯姓人分布。而具體查詢,據說北苑街道的則爾莊社區就是一處分布地。

繼續打聽之後,濰縣蒯姓家族的淵源也逐漸清晰。該家族曾在上世紀前半期修撰過一本族譜,根據族譜記載,「蒯氏原籍蘇州吳縣,某公明季仕於萊,致仕後寓濰縣,遂家焉。」也就是說,這支蒯姓人的原籍在蘇州吳縣,明末因先祖到萊州做官,卸任後落戶濰縣。

而民國版《濰縣誌稿》的記載與之相仿,稱:「蒯氏,始祖延焰,江蘇吳縣人,明末因先世仕萊州,寓居濰縣,遂家焉。

蒯姓先祖具體是哪一年到萊州擔任什麼職務?筆者暫時未在《萊州府志》中查到詳細記錄。不過,古代因做官而遷徙落戶的情況並不鮮見。同樣是濰縣,十笏園東面的「曹家巷」的曹姓人,情況就與蒯姓相仿。根據族譜記載,這支曹姓人原籍高唐州,明代後期先祖曾在登州府擔任「訓導」的職務,辭官之後途徑濰縣,樂於當地風土,就在此定居。

原籍蘇州吳縣的這支蒯姓人落戶濰縣之後,不僅曾出過科舉人才(暫時沒有見到族譜的詳細內容,不知蒯遐齡的具體世系),還以傳統醫術而在當地知名。據說蒯姓有祖傳「燒傷藥方」,現在其家族當中仍有不少人以此為業。

此外,在濰縣史志資料中還能查到一條關於「蒯姓」的記載:「蒯氏,劉邦智妻。萬曆間,智以剿倭陣亡,氏撫孤全節,奉旨旌表。」倘若這位蒯氏也出自這一家族的話,那說明蒯姓先祖落戶濰縣的時間,至少是在明萬曆之前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