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初冬,香港。
寒風略過,伴隨著一聲刺耳的尖叫,一個女人被人發現死在了街角。
「怎麼是她?!」
指指點點的圍觀的人群中有人認出了女人模樣,忍不住驚呼。
「這個瘋女人天天說自己是上海灘的影后,我看她是痴人說夢吧!瘋婆子的啦!」
不等那人說完,周圍人早已是一片鬨笑。
風吹起了蓋在女人身上破席,露出襤褸的舊式旗袍,暗色的花紋與陰冷的天氣疊加,有種說不出的淒涼……
但疑問依舊盤旋在每一個人心頭——
她是誰?
為何執著地說自己是上海的影后?
她真的在發痴嗎?
若你也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請和我一起走進今天的故事——
1
這個死去的女人並沒有騙人。
她叫張織雲。
說起民國影后,人們自然會想起胡蝶、阮玲玉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第一位電影皇后其實是張織雲。
1905年,張織雲誕生在廣東一個苦寒人家。
後來,被好心的養母收養,一同遷往上海。
幼年失孤,寄人籬下的她,學堂沒能讀幾年,16歲就輟學在家,幫著養母幹些繁雜的活兒,以求餬口。
正值花季,又是在大上海,張織雲對外面的世界很是嚮往。
所以,她常常問養母要錢,多以冷臉告終,因而,她雖長相雖清秀可人,但眉宇間卻總縈繞著一種似有似無的哀愁。
上世紀20年代初,中國電影業星光璀璨,電影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而出。
當時,新成立的大中華影片公司新片女主角懸空,別出心裁的他們決定在網上登報招募。
仿佛命中注定,已經出落得宛如一朵水蓮花的張織雲恰好看到了這則廣告,並寄出了自己的玉照。
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兼攝影師卜萬蒼也參與了演員的篩選。
他一眼就看中了她。
「她出演那些苦命女子一定能催人淚下!」
於是,18歲的張織雲被大中華影業破格錄取,正式踏上了演藝道路。
幸運的張織雲沒有辜負「伯樂」對自己的期待——
雖然初登螢屏,但是在電影《人心》中的她演技自然清新,不落窠臼,深得觀眾喜愛。
此後,她的事業風生水起,接連拍攝了《戰功》、《可憐的閨女》和默片時代票房最高的《空谷蘭》等十多部叫好又叫座的愛情悲劇電影,一舉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影視紅星!
1925年,上海新世界遊藝潮舉行了選舉電影皇后活動。
張織雲以艷壓群芳的姿態斬獲了中國第一位影后頭銜,比第一屆奧斯卡影后早了三年,比中國的另一位影后胡蝶早了7年,而這一年她才21歲!
2
但就像所有成功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撐的男人一樣。
在張織雲的成功背後,離不開一個名字,那便是卜萬蒼。
他是她的伯樂,也是他的福星,更是帶給她第一次情感的悸動——
作為大中華電影公司的股東和攝影師,在他的鏡頭下,五官並不算精緻的張織雲風情萬種,雍容華貴、氣若幽蘭,她那眉宇間自帶的憂愁,也被刻畫的入木三分、楚楚動人。
事業上的相互扶持,情感上的情意相投,他們很快同居了,那些日子裡,她是卜萬蒼鏡頭前唯一的女主角。
至於張織雲,也愛他嗎?
也許愛,但不純粹。
彼時的卜萬蒼讓她無法拒絕,她想要的資源、呵護、榮耀,他都能給。
但演藝圈終究是個名利場,太多的誘惑,太多的浮華,
沒什麼比挽著影后更有面子的事情了,
一時間,
富商巨賈的殷勤,軍政大員的英武,張織雲成了富豪公子們爭相邀約的對象。
紙醉金迷,最是迷人,歌廳舞榭的霓虹燈一照,她越發恍惚了。
3
卜萬蒼註定是會被嫌棄的。
當她還是一介小演員時,他是她前進路上的明燈,但當她光芒萬丈時,他那點兒光就顯得黯淡了。
卜萬蒼看多了名利場上的逢場作戲,勸張織雲多留意些別人設下的脂粉陷阱。
但被各方大佬捧在手心的張織雲,一個20出頭,剛見了些世面的窮姑娘,聽這些金玉良言只覺刺耳。
於是,曾經的溫柔成了乾癟的敷衍,曾經的憐惜成了過眼的雲煙,
在一個陰鬱綿綿的深秋,
張織雲在蘇州拍完影片後回到上海,悶頭收拾完行李,不告而別,
體貼柔情的卜萬蒼終究還是被張織雲拋棄了!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卜萬蒼都聽不得「張織雲」這三個字,有一回還在片場觸景生情,失態痛哭。
而張織雲顧不上傷心,此刻的她,正沉溺在耳鬢廝磨的溫柔里,無法自拔。
那個讓她欲罷不能的男人名叫——唐季珊。
唐季珊帥氣浪漫又多金,討女人歡心的招數更是一套又一套,張織雲豈是他的對手。
季珊是能依我的條件愛我的,他這個人是曾受完善教育的,物質方面,也能儘量地使我得到滿意的享受。不久,我倆就結了婚。
情場浪子唐季珊英俊多金,溫柔體貼,像一枚罌粟般散發著無法抵抗的魅力。
張織雲徹底淪陷了,她毫不猶豫地拋下了自己如日中天的事業,與唐季珊相約終生,相約共赴美國。
那一年,她出道才整整兩年。
我想在駛往美國的郵輪上,張織雲那刻應該是幸福的吧。
或者她以為自己是幸福的吧,所以不惜賭上前途也要孤注一擲。
但她忘了,女子深情,男子絕情……
4
唐季珊的愛情下包裹著商人的精明。
唐季珊帶著張織雲去美國,遊了一輪好萊塢,這可不是什麼蜜月之旅,唐季珊是打了算盤的。
至始至終,他要得不過是張織雲「電影皇后」的頭銜,在好萊塢拍片,以幫助自己的事業。
但他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好萊塢不買張織雲的帳,她也沒能帶動賣茶葉的貨。
她讓他失望了——
中國的影后在美國一文不值,他所謂的事業更是無人問津。
美國歸來後,唐季珊對她的感情迅速降至冰點,他常把她關在家裡抽鴉片,自己在外風流,原因很簡單,她沒有利用價值了。
商人是功利的,他無情地拋棄了張織雲,轉頭去追求當紅的阮玲玉,後者很快也淪陷了。
傷心萬分的張織雲終於看清了唐季珊的面目,她寫信勸告阮玲玉——
「你要是執迷不悟的話,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然而熱戀中的阮玲玉被沖昏了頭,她覺得這只是一個棄婦的嫉妒。
4年之後,被情所傷的阮玲玉服藥自殺,年僅25歲。
回看這舊時光,張織雲唏噓不已:「這過去,真像喝酒喝醉了或者做了一場很大的噩夢。」
5
生活陷入泥濘之時,任矜苹先生曾勸導她:「女子為什麼要依賴男子才能生活?為什麼不去求生產自養的奮鬥?」
如夢初醒的張織雲回到上海,打算重振旗鼓。
但為時已晚。
在她離開的這段時間,電影業早已從無聲過度到了有聲電影,阮玲玉早已取代她的地位,成為了新的影后。
更糟糕的是,和唐季珊在一起時的放縱,讓她染上了大煙,當紅時積攢的錢財逐漸被揮霍一空,而曾經引以為傲的容貌也因此變得不再動人。
她再一次回到了原點,一無所有,一無所依。
不是沒有嘗試過復出,但是屬於她的黃金時代終究是過去了,她甚至連回首相看過往的機會都沒有,就逐漸被人遺忘在時光中……
此後,張織雲似乎成了一個傳說——
在各個版本的演繹中,她或淪為神女,靠出賣肉體過活;或潦倒街頭,靠行乞度日,真真假假,卻也無人有興趣去求證了……
人們只知道,70年代一個初冬的早晨,有個叫阿喜的老太婆死在清涼的香港街頭,連同曾經繁華或是悲涼的過往,隨風而逝……
張織雲曾貴為中國的第一代影后,擁有極為璀璨的事業和未來,若她肯踏實精進演技,她的成就絕對不會在阮玲玉和胡蝶之下,但是在人生的巔峰,她為了所謂的愛情,拋棄了事業與情郎遠走他鄉。
結果呢?
當她失去「電影皇后」的名頭,她在情人眼裡也就失去了所謂的價值,被無情拋棄,人生從此走上下坡路,直到暴斃在街頭。
這是唐季珊的無情,卻是她自己被欲望蠱惑後的無知。
從貧窮的養女到閃亮的明星,從看盡世人臉色到被世人仰慕,誰能尋得初心。
更何況,初心是啥?
在底層掙扎的人,誰不渴望攀上高枝,從此逆天改命?
愛情面前,有幾個灰姑娘能抵擋唐季珊的甜蜜攻勢,霸總小嬌妻的戲碼至今仍是流量密碼不是嗎?
但當你放棄自己的事業,也就在無形中貶低自己的價值,將生活所有的重要放置在這段感情中。
這無異於是一場豪賭,一旦輸了,便走投無路!
說到底,張織雲不過是個普通姑娘,老天爺賞給了她華麗的王冠,卻沒改得了她的窮命的智慧與遠見。
所以,女人們,愛情是一場華麗的冒險,你可以去愛,但不要把自己的全部都賠進去。
沒有男人值得你用生命去討好,沒有男人值得你失去自我,沒有男人值得你放棄事業,你若不愛惜自己,別人怎麼會愛你呢?
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