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蘇州日子系列之十二:蘇州的糖粥讓人難忘

葡萄架下 發佈 2023-01-31T20:01:57.388834+00:00

糖粥在蘇州是很有年代感的街頭小吃,一句「篤篤篤,賣糖粥」,總能勾起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熬得米開花的白粥和綿密細膩的赤豆糊,各舀上兩勺,組成了一碗「紅雲蓋雪」的鴛鴦糖粥,有時候還會加入小圓子或者雞頭米,一碗糖粥,看似樸實,實則精緻得很。

糖粥在蘇州是很有年代感的街頭小吃,一句「篤篤篤,賣糖粥」,總能勾起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熬得米開花的白粥和綿密細膩的赤豆糊,各舀上兩勺,組成了一碗「紅雲蓋雪」的鴛鴦糖粥,有時候還會加入小圓子或者雞頭米,一碗糖粥,看似樸實,實則精緻得很。糖粥入口軟糯細膩,香香甜甜,再搭配幾個軟爛入味的雞爪,是逛街休憩時的「美味時光」 。「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吃儂肉還儂殼……」這首早年在蘇州小巷深處流行的童謠,一代傳一代,依然耳熟能詳。我在蘇州日子裡,走街串巷探訪蘇州民俗文化與地方傳統小吃。

有很都朋友推薦糖粥的民俗文化,探秘糖粥作為蘇州民間小吃之一秘訣何在?為什麼曾是孩子們久食不厭的食品,蘇州的糖粥就是紅豆粥,要說到蘇城最好吃的糖粥,非潘玉麟家的糖粥莫屬。聽老一輩人說這家最正宗,做了一輩子的糖粥了,最能代表蘇州糖粥的精粹。其實煮糖粥最費事的就是熬豆沙,還要把豆沙過篩成豆沙泥,但為了美味再費時也值了。


糖粥是蘇州的特色小吃,糖粥也叫紅豆粥。蘇州的糖粥是頗有名氣的,亦稱紅豆粥。加了赤砂糖的糯米粥盛入碗中,放入豆沙攪拌,然後再撒上一把干桂花,入口熱、甜、香、糯。

蘇州的紅豆粥格外精細,紅豆和粥分別而做,紅豆做成豆沙,粥上碗後紅豆沙才澆上去的,有紅雲蓋白雪之美。蘇州人稱其為「糖粥」。

糖粥,如果只選一家店來品嘗糖粥,按照《尋找美食家》一書作者蔣洪的推薦,那就非這家「大郎橋糖粥」莫屬。店主陳瑞陸生於上世紀60年代,他7歲時開始和姨夫任阿林在觀前街的玄妙觀前擺攤賣粥,並漸漸掌握了糖粥製作這門手藝。

如今玄妙觀前賣糖粥的人物銅像,就是以陳瑞陸和他姨夫的形象塑造的。以前賣糖粥的小販挑的是「駱駝擔子」,一頭放粥桶,一頭放餐具。小販邊走邊敲擊一隻竹筒做的響器,發出「篤篤篤」的聲音。陳瑞陸記得1978年之後就已經不用擔子而改用推車了。難得的是,他們用的最後一副駱駝擔子還保留在店裡。

最經典的是鴛鴦糖粥,由白粥和紅豆沙組成。粳米兩成、糯米八成熬成糊狀白粥,裡面放白糖;精選紅豆文火熬成豆沙,加紅糖。先舀上大半碗白粥,再來一勺紅豆沙,撒上一層金桂,這就是鴛鴦糖粥了。陳瑞陸說,最早挑駱駝擔子賣粥的時候,因為只有一個粥桶,兩種粥是混在一起的,後來推車了才分開不同的粥桶盛放。


  • 深秋雨後的蘇州,溫度會有些涼意,我在蘇州日子裡,經常留意蘇州地方特色小吃,在我去逛山塘街,有點餓了看到過來一個賣糖粥的老人,推著過去蘇州賣糖粥的器具,叫「駱駝擔」,可把灶具、碗盤、食物全放在擔子上。小販一邊挑著擔一邊敲著梆子,發出「篤篤篤」的聲響,大人與孩子們聽見其聲就知道「賣糖粥」的來了。民諺「篤篤篤,賣糖粥」。蘇州人愛吃甜食,而在很多蘇州人孩提時代的記憶中「糖粥」就是回憶里的甜蜜。
  • 舊時三個銅板可買到一碗糖粥,或者是焐酥豆,還可以二者兼有,叫來碗「鴛鴦」——半碗糖粥加一瓢焐酥豆,糖粥甜而不粘,稀而不薄,極為爽口,而焐酥豆也不是粒粒赤豆,而是烏黑油亮而起沙的豆沙厚漿,不但甜,還有豆沙的口味,非常特別。

    糖粥之美妙,其美味在於白糖化舌的那股純樸和天真不做作。像極了小時候感冒才能得到的特殊待遇,一小口一小口吃著,不會覺得膩。紅豆熬的很綿密很細緻,稠度也還好,不會太稠。

    圓子和雞頭米(芡實)是現煮了放的。小小店鋪,容不下許多人,但臨窗角落,窩著兩個人剛剛好,窗外有水,亦能得幾分意境。這個時候買了一碗熱乎乎的湯粥,真的是幸福感倍增吶!由此,想到電視台同仁唐先生告訴我,蘇州是一座甜蜜的城市,除了街頭巷尾流傳的甜蜜愛情故事以外,這樣的甜更是體現在味蕾上,眾所周知,蘇幫菜屬於「南甜」風味,蘇州菜是出了名的甜,而除了各式菜色以外,蘇州的甜更是體現在坊間小食上,就是蘇州大名鼎鼎的坊間美食——糖粥。


    糖粥也叫紅豆粥,《劑楚歲時記》中說:"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最早,紅豆粥是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冬至習俗,傳到蘇州以後,粗糙的紅豆粥在這座溫潤的江南小城裡傅粉貼鈿,變得精緻了不少。

    蘇州的紅豆粥紅豆和粥是要分開來做的,紅豆磨成細細的豆沙,白粥熬的稠稠的,待粥上碗以後澆上甜甜的豆沙,再撒上桂花,這便是糖粥了,區區一碗,卻宛若紅霞映雪,色香味俱全。如今,蘇州的糖粥,依食客口味,還可在其中加入芋圓,或是時令的雞頭米等佐以口感,這讓糖粥的口味更加豐富了起來,配著白雪紅霞,一勺入口,可謂是心神俱怡。

    舊時蘇州的糖粥是挑在駱駝擔子上賣的,駱駝擔子是小販們的專用器具,可以把灶碗、粥食全部放在擔子上,賣糖粥的販子敲著竹梆,在篤篤聲里走遍大街小巷,是故蘇州有著「篤篤篤,賣糖粥」的說法。今天蘇州的大街小巷裡也會有糖粥販子的身影,早年皮市街就有一家非常好吃的糖粥,而駱駝擔子,卻漸漸成為博物館裡的陳列了。

    傳承至今,蘇州的糖粥已經有了幾百年歷史。在食物之外,糖粥是孩子們長成大人的甜蜜回憶,糖粥亦是蘇州城的舊日滋味,它以簡單的食材告訴我們什麼是甜蜜,什麼是生活,這,便是糖粥的魅力。

    現代的蘇州人在炎炎夏日,吹著空調不妨來碗糖粥吧~朝九晚五,生活已經這樣苦了,快來碗加了雞頭米的糖粥,一起甜甜蜜蜜到心底吧~糖粥也就是「紅豆粥」,它也是蘇州的名小吃之一,就是用紅糖小米熬成的粥,雖然很簡單在自己家也能熬出來,但是在蘇州大街小巷依舊經常能見到它的身影,但是說到老味道當然是「潘玉麟糖粥」,現在更是有不少的遊客莫名而去,一度成為了「網紅糖粥」。

    過去豆沙糊糊叫焐酥豆,焐酥豆製作另有一套工序。人們以為是用紅小豆燒成的,誤稱赤豆糖粥。其實是用上好的蠶豆浸泡後加鹼、加水,以火功焐爛,甚至連殼也要爛。焐酥豆即使燒到上述程度,它還不會起「沙」,僅是一鍋豆湯而已。秘密是另沖一大缸熱的紅糖水,沖入沸騰的焐酥豆湯中,加以攪拌,立即起「沙」而成焐酥豆。用鹼燒蠶豆,照營養學來講是破壞各類維他命的;好在人們吃焐酥豆僅一瓢而已,維他命還可從各類蔬菜、食品中吸取。


    做的是否正宗不敢說,但是好吃的了不得。白米粥煮得非常的到位,不稀不稠,粘糯黏稠。豆沙糊糊香甜又不膩。

    還有呀,三伏天養生健脾祛濕很關鍵,紅豆就有清熱解暑、利濕的功效。

    佩服蘇州人的精細,傳統流傳下來的都是精華,你也試試。

    糖粥(三人份量)

    粥材料:大米40克、糯米40克、生薑一塊、清水900ml

    豆沙糊糊材料:紅豆沙100克、糥米粉10克、紅糖1湯匙、清水150ml

    製作:

    1.準備好煮白粥的材料:大米40克、糯米40克、生薑一塊(用5-10克就可)

    2.將米漂洗乾淨,生薑拍一下,放入電壓力鍋內膽中,加入清水約900ml,設置粥檔、濃郁口感。

    3.取一小煮鍋,放入10克糥米粉,加清水150ml攪拌均。註:清水不要全部倒完。

    4.放在爐子上用小火加熱,從一開始就要邊加熱,邊攪拌(糊糊易結底),至糊糊煮開,成為稀稀的漿糊。

    5.將100克紅豆沙和一湯匙紅糖倒入鍋中,繼續邊加熱邊攪拌(糊糊易結底),至豆沙糊糊再次煮開即可。註:這兒根據實際情況可能要將餘下的水加完。

    6.吃的時候先舀幾大勺子白粥,再舀幾小勺子豆沙糊糊在白粥上。

    我一邊喝著糖粥,一邊與賣糖粥的師傅聊起桂花糖粥的製作材料與方法特色:
    主料:糯米1500克,赤小豆750克
    輔料:桂花15克
    調料:白砂糖1000克

    桂花糖粥的特色:
    稠韌不糊,香甜不膩,桂花清香。
    教您桂花糖粥怎麼做,如何做桂花糖粥
    1.將赤豆揀去雜質,洗淨,倒入鐵鍋中,加水浸沒,以旺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燜兩小時,至赤豆皮裂開後取出。
    2.將白糖放入鍋中,加沸水1500克,溶化後濾去沉澱物,成糖水。
    3.把糯米揀去雜質,淘淨。取紫銅鍋一隻,放水15千克,燒沸,倒入糯米後加蓋,再次燒沸。然後倒入燒酥的赤豆,邊燒邊用鐵勺攪動,以防粘底。待糯米粥燒至有粘性時,加入糖水繼續燒煮。見米粒開花有韌性時,放入桂花攪勻,再用小火熬10分鐘,盛入粥桶即可裝碗。

    燒糖粥要將米和糖水比例一次加准,不能中間再加水的;然後用硬柴旺火燒,再熄火以炭化硬柴燜。其中還要幾次旺、幾次熄,人常守在行灶邊,用「吹火筒」煽起旺火,作場間裡經常是煙霧騰騰的。總的要求是米粒要開花,但不黏,要爽口,鍋里不能上清下沉,粥下沉了就要干,幹了就要結底,有糊味。

    焐酥豆卻另有一套工序。人們以為是用赤豆燒成的,誤稱赤豆糖粥。其實是用上好的蠶豆浸泡後加鹼、加水,以火功焐爛,甚至連殼也要爛。這裡有個秘訣,過去秦家是不傳人的,現在也沒有人做這行當,而且也不願做這行當,不妨加以公開。焐酥豆即使燒到上述程度,它還不會起「沙」,僅是一鍋豆湯而已。秘密是另沖一大缸熱的紅糖水,沖入沸騰的焐酥豆湯中,加以攪拌,立即起「沙」而成焐酥豆。用鹼燒蠶豆,照營養學來講是破壞各類維他命的;好在人們吃焐酥豆僅一瓢而已,維他命還可從各類蔬菜、食品中吸取。

    你知道嗎?糖粥亦稱紅豆粥。我們蘇州有冬至節吃紅豆粥的習俗,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已經有了,據說老人講是為了預防瘟疫。南北朝時梁人宗懍在《劑楚歲時記》中說:"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老蘇州人"逛皮市街「必去」,就在「花鳥市場北門那裡」。賣的是「很正宗」的蘇州甜食,糖粥「用糯米熬出來」,澆上又「稠」又「厚」的豆沙,拌上桂花,「香甜不膩」;赤豆小圓子也「懷舊溫暖」,仍是「小時候的味道」。攤主是一對「老夫妻」,態度「超級和藹」。客人「很多」,有「慕名的」、有「路過的」,想吃的要趕早哦。

    糖粥蘇州的紅豆粥格外精細,紅豆和粥分別而做,紅豆做成豆沙,粥上碗後紅豆沙才澆上去的,有紅雲蓋白雪之美。蘇州人稱其為"糖粥"。過去蘇州有一隻賣糖粥的器具叫"駱駝擔",可把灶具、碗盤、食物全放在擔子上。小販一邊挑著擔一邊敲著梆子,發出"篤篤篤"的聲響,孩子們聽見其聲就知道"賣糖粥"的來了。民諺"篤篤篤,賣糖粥"。

    蘇州糖粥有很悠久的歷史,很多蘇州人都是聽著糖粥小販兒的吆喝聲長大的,那清甜可口的糖粥,給少蘇州人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如今潘玉麟糖粥在蘇州的糖粥界已經穩坐第1把交椅,只要老兩口出攤,這隊伍就要排出去50米,得排一個小時才能喝到這碗糖粥,有的人一口氣還買幾十碗,這麼多年來,潘玉麟一直用蜂窩爐熬粥,他試過用別的,但只有用蜂窩爐熬出來的粥黏稠味道好,另外熬粥用的糯米和紅小豆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

    食材選得好,熬製的火候恰到好處,糖粥味道自然不會差,潘大爺做了40多年了,對於熬糖粥這件事,他是瞭然如心,雖然年齡大了,但手上的功夫不差,炎熱的夏季過了,秋天來臨,喝上一碗這糯而不碎的糖粥,綿軟滑入口中,那滋味兒讓人回味無窮,這就是這碗糖粥的魅力。

    他家的糖粥雖然好喝,但能不能喝到要看運氣了!你喝過這碗讓很多人心甘情願排隊一小時的糖粥嗎?


      糖粥,蘇州民間小吃之一.在冬至日吃紅豆粥。用紅糖和小米煮成的米粥,口感順滑,湯汁粘稠。

      糖粥就是紅豆粥。冬至日吃紅豆粥的習俗,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已經有了,據說是為了預防瘟疫。南北朝時梁人宗懍在《劑楚歲時記》中說:「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

      蘇州的紅豆粥格外精細,紅豆和粥分別而做,紅豆做成豆沙,粥上碗後紅豆沙才澆上去的,有紅雲蓋白雪之美。蘇州人稱其為「糖粥」。過去蘇州有一隻賣糖粥的器具叫「駱駝擔」,可把灶具、碗盤、食物全放在擔子上。小販一邊挑著擔一邊敲著梆子,發出「篤篤篤」的聲響,孩子們聽見其聲就知道「賣糖粥」的來了。民諺「篤篤篤,賣糖粥」。我在蘇州日子裡,:作為中華美食365美食探長,我品嘗的蘇州糖粥讓我終生難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