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職院到哥大錄取!這個深圳小哥燃爆了

嗶嗶精兒 發佈 2023-01-31T23:15:14.838846+00:00

1月30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2023年第一批擬申報高校設置事項的公示》,向教育部申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改名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升級為公辦職業本科。

「專科清北」深職院要升本科了!春節後,這無疑是最讓廣深家長矚目的教育新聞。

1月30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2023年第一批擬申報高校設置事項的公示》,向教育部申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改名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升級為公辦職業本科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以前進入深職院的學生,會自動升級為「本科生」,只是將來如果想在校內升本,會更加便捷。可以想像的是,本來競爭就十分激烈的深職院(夏季高考要超本科線3、40分才能入學),今年會更加火爆,有意向的同學要加油!

深職院升為「職業本科」,和普通本科在考研考公找工作等方面都是同等效力,自然是一件好事。不過對於家長,可能還是會猶豫一下:真的要讓孩子走這條路嗎?

我們不妨來看看「深職院之光」Alex的故事。

6年前,他作為一個普通高三學生參加高考,但一到考試就緊張的他並沒有拿到理想成績,最後只能選擇進入深職院(Alex在大專的故事戳 2800萬職校生:「掙錢再多,還是低人一等」)。

△2021年廣東高職(大專)院校在校生人數達到123萬,即每屆約40萬左右,今年廣東參加高考人數為70.2萬

管理太嚴格了。大學還有早晚自修,還有宿舍宵禁,我仿佛回到了高中生活。」

「很多人以為高職的學生很會搞事情,但事實是他們太「乖」了,乖到只會用抽菸、紋身等優質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乖到大家都沒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該如何利用深圳這座城市的資源。」

Alex有著超出他年齡的冷靜和成熟。

重重因素之下,在深職院就讀一年之後,Alex還是選擇了重來一次,從托福30多分開始準備出國,被全美排名第55的明尼蘇達大學錄取。

△截圖自https://twin-cities.umn.edu/

去年我們寫Alex的故事的時候,他正在DIY準備申請研究生,目標G5。於是有家長在後台留言:他真的能進G5嗎?會有後續報導嗎?

後來,Alex發來好消息:已經被哥大、康奈爾、UCL錄取了!

於是,今天的頭條,必須給這位勵志的深圳男孩。


#01

為什麼要出國讀書?

出國讀書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每個留學生都有不一樣的動機,有的是為了學歷,有的是為了「見世面」,也有的認為出國讀書是為了日後移民。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出國的原因不是幾個名詞或者句子就能解釋得了的。大家都知道國外的大學能提供更好的人文、科學教育,能提供轉專業的機會,還有相對應的學歷含金量上的提升(比如說國際排名)。

但我更加認為出國留學為人生提供了想像的空間。出國前你並不知道在大洋彼岸會發生什麼。

它是一張白紙,你可以在上面重新勾畫,你的過去已經不再重要,也沒有人真正在意。你可以在大學期間完全按照你的意思去走這段路,沒有人告訴你你該怎麼做,你就是你。

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出國讀書吧。

#02

美國留學遇到的挑戰和困難?

很多人認為我遇到的挑戰會是語言問題,確實我的工地英語不如眾多托福100+、110+的考生,而且在出國前我也確實認為語言會是遇到的第一個大的挑戰,但是後來的實踐證明,語言不算最大的難題。

我認為大一上學期的最大困難是對美國大學教育系統的不熟悉。這種不熟悉體現在對課程評分的理解、與小組組員的對接、和教授的溝通、作業的布置方式、以及考試的考點上。

這種的不熟悉導致了我沒能在第一學期上榜Dean’s List(院長名單),而在熟悉適應了以後,之後連續3年我都上榜了該名單。

第二個困難大概就是某些難度極高的課程。

例如說我在上學期上的Philosophy of 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學的哲學)可謂是難中之王。這門課我從第一天就聽不懂了,但為什麼我報了是因為這門課有個bug就是它的prerequisite沒有特別要求,只要求你學過一門科學或者哲學相關的課程。於是興高采烈報了這門課。

結果一上來就默認我們會Hilbert Space(希伯爾特空間)和Matrix Mechanics(矩陣力學)了。


△希伯爾特空間&矩陣力學百度詞條

我一個學經濟的人在上課的時候頓時懵了。沒有一個是我以前學過的,除了一些概念上的內容,比如說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但是這個證明的過程我是完全不懂的。

我依舊還記得我們期中考試的一道題目:

How does the Hilbert space formalism of Von Neumann succeed in showing that Heisenberg’s matrix mechanics and Schrödinger’s wave mechanics are mathematically equivalent? (大概意思是馮諾依曼是如何成功證明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的數學等價的?)

這是一個開卷的Essay Question(論文題目)。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別的課沒上,埋頭學了兩天這方面的內容。

由於這個領域研究的人太少,因此網上尋找相關內容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雖然這個課很難,但是因此認識了這位很牛的教授。我覺得教授牛,或許不是因為他的科研做的很好,而是他真正能夠將「鬼話」用人話講出來了。

當我們在學習Hidden Variable Theory(量子力學的隱變量理論)的時候,我當然也查閱了大量資料,可是所有的資料我都看不懂,或者說我看懂的說的都是廢話。

只有我們老師用最簡單的辦法證明了為什麼貝爾定理說local hidden variable theory(局域隱變量理論)在量子力學中是不可兼容的。

就這一點,老師讓我感觸很深,我沒有後悔報了他的課。

#03

大專院校和美國大學課程的區別

我想說這個區別很大,大專院校注重職業技能的培訓,美國大學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

在大專院校找到哲學課程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更何況國內的普通高校開設哲學專業的也並不多,幾乎都是一本或以上的大學才有開設。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如果要展開說明,可能需要很長的文章才能講述,而且大部分人都知道二者的區別很大,這次就先不展開。

#04

什麼時候準備研究生,

而且目標藤校級?

我是在2021年10月底開始準備研究生申請工作的,在此之前,一直沒有確定是否真的需要讀研。大四之前也沒有做任何以考研為導向的工作,包括以考研為導向的實習,標準化考試備考和刷分,參加背景提升項目,拉攏推薦人等。

我申請的心態就是能上就上,不能就找工作。

關於藤校級的目標,我一開始並沒有考藤校的想法,從10月底開始的申請工作的重心就放在了LSE和UCL等倫敦院校上面。

申請藤校是後來突發奇想的事情:既然都準備了申請英國的文書,為何不再加申幾個美國的?

另外,申請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藤校會錄取,當時最大的希望還是放在了LSE、UCL上,包括美國的Georgetown McDonough School of Business作為保底(但是保底校反而給了我一個waitlist)。

△截圖自https://msb.georgetown.edu/


#05

關於DIY英美研究生申請

我認為DIY美國研究生申請的挑戰確實是大的,因為對申請和行情並不太了解,而且時間管理和寫文書也十分難。

但我認為這種對申請行情的不了解可能對申請是有幫助的,因為「無知者無畏」。

沒有中介告訴你說什麼不能申,什麼可以申,我們可以大膽地去申請我們想申請的院校,說不定就錄取了。你只需要留意項目官網的要求,達到要求了就可以大膽地去申請。另外,跟著中介申請,如果遇到不好的顧問,可能會推薦一些容易錄取的「水」項目。

但就是因為以往好錄取,導致今年申請的競爭特別大,因為更多的人會去申請所謂容易錄取的項目。

我申請的所有項目都是自己挑的,也沒有去參考往年的錄取情況。

在選擇項目上,我建議大家花時間一個學校一個學校地看,總會找到適合的,總會找到和你的職業發展,本科專業,和個人經歷匹配的項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項目的匹配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匹配,排名較後的學校照樣會拒絕優秀的學生。

關於文書的方面,我認為要寫出一篇文書需要對申請項目做詳細的了解,這需要我們去仔細閱讀項目官網和相關信息。另外就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展望,你需要清楚地知道你將來想要從事什麼工作,哪怕你不一定真的以後從事那份工作。

最後把申請項目、職業規劃、以及過去的經歷(包括實習,上的某些課程,志願活動,或者個人的故事)串聯起來也非常重要。

因此,關於文書,我建議多閱讀官網(包括項目特點、課程、畢業去向、師資等),因為很多時候,官網就幫你把文書的百分之七十給寫出來了。文書的詞藻不需要華麗,也不太需要展示個人特質(這是我認為的,不一定正確),研究生申請畢竟和本科是不太一樣的。

另外,如果你是美本同學,學校大概率會提供Personal Statement Workshop或者其他寫作幫助,你大可利用這些便利的工具。

如果你認識與你申請項目相關的教授,甚至可以讓他幫你看看你的文書,因為教授很有可能參與過招生工作,而且研究生的招生大部分不是由職業招生官或者外聘招生官審核申請材料,而是由項目所在院系的教授和academic advisor等組成的Admission Committee審核,因此教授會有很大幫助,而且這也說明了你的文書需側重於學術和職業生涯,而非個人特質。

我沒有找中介是因為我不認為他們會寫出好的文書,就好像我從來沒有找代寫,因為我不相信代寫會明白我要寫的東西是啥。

我相信文案構造華麗詞藻的能力和語法水平應該比我好,但至於能不能寫出內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更何況語法我有很多工具可以修改。

根據我的了解,今年美研DIY申請的同學普遍拿到了比較好的offer。

#06

最低谷和快樂的時光

我認為這個留學的過程很平穩,沒有太多的波折,唯一就是疫情所帶來的各種不便吧。

但如果說哪一點比較享受,那就是我可以獨自干好多事情,我可以不用被迫和別人一起參加無意義的活動。

在這裡,work alone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個人的選擇得到了重視。

#07

未來的規劃和夢想

在疫情過後,我不認為過於詳細的規劃是有用的。

我們可以有一個大的方向的規劃,給未來留足靈活性,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而且根據現實來看,大部分詳細的規劃後面都變了樣。

就好像我這次的申請,原本沒打算讀研到打算去英國讀研又到了藤校的錄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過好當下,然後對未來變化多端的世界有所準備,畢竟我們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嘛。

#08

你覺得這次出國,對你來說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和關於畢業後賺錢的那些事兒

我認為最大的收穫是可以從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我也更加意識到教育有多麼重要。

我這裡所說的教育不僅是指學歷和你的科學技能,更多是人的認知和人文精神。

關於認知我有很多很硬的話想說,可能不太適合說。大部分人還是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

關於收穫,我有太多想說的,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要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能成功。

還有就是讓我對教育有了重新的理解。如果我有機會教育下一代,雞娃是不可能的,而一定要讓其充分享有自主選擇的機會,而且要讓他相信自己的決定是最好的決定。

由於我成長的原因,我非常厭煩被決定的事情。

深職院畢業和藤校的工資差別肯定是有的,但具體是多少我也不太清楚。我知道我的研究生項目畢業後的工資在六到十萬美元的年薪之間吧(在美國的工資)。

但是,據我所知,深職院也有認知高的同學,他們也在賺著大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