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的佛像,如今擺放在世界各大博物館顯要位置(一)

一個人報社 發佈 2023-02-02T06:44:30.451000+00:00

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館的顯要位置都擺放著這樣的三彩羅漢坐像,其藝術價值絲毫不亞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傑作,它們均來自於中國,雕像燒造於遼宋之際,原本被秘藏於河北易縣的一個山洞中,卻在短短几天之內不翼而飛,被盜賣一空。

古董藝術品鑑賞與收藏

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館的顯要位置都擺放著這樣的三彩羅漢坐像,其藝術價值絲毫不亞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傑作,它們均來自於中國,雕像燒造於遼宋之際,原本被秘藏於河北易縣的一個山洞中,卻在短短几天之內不翼而飛,被盜賣一空。



《Von Chinas Göttern: Reisen in China》(神佛在中國:中國行記)是德國人帕金斯基(Friedrich Perzynsk,1877-1965)關於中國佛像研究的代表作品。內含北京、河北、廣州、杭州、熱河等地(涉及圓明園、睒子洞、易縣三彩羅漢、石窟造像等)約八十幅老照片及版畫圖版,此德文本出版於1920年。



此書首次明確提及:河北易縣的遼三彩羅漢坐像


在北京某古玩店內,帕金斯基見到了一尊令他頗為驚嘆的三彩羅漢像,如真人般大小,平靜的面容,結禪定印的雙手,無不流露出羅漢內心的祥和與禪意。


羅漢身上的袈裟紋理自然飄逸,露出的手腳似乎可以讓人感受到肌膚的彈性,栩栩如生的藝術風格堪比他在歐洲見到的任何一尊佛像。


以他對中國佛像多年的了解,像古希臘羅馬雕塑那樣嚴格按照人體比例創作的中國佛像很難見到,更不用提如這尊三彩羅漢像般高度寫實了。帕金斯基當即提出購買,但店主卻說:「這尊羅漢是日本人買的,放在我這裡修復的,我賣不了,只能賣消息。」


經過多方打探,帕金斯基得知這尊三彩羅漢像來自河北省易縣的一個山洞,且洞中羅漢的數量不止一尊。但究竟是哪座山,哪個山洞,帕金斯基一時也無從所知,他決定親自前往易縣,打聽羅漢像的藏身之地……此書首次明確提及:河北易縣的遼三彩羅漢坐像


以他對中國佛像多年的了解,像古希臘羅馬雕塑那樣嚴格按照人體比例創作的中國佛像很難見到,更不用提如這尊三彩羅漢像般高度寫實了。帕金斯基當即提出購買,但店主卻說:「這尊羅漢是日本人買的,放在我這裡修復的,我賣不了,只能賣消息。」


經過多方打探,帕金斯基得知這尊三彩羅漢像來自河北省易縣的一個山洞,且洞中羅漢的數量不止一尊。但究竟是哪座山,哪個山洞,帕金斯基一時也無從所知,他決定親自前往易縣,打聽羅漢像的藏身之地……


幾番輾轉探察後的一天清晨,在翻譯和當地嚮導的帶領下,帕金斯基一行人經過艱難攀爬,終於來到位於半山腰的睒子洞,傳說中羅漢像的棲身之所。


此洞最早於明正德年開始存放佛像,既非戰爭所致,也非僧人貯藏,可能是民間的一種宗教行為。睒子洞在當時可能被認為是一座寺廟,洞內曾有僧人修行,也曾修建佛堂。康熙六年當地百姓集資重修洞內所藏的佛像,雍正時此洞納入陵寢管轄區域內。


而據山下寺廟乾隆年間所立石碑碑文中未見關於睒子洞的記載,推測或因所題碑文的國子監官員未必知曉,或是清皇陵的管理嚴格,洞內的宗教活動已減少殆盡。處在皇陵內相對封閉的睒子洞因此不再被世人所干擾。


然而洞中的景象卻令帕金斯基大失所望,從當時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洞中一切破敗不堪,他所嚮往的三彩羅漢像蹤影全無,就連當地的嚮導也非常吃驚,就在幾天前,他還在洞中看到幾尊三彩羅漢,短短時間內卻不翼而飛了。


原來,就在帕金斯基來到易縣的幾天前,一些外國古董商也聞風而至,偷偷向當地人高價收購了那些三彩羅漢像。利益的驅使下,村民趁天黑借著星光冒險爬進睒子洞,偷運羅漢下山。


山高路陡,一些羅漢像在運輸途中不幸摔碎,另一些則成功運下山,賣給外國商人換成了鈔票。原本唾手可得的羅漢像被盜搶一空,帕金斯基不甘就這樣空手而歸,他讓嚮導繼續探聽這些羅漢像的消息。兩天之後,嚮導傳來新的情報,兩尊被偷運下山的羅漢像,被當地衙門沒收。


但事後證明,地方官員不過是眼紅羅漢像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他們監守自盜,上述舉措是擔心利益外流的故作姿態罷了。虛與委蛇的官員,一方面聲稱要將羅漢安置供奉於某一廟宇,另一方面則巧妙暗示帕金斯基,造像尤可善賈而沽。

這筆交易是否做成,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書中關於此事的記載到此戛然而止,此後隻字未提。然而在後來的調查中發現,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三彩羅漢像有8尊是經由帕金斯基之手,轉賣到世界各地。


目前已知,河北省易縣羅漢像總計16尊,20世紀初在盜運出境過程中至少毀棄3尊,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攻打柏林過程中,舊藏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的一尊三彩羅漢不幸毀於戰火(曾被認為毀於二戰戰火,但也有說法認為是被蘇聯紅軍帶回國,如今藏於俄羅斯艾米塔什博物館)。


迄今為止已知的仍存世間者僅9處計10尊: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1尊(頭部補塑)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1尊(殘)、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尊、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1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及人類學博物館1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尊、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藏有1尊、法國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館1尊、俄羅斯聖彼得堡埃爾米塔日博物館1尊(僅存胸像)






大英博物館


這尊真人大小的塑像為陶胎上敷三彩釉,表現的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身穿袈裟,雙手結禪定印,靜坐在岩石形態的底座上。底座與羅漢像是可以分離的。


這組羅漢像的特別之處在於其臉部,手部以及皮膚的處理中所反映出的極為罕見的寫實主義。他們仿佛如真人一般,表情平靜祥和,巍巍然深具禪意。


海內外專家、學者認為這尊羅漢像燒制於北京郊外西山龍泉窯,製作年代約金代末期。窯工首先在980度至1010度的溫度下燒制素胎,然後施三彩釉,並以黑色和紅色釉裝飾眼睛和嘴唇,最後二次入窯低溫燒制。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20世紀30年代由紹興人壽鵬飛總纂成書的《易縣誌稿》載:「八佛窪在峨眉寺溝底之東北支,亦稱百佛洞、百佛山……峨磨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有崖南俯,俗名白臉山……山半有洞名百佛窪」。


《志稿》又載:「寺中舊有佛像七十二,皆瓷製」,「峨眉寺百佛窪慈(瓷)佛在縣西北五十五里峨眉寺後。百佛窪亦稱百佛洞或稱百佛山、八佛窪,山腰鑿石虎,內有大慈(瓷)佛八尊,小慈(瓷)佛七十二尊,又依山建閣,內有三彩慈(瓷)觀音一尊,後為邦人盜去售諸國外,今在英倫者有三,彼邦人以為唐三彩。」





梁思成先生20世紀初留美期間在其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及人類學博物館,見到了易縣八佛窪所出的一尊三彩羅漢像,在後來寫成的名著《中國雕塑史》中他這樣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