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淺者,大魚不游;林疏者,大獸不居。

心德xd 發佈 2023-02-02T08:54:47.766696+00:00

——學習《素書》體會圖片來自網絡「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游;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語出《素書•安禮章第六》中。句式排列整齊,氣勢一貫而下,表面上是在說自然環境對動植物的影響,實際上是在提醒當權者務必要創造條件,以引來各方面人才的歸屬。

——學習《素書》體會


「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游;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語出《素書•安禮章第六》中。句式排列整齊,氣勢一貫而下,表面上是在說自然環境對動植物的影響,實際上是在提醒當權者務必要創造條件,以引來各方面人才的歸屬。


「地薄者」,強調的是資養問題,可理解為待遇問題,其中含有物質待遇、精神待遇、政治待遇等,要視人才所必須而定奪。「水淺者」,強調的是生存環境問題,可拓展為滿足人才所必須的各方面的條件,諸如工作設施、所需資源、人員配備等,大才則大備,小才則小備。「樹禿者」,強調的是當權者給予庇護和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機會的問題,例如當權者對人才的各種保護、提供充分發揮人才能力的平台等,重在給予保護和發揮人才各方面的能力。「林疏者」,強調的是要有容身和寬容的環境,例如當權者的寬厚仁慈,有容錯度量等,突出強調對人才的寬容、容錯態度。「地簿」,「水淺」,「樹禿」,「林疏」的環境不會有大物出現,更不利於大物生存。


宋朝張商英居士注釋云:「此四者,以明人之淺之道德;國之淺則無忠賢也。」

清朝王氏註解曰:「地不肥厚,不能生長萬物;溝渠淺窄,難以游於鯨鰲。君王量窄,不容正直忠良;不遇明主,豈肯盡心於朝。

高鳥相林而棲,避害求安;賢臣擇主而佐,立事成名。樹無枝葉,大鳥難巢;林若稀疏,虎狼不居。君王心志不寬,仁義不廣,智謀之人,必不相助。」


人需要有相應的環境才能把事業做好做大做強。猶如土地不肥沃,就不可能種出豐饒的植物;水淺流窄,就不能養育出肥美之大魚;樹木不夠茂盛,樹林不夠繁密,必然引不來大鳥的棲息,藏不住大野獸的蹤跡。當權者不具備良好品德,氣量狹窄,就不可能聚斂人才,有了人才也不會利用,更談不上有所成就。


以德服人,是聚集人才的最高境界。自古以來,德不配位都是當權者的大忌諱。當權者注重修身養德,才能受人景仰,才能召集人才,方可惠及子孫,千古流芳。


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將「立德」放在首位。孔子之所以能夠成為萬世師表,享受歷代王朝的尊崇,正因為孔子做到了三不朽。可見,「厚德」方能「載物」。因此,要做大事、成就事業,首先要學會做人。要有仁愛之心,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才能換得仁愛之心,從而定能獲得較好的人際關係,從而積累下深厚的人情資源,正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一個無德無義、狡詐毒辣的當權者是無法把賢良人才聚集到身邊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趙簡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趙簡子是春秋末期晉國六卿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奠基人。趙簡子為人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但是生性殘忍,有智有謀,但卻無義無德。


趙簡子覺得自己足智多謀,有統領天下之才,便急於將權力攥在自己的手中。他認為,只要殺了晉國的鳴犢、魯國的孔子等人,自己就可以奪取天下。於是他就給這些人寫信,騙他們投靠晉國,並且任命他們為官。


當孔子接到邀請,正打算投靠晉國,去實現他的政治抱負時,聽說趙簡子已經殺了鳴犢大夫,於是就取消投靠晉國的計劃。


孔子對弟子說:「鳴犢等人都是晉國有名的大夫,趙簡子還沒有得勢就把他們殺掉了,掌握政權後,他會把沼澤的水抽乾,下水捉魚。蛟龍不會去這個沼澤里了;翻倒鳥巢,毀掉鳥卵,鳳凰就不會到那裡飛翔。」於是便轉頭走了。


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當自身德行不夠豐厚,心胸過度狹窄時,自然得不到正直賢良的人的歸屬,必然會失去有賢良之人的幫助,更談不上開創功業了。


因此,招攬人才的首要條件是要做個賢明仁愛、寬厚大度的當權者。有了這樣的當權者就不用愁沒有良好的生存環境、可心的生活待遇和施展抱負的平台。


縱觀人類發展史,在人類社會中,從來就不缺少優秀的人才,而是缺少發現優秀人才的伯樂和適合優秀人才成長的環境。只有道德厚重的當權者才能發現和利用好一流人才,道德修養厚重的當權者才能吸引優秀的人才為之效力。如果當權者的德性一般,甚至是德性很差就不可能發現一流的人才和重用一流的人才。所以,領導者自身的道德和才能的修養至關重要。


這裡講一則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聽取賢良大德鮑叔牙的諫言,不計一箭之仇,任用管仲做相國的故事,這則故事充分體現了一代明君仁愛寬厚,任才不避仇的寬宏胸襟,可謂當權者的楷模。


齊桓公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春秋五霸之一。他之所以能成為春秋霸主,全靠相國管仲的輔佐。而關於齊桓公和管仲君臣之間的關係,有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

齊桓公姓姜,名小白。哥哥是公子糾。皆為齊襄公之子。當時鮑叔牙是小白的老師,管仲和召忽則是公子糾的老師。


齊襄公荒淫無道,次子小白曾經多次勸諫,但齊襄公根本聽不進去。小白料知早晚會發生不測之禍,為了避禍,小白和老師鮑叔牙便出走於莒國。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被堂弟所殺。公子糾怕遭遇不測,也慌忙帶著管仲、召忽兩位老師逃到了魯國,齊國處於沒有君主的混亂之中。齊國大臣修書請在魯國避難的公子糾回國即位。


躲在莒國的小白和鮑叔牙也聽到了消息,便匆忙趕回齊國爭奪王位。事情明擺著誰能搶先回到齊國,誰就能登上君王之位。


公子糾的老師管仲,預料到小白一定會回國爭奪君王之位。為了確保公子糾即位,管仲親自帶著人馬追趕攔截小白。見面後,在誰可以即位的問題上,雙方談判無果。分手時,管仲突然回馬向小白暗射了一箭,只見小白當即口吐鮮血,仰身倒在了車上。


管仲以為小白必死無疑,公子糾繼承君位可以穩操勝券了。便帶著人馬,簇擁著公子糾,不急不慢地返回齊國。


管仲萬萬沒有想到,他的那一箭恰好射在了公子小白的衣帶帶鉤上,沒有危機到小白的生命。小白知道管仲是神箭手,怕他再次射箭,急中生智,咬破舌頭,佯裝口吐鮮血倒下,騙過了在場的所有人。


小白和鮑叔牙暗中抄近路趕在公子糾之前,回到了齊國,成功地得到了齊國君王的位置,成了歷史上著名的齊桓公。


長話短說,公子糾不甘心失去國君的寶座,挑起了齊、魯兩國的戰爭。結果是齊國打敗了魯國。在齊國的威逼下,公子糾被魯國人殺害,召忽自殺,管仲則被引渡回到齊國。


齊桓公本來要任用鮑叔牙為相國,但鮑叔牙在齊桓公面前竭力保薦管仲為相國,他說自己在五個方面不如管仲。一是寬鬆惠民方面不如;二是治理國家而不失權柄方面不如;三是忠義信譽,可結臣民方面不如;四是制定國策布於四方方面不如;五是指揮戰爭沉著果斷方面不如。


齊桓公是一個寬厚仁慈,求賢若渴的人。鮑叔牙的無私薦能打動了齊桓公,他認為管仲忠心事主是應該的,決定不計一箭之仇,任用管仲為相。齊桓公特意選定了一個吉日,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到郊外迎接管仲,還尊稱管仲為「仲父」,並恭恭敬敬地把管仲請上大車,然後自己才上車。君臣同車入朝,一路上老百姓稱讚不已。


齊桓公任命管仲為相國,支持他放開手腳,大膽對朝政進行改革。管仲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用人方面實施了一系列的革新,齊國很快地富強起來。同時管仲又建議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與諸侯會盟,終於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賢良之才能否發揮其最大之功效,關鍵在於君王是否有博大的胸懷,有能容納和尊重賢良之才的心胸和智慧。真誠的接納人才,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並為之效力。


在現代社會裡,物質條件已經不是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的最重要的條件,一流人才更看重的是當權者的德行和對人才價值的高度認同和重用。人才能不能發揮自己的才智,最重要的是當權者能不能寬容和尊重人才,只有真誠的接納人才,才有可能充分發揮人才應該有的才能。


當然,任用人才,德才兼備是不二之選。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求全求美,世無幾個可用人才。用人所長,避人之短,方顯當權者的大智慧。


——全文結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