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時代已經變了,父母卻沒跟上

新東方家庭教育官方號 發佈 2023-02-02T11:14:48.589100+00:00

作者:主創團·豬媽媽孩子要跳樓,爸爸說,「你才沒這個膽。」在央視播出的家庭情感教育紀錄片《鏡子》中,有很多這樣令人血脈僨張的場景。問題少年和問題家長之間的拼命撕扯,反映了很多家庭親子關係的現狀,也讓人看到了隱藏在家庭教育中的傷口。

作者:主創團·豬媽媽

孩子要跳樓,爸爸說,「你才沒這個膽。」

在央視播出的家庭情感教育紀錄片《鏡子》中,有很多這樣令人血脈僨張的場景。

問題少年和問題家長之間的拼命撕扯,反映了很多家庭親子關係的現狀,也讓人看到了隱藏在家庭教育中的傷口。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24.6%。每4個學生中,就有1個可能有過自殺的念頭,這還僅僅是檢出部分。

孩子出了問題,本該是對家長的當頭一棒,但這一棒,總打偏了。叛逆行為,並沒有換來父母的回應或反思,家長們想的是:

「我也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幾十年都過來了,不也好好的嗎?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就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

父母們看到的是孩子有問題,孩子太脆弱……

但問題不被發覺時,才是最危險的,我們必須警惕,隱藏在「強勢」教育下的真正「脆弱」。

父母的內心其實很「脆弱」

在討論親子關係時,我們習慣預設一個前提:父母是強大的,有愛的能力的;卻不曾想,父母也是脆弱的,有成長傷痛的。

《鏡子》中有個孩子叫陳家明,16歲,本該上高一,卻輟學在家1個月了,他想做一名流浪歌手。

家明說,自己一直活在父母眼皮子底下,即便快成年,穿什麼、買什麼都得經他們同意。

「想騎車出去玩,還沒說有什麼安全措施,就已經拒絕了;喜歡寵物,就把我的貓狗給丟了。」

家明爸爸是私企管理人員,「個人奮鬥史」非常不易。

讀大學前,他沒喝過一杯牛奶,沒穿過一雙皮鞋,日子那麼苦,還暗暗發誓,要努力,要出人頭地。

他不明白,現在孩子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知道珍惜,非要去做什麼流浪歌手、背包客?

在家明爸爸心裡,孩子如果連讀書、考試這關都過不了,將來就完了;而自己,連個大學生都培養不出來,活這麼大歲數,這麼辛苦,又有什麼用!

這種糟糕至極的感受盤旋在他心頭,讓他寧可被孩子討厭,也要把他的思想「糾正」過來。

「這是為他好!」

心理學中有一個觀點,一個人越想控制,內心越充滿恐懼,強勢的教育下,其實是脆弱。

父母們不允許孩子「跑偏」,禁止孩子走「不穩妥」的路,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份「成績單」。

在這份「成績單」里,父母們接受不了「不好看」。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曾舉過一個例子。

她說,當朋友遭遇人生滑鐵盧時,我們通常會心疼:「啊,你一定很難過吧!」或者,努力想提供幫助:「我能為你做些什麼?」

但換作孩子,我們的態度卻是:「你為什麼考不好?你怎麼能考不好?」

截然不同的反應,在於我們是否把對方當作獨立的個體。

聽不聽話,懂不懂事,說明不了一個孩子的好壞,更決定不了一個孩子的前途。但當我們把「對孩子」和「對自己」的評價綁在一起時,就失去了公正平和的立場。

不能客觀地看待孩子成長,就很難有效地幫助孩子。

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聽話,非常有問題。父母的強加干涉,是對孩子的否定,他們只會更迫切地想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他可以」。

家明想做流浪歌手、背包客,並不是他多叛逆,多不愛學習,而是對父母「絕對權威」的一種逃離……

好的親子關係,是相互依賴,協同成長,又走向獨立和分離的。

父母們愛孩子,想幫到孩子,必須把握一個前提:分清楚「我是我,你是你」。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

古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家長們堅持自己的看法,要求孩子順從,無非是覺得自己經驗更豐富,看得更長遠,決定更正確。但事實真如此嗎?

認知科學研究發現,成年人受固有經驗和慣性思維影響,在接受新事物時,往往十分困難;孩子則不同,他們能很快根據新事實、新情景,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思維和判斷。

也就是說,在預測未來方面,孩子比我們更擅長、更敏感。

我們固執己見地用自己的老經驗來「指導」和「塑造」孩子,很可能是在把他拉得離未來越來越遠。

1、越把孩子往人堆里送,越容易發生踩踏式競爭。

沒有誰希望孩子落後,所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人不自覺勒緊韁繩的主要原因。

但試想一下,當我們都抱著這種心態,把孩子送進興趣班時……難道不是將所有孩子都擠在了同一條跑道上嗎?

「鋼琴不行,就苦練鋼琴」,「數學不好,就補數學」,我們拼命地想幫孩子補齊短板,孩子也盯著自己的短板,痛苦不堪。

等我們終於把孩子塑造成「全面發展」的人才,才發現原來個性也早已被抹平。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彌補短板,只能使人平庸;發揮優勢,才能實現卓越。

隨波逐流帶來的安全感,不過是一種虛假的安全,按照同一標準打磨出來的孩子,面臨的必將是踩踏式的競爭。

未來是個性化的時代,我們的孩子更應該是優勢突出的個性化人才。

2、越追逐別人眼裡的成功,越容易使孩子迷失自我。

在家長眼裡,成功是有模板的,「為孩子好」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孩子標註好一個規規矩矩的「成功之路」。

孩子只管按路牌走,就不會差,他們怎麼不領情?

因為,人不是機器,一直呆在流水線上,是會迷失自我的!

一個就讀於國際高中的孩子,父母是銀行家,自己是排名第一的學霸,但自殺了——這是真事。

北大一年級新生中,有30.4%表示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意義;有40.4%的學生,認為人生沒意義——這也是真實數據。

父母們把孩子培養成「天之驕子」,但在孩子們看來,原本憧憬的人生,一半都在考試,長這麼大,都在為別人的目標奮鬥。

沒有自己的喜愛,找不到自己的熱情,即便練就十八般武藝,不也一樣焦慮、迷茫嗎?

劉瑜老師說:「每一個人的自我都是探索、試錯,給試出來的。」家長如果剝奪了這個機會,那孩子一輩子都想不明白,自己是誰,該幹什麼。

人生是一場發現「自我」的旅行,需要自己去探索和感受。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想獲得幸福和成就,應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新時代」是父母最大的挑戰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因為時代已經變了。

過去,普通人的職業選擇不多,爸爸是老師,兒子也只知道「當個老師還不錯」;大人說什麼,孩子就聽什麼,所有認知,無非來自書本和身邊的人。

視野是窄的,價值觀也趨於統一。

但現在,孩子即便足不出戶,也能了解大千世界。

他們對新奇事物好奇,知道更多好玩有趣的事,了解更多職業選擇,受到各種信息的影響,對事物理解更多元……

父母和孩子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這時候,如果不試著溝通、了解,只想簡單粗暴地讓對方接受自己的建議,這能行嗎?

「新時代」是父母們最大的挑戰!

面對孩子,面對未來,我們必須有清晰的認知,才能有強大的內心。

1、對未來多些了解,才知道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人工智慧時代會成什麼樣,家長並不關心,但如果說,人工智慧技術未來會威脅孩子,相信很多人會在意。

據專家們預測,未來10-20年裡,人工智慧將在各領域大面積使用。近一半以上職業將被取代,尤其是重複性勞作和簡單腦力、體力勞動的工作。

也就是說,未來孩子將與「機器」競爭,僅僅掌握知識、擁有技巧,遠遠不夠,人真正的優勢是「創造力」。

郝景芳曾說:「在一個多元化、多樣化的未來職業環境中,任何一個方向的個性化發展都有可能成功,最怕的就是毫無個性的平庸。」

在她看來,孩子即便喜歡娛樂行業,也可以發展娛樂創意,這不是缺點,而是天賦。

我們千萬不要鄙薄孩子的任何發展選擇,更不要因「對唯一正確的過度強調,對循規蹈矩的過度認可,對錯誤探索的過度批評」阻礙了孩子的創造力。

2、對孩子多些了解,才能透過紛繁的現象抓住教育的本質。

這篇文章並不是勸父母「算了、不用管、別在意」,而是希望父母能靜下來,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多些了解。

抓住教育的本質,才能不傷害孩子,不走冤枉路。

孩子的學習,應該在自我探索的閱讀中。

很多家長強調學習,卻不重視閱讀。

基礎知識的學習確實重要,但當脫離了豐富的背景知識,就會像脫了肉的骨頭一樣,抽象、乏味、難啃,孩子即便學會,也不會運用。

大量豐富的閱讀,是對知識學習最好的支撐。

父母們給孩子多報班,守著孩子多做題,不如鼓勵孩子多閱讀。讓孩子在書中感受世界的大、知識的高、智慧的深,見識偉大的人,哪怕是閒書,都是有益的自我探索。

在書中泡大的孩子,學習才是自驅的、深入的、可持續的。

孩子的成長,應該在自我掌控的生活中。

孩子是在生活的瑣碎中不知不覺長大的。

買菜、做飯、散步、玩耍、運動、比賽……父母如果能在生活的細碎場景里,與孩子深入交談,傾聽想法,討論事情的前因後果,孩子是不會跑偏的。

孩子經常思考、提問、交流、決策,其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鍛鍊。

當孩子有能力解決生活的小事,才能有信心面對人生中的大事;當遇到重大抉擇時,才能更主動地為自己負責。

紀伯倫在一首詩中說: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你可以努力模仿他,卻不能使他來像你。」

我們的孩子,是屬於未來的孩子,是「留不住」的。

想要守護孩子,不如跟隨孩子,做面向未來的父母!

作者:豬媽媽,愛折騰不將就的學習型媽媽,家庭教育和心理學深度愛好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