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正規軍沒影了?只見華格納,車臣部隊,烏東武裝在打仗!

羅馬觀察員 發佈 2023-02-02T11:24:15.673797+00:00

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各種在網際網路上關於兩軍作戰的視頻畫面就層出不窮,無論是俄軍視角下還是烏軍視角下,大量的圖像資料讓這次戰爭幾乎成為了「被直播的戰爭」,不過這其實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新鮮玩法。

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各種在網際網路上關於兩軍作戰的視頻畫面就層出不窮,無論是俄軍視角下還是烏軍視角下,大量的圖像資料讓這次戰爭幾乎成為了「被直播的戰爭」,不過這其實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新鮮玩法。

最早直播軍事行動的黎巴嫩真主黨,1980年代真主黨在南黎巴嫩境內對以軍的各種軍事行動都會拍攝、甚至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直播。

前些年中東亂象不斷各類武裝組織層出不窮,這種玩法其實早就普及開來,只不過相比俄烏衝突來說,這些局部戰爭的受關注度都要低很多。

而最近激烈的冬季戰役期間,而近期以俄羅斯方面視角公開的大部分視頻信息中,參與作戰的俄軍正規軍比例大幅度降低。

倒是如「華格納僱傭軍」為首的一些非正規軍,亦或者是車臣武裝、烏東親俄武裝占了很大比例,因此西方媒體也趕緊跟上渲染「俄軍已無可戰之兵」這種印象。

但我明確說,這種報導並不符合現實,俄羅斯現在處境不太好這是真的,但遠不止於打到正規軍喪失戰鬥力的程度,果真如此的話北約早就下場了。

不過現在正面戰場上以「華格納僱傭兵」為代表的非正規軍曝光率提高,背後確實可能代表著俄烏衝突正在朝著新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首先,俄軍到底傷亡如何尚且值得討論,但可以確定地是,烏克蘭這邊在經歷了之前將近一年的消耗之後倒是出現了不小的人力危機,之前甚至我們能看到烏克蘭徵兵官直接去酒吧、網吧這些娛樂場所抓壯丁的事件發生。

而俄軍,他們可能面臨種種軍事上的困難,但唯獨有一點俄軍不太可能吃虧,就是部隊傷亡方面,這裡我並不準備吹噓「俄軍精銳訓練充分暴打烏克蘭壯丁」這種段子,但客觀上講投入進攻作戰的俄正規軍的素質是較高的。

因為這場戰爭開始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參加「特別軍事行動」的官兵都是俄軍裝備較為先進的單位,士兵也都是「合同兵」非「義務兵」,參戰部隊的士官率極高,且士兵都擁有至少4年以上的服役經歷。

下半年因為戰事不順俄軍徵召了一批新兵,不過這些新兵服役的作戰單位並不承擔進攻任務,而是用於在漫長戰線上接過前沿進攻部隊占領的區域設防。

因此俄軍在整個特別軍事行動期間,其傷亡率一直處於一個很不錯的水平,這也可以說是俄軍在整場衝突中少有的亮點了,而較低的傷亡率也大大緩解了陣亡士兵家屬撫恤的投入。

按照此前俄羅斯媒體的報導,俄軍陣亡士兵的撫恤待遇還是不錯的,至少比美軍好很多,不會特意設置各種障礙,只要死在戰場上都算作「陣亡」享受對應的撫恤待遇,家屬能夠拿到一大筆錢以及配套的不動產等等,而這方面的投入對於目前財政可能不是特別好的俄羅斯來說也是一筆比較大的投入。

俄羅斯政府其實也很傾向於儘可能降低軍人的傷亡率,這一方面是「經濟帳」,另一方面也影響部隊士氣,最後更重要的一點是影響「宣傳」。

每個國家在戰爭中都會減少對己方傷亡的報導,因為這種報導本身不利於維持整個國家在長期戰爭中的信心,而為了降低部隊傷亡率,在軍事指揮上做出妥協,這樣的例子其實並不少。

或者說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始的一年中,俄軍在軍事決策上其實很多次為傷亡率做出過妥協,比如說此前撤軍赫爾松一事,當時烏軍其實並沒有能力在俄軍嚴防的情況下進攻赫爾松,最終撤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俄軍不願意承擔太大傷亡,並且調整了戰場主攻方向。

如今俄烏衝突長期化的趨勢已經很明確,在一場長期化的戰爭中,降低軍隊的傷亡率是決策者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如何降低傷亡率?一方面當然是謹慎制定作戰計劃減少損失,另一方面也可以「摻水」,就是讓非正規軍事單位,比如僱傭兵承擔作戰任務,分攤損失,反正大家關注的都只是正規軍的傷亡,至於說僱傭兵的死傷沒人在乎。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比如美軍前些年在伊拉克戰場上就非常依賴「黑水僱傭兵」,實際上黑水僱傭兵的傷亡率相比美軍也高不少,但這並不會在美國國內媒體引發關注。

美軍當年應用黑水僱傭兵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點就是很直白的,減少傷亡,僱傭兵死了沒人當回事,如果可以的話他們希望美軍沒有任何傷亡,死人都死在黑水。

而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僱傭兵的軍事素質其實普遍會比正規軍要高一些,因為僱傭兵招收主要面向特種部隊退役軍人,以及一些美軍精銳部隊,比如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的退役軍人。

這些軍人服役時間較長,服役期間接受過系統的、完善的、高強度的訓練,技戰術水平其實要比美國陸軍很多大頭兵更加精湛,也能夠勝任許多更加困難的任務,當時伊拉克治安戰迫切需要美軍組織精兵,所以黑水僱傭兵就有了生存土壤。

2010年前後美國國內反戰風氣其實也比較明顯,當時歐巴馬政府就非常害怕部隊傷亡影響他連任,結果就是伊拉克戰場上黑水僱傭兵的規模越來越大。

而類似的操作手法呢,俄羅斯這邊也學了去,現在人們都關注俄烏戰場,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敘利亞的內戰仍然沒有結束呢?前些年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干涉之後,華格納僱傭兵作為普京的尖刀也在這片戰場上大展拳腳。

華格納僱傭兵是俄羅斯對外干涉的「尖刀」,這一方面是因為這支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東家「華格納公司」的老闆普里戈津與普京的交情特別深,被稱為「普京的廚師」。

前段時間俄羅斯拍了一部背景是俄烏衝突的電影叫《地獄尖兵》,裡面就描繪了華格納僱傭兵的形象。

不過俄羅斯那邊比較摳門的一點是這些僱傭兵的待遇比美國同行們差不少,戰死的撫恤也少許多,而承擔的任務卻大多都是一些傷亡率較高的作戰任務,要比美國的黑水僱傭兵的傷亡率高不少,這些僱傭兵們來源複雜,有前正規軍人,甚至也有一些重刑犯被放出來當僱傭兵為國家發光發熱。

現在以華格納僱傭兵為代表的非正規軍事力量大量投入戰場,這其實就是干涉敘利亞內戰時候那些事情的翻版罷了,這意味著俄羅斯方面已經做好了戰爭長期化的思想與現實準備。

既然戰爭要長期化,那麼就一定要儘可能減小正規軍傷亡,對內是保證國內輿論穩定,對外則是保護俄羅斯的國家形象,而將敘利亞模式搬到烏克蘭,這也是降低戰爭開支的必須手段。

戰前俄羅斯一年軍費就600多億,現在打仗了肯定要漲很多,但也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打一場「窮人的現代戰爭」。

而東烏親俄武裝、車臣武裝,他們當然要出一份力,東烏武裝現在不好好打,要是落到烏克蘭手裡他們是沒活路的,本來烏克蘭政府底子就不乾淨,仗打到這個份上,就算未來他們收復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恐怕也要復刻一次「巴丹行軍」。

在自己地盤上對本國民眾搞三光政策,這種背景下東部親俄政權必然會儘可能動員一切力量戰鬥,車臣武裝也是差不多的情況,現在普京沒倒,車臣武裝還會為俄羅斯出一份力。

至於戰爭何時結束、如何結束?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回答了,實話講現在以之前的表現來看,俄羅斯在戰前規劃的戰爭目標恐怕唯一能夠實現的就是兼併烏克蘭東部地區,他們恐怕很難威脅到烏克蘭政府的生死存亡了。

但問題是,他們無法接受這種結果了,無論是俄羅斯國內各派精英,還是俄羅斯民眾,他們無法接受自己甚至已經連烏克蘭都捏不死的事實。

這種情況下,戰爭必須長期進行下去,現在外界已經清一色質疑俄羅斯的國家實力,但這種質疑遠沒有達到頂峰,因為戰爭仍在繼續,大家都還在觀察,戰爭結束的時候就是對俄、烏雙方進行「審判」的時候,是一切定論的時候。

烏克蘭已經取得了足夠的勝利,他們抵抗了至少一年時間,他們能夠接受任何結局,但俄羅斯這邊能接受結局嗎?既然贏不了,又接受不了失敗,那麼就只能讓戰爭繼續下去了。

現在俄烏衝突,對俄羅斯來說已經無關勝負,維持戰爭的長期化恐怕是他們最大的利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