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段:千古雄關守關溝——八達嶺長城

炙塵 發佈 2023-02-02T20:40:57.255892+00:00

本書所述八達嶺長城共包括了現稱的八達嶺野長城、八達嶺長城國保段及八達嶺長城景區段等三段長城。即南自八達嶺古長城景區入口處(明時稱於家衝口),北達青龍橋火車站(明時稱青龍橋東口)。

本書所述八達嶺長城共包括了現稱的八達嶺野長城、八達嶺長城國保段及八達嶺長城景區段等三段長城。即南自八達嶺古長城景區入口處(明時稱於家衝口),北達青龍橋火車站(明時稱青龍橋東口)。據明史《四鎮三關志》記載,此段長城共轄五口,八達嶺雄關居中,其餘分立南北兩側,由北至南分別是:青龍橋東口、王瓜谷、八達嶺關、黑豆峪、化木樑口。共歷敵台四十三座,其中野長城段一十二座,國保段七座,景區段二十四座。

據古籍記載及文物考古發現,八達嶺一帶早在戰國時期就築有長城,而今仍見殘牆、墩台遺存,其走向與今明長城大體一致,漢習記載:曾設軍都、居庸兩座關城。據北魏《水經注》載:「居庸關在居庸界,故關名也,南則絕谷,壘石為關址,崇墉峻壁,非輕功可舉……其水歷山南,逕軍都界……」因此,有專家認為漢置居庸關,關址在八達嶺。《魏書世祖本紀》記載,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在國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築長城,名叫「畿上塞圍」,東起上谷軍都山(即八達嶺一帶),西至黃河岸。後至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又築長城,西起大同,經軍都山東去,將長城延伸至了海邊。

現今所存八達嶺長城,建於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之精華,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守關溝綿延四十華里,自北而南分設多路防禦工事以保京城安全,外口岔道城屬宣府鎮南山路,北口八達嶺,南去十五里為上關城,再南居庸關,出關溝而至南口城。以居庸關為指揮中樞,坐擁關溝中部,指揮昌鎮居庸路下轄各關堡及隘口,確保以關溝為中心通路的萬無一失。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隘口和帝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明長城的八達嶺段被稱作「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八達嶺景區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八達嶺關城

八達嶺關城,位於八達嶺關內,屬關口戍堡,北距居庸關15公里。其所在山谷兩側山峰兀立,山口狹窄。據《畿輔通志》記載:「由南口至是凡五十里,岩巒複合,兩岸如削,八達嶺之城,既險且堅。」關城位於關溝最高點,城橫跨兩山之間,東高西低,平面呈東窄西寬的梯形,設東、西兩門,城中原有營房和察院公署等簡單建築。

其始建於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逾年完成初步建設。為加強防禦,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重修八達嶺關城東門,並題匾額謂「居庸外鎮」。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重修關城西門,並刻築匾額日「北門鎖鑰」。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台上四周砌垛口。由弘治十七年至萬曆十年,八達嶺長城的修築歷經近八十年時間,終於形成了城關相連、墩堡相望、烽火報警的防禦體系。

八達嶺作為居庸關外口,戰略位置尤其重要,古有「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八達嶺失守則居庸關危矣。

青龍橋東口

青龍橋東口,位於今青龍橋火車站西南側,由於修建京張鐵路,關口被拆毀,遺蹟皆無,但兩側山脊之上的長城牆體經修復後完好如初,陡峻如天梯一般迅速爬升至山峰高點。現該地已成為觀賞青龍橋火車站及詹天佑銅像之景點。據明史記載:「青龍橋東口永樂年建,東西順青龍墩迤東、北山墩迤西俱平。通眾騎,極沖」。

王瓜谷

王瓜谷,此名似乎從未與八達嶺長城有關,但據明史《四鎮三關志》載,此口隸屬昌鎮居庸路八達嶺下轄隘口,永樂年間建,趙家坨三墩扼守該口,長城內外皆平漫,水口寬敞,屬極沖之地。另有南北兩石門處高地。又據明史《三鎮邊務總要》一書記載,該口據青龍橋東口及八達嶺關城皆是三里,也就是現在的1.8公里左右。據此推斷,此口應介於青龍橋東口至八達嶺關城之間。大致位置應為八達嶺長城北九摟東南側的低洼處。

黑豆峪

明史《四鎮三關志》記載,黑豆峪永樂年建,處於威靖墩至沖峪墩之間,通眾騎,屬極沖之地。判斷其位置應為今八達嶺野生動物園棕熊園上方,介於八達嶺長城國保段內,八達嶺長城南10樓與11樓之間的低洼處。

化木樑口

據《四鎮三關志》記載:「化木樑永樂年建,平漫,中三墩空,通眾騎,極沖。余緩。」通過古籍記載,結合該段長城地形地貌,判斷該口所處位置應為八達嶺長城南18樓刀把樓南側低洼處。現從牆體外側看,保留有一座小關門,也有說是水口的,從此口向外有明顯軌跡可通東溝村,口內由於常年淤積,已被山上雨水沖刷下來的土石填平,與牆體一般高度,在關內形成了一片開闊地。

「八達嶺」名稱由來

1、由「八大嶺」諧音而得名。因這一帶山巒層疊,地勢險峻,據說所建的長城在這裡要轉八道彎,越過八座大的山嶺,當年興建這段長城時非常艱難,工期一拖再拖,曾先後有八個監工為其而死。最後通過仙人的指點,採取「修城八法」,即「虎帶籠頭羊背鞍,燕子銜泥猴搭肩,龜馱石條兔引路,喜鵲搭橋冰鋪棧」,才把建築材料運送到了山上。所以人們就把這段長城稱為「八大嶺長城」,後來地名就諧音成了「八達嶺」。

2、由「巴達嶺」諧音而得名。相傳元代有一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到此,見這裡關山險峻,層巒疊翠,於是龍顏大悅,給此處賜名「巴達嶺」,後訛傳為「八達嶺」。但查閱《歷代帝王錄》、《中國皇帝大事年表》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過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卻有一位叫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他就是元代第四位皇帝仁宗。據傳他出生在八達嶺所在的延慶區內。

3、由「把韃靼」諧音而得名。據傳明代時,八達嶺一帶曾一度成為防守遊牧民族軍隊的前沿陣地,因明時漢人把北方的遊牧民族稱為「韃靼」,所以有人認為八達嶺是「把韃靼」(意為把守韃靼之嶺)的諧音。

4、由「八道嶺」諧音而得名。傳說明末李自成率起義大軍征戰到此,受阻於長城之外,李自成心急如焚。這時探馬來報,說前方還有八道險關。李自成聽罷長嘆一聲:「這裡的八道嶺實在是難以越過,看來強攻是不行!」於是命令起義大軍改道而去,後來這裡被稱為「八道嶺」。

以上四種說法都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難以考證。八達嶺的名稱最早是見於金代詩人劉迎的長詩中《晚到八達嶺下,達旦乃上》和《出八達嶺》。其名最可信的說法,應是明代《長安客話》的解釋,「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因為八達嶺是居庸關的外口,北往延慶、赤城、蒙古,西去張家口、懷來、宣化、大同,東到永寧、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區,可謂是四通八達,所以它是古代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衛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