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01
節後收假,而且孩子也準備上學了,大人們發壓歲錢,孩子領壓歲錢的快樂時光就要結束了!
這時候面臨著一個問題:孩子的壓歲錢怎麼處理?
我們小的時候也會過年的時候到處去拜年,拿壓歲錢拿紅包,但是過了正月十五之後,我們開始算自己的紅包。
那時候紅包的數額比較小,一年拜年下來,紅包也就是20塊錢左右,但就是這小小的20塊錢都要被父母收回去。
父母信誓旦旦地說:你領的這些紅包父母也是給出去給別人孩子的紅包,所以這些都是換的,你這么小不會用錢的,等你長大了爸爸媽媽再把紅包交給你。
結果等我大了我也沒見過自己的壓歲錢,都被父母拿去交學費或者拿去給我買其他的東西了!
現在想起來在我們小的時候家庭是比較困難的,這些紅包錢給父母還真的可以把錢用在刀刃上,而給孩子自己可能就是買些零食買些玩具!
但現在很多父母生活條件比較好了,孩子的壓歲錢很多時候就會交給孩子自己處理。
這些孩子可能會在過年的時候去買煙花去買玩具,或者買自己想吃的東西,但這樣的一個放任自流的方法對於孩子的壓歲錢來說,也不是一個最佳的去處!
02
我們會發現有一些成年人在上班之後,他是能掙到不少錢,但是他的錢總是不知不覺的消失掉。
這其實是因為他們的財商非常的低,他沒有金錢的概念,甚至是發完工資之後花天酒地,到了月底就開始啃方便麵。
而一個有財商的孩子,他就能明白金錢能幹什麼,他會根據自己的目標來倒推他要需要多少金錢,而在他根據自己的能力去賺取這些金錢,所以他對未來的規劃會更加的明確,他的日子會過得更加的舒適舒坦。
春節孩子拿到壓歲錢,其實是幫助孩子建立財商的最佳時機。
怎麼幫助孩子建立財商呢?根據年齡來,建議收藏
孩子3歲:教孩子辨認錢幣
三歲左右的孩子,他對於紅包壓歲錢沒有太大的意識,這時候父母就可以把孩子的壓歲錢全部拿出來,教孩子辨認錢幣。
比如100元,50元,10元,5元各是什麼樣的?還可以帶著孩子去菜市場拿著現金去買東西,讓孩子知道100元和50元有什麼區別。
主要是讓孩子知道錢幣的大小以及錢幣的作用。
孩子4歲:讓孩子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
在家裡面可以跟孩子玩遊戲,比如說買東西的遊戲,或者帶著孩子去超市去看各種東西的價格,用現金來給孩子買單。
如果孩子是在農村的話,可以給孩子一些零散的紙幣,讓孩子去小賣部裡面買東西,讓孩子知道怎麼用錢來購買東西,多少錢可以買多少東西,讓孩子知道錢幣其實就是物品交換的中介。
孩子5歲:要讓孩子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
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新聞一小時的新聞節目做過一節經濟課堂節目《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小朋友學習個人理財》。
在節目開始的時候經濟學家問小朋友:「銀行是什麼」?一個小朋友回答:「銀行就是錢」。
經濟學家問:「他們直接就能給你錢嗎?他們的錢從哪裡來?」
一個年紀很小的小朋友卻天真的說:「錢應該是從襪子掏出來的吧」。估計他們家的錢是放在襪子裡面的。
所以當孩子5歲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怎麼賺錢的。
比如說父母是做生意的,可以把孩子帶到店鋪裡面看看父母是怎麼做生意的,父母是上班的,有空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父母上班的地方,知道父母是怎麼通過上班來賺取勞動報酬的。
孩子6歲:上小學之後,可以考慮讓孩子有一個自己的帳戶
比如說把孩子的紅包錢拿來買貨幣基金,定期可以給孩子看看自己的帳戶每個月能掙多少錢,讓孩子有「複利」的概念,也就是錢如何生錢?
當孩子有了錢生錢的概念,那麼他在成年之後賺錢的能力就會變強,他也很少會再為錢去苦惱。
春節紅包是大人對孩子的祝福,同時也是幫助孩子建立財商的最佳時節,家長可不要錯過了。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