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粟裕逝世,葬禮上他的遺體前站著4位軍區老首長,他們是誰

國學聚焦 發佈 2023-02-02T22:53:22.459073+00:00

作為一名征戰沙場幾十載的老黨員,粟裕一直保持著低調、簡樸的生活作風。可即便如此,一些聽聞噩耗的軍區老首長們,依然趕來送自己的老首長、老同志、老戰友最後一程。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1984年2月,共和國開國大將粟裕與世長辭。

作為一名征戰沙場幾十載的老黨員,粟裕一直保持著低調、簡樸的生活作風。

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之時,他曾再三叮囑親屬:自己死後要響應國家政策,火化遺體;不搞追悼儀式;不給國家增添負擔。

為了遵循粟裕將軍的遺願,他的葬禮一切從簡,就連死訊也沒有過多地對外宣傳。

可即便如此,一些聽聞噩耗的軍區老首長們,依然趕來送自己的老首長、老同志、老戰友最後一程。

在瞻仰遺容的時候,有人曾用攝像機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照片。

畫面中,四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站在了粟裕將軍的遺體前老淚縱橫。

這四位老者都曾是軍中赫赫有名的戰將,他們從左至右分別是:

時任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的楊尚昆;開國中將余秋里;開國上將楊得志以及原國防部部長、開國上將張愛萍。

都說粟裕大將是「常勝將軍」,他能百戰百勝的原因有哪些呢?

這四位軍區首長都和粟裕有著哪些交集呢?

一、粟裕:參加革命的地主少爺

在開國將星之中,粟裕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

他是地主家庭出身,可以說天生就含著一把金鑰匙,童年並沒有體會到忍飢挨餓的苦難。

他的父母甚至一直都在把他當成「封建地主接班人」來培養。

可就是這麼一個吃穿不愁、嬌生慣養的地主少爺,卻也舉起了「造反」的大旗,毅然決然地加入到了革命事業之中。

粟裕之所以會如此痛恨舊社會、舊勢力,這與他的童年經歷不無關係。

小時候,粟裕家裡雇了兩個長工,其中一個名叫「阿陀」,與粟裕的關係最為密切。

「阿陀」比粟裕年長十來歲,當時還是個青年。

由於粟裕天性活潑並且很懂禮貌,脾氣秉性與其他地主家庭的「大少爺」截然不同,所以「阿陀」與另一位長工都特別喜歡和他交往。

「阿陀」出身貧苦,自身也沒什麼文化,但是他很會講故事,一有空就給粟裕講述諸如「俠盜草上飛」、「七劍十三俠」的故事。

這些劫富濟貧、武功蓋世的俠客,在「阿陀」的描述下仿佛出現在了粟裕的眼前。

這使得還不滿十歲的粟裕對俠客有了一種近乎瘋狂的崇拜,同時也對貧苦百姓多了一份同情。

那時候,粟裕在心中竟不自覺地萌生出了一種願望:長大成人後自己也要做一個為民除害的俠客!

後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粟裕對舊社會的封建思想越來越反感。

他對父親不讓他繼續讀書而心存不滿;

他對父母私自決定自己的結婚對象而感到憤怒;

他會出於同情,故意做假帳本,好讓無力償還債務的佃戶渡過難關;

他也會為了掙脫出這個束縛自己的「牢籠」而選擇離家出走。

1918年,粟裕離開了家鄉來到會同縣讀書,5年後順利考入省立第二師範。

1925年,一心改變舊社會的粟裕從青年學生變成了革命軍人。

他與其他一些同學有幸被安排到了葉挺麾下的24師教導大隊,並於1927年隨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

從那之後,部隊的每一次戰鬥粟裕都衝鋒在前。

在一次次真槍實彈的衝殺之中,在一遍遍汗水與鮮血的磨礪之下,這個出身地主家庭的「大少爺」竟逐漸成長為了一個能征善戰的將才。

隨著戰功的不斷積累,粟裕從連長、營長,一步一步晉升到了團長、師長。

到了1934年,粟裕已經是工農紅軍軍團級別的參謀首長了。

抗日戰爭爆發後,粟裕被組織任命為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

1938年,中央軍委向新四軍下達了一系列作戰指令,戰略思想就是要新四軍深入敵後,建立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當時粟裕率領的先遣隊率先進入淪陷區,在淪陷區內開展宣傳工作,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但是,粟裕面臨的問題可不僅僅是深入敵軍腹地執行任務這麼簡單。

二、「韋崗大捷」立威名

自抗戰爆發以來,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屢戰屢敗。

先丟上海再失南京,以至於中國的普通百姓對抗戰勝利越來越沒有信心。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許多百姓拋出的問題十分現實,但新四軍卻無言以對。

是啊,既然你們新四軍口口聲聲地說「抗戰一定會勝利」、「敵人的力量在削弱」,那麼為何上海丟了?為何南京丟了?為何就連徐州的部隊都撤退了呢?

粟裕是一個心思縝密的將軍,他一向都是「行一步,想幾步」。

深入蘇南敵後的所見所聞讓他意識到:想要消除人民群眾對新四軍的疑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一場勝仗!一場能夠重新喚醒群眾抗日熱情的大勝仗!

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坦克,即便如此都擋不住日軍的入侵,裝備、人員都要遜色國軍不少的新四軍能贏嗎?

許多人的心裡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可只有粟裕的心中清楚,日軍看起來強大,但並非不可戰勝。

經過一段時期的實地調查,粟裕逐漸發現了日軍的幾個弱點。

首先,連克上海、南京等重鎮,使得日本軍隊從上至下出現了一種驕橫心理,這種心理直接體現到了普通士兵的言行上。

許多日本士兵,拿著匕首,甚至不拿武器都敢獨自行走於相隔幾里的村鎮之間。

其次,日本軍隊占領了各大城市的交通要道,可以說是往來無阻。

但如此之廣的交通線上,卻往往只有一個據點。

這種據點的守衛多則二十餘人,少則只有幾人,這明顯地顯出了敵人兵力不足的弱點。

掌握了這些信息,粟裕開始在地圖上四處搜尋起來。

他在找一個地點,一個地形居高臨下、且日軍短時間無法增援的地點。

忽然,粟裕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個地方——「韋崗」。

只見他立刻拿起了一根火柴,開始測量「韋崗」與南京、鎮江的距離。

此後,在「韋崗」打一場伏擊戰的構想慢慢地在粟裕的腦海中形成了。

1938年6月中旬,粟裕率將士們在「韋崗」打響了新四軍深入敵後的第一槍。

此役,新四軍利用地形優勢,打了日本侵略者一個措手不及,擊斃敵軍十餘人、擊毀汽車四輛、繳獲槍枝十餘支、七千多日鈔以及車中滿載的軍需物資。

「韋崗伏擊戰」的勝利,用事實告訴世人:日軍暫時的優勢並不會長久,新四軍在江南敵後,完全有能力打勝仗!

不久「韋崗大捷」的消息傳到了新四軍總部。

這是新四軍深入蘇南敵後的第一仗,首戰告捷令陳毅十分高興,甚至當即吟了一首七絕詩表達心中喜悅。

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們都知道粟裕將軍一生指揮了很多場戰役,其戎馬疆場幾十載幾乎未嘗敗績,故此人們都稱粟裕為「常勝將軍」。

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也說了「勝敗乃兵家常事」,為什麼偏偏獨有粟裕能夠百戰百勝呢?

對此,有些學者認為:粟裕堅持研究調查,切實做到知己知彼,對他指揮作戰並取得最終勝利有很大幫助。

上文曾提到過,粟裕是一個「行一步,想幾步」的人。

每當定下作戰決心前,粟裕總是會想盡各種辦法,將敵人的情報,甚至是自己部隊的信息詳細地掌握起來。

可以說,粟裕是從來不打「無準備之戰」的。

粟裕曾將國民黨高級將領們的信息做過歸納,他認為在國民黨軍隊中,高級將領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猛打猛衝型、巧於智謀型、懦弱膽怯型。

敵人將領的類別不同,粟裕的應敵之策也會存在著不同。

比如在粟裕看來,薛岳屬於「巧於智謀型」的「干將」;而顧祝同則屬於「懦弱膽怯型」的「庸才」;

至於杜聿明之輩,在粟裕眼中那只不過是「只會打勝仗,不會打敗仗;只能在有利條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條件下打仗」的「莽夫」罷了。

正是因為對敵人的指揮官非常了解,所以粟裕在戰略部署的時候,就會提前猜測出敵人開戰之後的動向,分析出當戰局發生改變後國民黨會做出怎麼樣的調整,進而在適當時機將其一舉殲滅。

除了詳細地了解敵人的情況,作為一軍主帥,自己部隊的情況也要做到了如指掌。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經常深入基層,實地了解各部隊的傷亡情況、戰力現狀以及兵員素質等。

作為一軍主帥,手下大將的脾氣秉性當然也要有所了解。

每個指戰員都有自己的軍事理解,每個部隊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短板。作為主帥,粟裕要做的就是在戰時因才使用、揚長避短。

比如在孟良崮戰役中,能否將敵整編第74師從密集陣型中「腕割」出來,將是能夠左右整個戰局的關鍵。

如此重要的任務,粟裕必須要選一支擅長野戰、善於「進攻」的部隊去執行。

當時粟裕手下可謂是強將如雲,「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宋時輪可謂是名聲最大的將領之一。

但是,這種穿插作戰的任務交給戰力最強的十縱就是最優選擇嗎?恐怕不是。

十縱是華野部隊中最擅長打阻擊作戰的部隊,這支部隊更擅長「守」,而非「攻」。

所以,粟裕經過深思熟慮,直接把葉飛的一縱調到了前線,讓這支善於野戰,且作風頑強的部隊來執行這次穿插分割任務。

最終,一縱果然不負眾望,順利地將敵整編74師與整編25師相割裂,讓其首尾不能呼應,在解放軍其他部隊的合力圍攻下落得了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在此後的豫東戰役中,當胡璉的增援部隊即將拍馬趕到之時,粟裕這才將「善守」的十縱拉了過來。

讓宋時輪打了一場漂亮的阻擊戰,有力地保證了攻打開封的勝利。

粟裕對敵我部隊的了解,在指揮作戰時體現得淋漓盡致,還真應了那句話:「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當然,粟裕之所以能夠百戰不殆,肯定不僅僅只是因為做到了知己知彼。

諸如不拘成法、出奇制勝;審慎選擇,能動出擊等特點,都是粟裕率軍取得勝利的因素之一,也可以說是粟裕軍事指揮藝術的體現。

新中國成立後,粟裕進入統帥部擔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此後升任總參謀長。

不過粟裕在戰爭年代曾多次負傷,這給他的身體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以至於晚年身體逐漸出現了不良狀況。

1957年5月,剛滿50歲的粟裕在向駐渝部隊、機關做完報告後突發心臟病。

1964年,在從化休養時,又突發心肌梗不得不立刻回到廣州搶救。

1981年2月,已經74歲的粟裕又患上了腦出血。

1983年9月,粟裕與葉飛、鍾期光、王必成一起撰寫的紀念陶勇的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怎了這篇上千字的「金玉良言」竟成了粟裕老將軍的絕筆。

1984年2月5日下午4點33分,粟裕因病情惡化,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逝世,享年77歲。

小結

在粟裕老將軍那特別簡單的葬禮上,四位軍區首長含淚送別了曾與他們並肩作戰的老戰友、老首長、老同志。

時任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的楊尚昆,在當時的軍委機關中,是僅次於鄧小平的高級首長。

粟裕晚年時曾擔任軍委常委,在那段時期他與楊尚昆有過密切的交往,就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余秋里中將是從紅二軍走出來的高級將領,按理說與粟裕大將的交集並不是很多。

但在華東戰區打游擊的時候,二人曾有過一段交集,粟裕對於游擊戰的理解對余秋里來說影響深遠。

從心裡來講他是非常敬佩粟裕的,所以也參加了這次葬禮。

楊得志和粟裕都是湖南人,兩人同為征戰沙場幾十載的老將,交集自然不必多說。

兩人都曾就職於統帥部,可以說是英雄惜英雄,此次前來也是與好友做最後的道別。

至於張愛萍將軍,大家就非常熟悉了。

他和粟裕在抗日戰爭時期都是新四軍的將領,新中國成立後粟裕擔任總參謀長,而張愛萍則是副總參謀長之一。

所以在四人之中,他也是和粟裕交集最多的一人,可以說是粟裕的老部下了。

他來參加葬禮,來送老首長最後一程,也是人之常情。

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是人世間亘古不變的規律,粟裕將軍走了,那四位參加他葬禮的老首長,如今也已仙逝。

但是,他們曾經立下的赫赫戰功,將永遠被記載在史冊之上;他們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將永遠銘記在中華兒女的心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