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臟」植入者:學會與它和諧相處

廣東衛生在線 發佈 2023-02-05T13:04:54.334706+00:00

2月2日,記者在醫院見到了體內裝置著一顆「中國心」的梁叔,他提著6斤重的背包,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緩慢地走進採訪間。


2月2日,記者在醫院見到了體內裝置著一顆「中國心」的梁叔,他提著6斤重的背包,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緩慢地走進採訪間。


這是梁叔與「中國心」相處的第23天。雖然他在行動上仍顯得笨拙,但其朝著樂觀方向發展的生命指針,讓所有人都為之雀躍。


據悉,1月10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治療團隊為終末期心衰患者梁叔施行了人工心臟植入及右冠狀動脈搭橋術,這是該院首例人工心臟植入。



人工心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哪些患者適用人工心臟?與同種異體心臟移植相比,有什麼優勢?帶著上述種種疑惑,廣東衛生在線採訪了孫逸仙紀念醫院專家團隊。


困境:
終末期心衰患者與極度缺乏的心臟供體

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胸悶氣促反覆心衰.....極易猝死!


2022年10月,梁叔及其家屬在醫院拿到了一疊單子。醫生緊皺的眉頭和卡頓話語,讓他們讀懂這份檢查結果。


彼時,梁叔整個左心功能低下,情況持續惡化,普通藥物治療和手術作用已不大,心臟移植是解決危機的首選。


然而自然心臟供體極度缺乏,他等不了了。


轉機:

裝上「中國心」的患者獲新生

會議室,心血管治療團隊開展了多輪討論,最終決定為梁叔開展國產「人工心臟」植入術。


「這顆人工心臟可以替代、幫助心臟工作。」心血管外科主任、主刀醫生鄭俊猛教授介紹其原理:血泵一端連接心臟,另一端通過人造血管縫合在大動脈上。機械動力替代心臟收縮吸出血液後,再泵出輸送至全身,主泵頭塞在心尖的位置,通過轉子運轉進行泵血。


手術全程6小時。術後當晚,梁叔在ICU里清醒過來,次日便正常進食。



挑戰:

學會與人工心臟和諧相處

等待梁叔的仍有許多挑戰。


「植入後須關注肚皮上的瘺口,避免感染。其次得注意電池電量,以保持人工心臟的持續運作。另外還得進行抗凝處理,避免形成血栓。」鄭俊猛透漏,目前梁叔病情已符合出院條件,醫護人員正幫助他適應攜帶機器的生活,並培養其定時更換電池的習慣。


他表示,後續維護不會太困難,醫院也會組建術後醫療護理團隊幫助完成定期維護。


▲人工心臟


希望:

人工心臟的輔助下,心肌有重構可能

「植入人工心臟後,患者一年生存率超90%,一般會有三個轉歸路徑。」鄭俊猛介紹,一是在人工心臟和藥物的輔助下,心臟功能得到恢復和重建,甚至有機會摘除人工心恢復心臟自主泵血功能;如心臟功能無法恢復和重建,則可以長期應用人工心臟做輔助,目前使用期限約十幾年。最後一種轉歸是需要心臟移植。


對於梁叔的情況,鄭俊猛充滿信心,「有很大機率可以恢復心臟自主泵血功能。」


突破:

解決了心臟移植「兩大難」,實現技術全覆蓋

「像梁叔這樣的案例,在常規治療中只能依賴心臟移植獲得新生。」鄭俊猛坦言,同種異體心臟移植雖然技術成熟,但涉及兩大難題——

一是等待合適供體,「換心」患者不僅需要經過極其複雜的配型,還需尋找體重相當的心源。大部分終末期心衰的患者病情危重,經不起長時間的折騰。


二是遠期維護,心臟移植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該藥物會導致患者抵抗力低下,小小的「流感」都可能威脅到患者生存質量。


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介紹,人工心臟作為終末期心臟病治療的全新手段,填補了國內終末期心衰長期機械支持治療領域的空白。


此外,副院長陳樣新教授表示,作為全國首批完成人工心植入中心,同時也是廣東省兩家既完成心臟移植又完成人工心的單位之一,孫逸仙紀念醫院將多學科共同打造了一個心臟重症的平台,為更多患者帶來「心」希望。




記者 | 周艷梅

編輯 | 吳秋秋 責編 | 張秀麗

通訊員 | 黃睿 沈麗娜 程穎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