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還是被毒身亡?小議曹彰之死

吟風社 發佈 2023-02-06T06:29:18.023290+00:00

關於曹彰之死,一共有兩種說法,分別是病逝和被毒棗毒死。記載曹彰病逝的有《三國志》《拾遺記》《魏氏春秋》《資治通鑑》記載,而被毒棗毒死則是出自《世說新語》,下面我們來分析這些記載的各自說法。

關於曹彰之死,一共有兩種說法,分別是病逝和被毒棗毒死。記載曹彰病逝的有《三國志》《拾遺記》《魏氏春秋》《資治通鑑》記載,而被毒棗毒死則是出自《世說新語》,下面我們來分析這些記載的各自說法。

我們先來看看《世說新語》的記載:

魏文帝忌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閣共圍棋,並噉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復欲害東阿,太后曰:「汝已殺我任城,不得復殺我東阿。」

先不說這只是個孤證,而是整個記載可謂邏輯不通。

首先,曹丕若想殺曹彰,定然是暗殺,應該是越隱秘越好,畢竟殺兄弟又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而按《世說新語》的記載,曹丕和曹彰「因在卞太后閣共圍棋」,旁邊應該有有宮女和宦官,因為後文「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肯定是宮女和宦官去匯報她,而且殺曹彰的地點竟然還是選在卞太后寢宮外的花園!曹丕殺曹彰讓如此多人知道,這不是往自己臉上抹黑麼?

再者,文中記載曹丕在棗子做記號,棗子體積不大,並不好做記號,做的記號也應該是很小,還是和毒棗放在一起,所謂「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曹丕就不擔心一不小心拿錯了,沒毒死曹彰反而毒死了自己?還是他拿棗子時要仔細瞧瞧,要是一不小心拿錯就扔掉,這樣難道不會引起曹彰懷疑?當然也可以說曹彰專心下棋沒注意到,可曹彰就算再粗枝大葉,也不至於「王弗悟」,一點都沒察覺。

最後是封爵與時間對不上了,這段記載的最後是卞太后說:「汝已殺我任城,勿復害我東阿。」曹植改封為東阿王是在太和三年(229年),而彼時是黃初四年(223年),曹植的王爵是雍丘王,卞太后焉能未卜先知,喊出曹植六年後的爵位?

四年,封徙雍丘王。其年,朝京都。

此外,葉嘉瑩指出,黃初四年,諸王來朝的時間為農曆五月,此時棗子還未熟,用棗子毒殺曹彰是不可能的,文帝約束諸王的辦法還不至於要採用這種方式。

《世說新語》作為筆記小說,可信度極低,且其編纂者劉義慶作為漢室後裔,對篡漢的曹丕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感,因此《世說新語》中搜集的曹丕故事全部是負面,一個正面記載都沒有。

接下來是病逝之說了,《三國志》《拾遺記》《資治通鑑》均是簡單記載「疾薨」,《魏氏春秋》則較為詳細,因此曹丕繼位魏王之初,曹彰曾索要過魏王的印綬,對此曹丕記恨在心,因此這次曹彰來朝見,曹丕並不予與接待,性格暴烈的曹彰憤恨之下便去世。當然,有人或許說《三國志》替曹丕隱諱,可《魏氏春秋》《資治通鑑》總沒必要,尤其是《魏氏春秋》,曹操送空盒讓荀彧自殺就出於此書。

魏氏春秋曰:初,彰問璽綬,將有異志,故來朝不即得見。彰忿怒暴薨。


綜上所述,曹彰之死應該是如《魏氏春秋》所記載的一樣,也就是曹丕有一定責任,但如果說是曹丕下毒殺了曹彰,也太過分了。

至於為何正當盛年的曹彰會突然死亡,其實也不奇怪,卞太后的四個兒子,曹熊夭折,曹丕、曹植都在四十歲左右就去世,曹彰死時三十六歲,和他倆兄弟差不多,可能是家族病史,再加上「忿怒」造成的。

病逝的原因還有兩種可能,一是曹彰常「手革猛獸」,赤手空拳和猛獸搏鬥,就算武功再高,時間久了,也難免被猛獸抓了,感染了病毒,導致暴薨。而狂犬病病發時極慘,發病者無法閉合口腔、身體癱瘓,曹丕就算與曹彰再不睦,這種病症實在有損皇家威嚴,實在不好公布。

二是這一年除了曹彰外,曹魏還有兩個重要人物去世,分別是曹仁和賈詡,不排除黃初四年洛陽爆發瘟疫,曹彰染上最終去世的可能。

當然,也有人會說曹彰這去世時間也太巧了吧,但無巧不成書,比如近期胡同學失蹤事件,正因為種種巧合結合到一起,才會導致一百多天沒找到。三國同時期也有類似的案例,比如黃初六年(223年),曹丕去雍丘看望曹植,回洛陽後不久便駕崩了,這要是角色互換,變成曹植看望曹丕回去後去世,大概又是一堆陰謀論說是曹丕下的毒手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