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連續兩家美國晶片企業公布虧損的業績,凸顯出這幾年來美國的做法結果卻是導致美國晶片行業日益陷入困境,顯然出乎美國意料,而中國晶片反而在重壓下迸發了巨大的潛力,加速突破。
一、美國晶片為何陷入窘境?
美國蠻橫修改晶片規則,導致了全球製造業對美國晶片的不信任,在此之前,美國向來是強調自由貿易,互通有無,合作共贏,由此美國掌握著上游的晶片產業--占有全球晶片行業近五成的市場份額,獲取了豐厚的利潤。
在過去,美國的高通、Intel、德州儀器等賺取了豐厚的利潤,淨利潤率普遍在兩成以上,而中下游的製造業只能賺取微薄的利潤,就如PC行業,wintel的利潤非常豐厚,而全球前兩大PC企業的淨利潤率卻只有個位數,可以說那時候美國晶片是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隨著美國改變晶片規則,全球製造業都開始擔憂晶片供應安全,由此各個經濟體都開始強調晶片來源多元化,減少了對美國晶片的採用比例,對美國晶片造成了巨大的打擊,這是導致美國晶片業績持續大跌的原因。
如今歐洲、日本、韓國等都開始極力發展自己的晶片產業,確保產業安全,這對於占據晶片行業龍頭地位的美國來說無疑將是巨大的挑戰,而且這種變化將是長期的,在諸多經濟體的合力下,美國在晶片行業的龍頭地位很可能將會不保,而在這些經濟體中,中國晶片產業無疑是發展最快的。
二、中國晶片崛起
中國很早就開始認識到發展晶片產業的重要性,自2014年以來,中國已先後成立兩期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積極推動中國晶片的發展,在中國的努力下,近10年來中國湧現了近萬家晶片設計企業。
不過那時候,中國晶片行業還是認為全球分工合作會延續下去,因此中國晶片主要是在晶片設計方面努力,不過自從美國修改晶片規則之後,中國晶片行業發現靠台積電等代工廠生產晶片同樣不靠譜,由此中國開始極力發展晶片製造。
短短三年時間,中國大舉搶購光刻機等晶片設備,ASML的光刻機都無法滿足中國的需求,中國只好大舉從日本購買二手光刻機,一度推動日本的二手光刻機價格上漲兩倍多,可見中國採購晶片設備的力度有多大。
於是僅僅3年時間,中國的晶片產能就從全球前五之外大舉提升至全球第三,隨著中國晶片產能的提升,中國實現了從晶片設計到晶片製造一條龍,國產晶片占比快速提升,國產晶片替代已提升至三成以上。
隨著中國晶片大舉推動國產替代,對海外晶片的採購量快速減少,2022年前11個月中國進口的晶片砍單840億顆,由此導致了美國晶片行業的業績大幅下跌,Intel、美光、NVIDIA等都出現了業績大跌乃至虧損的現象。
中國晶片所取得的成就正激勵著日本、歐洲等大舉發展晶片產業,日本雖然被拉入美國的晶片聯盟,然而日本並不會忘記當年美國對日本晶片的做法,由於美國的打壓,日本晶片從占全球晶片市場近半數份額跌至如今的一成,日本如今正與歐洲合作開發2納米工藝,這些經濟體也加速發展晶片產業,將進一步撼動美國晶片的市場地位,加速美國晶片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