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的歷史有什麼特點?發生在戰國的一件事揭示出炎黃二帝的故鄉

秦遙深度歷史 發佈 2023-02-06T23:07:00.054113+00:00

炎黃二帝雕塑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齊梁因戰犧牲,其妻悲痛流涕時,恰好齊國的一處城牆發生了蹦塌。該故事作為對戰爭不滿的宣洩,放誰身上恐怕都不是件光彩的事,於是被後人不斷杜撰傳說。


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齊梁因戰犧牲,其妻悲痛流涕時,恰好齊國的一處城牆發生了蹦塌。該故事作為對戰爭不滿的宣洩,放誰身上恐怕都不是件光彩的事,於是被後人不斷杜撰傳說。七八百年後,到了漢朝人的筆下,齊梁之妻竟奇蹟般的活到了秦朝,還被改了姓名,活生生演變成了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可見傳說的歷史特點是,越早的時候越接近事實的真相,並且如果是壞事,還會不斷的往別人身上演變。那麼好事又會如何呢?比如關於炎黃二帝故里的話題。


炎黃二帝作為華夏共祖,故事最早出現在西周的文獻中,如《周易》、《逸周書.嘗麥解》、《穆天子傳》等。但載有出生地的,最早當是《國語.晉語四》:「昔少典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 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二帝用師以相濟也, 異德之故也」。姬水和姜水在什麼地方?北魏的大地理學家酈道元給出了答案。《水經·渭水注》記載,寶雞岐山有漆水,岐、漆、姬同韻,所以姬水就是發源於岐山的橫水河上游,古稱漆水,《詩經.吉日》:「漆沮之從,天子之所」,說的就是黃帝出生的姬水河。《渭水注》又言:「岐水又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所以姜水也在陝西境內。

《國語》給出炎黃二帝的出生地後,大概過了三四百年,故事發生了演變。西漢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居軒轅之丘」。軒轅之丘是哪裡?《水經.渭水注》認為,如有可能,就應該是甘肅天水,因在上邽城東七十里有個叫「軒轅谷」的地方。但軒轅谷何時得名,無人知曉。

又過了四百年,西晉的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說,聽說新鄭過去有個熊氏之墟,那裡可能是黃帝的都城。然而矛盾的是,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還認為:「黃帝生於壽丘, 長於姬水, 因以為姓」。壽丘是哪裡?五百年後,唐代的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給出了答案:「黃帝生於壽丘,是有熊國君,壽丘在魯東門之北」,也就是今山東兗州曲阜縣境內。但學界認為,曲阜在上古時為少昊之墟, 是東夷人的地盤,此說不可信。可見晚出的《帝王世紀》對黃帝出生地,就連皇甫謐本人也搞不清楚,僅是模稜兩可的道聽途說和猜測。

時間再過去一千三百多年,到了今天,人們為搶占華夏共祖的文化名片,認為黃帝可能只是一個職稱而非具體的人,因此,很多地方都可能是黃帝故里,這些地方也都建起了黃帝廟堂,彼此共存。所不同的是,河南方面根據失傳後又被清代重新整理創作的《世本》,認為《帝王世紀》既然說新鄭過去可能是熊氏之墟,那麼就是有熊之都,於是不顧書中的矛盾謬誤,把不靠譜的流言當做定論,在新鄭大張旗鼓的建起了黃帝雕像和廟堂,大肆祭拜渲染黃帝故里的歷史文化招牌。

但畢竟這一切都是後世的杜撰傳說。有熊之國究竟是否存在、又是哪裡?沒人說的清。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此展開了史無前例的考古勘察。幾十年過去,宣稱居有熊之國的河南新鄭卻一直沒有任何實質性發現,反倒是關中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和黃帝所處的年代對上了號,比如楊官寨遺址、姜寨遺址等。另外在陝北榆林考古發現的石峁古城遺址,規模宏大,經碳14測年和基因鑑定,石峁人就是黃帝時期黃河以南、黃土高原上的北方當地人(相關結論見央視新聞),既中原人。此考古發現再結合傳說的歷史越早越接近真實的特點綜合考慮,關中最有可能才是真正的黃帝故里,而石峁古城也被考古學家初步認為是黃帝之城。這讓我們思考:如果有熊國存在,石峁遺址是否就是後世傳言的有熊國之都呢?

就在因黃帝故里爭論不休時,2020年7月的一場大雨澆醒了很多沉睡的河南人。他們認為這種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絕非今天才有,今人不可抗,古人就更不可抗。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低洼地帶,經過大禹治水後,依然曾無數次遭受大型水患,那麼可想而知這裡在沒治理之前會是什麼樣子!黃帝是大禹之前的人,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地理科學上說,河南都不具備黃帝故里的客觀條件,黃帝也更不可能在一個自然條件惡劣,無法較長時間維持穩定的新鄭建立都城。這才是河南雖有捕風捉影的傳說,卻拿不出任何真憑實據,找不到有熊之都的真正原因。

相較河南現在才搞的黃帝祭祀活動,陝西的秦人早在戰國時就已經立廟祭祀炎黃二帝了,這是炎、黃二帝生於陝西渭水流域的又一佐證。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周威列王四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疇,祭黃帝,作下疇,祭炎帝。」後來到了漢武帝時,更是把對黃帝的祭祀活動上升到了國家公祭層面。《史記·孝武本紀》和《封禪書》均記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這次祭祀活動,修築了漢武仙台,供人們攀登懷古,這也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皇家官方祭祀拜祖活動。

中國人好尋根問祖、祭奠祖先。炎黃二帝的故事最早出自關中的周人筆下(殷商沒有,可知殷商並非中原人)。自周開始,皇家有過無數次祭祀,即便是到了民國,官方依然赴橋山進行國家公祭。無論從歷史文獻還是考古以及歷代的重大祭祀活動來看,炎黃二帝作為華夏共祖,作為中原人特別是陝西人的先祖應該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但隨著時間推移,關於黃帝的傳說也越發怪誕離奇,不斷被篡改杜撰。如今有的地方為蹭文化熱度打造網紅經濟,不惜否認自己的先祖,去攀別人祖宗的親戚,祭奠別人的祖先。俗話說兒不嫌母醜,這種不孝之後的失德行為,很是讓人不齒。不過從民族認同和文化融合來說,是無可厚非的。但無憑無據喪心病狂的亂給名人上戶口,就屬於神經學的範疇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