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省級「村晚」落戶背後,是嘉興文化禮堂圖鑑

新民晚報 發佈 2023-02-07T01:36:13.633340+00:00

2月5日,元宵佳節,在嘉興市海鹽縣沈盪鎮永慶村文化禮堂里,充滿鄉土味、文化味的2023年浙江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省主場活動,帶領著觀眾一起體驗年味,分享全省文化禮堂建設的豐碩成果。「我們的村晚」晚會現場為什麼這場省級「村晚」會青睞嘉興海鹽?

2月5日,元宵佳節,在嘉興市海鹽縣沈盪鎮永慶村文化禮堂里,充滿鄉土味、文化味的2023年浙江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省主場活動,帶領著觀眾一起體驗年味,分享全省文化禮堂建設的豐碩成果。

「我們的村晚」晚會現場

為什麼這場省級「村晚」會青睞嘉興海鹽?加快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嘉興,為何要建造這麼多文化禮堂?它們是如何激活鄉村活力,又給長三角友鄰帶來了哪些新做法、好經驗?不妨一起去鄉間探尋這份獨特的文化印記。


省級村晚,為何選擇嘉興?

身著藍色傳統滾燈服飾,伴隨著激情澎湃的音樂,表演者盡情舞動著滾燈,向觀眾展現了一場集力與美於一身的民間表演藝術。


村晚舞台上,開場秀《張燈結彩》贏得陣陣掌聲。作為浙江民間在節慶期間表演的一種競技舞蹈,海鹽滾燈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開場秀《張燈結彩》

像滾燈這樣擁有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在嘉興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里可是不少。如何更好地在農村傳承文化?文化禮堂應運而生。


春節前夕,滾燈發源地之一的海鹽縣秦山街道的新聯村文化禮堂排練室內,滾燈隊員們正在加緊排練。近年來,新聯村充分發揮文化禮堂的陣地作用,注重文化軟實力培育,「文化大禮堂」「春泥活動室」、排練廳等各功能室硬體水平顯著提升。


如果你以為文化禮堂只是一個供人排練、表演的場所,那就錯了。健身、看電影、參加公益培訓班、對「民間藝術團」進行培訓……似乎只有人們想不到,沒有文化禮堂提供不了的服務。


但光提供各式服務還不夠,破解文化禮堂千篇一律的普遍問題,就是要賦予文化禮堂新內涵,提升文化品味,讓文化更具「活力」。


嘉善縣魏中村被稱為「浙北第一大村」,常住人口約5300人,新居民超2萬人,是典型的人口倒掛村。2014年,魏中村文化禮堂率先採用「政府承擔、定向委託、合同管理、評估兌現」的PPP模式,創新推出「惠民服務卡+文化積分銀行」引流模式,以及「以堂養堂」模式,激發禮堂「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條「走新」更「走心」的文化富民之路。


8年來,這裡舉辦了5000多場活動,引育隊伍15支,服務群眾107萬人次,形成「文化四季」「周三大舞台」「周末戲曲苑」等品牌,推動禮堂由「送文化」向「種文化」「賽文化」、群眾從「享文化」向「創文化」「興文化」轉變,讓居民「想進來、走進來、留下來」,逐漸形成「政府搭台、社會參與、群眾受益」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

魏中村文化禮堂舉辦開蒙禮活動

而這只是嘉興文化禮堂建設圖上的一個小點。到2019年底,嘉興全市累計建成文化禮堂791家,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截至2022年底,嘉興又累計提升農村文化禮堂323家,建成社區文化家園338家、企業文化中心161家、城市文化公園73家。10年來,嘉興已累計投入文化禮堂建設資金超20億元。


如今,文化禮堂在嘉興遍地開花,年均在禮堂開展各類活動3.5萬場次,惠及群眾超130萬人次。「不是在文化禮堂,就是在去往文化禮堂的路上。」在文化禮堂「常駐」,已成為嘉興各地農村老百姓的生活常態。


共同富裕,如何尋根文化?

2008年,嘉興市秀洲區木橋港南區、北區兩個安置小區建成。這裡安置著800餘戶農村拆遷戶,2.7平方公里土地上住著近1600位村民,老年人中文盲半文盲的占比較高。拆遷後老人閒了下來,領到了退休金,生活富裕了,可不識字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2017年4月,木橋港村文化禮堂為他們開辦了公益識字班,老師根據老年學生的學習特點,用反覆記憶、唱歌學字等方法,讓他們讀得出、寫得了、記得住。辦學以來,共有幾百位老人在這間特殊的課堂上識字後「脫盲」。本項目也入選了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賦能共同富裕引領計劃首批項目清單。

木橋港村文化禮堂舉辦的老年識字班

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是紮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點任務之一。而在實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鄉親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與否,決定了共同富裕的厚度和底色。


「周一跳舞,周二做手工,周三唱歌……」桃園村村民杜海萍和她的朋友們天天都會來村文化禮堂報到,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安排。


從2016年底開始,海寧桃園村率先摸索創新,提出了「每人一把禮堂鑰匙」的自主管理模式——村里給經常來文化禮堂活動的文體愛好者配備了活動場所的鑰匙,主動把場所交給他們自主管理,不僅方便了文體團隊日常活動,而且提高了文化設施場地的使用率,激發了村民自覺參與文化建設、實現自我管理的熱情。

海寧桃園村探索「每人一把禮堂鑰匙」自主管理模式

目前,已累計發放鑰匙21000餘把,真正實現了文化禮堂「門常開,燈常亮,人常在」,並在此基礎上結合數智管理系統,升級傳統鑰匙為「電子門禁卡」,積極探索二維碼、人臉識別、智能門卡等適合年輕人的數字信息化「鑰匙」,提高文化禮堂的使用效率以及活躍度,最大化便利群眾的日常使用,實現了文化禮堂發展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的雙贏。


「禮堂的各種場所得到了最大的利用,而且我們讓村民來自我管理,幾年下來,村民的素質也越來越高,他們把文化禮堂當成自己的家一樣。」桃園村黨委書記金正華說,這幾年,桃園村為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還先後建起了村文化活動中心、籃球場、網球場、門球場、健身廣場、健身步道等設施等。


近年來,嘉興文化禮堂建設將把數字建設納入重點任務,以老百姓的需求為出發點,讓數字賦能鄉村治理,進一步加大智慧應急、智慧養老關愛等的力度,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對有限的資源進行集成展示、線上推廣、精準配置,充分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文化禮堂賦能,運用好禮堂雲,為更精準地了解群眾需求和對接服務,更好地展示禮堂內的故事,不斷擴大文化禮堂的影響力,讓鄉村更有「精氣神」,讓古村落真正「活起來」,讓鄉土文化「傳下去」,加快實現精神共富;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建設「四治融合」的善治鄉村,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化禮堂,如何涵養鄉村?

在村里欣賞江南風光,到文化禮堂感受非遺魅力,到農家樂品嘗鄉間美食……在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豐義村,文化禮堂不再只是本地村民的活動空間,更成為鄉村旅遊的有機組成部分。


走進豐義大禮堂,一個集觀賞、互動、體驗功能於一體的展示館映入眼帘。在這裡,大家不僅能欣賞「非遺」灶頭畫的魅力,還能拿起畫筆,跟著非遺傳承人體驗灶頭畫的繪製過程,讓大家近距離接觸色彩艷麗、多幅通聯、吉祥喜慶的灶頭畫。

非遺傳承人講解灶頭畫創作

「我們現在總共打造了6條鄉村旅遊線路,每條線路都把村裡的文化禮堂資源利用起來,豐義村的特色是賞美景、看非遺、嘗美食。」海鹽縣鄉村旅遊發展公司總經理楊周根介紹,2020年,海鹽縣成立鄉村旅遊發展公司,把整個縣域的鄉村旅遊資源作為整體進行品牌設計和推廣,創新實施包括文化禮堂在內的景區委託第三方運維行動,通元鎮豐義村就是他們整體打造的第一個村子。根據豐義村的景區屬性,他們打造全域文化禮堂,在整村範圍內推進文化禮堂功能布點,已布點的有灶畫實踐基地、手工制茶名師工作室、月湖書屋等,將文化禮堂的發展真正融入到村莊的發展中。


嘉興文化禮堂建設的經驗也正不斷向外輻射。近日,嘉善縣姚莊鎮桃源新邨文化禮堂桃源書場迎來了一場精彩表演——來自文化禮堂駐堂團隊蘇州蘇韻評彈團的評話演員將長篇現代評話節目《風雨六十春》演繹得活靈活現,內場座無虛席,觀眾連連叫好。


去年以來,在深入開展「禮堂走心——農村種文化」行動中,嘉善縣不斷升級「大駐堂」機制,從統籌本地各級資源開展駐堂服務,到創新推廣長三角一體化「聯盟駐堂」「流動駐堂制」,豐富農村文化供給力。

長篇現代評話節目《風雨六十春》

2023年到來之前,嘉興正式提出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一幅文化自信自強、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發展藍圖正徐徐展開。


如今,文化禮堂已經成為嘉興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張金名片、長三角區域惠及城鄉居民精神文明生活的人居文化樣板。下一步,嘉興還將致力於用好用活文化禮堂這一陣地,進一步傳承文化、挖掘特色,紮實推動農村文化禮堂成為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高地,讓文化禮堂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並不斷向友鄰傳播好經驗好做法好理念。


打造文明鄉風,讓鄉村生活擁有詩和遠方,文明鄉風軟實力的提升,也推動著鄉村振興的長足發展。


據了解,嘉興鄉村振興綜合評價列全省第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連續18年全省第一,城鄉融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在這樣的背景下,嘉興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


與此同時,嘉興於2015年在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基礎上,開啟城市社區文化家園建設,以「建設文化家園,打造和諧社區」為主題,堅持設施建設與內容建設、機制建設相同步,政府主導與群眾主體、多方參與相結合,充分發揮社區文化家園在提升市民素質、打造精神家園、繁榮城市文化、促進社區和諧中的重要作用。農村文化禮堂與社區文化家園相輔相成,資源共享共通,突出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明倡導、文化薰陶,著力構築城鄉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接受文明洗禮、豐富心靈世界、共享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家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