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名園圓明園

筆底文章悅人目 發佈 2023-02-07T12:52:38.177726+00:00

外環的南部是如園和茜園,東部是鑒園,東北角是獅子林,西北角是諧奇趣,北面是轉香帆、澤蘭堂、寶相寺和法慧寺。錦觳洲 觀豐榭 待月台 屑珠片 轉翠橋。

外 環 景 區


這是長春園四周一個長達5里的環形風景帶。它環繞著中心區,並以山林圍之。是人們沿著水岸漫步流連觀賞園中景致的動態遊覽線。

外環的南部是如園和茜園,東部是鑒園,東北角是獅子林,西北角是諧奇趣,北面是轉香帆、澤蘭堂、寶相寺和法慧寺。外環之西部,有得全閣和流香渚,在湖面上突出著「海岳開襟」的崇壇高閣。這裡,明春門——流香渚——海岳開襟——仙人台形成了一條東西軸線,強調了海岳開襟的重要地位。

如園


如園 這是長春園內五園中規模最大的,以江南四大名園之一——南京瞻園為藍本,後者是明代開國名將中山王徐達的次第和西圃,乾隆南巡時,御名「瞻園」。以曲池疊石聞名,園裡古木奇花,景物紛錯,即使腳力好的人一次也難以周覽全園。仿建後取名如園,意思是它如瞻園一樣的優美。

如園位於宮門東側,在長春園東南角,規模比瞻園還大。其東、南緊靠圍牆,西部是建築庭院,東部以水池為中心配置建築和假山。池南是含碧樓,池北是延清堂,皆平台臨水池。東岸是陡立的峭壁,山石聳立交錯,把整個東山裝飾成一座青石大山,高約7米多。山頂有觀豐榭,北山麓有六角亭,南山麓有半圓亭,登上這圓明三園東南角的制高點,可以欣賞長春園全景以及園外田園風光。

池西部的假山有山洞,山頂架設清瑤榭,池緊西岸是惟綠軒,軒北假山涼亭,山頂高築花台,與清瑤榭相呼應。

延清堂7開間三卷棚,是如園的主體建築。其北平台的開闢以及兩側所留下的步廊和豁口使如園空間與長春園的大空間相溝通;近景又有鑒園的廊榭和映清齋附近的山亭作點綴。臨水平台與觀豐榭,或低或高,或水濱或山頂,給人的感覺迥異。


如園十景——

錦觳洲(榭) 觀豐榭 待月台 屑珠片 轉翠橋

鏡香池 披青磴 稱松岩 貯雲窩 平安徑


茜園 位於長春園西南,占地7畝多,小巧玲瓏,匠心獨運,以「濃縮」手法,達到江南園林的步換景移、婉轉多姿的藝術效果;其建築、水體、坡岸等則是精雕細刻。

不大的港面——菱香片以架設三座橋取勝,廊橋、曲橋、三孔石平橋。水岸天然湖石堆砌,犬牙交錯間以各種水生植物,野趣橫生。

「清暉娛人」(松風閣)殿7開間,明間是穿堂,臨水設碼頭。庭院內置奇石「青蓮朵」。

青蓮朵。故鄉原為江南杭州,「杭州客陽宮為南宋德壽宮遺址,有石曰芙蓉」,是南宋臨安德壽宮中舊物。石旁還配植過一株古老的苔梅,當年梅石相映,為德壽宮內之佳景。隨之德宮殘無,而奇石仍兀然獨立,引多少才子佳人為之吟詠寫真。明代畫家藍瑛所繪的一石一梅最為傳神,並刻於石碑立在奇石之旁。乾隆南巡,見苔梅早死,梅石碑殘斷,奇石矗立於雜草中,賦詩感嘆。善察聖意的浙江巡撫連忙將此石拆運至京。乾隆開闢茜園,安置此石,取名「青蓮朵」,並先後二次仿刻藍瑛的梅石碑。這造型別致的石碑,為廡殿頂碑首蓮花碑座,上刻一峰玲瓏的奇石和一株老乾橫斜花朵繁盛的梅樹,還有乾隆御筆的碑銘詩序。一塊立於「茜園青蓮朵」之側,另一塊被驛送杭州原「青蓮朵」故地,以存舊跡。梅石碑印上了乾隆的江南夢痕。

後來圓明園劫毀,相伴了一個半世紀的梅石碑與青蓮朵被拆散了。青蓮朵被移置到中山公園,而梅石碑則流落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


茜園八景——

朗潤齋 湛景樓 菱香片 青蓮朵

別有天 韻天琴 標勝亭 委宛藏


鑒園 一座被水環繞而自成一角的小型園林,位於如園北邊。有24間廂房的大殿往兩側延伸出許多迴廊。兩層樓高的藏書樓成為萬源閣,是珍貴書刊、繪畫和書法的收藏室。

三楹的桐蔭書屋設圍著漢白玉欄杆的魚池,池北是一組具有江南色彩的複合式建築群,包括益壽軒、古月齋、自省齋等,乾隆喜歡在這裡讀書、思考與冥想,更希望退位後能多在此盤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