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湯慢
導演當然有偏愛,選擇喜歡的演員,並為他精心打造劇本,結果成就別人的屢見不鮮,電視劇《狂飆》中就出現了這樣的現象!
最近,隨著《狂飆》的播完,觀眾對於劇情的討論依然熱情不減,不過這種熱情也給這部劇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比如演員戲份問題,為什麼張譯不配合電視劇宣傳?
比如刪除了很多戲份匆匆收尾,把黑孟德海洗白,安長林沒有發揮空間,還加了大量的戲,這些都讓觀眾充滿了遺憾;
這都是因為擅長拍攝懸疑題材的導演徐紀周在這部劇中下的鉤子太多,後部本應解答的重頭戲全都一筆帶過,確實挺可惜的;
這種遺憾帶來的收尾效應是電視劇評分在不斷下滑,《狂飆》從最初的8.9升到9.1,如今又降到了8.6;
因為題材的敏感,我們也能感到導演組的無力,但這些都不能否認《狂飆》這部劇是一部優秀的掃黑劇!
究竟哪些角色還能再潤色,觀眾最遺憾的是什麼,下面跟著小編來捋一捋吧。
1、換掉安欣高光時刻
大結局最後一集,過山峰挾持黃瑤在天台逼高啟強跳下去的時候,安欣此時了,他說「今天誰都不用跳。」
就這麼普通一句話,在緊張氣氛的烘托下竟成為劇里憋屈欣欣最高光的一句話;
張譯為什麼不配合宣傳,因為這個角色被刪得太憋屈了,看看觀眾都說了什麼?
「改的這些年安欣光長白頭髮啥事沒幹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也是,小編看劇也奇怪,到底什麼事情能讓安欣一夜白頭?李響的死?孟鈺改嫁?只有這些嗎?
劇中本有一場安欣的高光時刻與過審無關,就是碼頭和楊健對峙那場戲;
楊健走投無路,最後卻叫來了指導組的徐忠,他不應該叫的是安欣嗎?這麼多年他的成長包括人生重大選擇,都和安欣有關,跟徐忠半毛錢關係?
這個戲份的表現形式很精彩,徐忠叫來了緝毒隊所有成員,點名喊到,最後楊健那一聲到確實被震撼到,讓人淚目,相信誰演這場戲都會是人物的高光;
可惜導演偏偏讓吳剛演!
在《狂飆》播放期間,這部劇所有的負面評價幾乎全來自吳剛一家,對,你沒看錯,吳剛一家都來參演了;
由於吳剛兒子表現太拉胯,網友都找來了本應該演曉晨的演員,甚至有網友爆料曉晨本來是另一個人演完的,不過最後被刪減的只剩下戴面具騎摩托車的戲份了;
對於這樣的關係戶,網友能不氣憤嗎,能不改分嗎!?
《人民的名義》時,吳剛原本是扛把子的演技派,可是短短几年,疑似整容微調的新聞不斷,這次在狂飆中最影響視聽的,果然是吳剛的那大雙眼皮子,讓這場對峙高光多少有些用力過猛。
2、刪掉李山譚父
劇中有兩個重要配角的戲份被刪了,就是李山和譚父,李山是李響的父親,譚父是譚思言的父親譚兵。
這兩個父親為什麼重要?
首先說譚兵,劇中甚至他的結局都只有一個鏡頭,就一句話,說是瘋了,可是看看書中對他的描述:
「七十歲上下,神情萎靡,手不住的抖。」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不是真瘋,是裝瘋啊,為了替兒子報仇,他裝瘋賣傻15年,直至高啟強落網,他問安欣說:
「是不是時候到了,我不用再裝了?」
很多觀眾都疑惑,譚思言為了舉報慘死,父親裝傻十多年只為兒子沉冤得雪,這個拍出來應該特別震撼,為什麼不拍?
難道怕狗血?
原型有11個情婦的高啟強都能立深情人設,為了慘死的兒子裝瘋有啥狗血的?
另一方面,這也證明了受害者家屬的痛,能讓觀眾看到普通人的一生是怎麼被毀掉的,也能讓觀眾知道安欣不是躺平了十多年的廢物!
還有李響的父親李山;
李響在他師傅墓地拋硬幣這一段證實,他要做的事情遠不是收集卡片這麼簡單,304柜子里只有卡片嗎?他死的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而他父親李山也死了,殺李響一個人和殺全家差別太大了,前者是極限一換一,後頭就完全是殺戮,最殘酷最惡毒、冷血無情的滅族。
原著中中高啟強用李山威脅李響,李響死前對安欣說的話都被刪了。
還有陸寒的父親,也是一句話結尾,「先天失聰,來警隊找過兒子」,後來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嗎?
這些失去兒子的普通人的一生,該怎麼過?
普通人被毀掉的一生,才是掃黑的意義!
而這些人物,其實都應該是安欣的榮光,說明安欣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在暗中調查,並和受害者家屬有聯繫,甚至不乏照顧幫助,這才是那個大年夜給高啟強餃子的安欣。
3、精心刻畫、重點偏愛的
相比李山、譚兵和陸寒的父親,甚至是陸寒的死,劇中都是一筆帶過,沒有設置場景,沒有渲染煽情,可是對於大反派們,卻個個重點刻畫;
比如唐小虎的死。
唐小虎是為了救高啟蘭和曉晨死的,他當時緊緊抱著過山峰,音樂都變得無比悲壯,小編都看哭了;
可是想想他和他哥唐小龍乾的那些事,逼著石磊去獻血,防火殺人越貨,壞事干盡,他死的用得著這麼悲壯嗎?
還有高啟盛的死,這個最壞的壞蛋,導演幾乎用了一集的時間讓這倆一碗一碗的吃豬腳面,小時候吃不上豬腳面了不起嗎?
關於豬腳面真是鋪墊得太多了,壞人想變壞真的不需要理由,高啟盛為他哥哥鋪路本可以一句話帶過;
譚的死就一個一閃而過的鏡頭,響的死就是被拖上車然後就沒了,陸的死甚至就沒有鏡頭,這麼多有血有肉的警察和正派人物都是在別人嘴裡三言兩語就結束了一生;
反派的死都是完整且悲壯的,老默高啟盛唐小虎,哪怕楊健走前都和媽媽去告別,那段都讓人心酸,對比下來,正派真的太單薄。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李響。
在這部劇中,除了李山的部分,李響這個人物還是挺豐滿的;
比如曹闖臨死之前跟李響說「拿我去換前程吧」,後來李響為了師父的名譽沒有講出真相,但卻陰差陽錯地被趙立冬注意到,結果換來了前程。
可是這前程卻並不是他想要的,李響整個人物都充滿著悲劇的宿命,跟隨趙立冬以後充斥著巨大的撕扯感,比如他童年一直保護著被霸凌的李青,長大之後卻由他親自做出了將其擊斃的指令;
李響的一生是被命運裹挾、被宿命詛咒的一生;
李響和安欣,或許可以用一句詩概括: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不得不說,徐紀周刻畫的人物,個個都很生動形象,尤其是高啟強,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給了張頌文很大的發揮空間,後者也沒讓他失望,媒體面前,徐紀周說演得最好的就是張頌文;
張頌文理所當然的火了。
其實針對這樣的結果,徐紀周本人對這部劇的第三單元也有遺憾 採訪時他說如果大家想看,可以拍一拍《狂飆》的番外,宏大的時代變革之下小人物的命運,可以來個「時代三部曲」,不知道能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