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電場發電量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倍!」早上7:30,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長嶺雙龍風電場內,場長趙志剛正忙著準備今日早會。談起風力發電,在這裡工作14年的趙志剛有一肚子的故事。
「2009年,長嶺縣招商引資,公司在此落戶,同年,併入吉林省電網。現在場裡發的電除了送往長春西郊變電站,有時也供應華北地區。」趙志剛介紹。窗外,風聲陣陣,形似風車的白色風力發電機不斷轉動,每台發電機有三層樓高,風力轉動葉片,再通過機頭轉為電能。「咱這兒風大。」
長嶺縣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地廣人稀,常年以西南、西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5米/秒,風力資源得天獨厚。2001年以來,當地加大招商力度,一批風電開發企業陸續在此落戶,如今,長嶺境內已規劃12處風場。好資源如何更進一步,帶來好前景?
「今年能有『開門紅』,一是因為天氣好,風力強。更重要的是,咱這裡的龍鳳變電站擴容了!」趙志剛說。
消納,是風力發電電場的一大難題,儘管一早併入吉林省電網,去向有了,電場仍有煩心事。風力發電完成後,變電站是電能的「儲存中轉站」。此前,變電站負荷有限,電場只能根據實時負荷發電,「多了,存不下,消納更無從談起。」
2022年,吉林省立足「陸上風光三峽」,為企業提供土地、交通運輸等支持,進一步升級500千伏電網網架結構。龍鳳變擴建工程、500千伏乾安變等一批項目建設順利開展。
變電站增容了,趙場長幹勁更足,「馬上就要春天了,是風力發電的好時候,咱先做好設備安全檢查,繼續好好干。風車轉轉,財源滾滾。」
截至目前,長嶺縣全縣新能源總容量1436.6萬千瓦,已建成新能源項目總投資62.2億元,總裝機規模達到70.3萬千瓦。「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破解消納難題,把新能源產業做大做好。」長嶺縣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道。
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吉林省將大力推進能源產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加快構建以「清潔型電源、友好型電網、靈活型負荷、主動型儲能」為主體的吉林特色新型電力系統。
長嶺縣是松原市致力發展清潔能源,破解消納難題的一個縮影。1月30日,兔年春節後,吉林油田華僑風電場正式投運;松原市長青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利用秸稈發電,去年,公司總發電量達到8000多萬千瓦時,所發電能併入國家電網。
截至2022年底,松原地區新能源發電量為56.05億千瓦時,松原電網併網新能源裝機容量324萬千瓦。當地政府搭建「政府主導+企業協同」的聯動機制。為新能源項目建設開闢「綠色通道」,統籌推進新能源項目調度、併網等工作,加快推進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積極服務吉林「陸上風光三峽」建設。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吉林頻道
編輯: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