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數位化

劉潤商學 發佈 2023-02-07T13:56:53.323503+00:00

有一次,受到一個機構的邀請,去參加數位化發展峰會。我說了說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分享。這兩年,數位化變得非常火熱。

(本文首發於「劉潤」公號,訂閱「劉潤」公號,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有一次,受到一個機構的邀請,去參加數位化發展峰會。

我說了說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分享。

這兩年,數位化變得非常火熱。好像每個公司都在做,但也有很多,只是「做樣子」。別人做,我也做。老闆說要做,那我就做。

然後,各種新詞滿天飛:數位化、自動化、在線化、信息化、智能化……

好像說的是一件事,好像說的又不是同一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很多人也難以理解和區分。

講不清,鬧不明。

數位化到底是怎麼來的?到底什麼是數位化?如何進行數位化?

這些最基本的問題,需要重新理解。

我自己是在1985年,就開始學電腦。那年鄧小平說,學電腦要從娃娃抓起,我就是第一批被抓去學電腦的娃娃。

我也在微軟工作了將近14年,後來成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但其實之前一直在IT行業,也是科技背景。

對於「數位化」這個問題,自己也一直在進行研究和思考。

我也算是在相對公開的場合,談一談自己對於數位化比較系統的看法。

我也把演講的內容,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啟發。不是趕時髦,不是做樣子,而是理解真正的趨勢和機遇。





數位化,當然是一路走來。

數位化,是商業世界發展的一個階段。

商業世界的發展,基本是兩個方面的進化,一個是「能量」,一個是「信息」。

能量的進化,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信息的進化,帶來交易效率的提高。

能量和信息,就像商業世界的左腳和右腳一樣,交替前進,推動了幾次浩浩蕩蕩的工業革命。

我們從18世紀講起。

那個時候,歷史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人類發明了蒸汽機。

蒸汽機是工具,幫助我們駕馭了「能量」,這個能量就是煤炭。因為使用蒸汽機,使用煤炭,人類的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在巨大的轟鳴聲中,人類進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蒸汽時代。

在這個時代,也成就非常了不起的企業家,比如我們熟悉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因為掌握了能量,所以也掌握了巨大的財富。

當能量的左腳踩下去之後,信息的右腳紛至沓來,交易效率的提升,真正把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向了巔峰。

有一家公司,你可能聽說過,希爾斯。希爾斯獲得了你想像不到的成功。

希爾斯的成功,得益於19世紀末的鐵路大發展,因為連接效率的提升,希爾斯發明了當時最先進的商業模式:郵購。

希爾斯會郵寄給你彩色的小冊子,你要什麼就打勾,把冊子塞在匯款單寄到公司,希爾斯再發貨給你。

巔峰時期,希爾斯的銷售額占美國整體經濟規模的1%。一個美國人消費100美元,就有1美元花在了希爾斯。當時,有超過2/3的美國人都在用希爾斯的商品,一半的美國家庭都有希爾斯的信用卡。

希爾斯,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但是,歷史不會停留在這裡,只會一路向前。

緊接著,能源的左腳,又往前踏了一步。19世紀,人類發明了內燃機。

因為內燃機,人類開始可以駕馭石油,也開始駕馭電力。這些新爆發的能量,再次提高了生產效率。

所以,人類進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也進入了電氣時代。

在這個時代,也成就了很多了不起的企業家,其中一個典型代表就是洛克菲勒。因為掌握了能量,他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

然後,你知道信息的右腳,又緊隨而至。公路,貨櫃,電話的發展,也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交易效率的提升,會湧現新的商業機會,沃爾瑪,就是這個時代的成功者。

1989年,沃爾瑪打破了希爾斯的銷售紀錄,從此便把希爾斯遠遠拋在身後。每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沃爾瑪的排名也非常靠前。

沃爾瑪,是怎麼成功的?就是依靠提升的交易效率。準確來說,取決於兩個技術創新:

1,冰箱。那時美國人家家都能買得起冰箱了。

2,是公路在美國的大面積發展。

這兩個加在一起,意味著可以實現一種生活方式,美國人有機會每周開車到偏遠郊區去購物了,買完之後,還可以在家裡的冰箱放一周。

因為偏遠地方的租金便宜、地價便宜,於是在郊區出現超級賣場的沃爾瑪就獲得飛快的發展。

那麼,再往後呢?

再往後發展,就是我們現在身處的,令我們印象深刻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

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能量是什麼?

不是煤炭,不是石油,而是算力。

第三次工業革命,也被稱為信息革命,誰掌握了信息,誰掌握了算力,誰就最有可能掌握財富。

所以,在這個時代成就了一家公司,就是我的老東家,微軟。

也因為微軟和其他公司的共同努力,人類發展開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我們終於從物理的世界,開始進入到數字的世界。

我們開始把很多線下辦公的流程,放到線上。我們開始把過去很多的經營動作,變成一套套系統,比如ERP系統,比如CRM系統,比如HRM系統。

這個過程,就叫做「信息化」。

注意:我們講了那麼久,終於講到一個重要的詞,信息化。

信息化,就是人類從物理世界,進入數字世界的過程。

那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右腳是什麼呢?

是我們熟悉的網際網路,是移動互聯,是萬物互聯。

我們開始在網上搜索信息,開始在網上買賣東西,開始在網上開會,開始利用網際網路做越來越多的事情。

如果說,在這個時代也要找一家典型的企業,我認為是亞馬遜。

所以,有一件有趣的事情,你發現了嗎?從希爾斯,到沃爾瑪,到亞馬遜,他們都是主要做零售的,而他們都是發展在「右腳」的階段,都是因為交易效率的提升而取得了成功。

而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也進入了「網際網路化」。

我們不僅進入了數字世界,而且在數字世界,彼此連接。這個連接的過程,就是「網際網路化」。

再往後呢?

接下來,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左腳,正在緩緩踩下去。

這個新的能量來源是什麼?

我認為,是數據。

數據,就是煤炭,就是石油。

而能駕馭這種能量的,是人工智慧,是AI。

而這一步,才是「數位化」。

我們能不能通過數據,指導我們的生產,指導我們的經營,指導我們的決策。

這個過程,就是「數位化」的過程。

所以,今天為什麼那麼多人會感覺到著急和焦慮,因為我們正處於兩個完全不同時代的交界。

網際網路,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右腳,是信息的進步,是交易效率的進步。

數據和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左腳,是能量的進步,是生產效率的進步。

我們就處在這樣的變革中。有的人,還沒完全實現「網際網路化」,而有的人,已經在探索「數位化」。

這種區隔和裹挾,造成了人們焦慮的來源。

那接下來呢?右腳的交易效率的提高,會是什麼?

不知道。也許,是腦機互聯。

所以,你現在知道,數位化到底是怎麼來的。

數位化,是商業世界發展中的一個階段。我們從信息化,到網際網路化,到正在經歷數位化。





那麼,到底什麼是數位化?

能再更加具體地講講嗎?

數位化,數位化,你聽名字大概知道,這首先是對真實世界的一種抽象。

在真實的物理世界,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的事情,做了很多的創新,比如定義生產流程,比如列印合同文本,比如描繪客戶畫像。

但是,這些工作,很多都是靠人做的,是手工的。因此,常常不夠精細,效率也比較低。

所以,如果想提高效率,能指導我們更好的工作,這些在真實物理世界的東西,必須抽象成數字。

怎麼抽象呢?

真實的物理世界,在我看來,會被抽象為4個層次:

數據、信息、知識、智慧。

我很喜歡這幅圖。你看到這幅圖,就大概能理解,他們之間的區別。

1,這些很多的點,沒有規則,沒有規律。這些散亂的點,就是數據。數據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2,在這些數據中,標明出有價值的東西,這些數據就會變成信息。

3,然後,當我們知道了這個信息,知道了那個信息,連接在一起,就會形成知識。

4,但是,學習了很多知識,還是可能過不好這一生,只有這些知識幫助我們做判斷,指導我們做決策了,我們才算擁有了智慧。

所以,數位化的過程,其實也是一步步抽象,把真實世界的東西,一點點變成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的過程。

而越往上,就越難,也越有價值。

這,就是數位化。





但是,要怎麼做?

怎樣才能逐漸實現這4個層次,實現從數據,到信息,到知識,到智慧?

第一步,是開採。

要把真實世界的數據,感知出來,收集起來,開採出來。

也就是說,你要從哪裡,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去取得數據?

比如道路的攝像頭,比如智慧型手機上的傳感器,比如檢測PM2.5的儀器,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獲得數據。

這些數據,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圖像,可以是聲音,可以是視頻。

現在,因為開採能力的進步,因為工具的發達,獲得數據的門檻大大降低。相反,我們是處於數據爆炸的階段。

因此,如何對數據做分辨,做篩選,就顯得更加重要。

所以,第二步,是粗煉。

數據=信息+噪音。

當我們把數據降噪之後,就會粗煉得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這個降噪粗煉的過程,有很多,比如分類,比如結構化,比如清洗掉無用的數據,等等。

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在公司的門口,為了安全,裝了幾個攝像頭。

那麼,請問第二天早上到公司,需要看所有24小時的監控視頻嗎?

顯然,這是不可能,也是沒必要的。

那怎麼辦?

這個視頻,應該可以自動識別。告訴我有人在公司門口經過的時候,是幾分幾秒,我只要拖到那裡看就可以了。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把數據變成了信息,降低了噪音。

你想想,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數位化,也提高了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但是,這還是不夠的。

信息,應該進一步變成知識。

怎麼辦?

第三步,精煉。

只有精煉信息,才能產生知識。

什麼是精煉?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創新,就是舊元素的新組合。

把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不同的方式連接組合在一起,創新和知識,也就產生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把握的,是本質。

知識=信息+本質。

當我們了解事物的本質,就可以在變化的信息中,探索真正的知識。

比如,你還記得之前去逛商場時,每層都是賣什麼的嗎?

一樓,一般都賣化妝品,首飾,手錶。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些都是衝動消費,必須放在一樓。衝動過去了,可能就不買了。

二樓,一般賣的是女裝。女同學們愛逛,一定要讓她們多逛逛。

三樓,一般賣的是男裝。男同學們買東西目的性很強,買完直接就走,樓層高一點就高一點,沒關係。

四樓,一般賣的是體育用品,兒童用品。

五樓,一般就是電影院,是餐廳。

你想想,是不是這樣?而且,你進了商場,到了一樓之後,能直接上到二樓嗎?不可能的,一定會讓你繞半圈。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讓你能多逛一點。

這些,都是方法。

但是,一旦環境變了,這些方法可能就不適用了。

你再想想,現在去逛市場,是不是基本每一層都有餐廳了。每一層,都有可以吃飯的地方。為什麼?

因為電商的進步,現在很多人都在線上買東西了,線下的購物的效率下降了,怎麼辦?怎樣吸引用戶?

只有在每一層都放一些吃的。吃一頓飯,就順便把這層都逛了,否則,很有可能根本不進商場。

因此,什麼是本質?

本質,不是說商場裡的店應該怎麼擺,而是對用戶消費習慣的洞察。

所以,只有當你洞察到本質,把信息精煉,重新連接起來後,才有可能獲得最恰當的知識。

而知識,還不是數位化最理想的狀態。

再往上,是智慧。

這需要我們有分析和聚合的能力。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數字挖掘,深度學習。

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說人工智慧。

美國有一家叫Kensho的公司,已經開始利用人工智慧,每天早上8:35,給高盛的雇員們,提供自動化的投資分析報告了。

而有些金融機構還要用戶到櫃檯辦各種繁瑣手續時,螞蟻科技已經開始利用人臉識別進行遠程身份驗證了。

當很多銀行還在僱傭大量員工,疲於奔命地接聽客戶電話時,有些先行者,已經開始提供人工智慧客服,大幅度降低成本了。

這些應用,都是人工智慧在深度學習之後,才會擁有的機器智慧。

再比如,醫療領域。

你知道嗎,IBM開始利用其著名的人工智慧系統Watson,輔助癌症研究。Watson一周時間,閱讀了2500篇醫學論文,並為300多位病人找到了醫療方法。而此前的一群醫生,卻束手無策。

所以,什麼是智慧?

智慧,其實就是某種決策路徑。因為有智慧,所以我們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在物理世界,是人的智慧。而在數字世界,就是機器智慧。



最後的話

這,才是數位化。

回到最開始,為什麼最近的兩三年,數位化的話題會變得非常火熱?

大環境不太好了,人工成本太高了,疫情加速了。都對,都是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數位化代表的趨勢和未來。

而要做到數位化,其實有4件事:開採(數據)、粗煉(信息)、精煉(知識)、聚合(智慧)。

這4件事情,其實一直在進步,但是其中有2件事,在最近有了巨大的進展,一個是開採,一個是聚合。

開採,隨著萬物互聯的出現,數據量開始爆炸式的增長,所以數位化的轉型迎來機會。

而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分析聚合的能力也越來越強,算法的優化,也讓數位化轉型有了更好的契機。

在這個過程中,有人興奮,有人焦慮。

因此,常常有人問我建議,我說,至少你可以從這兩件事開始做起:開採,和聚合。

先收集數據,然後分析數據。以數據為基礎,幫助我們做決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然後呢?然後,當你具備了數位化能力之後,就能更好地重新影響我們的真實世界。

數位化,不是走過場。

數位化,不是做樣子。

數位化,不是趕時髦。

數位化,是未來。

數位化,是趨勢。

數位化,是機遇。

數位化的目的,不是為了數位化,而是為了指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這,才是數位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