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滄州職業技術學院
滄州人的健康秘笈
正月十六的晚上溜達兒溜達兒
據說能讓未來一年的你
百病不侵、健康快樂
滄州「遛百病」的習俗已傳承了近千年了
正月十六晚上
滄州大街小巷你看到的全是人
手挽手、肩並肩地在大街上遛達
觀花燈、放焰火、走橋頭、丟藥渣、丟硬幣
這就是「遛百病」
因為出外溜達兒的時候人們會扔鋼鏰兒
而小孩子們就會尋聲而去
撿到的鋼鏰兒回家都會放到自己的存錢罐里
可以算是小賺一筆
糖葫蘆、氣糕、茶湯
抬頭看著夜空絢爛煙花朵朵綻放
有一種幸福油然而生
充滿著對這一年的美好規劃
遛百病的舊俗
過 一 座 橋
花火每攢騎馬客,蠟光先照走橋姬
明 袁宏道 《十六夜和三弟》
隊隊走橋深夜出,小姑雙纏纖無力
清 陸又嘉 《燕九竹枝詞·同詠》
元夕婦女群游,祈免災咎
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
凡有橋處,三五相率以過,謂之度厄,俗傳曰走橋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正月·走橋摸釘》
摸摸門釘
古時遛百病時
婦女都去城門摸一摸門釘
也叫抹金鋪
(也有摸自家門釘的)
傳說這天摸一摸門釘能生男孩喲
清代以前各城門都有兵卒守衛
想摸門釘還得「手攜錢賄門軍」才能摸到
闖衙爬城
乾隆朝的獻縣知縣萬廷蘭
在他的著作《計樹園古文》中寫到
四鄉婦女皆入城,曰走百病
入城者,必詣縣署
予方出示禁止,而紳士力阻不可禁
這或許是最有挑戰性的遛百病了
不但要遛,還要去衙門逛一逛,攔都攔不住
這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呢
這天還有「登高祛病」一說
且有童謠印證
正月十六,爬城頭,走百病,丟銅子
爬城頭就是去登上高高的城牆轉一轉,百病皆消
正月十六「不夜城」
到底正月十六的夜
滄州有多熱鬧
搜集了幾張往年的圖片
帶你搶先看
未來你因工作、生活留在有魅力的滄州
那一定要年年都參與「遛」喲
滄州人
遛的是健康、遛的是快樂
遛的是傳統、遛的是幸福
遛的更是綿綿的情懷
今夜,滄州註定是一座「遛」起來的城市
今夜,滄州註定是一座不夜的城市
「遛百病」
好像滄州人年夜飯的壓軸大菜
遛完之後
說明滄州人的春節結束啦
一切將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