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區劃變動,曾經林沖發配之地,為何如今有16個區縣?

圖說ts 發佈 2023-02-07T14:44:08.954958+00:00

當然既然是發配,自然是苦寒之地,而在北宋時期的滄州雖然管轄範圍非常大,但其實只有4個縣,包括樂陵縣、無棣縣、南皮縣以及附郭的清池縣。

滄州之所以出名,離不開《水滸傳》中林沖被刺配滄州這一段。當然既然是發配,自然是苦寒之地,而在北宋時期的滄州雖然管轄範圍非常大,但其實只有4個縣,包括樂陵縣、無棣縣、南皮縣以及附郭的清池縣。

根據北宋年間的人口分布圖,大體上可以看出,當時滄州以東的區域人口非常稀少,並不像我們現在想像中的沿海地區人口密集。其實這個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時黃河從滄州附近入海,而這片土地基本上是黃河沖積而來,所以存在著大量的沼澤地,其實是很難生存的。而滄州依靠隋唐大運河勉強算是一個交通要道,不過由於滄州是當時的宋遼的對峙前線,所以林沖被發配到這裡,其實就是當炮灰的。

而元明清三朝,滄州基本沒有做過地級的州府駐地,清朝時期隨著天津的崛起變成了天津府下轄的滄州。由於這一時期滄州的上級是天津,所以當年的霍元甲才會從滄州出發去天津發展。不過既然能使用滄州的地名,自然是個散州,相當於如今的縣級市。

清朝末期的津浦鐵路的修建,從滄州經過的這條鐵路成了滄州崛起的關鍵。在民國初期仍然實行省管縣制度,滄州也變成了滄縣,屬於津海道管轄。

而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到建國時期,這一段時間的區劃比較混亂,不再詳寫,不過鐵路的後發優勢開始逐漸發力,滄州慢慢積累了足夠的實力。而當年計劃修建的滄石鐵路,也讓人們注意到了滄州的交通優勢,雖然這條鐵路最終停留在圖紙上,但是憑藉津浦鐵路成為天津和德州之間的一個大站。

1949年河北省設立了滄縣專區,管轄9縣2鎮,分別是滄縣、青縣、黃驊縣、建國縣,交河縣、獻縣、肅寧縣、河間縣、任丘縣以及滄鎮和泊鎮。這一時期曾經大名鼎鼎的河間府的駐地河間縣成為滄州的轄地,讓人不由得感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時的滄鎮和泊鎮相當於縣級單位,滄鎮是當時滄縣的城區,泊鎮是如今的泊頭市,如今代替了交河縣。建國縣是當時解放區設立的,由獻縣和河間縣各一部分組成的新縣。而黃驊縣則是由當年的新海設治局改設的,為了紀念當時犧牲在這裡的八路軍山東軍區渤海軍區副司令員。

1952年,山東的6個縣劃歸河北交給了滄縣專區,包括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寧津縣,東光縣,吳橋縣,實際上這6個縣原來就是河北省的管轄範圍。不過在解放戰爭期間,部隊打到哪兒,政權就建立到哪兒,所以在1949年這裡屬於山東省的滄南專區,到1952年開始恢復原來的邊界,所以就還回河北省了。

不久之後由于衡水專區的撤銷,青縣和任丘劃歸天津專區,肅寧縣劃歸定縣專區,衡水專區的3個縣阜城、景縣、故城劃歸滄州專區,這一時期的滄縣專區管轄15個縣兩個鎮。這兩個鎮在1953年撤銷,形成了滄縣管轄15個縣的格局。這一期間區劃變動非常大,劃入武強縣,撤銷建國縣,設置泊頭市,設置孟村回族自治縣。等到1958年,由於天津成為河北省的省會,河北省撤銷了幾個專區,滄縣專區也被撤銷了劃歸天津專區。

1962年滄縣專區重新恢復,又恢復了這一期間撤銷的幾個縣,形成了1市14縣1自治縣的區劃格局。等到1965年,滄縣專區的慶雲和寧津兩個縣劃歸了山東德州,然後又以山東無棣縣、滄縣專區的鹽山和黃驊兩個縣的部分地區的部分地區成立了鹽山縣。這一時期的調整主要涉及到1965年山東和河北幾個縣的劃界問題,基本形成了山東和河北以運河為界的格局。

此後從滄州專區到滄州地區又到如今的滄州市,區劃變動基本上都是在內部,管轄範圍基本穩定下來,1993年滄州地級市成立,正式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如今的滄州城區形成了京滬鐵路和朔黃鐵路交叉的格局,再加上開通的京滬高鐵,沿海地區的黃驊,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