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興宮廷盒子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歷史看地理 發佈 2023-02-07T15:51:27.685608+00:00

歷經160多年的滄桑變化,一項從清朝皇宮流傳到海興縣趙毛陶鎮的手工技藝盒子燈,一直都在民間手手相傳地傳承著。從1980年起,盒子燈在中斷了25年的製作和燃放後,終於再放光芒。2011年,作為一項民間瀕臨失傳、亟待保護和傳承的手工技藝,它正式被納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歷經160多年的滄桑變化,一項從清朝皇宮流傳到海興縣趙毛陶鎮的手工技藝盒子燈,一直都在民間手手相傳地傳承著。從1980年起,盒子燈在中斷了25年的製作和燃放後,終於再放光芒。2011年,作為一項民間瀕臨失傳、亟待保護和傳承的手工技藝,它正式被納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宮廷手工技藝海興紮根

一提起宮廷盒子燈,海興縣趙毛陶鎮的人們特別熟悉,曾經在2005年元宵節,中斷了25年的宮廷盒子燈再次在趙毛陶鎮燃放時,一度吸引了來自海興及滄州市區、鹽山、黃驊等地的3萬餘人觀看。「那場面真是太壯觀了!」宮廷盒子燈主要傳承人、清朝帝師孫葆元的後人、現年54歲的趙毛陶村村民孫海生興奮地回憶說,「當時我們製作的是6層盒子燈,一層燃燒五六分鐘,足足燃放了半個多小時才結束,人們可大飽了眼福,拍手叫好的聲音此起彼伏。」

宮廷盒子燈誕生於清朝咸豐年間,外形酷似中國傳統的多層「食盒」,燃放時火花四濺,絢爛多姿,故在當時被稱作盒子花。皇宮內每到元宵節,就會製作和燃放盒子花,頗得大家喜愛。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距今160年),帝師孫葆元回老家海興縣趙毛陶鎮探親時,從宮裡帶回了一位特別擅長製作盒子花、名叫張洪的工匠。從那以後,盒子花開始在趙毛陶鎮流傳。

「聽祖輩人講,那時候,我們祖上年年正月十六都會燃放盒子花。」孫海生說,「這很有講究,它不僅是一項供大家欣賞和遊玩的娛樂項目,也有歡迎出嫁的女兒們回來賞燈的意思,寓意她們能多回家看看,不要忘記爹娘對她們的關愛和期盼。」

張洪老了之後,將這門手藝傳給了孫氏後人孫毓凱,若干年後,孫毓凱又把手藝傳給了兒子孫桂馨。那時,孫海生作為孫桂馨的孫子,還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孫桂馨為了培養繼承人,每到製作盒子花時,便把孫海生帶在身邊,一邊讓他幫工、觀摩,一邊傳授技藝。孫桂馨臨終時,把孫海生叫到身邊告誡說:「這門手藝得來的相當不易,你們一定要把它傳承下去,千萬不能扔了、荒廢了!」

盒子花起源於宮廷娛樂,燃放時,它璀璨亮麗,火花四濺,恰似閃爍晶亮的霓虹燈,於是大家不約而同地稱呼它為宮廷盒子燈。隨著孫桂馨、孫海生等老藝人對宮廷盒子燈的改進和傳承,久而久之,這個名稱便被固定下來,一直叫到現在。

中斷25年的盒子燈再被製作

時間進入21世紀,大家生活普遍富裕了起來,2003年、2004年,鎮上的人們紛紛集資,請求孫海生再次組織人手,製作盒子燈在元宵節燃放。

「其實,盒子燈停了這麼些年,我也早有了製作、燃放的想法,可畢竟20多年沒做了,手藝又很複雜,我們現在還能做好嗎?」孫海生感覺有點怵頭。他找到叔叔輩、70多歲的老藝人孫振莊、王秀文、孫騮樹、孫竹華商量。老人們很高興,異口同聲地說:「過了這麼些年,孩子們都不知道盒子燈是啥樣的了,要是能買到製作材料,咱們就整下看看。」

說干就干。首先是購買原料,對此,孫海生可下了一番功夫,足足用時20天才辦成。這些原料包括:竹皮、竹架、連絲紙、毛頭紙、信子紙、潮腦(即樟腦,富於油性,易長時間燃燒)、火藥、顏料、裝飾花和小布孩等等,尤其是購買信子紙,可費了很大勁兒。

信子紙很有韌性,用途特殊,市面上少有賣的。四處買不到,這讓孫海生犯了難。經過詳細打聽,才知道廊坊市某村有這種紙,孫海生立刻馬不停蹄地趕了過去。到了那兒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不管孫海生如何軟磨硬泡,人家不是說沒有,就是不賣。孫海生待了一天,愣沒看到一張信子紙。第二天,孫海生想了個辦法,他買了兩瓶酒,跟一位老人聊天套近乎。當老人聽說他買紙是為了製作失傳已久的宮廷盒子燈後,連錢也沒要,就送給了孫海生半袋信子紙。

原料備齊後,2004年12月,距離農曆2005年春節還有一個月時間,這些老藝人便著手忙活起來。他們聚集在鎮上一家工廠的庫房裡,那裡場地大、寬敞明亮,適合製作盒子燈。當時天氣已經很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便於製作,他們在庫房燒起了兩個煤爐子。之後,便開始了長達40天的盒子燈的製作工作。

從製作到燃放處處都有技巧

盒子燈製作工藝複雜,不僅是個集體活兒,更是個細活兒,通常需要五六個人,連續工作一個多月才能完成。就像現在,孫海生組織製作盒子燈時,一定會把其他傳承人如孫振莊、孫騮樹、孫金錄、孫竹華以及畫工王秀文、張蘭羲等人都叫上,大伙兒互相配合,一起琢磨、工作,才能最終完成手藝製作。

最開始,他們製作了一個鐵皮的八角盒。這個八角盒高50厘米,直徑120厘米,屆時,製作完成的一層又一層的「內瓤」盒子燈,便會被摺疊、按次序放置在裡面。2005年那次製作的盒子燈,他們總共做了6層,每層都各具特色,有8個花盤爭奇鬥豔的,有祝福五穀豐登的,還有布質小孩子站在軍艦上撒尿的情景……

製作每層盒子燈都要講究扎、烤、糊、畫。扎,就是先扎一個竹製的主架出來,紮好後,再拿到火爐上慢慢地煨烤。扎、烤是一體的,中間不能耽擱。煨是個技術活兒,要認真仔細,找准尺寸不能急,稍微煨得不好,不是斷了,就是尺寸不合適了,常常需要返工重烤。像這次扎、烤8個花盆為一層的主架時,他們整整重做了四次才成功。

糊就是把紙用漿糊沾到豎著的紙繩上。漿糊由面和水攪拌而成,糊紙時一定要把握好度,漿糊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放多了,紙容易被漚爛;放少了,又沾不上。況且又是在寒冷的冬天製作,屋裡就必須點著煤爐子,用火烤著才能幹得快些。

糊的紙幹了,剩下的就是畫各種圖案。今年78歲的王秀文老藝人,是大家公認的畫師。他從20歲起就開始畫盒子燈圖案,一直堅持到現在,花鳥蟲魚、山水景物,他經常是信手拈來。畫講究細和快,細就是要求畫面逼真,快就是下筆要准,不能拖沓。紙特別能吸水,速度稍微一慢,紙就會被濕透,很容易產生爛紙現象。

連接著一層又一層盒子燈的紙繩,就是用信子紙和火藥製成的信子燈。做紙繩時,首先把信子紙搓成筒狀,然後把配置好的火藥倒進去,就成了信子燈。火藥配置也很有講究,裡面添加的鐵粉鋁屑等金屬元素,在增加亮度同時,又不能「亮花」下面指揮燃放的人。所以,火藥經常要經過多次試驗,達到效果後,才最終確定火藥、金屬元素的配置比例。

整整用時40天,恰好趕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他們才完成了兩個6層盒子燈的全部製作。製作期間,市、縣媒體給予了報導,本報也以「沉睡多年的宮廷盒子燈將在海興趙毛陶再次燃放」為題做了詳細報導。正月十六那天,得知消息的我市3萬餘人紛紛聚攏到趙毛陶鎮,觀看盒子燈燃放。

燃放盒子燈也有很大技巧。盒子燈被高高地掛在露天木桿或鐵桿上,像這次燃放,就掛在了路邊鐵桿上。燃放時,通常是著完一層,然後再從鐵質八角盒裡再自動放出一層繼續燃放。在第二層放出之前,下面拿長棍掌控的人,必須把已經燒斷了紙繩但仍在燃放的這一層盒子燈挑到一旁,充分燃燒完成後,才能把第二層放出來。所以,燃放的時候,通常需要5個人在盒子燈下拿長棍做輔助工作。

6層盒子燈層層內容都不同。有花盆、寶塔、八角亭,還有荷花池、量米斗,其中他們著力製作的一層小孩站在軍艦上撒尿的盒子燈尤為叫好。在燃放到這層時,只見用信子燈製作的小孩尿「金花四濺」,特別逼真;用竹筒製成的軍艦火炮,更被安放了6發類似「鑽天猴」的小炮彈,小孩撒尿的同時,炮彈也一發又一發地斜著打到百多米遠的空中,然後絢麗綻放開來,著實好看。這個創意也成了當時人們開口閉口稱讚的生動案例。

傳統技藝亟待傳承和保護

多年來,海興一直都在致力於對散落在民間的傳統文化和手工技藝的挖掘和保護工作。海興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郭維東告訴記者:「截至到現在,海興已經有7個項目成為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中,宮廷盒子燈在2011年被正式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宮廷盒子燈是個好文化項目。」孫海生說,「這麼些年來,一代又一代藝人,在繼承的同時,也在不斷改進著。」在這方面,孫海生特別積極。他不僅在樣式上有很大創新,燈型設計方面更是廣開思路。他從生活中尋求靈感,製作出的花鳥魚蟲靈動溢彩,人物、靜物形象逼真,飛機、大炮、輪船生動傳神,盒子燈的表現力大大增強。如今,他能製作出花卉、軍艦、飛機、燈籠、魚蟲等20餘個不同樣式的盒子燈。

盒子燈雖好,卻很難形成經濟效益。製作一次不僅周期長,而且各項開銷也很大,不算人工費,光原料成本就有3000餘元。前兩年,有位江蘇商人曾經邀請孫海生和他的夥伴去江蘇製作和燃放盒子燈,費用他全部承擔,可最後都因為時間、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約,沒有成行。「盒子燈不能長久保存,必須現做現放,這個缺點也成了制約它發展規模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孫海生說。

如今,這些老藝人都已經上了歲數,像畫工王秀文已經78歲,最年輕的孫海生也已54歲。「這門手藝得來的相當不易,一定要把它傳承下去,千萬不能扔了、荒廢了!」

從2012年起,孫海生就開始重點培養自己的兩個孩子,每當空閒之餘,就給他們講解盒子燈的製作技術,有時還會特意拿出紙張,手把手地傳授。「不僅我要收徒弟,其他老藝人也要抓緊時間培養傳承人。」正是在孫海生的建議和催促下,王秀生、孫騮樹等老藝人都開始了收徒授藝的工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