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 南京地區名勝古蹟、簡介,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星雨天空 發佈 2023-02-07T21:02:46.011050+00:00

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曾讚嘆道:「具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

南京位於我國華東地區,長江下游之濱。簡稱寧,別名金陵,也稱建業、建康、石頭城等。北接遼闊的江淮平原,東鄰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公路四通八達,縱橫華東各地。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曾讚嘆道:「(南京)具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南京長江大橋、長江二橋乃南北陸路交通之樞紐;南京的祿口國際機場又從空中連結國內外的諸多城市。

秦淮河風光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古名淮水。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壠為瀆,入於江」,後人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遠在石器時代,其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因此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隋唐以後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騷人墨客來此憑弔,詠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宋代,秦淮河逐漸復甦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兩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台、畫舫凌波、槳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20世紀20年代,朱自清泛舟秦淮河,發思古之幽情,寫下了散文名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傳誦一時。

秦淮河風光帶,以秦淮河為軸線、夫子廟為中心,包括夫子廟、瞻園、白暨洲、中華門等,自古以來就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段之一,有「十里珠簾」之美譽。

瞻園

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一座園林,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初改為江寧布政司衙門,乾隆皇帝南巡時,曾兩度到瞻園遊覽,並親筆題寫了「瞻園」匾額。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時,曾先後作為東王楊秀清與夏宮副丞相賴漢英的府第。後毀於兵火。1960年修復後的瞻園分東部和西部兩景區。園內的主題建築是靜妙堂,它一面建在水上,宛如水榭。該堂把全園分成兩部分,南小而北大,北寂而南喧,南北各建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連,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瞻園又以石取勝,造景效果與實用功能巧妙結合,「妙境靜觀殊有味,良游重繼又何年」。瞻園是秦淮風光帶上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在劉敦楨所著《中國園林》巨幅集錦畫冊中,瞻園作為古金陵園林唯一的代表作載入我國園林史冊。瞻園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夫子廟

夫子廟是南京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位於十里秦淮北岸。南京夫子廟又稱文宣王廟,簡稱文廟。其布局為前廟(孔廟),後宮(學宮),它是古代祭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廟宇,又是教育重地之一。

自北宋建立以來,歷經劫難,幾經興廢。至20世紀80年代,為了開發南京旅遊文化資源,有關部門結合秦淮河的整治重新進行規劃。自1984年起,確定以夫子廟地區的中心地帶作為重點規劃建設景區,經過數年建設,夫子廟舊貌換新顏。今日的夫子廟景象繁榮,旅遊興旺,成為南京對外的窗口和江蘇旅遊的龍頭。1993年1月9日在孔廟主殿大成殿前、露台正中立一孔子青銅像,坐北朝南,工藝精湛,表情逼真傳神,雙目深邃,銀須飄拂,雙手高疊作問禮狀,充滿睿智、謙恭的神態令人過目不忘。「一代秦淮河洗盡前朝污泥濁水,千年夫子廟輝兼歷代古貌新姿」,這是夫子廟重建的思樂亭石柱上鐫刻的一幅楹聯,它展示了夫子廟的迷人新貌,令人追古思今。

江南貢院

貢院是古代科舉制度下的產物,用作考試場所。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由知府史近志主持修建。最初僅供縣學、府學使用。明朝定都南京後,改作鄉試、會試場地。經明清兩朝不斷擴展,至晚清時期,規模已相當大,可與當時北京順天府貢院並列為全國考場之冠。僅在清代江南貢院考區,高中狀元者就達58名,占整個清代狀元總數的52%。明清兩代名人吳承恩、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等均出於此。

今天的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設在原江南貢院舊址上,前為明遠樓(建於明永樂間,清道光年間重建),是一座正方形的三層木結構建築。明遠樓兩側是碑廊,陳列著明清貢院碑刻20餘塊,它們銘刻著江南貢院的歷史,是貢院興衰的歷史見證。樓下殿櫃裡陳列著江南貢院的模型,人們可以從中了解明清時期江南貢院的的大概面貌。江南貢院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皇后馬氏的合葬墓,始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歷時32年完工,耗銀上百萬兩,動用人工200萬左右。明孝陵坐落在紫金山南麓玩珠峰獨龍阜下,是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也是迄今為止南京市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1961年國務院將它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孝陵由下馬坊、大金門、碑亭、御河橋、神道石刻、欞星門、金水橋、文武坊門、中門、孝陵殿、大石橋、方城、明樓、寶頂等構成,地勢高低起伏,神道逶迤曲折,達到自然和人工的和諧統一。明孝陵景區名勝眾多,風光秀麗。位於其正南的賞梅勝地梅花山,花開時節,暗香浮動,遊人如織;東側的紫霞湖、正氣亭、定林山莊林壑幽深;西南的中山植物園佳卉留芳。

雨花台

雨花台位於南京南郊,是一座松柏環抱的秀麗山崗,由東、中、西三個山崗組成。雨花颱風景區劃分為中心紀念區和風景名勝區兩大部分。中心區從北到南有烈士就義群雕、烈士紀念碑、倒影池、烈士紀念館及忠魂亭等建築。風景名勝區位於東北側,景點有雨花閣、江南第二泉、方孝孺墓等。面對雨花颱風景區北大門,這裡曾是國民黨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刑場——雨花台殉難處

就義群雕的創作稿由全國各地的雕塑家集體創作完成,塑造了9位烈士就義前一剎那的光輝形象。雨花台烈士紀念碑高42.3米,寓意南京於1949年4月23日解放。碑由碑座、碑身、碑首組成,碑首似紅旗、如火炬,碑身正面鐫刻著鄧小平手書的「雨花台烈士紀念碑」八個鎏金大字。

總統府

總統府位於南京長江路,為一處中西合璧的院落。這裡原是太平天國天王府,晚清為兩江總督衙門,後為民國政府的辦公處。光緒末年,兩江總督端方於督屬西花園(煦園)修建了一座巴洛克風格的西式平房。1912年,孫中山在此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之後,孫中山便將此處作為辦公室和會議室。總統府曾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政治中心」,而如今是遊人追憶往昔、觀光遊覽的好地方。煦園內景點別具一格,主要有桐音館、鴛鴦廳、印心石屋、石舫、忘飛樓等。勝跡遺蹤俯首即是,總統府日漸成為南京百年滄桑的時代縮影。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烏衣巷》詩。說的是住在烏衣巷的豪門貴族、權傾一時的顯宦人家變遷沒落的情景。烏衣巷位於秦淮河南岸,鈔庫街與石壩街之間,為一座仿古建築。從文德橋南堍進入烏衣巷甓門,可見「烏衣巷」門額和「王謝古居」。古居坐北朝南,形制優美,典雅古樸。院內置以竹石園景,小巧玲瓏,古色古香,小中見大,表現出主體建築與附屬物的兼容並蓄,外部形式與內部裝飾渾然一體,構成一幅完美的藝術整體。

莫愁湖

莫愁湖位於南京市水西門外,清朝時曾被譽為「金陵第一名勝」,是景色秀美的古典園林。六朝時這裡還是長江的一部分,唐時叫橫塘,後來由於長江和秦淮河的河道變遷而逐漸形成了湖泊

莫愁湖之名,相傳是南齊時洛陽少女盧莫愁遠嫁江東,居於湖濱而得名。明代初年,莫愁湖逐漸發展成為著名的園林。清代擴建,使莫愁湖成為「金陵第一名勝」。辛亥革命後曾在湖畔建有「粵軍殉難烈士之墓」,墓前有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建國成仁」碑。1929年此湖被闢為公園;1953年大加修葺,增建水榭、待渡亭等,並重雕莫愁女像。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