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持續長達一個月的爭論,以今年1月英國率先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挑戰者-2」主戰坦克為先河,美國、德國等西方國家隨後也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不過近日多名美軍官員卻表示,向烏軍提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或成為負擔,因為以烏方現在的能力是無法滿足「艾布拉姆斯」的保障需求的。
在今年1月26日五角大樓發言人布麗娜·辛格表示,美國計劃向烏克蘭提供31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總價值為4億美元,同時他們將屬於M1A2型號。烏軍即將裝備的M1A2與此前提供給沙特和伊拉克的猴版M1A2並不同,前者儘管沒有配備防護性能更強的貧鈾裝甲和貧鈾穿甲彈,但烏軍即將獲得的M1A2將裝備性能同樣出色的北約制式鎢芯穿甲彈,同時M1A2具備比前型A1型號更為完善的觀瞄和火控系統,A2型還增加了獨立的熱成像觀察器,允許車長在所有天氣和戰場條件下獨立掃描目標。最後烏軍的M1A2還具備新的車輛間信息系統,它允許車輛連續自動地交換信息,藉助該系統烏軍M1A2可以及時掌握敵我戰場態勢,並同己方炮兵和無人機力量形成支援體系,後者已成為俄烏戰場上常見的地面戰術。
但對於這款無論火力、防護性能還是信息化水平都普遍比俄軍先進的M1A2,美國國防政策高級研究員史蒂芬·比德爾(Stephen Biddle)卻說道,M1A2裝備的燃氣輪機並不適合俄烏戰場,這些發動機所消耗的燃料比「豹」2更多,且這些燃料不是一般燃油,而是特定的航空燃油,同時「艾布拉姆斯」的燃氣輪機也需要更為細緻的維護才能保障正常運作;此外烏軍車組和技術人員需要接受更長時間的專門培訓才能掌握「艾布拉姆斯」的操作和維護技巧,而這在烏克蘭前線態勢惡化急需大量兵源的情況下,烏克蘭能否拿出足夠的人力接受長期培訓都是一個未知數。比德爾說道:「這好比知道如何修理一輛大眾甲殼蟲汽車,但並不一定能告訴你如何修理一輛F1賽車。」
同時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教授約翰·納格爾(John Nagl)也強調,「艾布拉姆斯」確實是一款優秀的坦克,但這這款美國坦克需要得到美軍作戰方式需要全方位的後勤保障才能發揮出最大威力,顯然上述保障在烏克蘭根本不可能實現(目前烏軍已經獲得了一批美制M88A2裝甲回收車,這被認為是為即將到來的西方主戰坦克做好後勤保障準備)。最後美國戰略諮詢公司Beacon Global Strategies常務董事喬希·科什納(Josh Kirshner)更是直言,「艾布拉姆斯」對後勤體系極不完善的烏克蘭軍隊來說會是負擔,他們並不需要坦克中的「凱迪拉克」,只需要足夠好同時又易於保障的裝備,因此維護難度更低的「豹」2才是烏軍的最佳選擇。
此外眼下就算烏克蘭多次提出迫切需要得到「艾布拉姆斯」,但美國做出援助表態是一回事,能否如其所願及時發貨又是另一回事,在這一點上「艾布拉姆斯」又會讓烏軍失望。在美國宣布向烏克蘭提供「艾布拉姆斯」的同時他們又表示,由於「沒有任何備件」,計劃提供給烏軍的M1A2將會是全新生產的,並非是從美國陸軍現役或庫存中抽調的。此外M1A2的製造商通用動力公司也表示,烏軍獲得這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時間將會是今年下半年甚至是明年年初,因為全新生產一批新的坦克從物料準備到完成生產需要一定的時間。顯然,這樣的計劃不能令烏克蘭十分滿意,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忍不住說道:「美國坦克如果8月份才運到,那就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