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龍圈燈手的一晚

仙遊報道 發佈 2023-02-19T13:31:45.257098+00:00

板凳龍圈燈手的一晚。2月3日,又到了仙遊縣榜頭鎮泉山社區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劉祖建像往年一樣,早早吃了「游燈飯」,帶上自家的燈橋,與兒子劉榆瀟一同前往祖祠門口,與街坊鄰里的燈橋互相連接,游燈按姓氏連接成不同的長龍,為即將開始的游燈做準備。

「板凳龍圈燈」是仙遊縣榜頭鎮泉山社區的元宵習俗。張力 攝

板凳龍圈燈手的一晚

2月3日(正月十三),又到了仙遊縣榜頭鎮泉山社區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劉祖建像往年一樣,早早吃了「游燈飯」,帶上自家的燈橋(板凳),與兒子劉榆瀟一同前往祖祠門口,與街坊鄰里的燈橋互相連接,游燈按姓氏連接成不同的長龍,為即將開始的游燈做準備。

板凳龍圈燈是榜頭鎮泉山社區的元宵習俗,每戶一燈橋(板凳),每橋3米多長,上有5盞燈,中間一盞寫著自家姓氏,其餘4盞為彩燈。燈龍由青壯年手執肩扛,依次排好,組成燈的長龍。在龍頭燈的引領下,抬燈巡遊,行走於村舍阡陌間,繞境一圈。

夜幕降臨,圈燈出遊在即,每條燈龍銜接的燈橋有100多架,劉、林、黃、甘、吳、楊、陳等各姓氏的龍頭風格迥異,全長能夠接近5公里。「由於場地局限原因,連接好的燈橋只好團成好幾團,俗稱『團燈』。」劉祖建介紹說,現在採用無人機拍攝,畫面中燈橋一圈套一圈,就像一個個重疊的圓圈,又被稱為「圈燈」。

到了20時整,游燈開始,鑼鼓開道,腰鼓隊斷後。沿著游燈路線緩緩前進,如同流水。村民在家門口燒起柴禾,燃放鞭炮以迎接游燈的隊伍。圈燈游過的地方,祥燈普照,人們歡聲笑語相互祝福。「幾條游燈長龍在繞境一圈後,各隊伍還要回到各自祠堂,再進行一次『團燈』,象徵人們做事有始有終。」劉祖建說。

待燈龍拆散,將燈橋扛回家時,家家戶戶都得放鞭炮接燈(丁,莆仙方言「燈」與「丁」諧音),並放在祖宗牌位前,告慰祖宗後繼有人。劉祖建說:「子孫團結一心,這些習俗也要做到實實在在的傳承。」(林鵬)

責編|林星河 編審|鄭志忠

傳播仙遊聲音·講述仙遊故事·展示仙遊形象

@仙遊報導|微信、微博、企鵝號、頭條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