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開國元帥朱德骨肉親孫,在天津被判死刑,他到底犯了什麼罪

議史紀 發佈 2023-03-05T01:37:01.216921+00:00

儘管距離小平同志一紙政令開啟嚴肅打擊的運動到今日,已滿打滿算渡過三十年光陰,但那段歷史依然是中國老一輩人的記憶中繞不開的話題。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嚴打初期,有這樣一個人的死刑,直接推動了整個嚴打歷史的快速進行.

提起嚴打這個詞,許多人都不會陌生。

儘管距離小平同志一紙政令開啟嚴肅打擊的運動到今日,已滿打滿算渡過三十年光陰,但那段歷史依然是中國老一輩人的記憶中繞不開的話題。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嚴打初期,有這樣一個人的死刑,直接推動了整個嚴打歷史的快速進行.

這個人便是開國元帥朱德的骨肉親孫,朱國華。

一次嚴重的社會危機,一次及時的打擊運動

嚴打全稱「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出自1983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做出《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的紅頭文字。

從中也可以窺見,當時的犯罪活動已經遠遠超出的正常犯罪現象的程度,已經逐步轉變為嚴重危害我國社會安全、需要國家強力鎮壓的危機性質。

但其實,這一場社會治安危機,是由內外多重因素導致的,可以說是我國發展道路上必然會面臨的重大阻礙。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全國人民迅速富裕起來,西方文化產品也迅速流入國內市場。

然而,強烈的仇富情緒,對一夜暴富的渴望,西方暴力、戰爭、色情影象的洗腦,推動著經歷過動亂的部分年輕人走上了犯罪道路。

據統計,僅僅瀋陽公安局,就先後端掉了6組以「加州隊長」為名的暴力犯罪團伙,而成組織的搶劫盜竊、走私殺人、姦淫婦女的犯罪集團更是不計其數,全國人民深受其害、人人自危.

以至於小平同志都痛心疾首的寫到:「亂的太不像話了,國家不管是不行的.....」

於是,為了保證社會秩序,維持國家發展,黨中央當機立斷,一改往日面對犯罪問題以教育為主的柔性路線,採取從重從嚴的打擊措施,並取得豐富成果。

據統計1983至1986三年期間,全國公安機關共清除犯罪集團19萬個,抓獲犯罪人員190萬人,偵破刑事案件160萬件,一改社會的不良風氣。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政府工作持認可態度,有些人說嚴打只打平民百姓不打高幹子弟,是就輕避重,還有人說這是殺雞給猴看。然而,國家卻用無懈可擊的事實回擊了此類質疑的聲音。

1983年9月,朱德元帥的骨肉親孫朱國華,被指控涉嫌嚴重強姦罪、猥褻罪、流氓罪,在天津警察局靶場被執行死刑。

此案一出,全國譁然。連朱老總的孫子都逃不過法律的制裁,這讓人們看到了國家嚴打執行的公正和決心,也為潛在的、試圖以權謀私的高幹子弟敲響警鐘,極大推動了嚴打的順利進行。

朱老總的家風

儘管我們不能原諒朱國華犯下的累累罪行,但我們也必須承認朱國華的墮落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外界影響,而非朱德元帥家庭教育的過失。

恰恰相反,朱德對孩子的家教、對自己的要求可以說是當時北京高幹中最嚴格的。

建國後,以毛主席、周總理、朱德、劉少奇等人為核心的正國級幹部,雖然法律規定的是一級工資,但根據毛主席的建議,部分正國級幹部包括朱德實際拿的是四級工資,也就是400元。

雖然這在當時已經是一筆不菲的薪水了,但是朱德家卻過的異常拮据。

原來,朱老總格外重視對朱家子弟的教育和培養。1950年,朱德長孫朱援朝出生,為了給予孩子更優質的培養,朱德主動提出將朱援朝從天津工作的父母處接來北京,由他與夫人康克清親自培養。此後,朱德家四位直系兒孫,無一例外,都是在朱德與康克清膝下長大成人的。

不僅如此,朱德還始終惦記著遠在四川的旁系親屬。看著自己家孩子在北京接受當時最優質的教育,朱德不由得想到老家農村的窮苦親戚們,於是毅然決定盡其所能,將親戚家的孩子們一併接來北京,幫助他們念書成長。

親戚家的孩子,和朱德自己的孫子們,加起來足有十餘人,他們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培養全靠朱德一人的400元工資承擔,也怪不得朱德家如此拮据了。

當時便有人提議,朱德身為開國元帥,還可以從軍隊領取一份元帥軍銜的工資,這樣一來生活便能寬裕很多。但這卻被朱德一口拒絕了,原來朱老總念及自己早就退役了,在軍隊並沒有實際工作,於是堅決不願意多領哪怕一分錢。

但是朱德不願意從軍隊領取工資,卻不代表朱老總不能從軍隊請的動人。朱家農村來的孩子們,無拘無束慣了,難免性格頑劣好玩了一些。

對此,朱老總義正言辭的告訴他們:「接你們到北京是來讀書的,要好好讀書才是。」甚至親自從警衛部隊請人來對這些孩子加以管束。久而久之,朱家的孩子們都改掉了散漫的習氣,而京城的老百姓一提起朱老總的家風,一番讚譽也自然是少不了的。

這也無怪乎朱國華的判決書交到了康克清的手裡之後,康克清竟是憤怒大過悲痛了。

從「老實人」到「死刑犯」

1976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無比沉痛的一年,一年之內,周總理、張聞天、毛主席、朱德四位開國巨擎相繼長眠於中華大地中。

彼時,一股粘稠的哀痛緊緊揪住人們的內心,所有人不自知的停下的手上的工作,所有人不約而同的想著:未來,怎麼辦。便是在這樣一個迷茫的年代,剛剛成年的朱國華走出家門,開啟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前文已表,朱德家的家教是格外嚴格的,因此,剛剛走出家門的朱國華作風並無不良之處。當時,人們的工作都是由組織統一分配的,朱國華被分配到了天津鐵路局工作。

由於朱國華大的嚇人的家庭背景,鐵路局的同志們並不敢給朱國華指派過於繁重的工作內容,於是沒有生活壓力的朱國華便過的十分清閒。然而,也是這份清閒給了他墮落的契機。

最開始的一段時間,朱國華的作風明顯有別於天津其他高幹子弟,他為人謙遜內斂,待人有禮,工作勁頭雖談不上積極進取,但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總是請教老師傅,是鐵路局幹部們眼裡的「乖孩子」、「好同志」。

據時任朱國華小組領導的陳光中回憶:「朱國華特別禮貌,張口閉口陳師傅。一開始比較循規蹈矩,挺隨和的。他好說大話,但為人熱情,你和他聊什麼都能聊。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朱德的逝世,朱家人在悲痛和操勞交加之下,漸漸鬆散了對朱國華的管理。而遠離家門的朱國華也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工作生活有意無意的懶散了下來,不僅上班常常遲到,他的注意力也逐漸被別的事物吸引了。

前文已經講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在嚴打之前的這段時間,真是社會秩序最為散亂的時候。而像朱國華這種背景龐大,單純老實,又缺乏管束的高幹子弟,立刻便吸引了社會上大量的混濁的目光。

很多女孩子想攀上朱國華,因此主動獻身於他,妄圖一步登天,而那些社會青年和已經腐朽的幹部子弟則將朱國華視為一把方便利用的保護傘。而礙於朱國華的背景,鐵路局的同志們明知朱國華的處境危險,卻無人敢勸。於是,在這些人的簇擁於蠱惑之下,朱國華逐漸淪陷了。

有了盤踞左右阿諛奉承的狐朋狗友,嘗到了花天酒地風流生活的甜頭,朱國華愈發忍受不住工作的枯燥,消極怠工逐漸成為了家常便飯。面對鐵路局領導扣除工資的警告,朱國華也顯得滿不在乎,甚至時常無故曠工數月之久。

而這些無所事事的時間裡,脫離了管束的朱國華的生活,可以用放浪形骸來形容。

根據一名朱國華事件的親歷者回憶。

「他的家在天津五大道的睦南道,是一棟英格蘭式的二層洋樓的二樓。樓對面是睦南公園,園內談戀愛的或有些姿色的女孩兒便成了這些人的獵捕之物。朱國華和這些子弟們常在家中窺視並鎖定目標,之後約到樓上吃喝玩耍,在打撲克時以脫衣為輸贏。」

朱國華的曾經在鐵路局的同事也表示說:「朱國華對女性的興趣十分高,經常問單位誰有男朋友沒。聽說他不斷換女朋友,但從沒見他帶過一個女孩子到單位來。

不僅如此,朱國華還經常性的夥同其結識的所謂「朋友」聚集在家,觀看色情裸露圖片、影像,以家庭舞會為名義與多名女性進行不正當的兩性關係。此時的朱國華,在與狐朋狗友的相互教唆下,用鬼迷心竅來形容都不為過。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朱國華如此生活的確有些放肆了,但怎麼說都不至於和死刑聯繫在一起。然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朱國華曾經被嚴格教育牢牢封鎖的邪惡欲望,藉由愈發墮落的生活徹底掙脫了束縛,並將其不斷推向深淵。

同事們的忍氣吞聲和領導的縱容,加上對自己家庭地位的信心,終於讓本就在法律邊緣徘徊的朱國華徹底打破了那條底線。

1979年夏,朱國華經舉辦家庭舞會與兩名女性相識,之後將兩人騙到家裡並實施強姦。

而這只是朱國華同夥所犯罪行的冰山一角。在公安部就朱國華一案做出的判決書中記載,截至1982年4月,朱國華先後玩弄、姦污了女青年周某等7人,猥褻高某等6人。

而整個朱國華為首犯,劉增祐、鄭愛民等為主犯的流氓團伙,在這幾年時間裡,竟然共強姦婦女15人,強姦未遂7人,玩弄姦污婦女21人,猥褻婦女26人,攔截婦女17人,共計86人!

這如何不會激起人民的怒火?然而,公安部的同志們在審理朱國華案的時候卻犯了難,因為朱國華一案所牽扯背景實在太大,以至於事情敗露後,朱國華的同夥還有恃無恐的宣稱「把責任都推到國華身上,朱國華有他爺爺朱德,肯定不會難為他。

社會上陰陽怪氣的論調更是層出不窮,「殺雞給猴看,但猴子不怕」、「康克清很氣憤,說『這是在朱老總頭上動刀子!』」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事情發生後,對朱國華執行死刑的申請書甚至交到了小平同志那裡,但小平同志並未做出任何指示,而是將申請書又交到了康克清的手中。

令人稱嘆的是,康克清看過文件後,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也沒有絲毫為朱國華求情的打算,只是親自在判決書上簽了字,並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是他爺爺的意思。

朱德生前曾教誨兒孫:「老百姓怎樣生活,你們就怎樣生活。你們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與本領。現在還有這樣的人,只看重自己的名譽與地位,這樣的人早晚要被人民打倒。」但很顯然和很可惜,朱國華並沒有將其銘記在心。

1983年,朱國華與其犯罪團伙的三名主犯,在天津被執行死刑,成為了嚴打以來,牽連背景最大,社會警示力最高的第一大案。

結語

嚴打時期一律從重從嚴的判決對我國人民生活保障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我們既要銘記那段時光,更要將這聲長鳴警鐘牢記在心,對法律的底線心懷敬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