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她研發青蒿素,不惜以身試藥,卻因領取巨額獎金備受質疑

議史紀 發佈 2023-03-18T22:25:26.494374+00:00

在獲取了這項國際上的大獎後,屠呦呦感謝了從毛主席到研發青蒿素研究人員的所有人,但是唯獨沒有感謝自己。要知道,她可是首次獲得此獎項的中國人,這次獲獎不僅是她的榮耀,更是中國女性和全體中國人的榮耀。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我唯一不感謝的,就是我自己。」

2015年10月5日,由於在青蒿素研發過程中做出的突出貢獻,85歲的屠呦呦被授予當年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項。

在獲取了這項國際上的大獎後,屠呦呦感謝了從毛主席到研發青蒿素研究人員的所有人,但是唯獨沒有感謝自己。

要知道,她可是首次獲得此獎項的中國人,這次獲獎不僅是她的榮耀,更是中國女性和全體中國人的榮耀。

但是這樣一位為了祖國和人類做出巨大貢獻,並且不慕名利的科學家,竟然因為接受了價值約為290萬人民幣的諾貝爾獎金而備受爭議。

這些爭議背後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拯救數百萬生命的青蒿素

屠呦呦團隊研發的青蒿素複方藥物,是被WTO列為全球治療瘧疾的唯一必用藥品,是每年能治癒全球數億瘧疾人群的神奇藥物,有的人稱其為「中華神草」。

說到用青蒿素治療的瘧疾,這是一種和人類社會鬥爭了上千年的致命傳染病。

這種疾病主要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得了瘧疾患者先是渾身發冷,像進入了冰窖一般;度過了寒冷階段之後,接下來又開始高熱不退,很多患者的體溫在這個階段能夠高達40多攝氏度。

瘧疾患者好不容易熬過了這兩個忽冷忽熱的階段之後,就開始進入周期性反覆階段,如果這時沒有合適的藥物治療,嚴重的患者會反覆發病直到導致死亡。

在屠呦呦團隊研發出青蒿素之前,人們主要是依靠法國科學家從金雞納的樹皮中提取出的奎寧和德國公司研製出的氯喹來抗擊這種致命疾病的。

這種藥在當時因為良好的療效廣受應用,清朝的皇帝康熙在得了瘧疾久治不愈後,也是靠服用西洋傳教士帶來的金雞納霜才痊癒的。

不過那時候人類沒有這麼幸運,奎寧雖然能治療瘧疾,但是副作用也不容小覷,服用後有機率出現腹瀉,耳鳴、哮喘,等多種不良反應。

不僅如此,在20世紀60年代左右,導致瘧疾的瘧原蟲對奎寧開始產生了抗藥性,奎寧不再是那麼好用的特效藥,因為瘧疾導致死亡的數目再次開始激增。

一時間,世界又被瘧疾的陰影籠罩了,全世界製藥公司緊張的投入巨額金錢和人力,就為了研發出瘧疾的特效藥,但是收穫甚微。

1977年3月,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足以改變世界瘧疾歷史的藥物,這是一個足夠被全世界人們銘記的時刻。

青蒿素誕生至今,在世界各地被廣為應用,2000年,世衛組織首次將青蒿素複方藥物列為世界級治療瘧疾藥物。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0年以來全球瘧疾死亡率下降了60%,青蒿素從瘧疾這種恐怖疾病的魔爪中,救出來的共有600多萬人。

但是2010年之前,國外雖然廣泛應用青蒿素,卻沒有一個人發現拯救了無數的人生命的神奇藥物,竟然是出自一位中國的女科學家手中。

為了研究以身試藥

20世紀60年代,由於天氣炎熱、蚊蟲肆虐,在越南戰爭中的士兵飽受瘧疾的危害。這時,毛主席接見了越共的領導人,對方提出希望中國能幫助越南解決瘧疾問題。

毛主席聽到這裡果斷表示:「解決你們的問題,也是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

1967年,中國開展了研究防治瘧疾特效藥物的「523」項目,1969年,中藥研究所加入「523任務」,工作認真優秀的高材生屠呦呦擔任研究組組長。

那時候的中國科研起步不久,不僅科研設備落後,相關經驗也不多,同一組的組員很多都垂頭喪氣,並且懷疑用這點科研設備來研究抗擊瘧疾的特效藥真的行嗎?

好在作為組長的屠呦呦充滿鬥志,她認為只要國家需要,自己就一定要盡全力完成此項任務。

她和組內的同志們開會時,經常鼓勵大家道:「沒有行不行,只有能不能堅持。」

在確定了目標之後,屠呦呦帶領她的團隊開始尋找能夠治療瘧疾的藥方,她把目光投入了我國傳統醫學的寶庫—中醫藥古籍中。

這是一件艱苦卓絕的工作,屠呦呦他們查閱了歷代各種知名和不知名的古籍,翻閱了《本草綱目》、《千金方》等眾多醫書。

只要是針對瘧疾的藥方,他們就一定會一字一句仔細記錄下來,最終在第一輪篩選了640多種中草藥。最終發現胡椒、烏頭、青蒿等幾種藥方抑制瘧疾率相對可觀。

但是在多次實驗中,這幾種藥物的實際應用都不太如人意,在實驗中,青蒿每次的數據不穩定,而效果最好的胡椒只能抑制瘧原蟲繁殖,但是卻不能根除。

陷入了瓶頸期的屠呦呦,決定再回到古籍中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屠呦呦翻到在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有關於瘧疾治療的一個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屠呦呦敏銳地注意到了這裡的製取方法不是常規的煎藥法,而是強調要絞取汁,她馬上想到難道是高溫會破解青蒿的有效成分?

看到了曙光後,屠呦呦馬上又開始投入了緊張的研究中,她選取低沸點的乙醚對青蒿反覆進行提取。

經過了上百次的實驗後,在1971年10月成功分離出了青蒿樣品,這份樣品經過測試顯示對鼠瘧原蟲100%抑制率!

雖然獲得了想要的成果,但是屠呦呦團隊的人的身體都多少地受到了影響。

因為當時的中國實驗室條件還很差,沒有合適的防護設備,卻長期接觸乙醚等化學溶劑,屠呦呦得了肝炎,她們團隊的其他科研人員也患有不同的病症。

不過,他們沒有因為條件艱苦而止步不前,屠呦呦團隊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繼續對青蒿素進行更嚴謹的研究。

他們在提取了青蒿素後,為了能夠及時在當年的瘧疾流行區進行效果測試,屠呦呦首先要證明自己團隊研發出的青蒿素對人是否有副作用,時間緊迫,她鼓起勇氣向領導申請親身試藥!

在證明了自己的青蒿素沒有副作用之後,第一批青蒿素立馬發往瘧疾高發區的海南測試,令人驚喜的是,膠囊版的青蒿素效果出奇的好,當地區患者瘧疾治癒率十分高。

1977年3月,屠呦呦團隊正式在《科學通報》上發表了關於青蒿素的論文。由此,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副作用的瘧疾特效藥——青蒿素正式誕生。

當時的中國科研界有一個奇景,一流的成果都是在三流的科研條件下被創造出的。中國又一項奇蹟的創造者屠呦呦,到底為什麼有著這麼強的毅力和鑽研精神呢?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屠呦呦的家庭教育為她樹立了求知探索的品格,她的名字冥冥之中也和青蒿也有著不解的緣分。

屠呦呦1930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的一家的充滿著書香的家庭,她是家裡的第四個孩子。

按照中國傳統社會中「女詩經,男楚辭」的習慣,他的父親在《詩經》中選取了「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這句詩,為愛女取名「呦呦」。

也許是因為這個名字帶來的緣分,屠呦呦這輩子和青蒿都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屠呦呦不僅擁有一個互相關愛的溫暖大家庭,她受到的家庭教育在當時也算是百里挑一。

擔任復旦教授的外公經常關心教導童年的屠呦呦,同屬知識分子的爸爸媽媽也帶著屠呦呦和哥哥們廣讀古代經典;家庭的書香氛圍薰陶著屠呦呦,養成了她的熱愛學習,努力探索的品質。

誰曾想,擁有這麼一個學霸家庭的屠呦呦,她的學習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原因是,她在初中年代竟非常不幸的染上了當時十分危險的肺結核,要知道,肺結核不僅症狀嚴重而且還是傳染病,為了早日能夠康復,可憐的屠呦呦只能選擇休學回家。

幸好,她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面對著得了兇險的傳染病的屠呦呦,她的家人不僅帶她四處求醫治病,更是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她。

兩年後,屠呦呦堅強的從鬼門關爬了回來,她的結核病在家人細心的照料下已經被根治了。

兩年說短也不短,在與病魔對抗的這段時間裡,年少的屠呦呦對治病救人的醫生職業產生了濃厚興趣。她暗暗下了決心,自己一定要努力去幫助跟更多被病痛折磨的人。

在1951年,21歲的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學醫學院的藥學系,畢業之後她被分配到了中國中醫研究院,從此開始了她治病救人的偉大生涯。

不知道此時的她能不能想到,就在這裡,她踏上了之後拯救百萬瘧疾患者生命的征途。

無論從什麼方面來看,屠呦呦拿到諾貝爾獎並且接受46萬美金的獎金,都是實至名歸,但是在她獲獎的經歷中阻礙她的卻有很多人,其中一些是科研界的「同行」。

首先,有一些同行認為,「青蒿素」的發現是研究團隊集體的功勞,不應歸於個人所有,屠呦呦沒有資格代表團隊領獎。

可是西方的諾貝爾獎只能授予單人,雖然青蒿素是整個科學家團隊的心血,但是屠呦呦確實是最有資格獲取這個獎項的人,因為是她帶領團隊發現並且破解了青蒿的秘密,最終才實現突破的。

而且屠呦呦本人在領取了諾貝爾獎之後,她在卡羅林斯卡學院演講時一再表明,榮耀不是她個人的,而是屬於523抗瘧研究的中醫科學院團隊全體成員的。

其次,還有人說屠呦呦不是院士、論文數量發表不夠,不夠資格獲取諾貝爾獎。

但要知道,諾貝爾獎設立的初衷是獎給在各個領域「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而不是靠什麼論文數量和資歷獲獎。

而論起對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醫學界貢獻,救了數百萬瘧疾患者的屠呦呦拿到諾貝爾獎是當之無愧。

最後,有的民眾認為,科學家應該不慕名利,接連拿多個百萬元巨額獎金實在不符合科學家的形象。

這也是在說屠呦呦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在2017年又獲得了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取獎金將近500萬。

可科學家不能拿巨額獎金也是無稽之談,為什麼明星、企業家可以收入百萬?單單是科學家不行?

如果中國想突破技術、醫學等領域的狀態,就要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讓造福人類的科學家們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

所以這個說法絕對是讓人難以贊同的,這些別有用心的人與其在背後眼紅,更應該專心於自己的事業,這才是正道。

而且屠呦呦本人不貪財富,她把巨額獎金全部用於科研事業,在獲得了諾貝爾獎獎金後,她捐出200萬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和中醫科學院成立了創新基金會,鼓勵更多的學子來投身科研。

在獲得500萬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後,她將大部分也用於科研事業。

總之,不管這些年外界如何爭議,這位年過90的老科學家依然只醉心於她的青蒿素研究,力求實現新的突破。

她的青蒿素這些年被證明對紅斑狼瘡,甚至癌症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如果屠呦呦再突破成功,將是人類藥學史上的又一次巨大成就…

後記

科學家獲得的榮耀好比是從石頭縫裡向陽開出的花,因為每一項科研成果都是經過千辛萬苦的反覆實驗,最終突破重重障礙才能得出的。

屠呦呦獲取青蒿素的過程更是證明了這一點,屠呦呦在找到青蒿治療瘧疾之前,經歷了190次失敗,後來甚至為了保證完全無毒副作用親身試藥一周。

難道屠呦呦這種為了造福人類不惜自身的科學家,還不能夠得到獎金嗎?

雖然和一些光鮮亮麗的職業相比,默默耕耘的科學家沒有那麼多傳奇的故事。但是科學家才是真正的生產力推動者,人類社會的一次次進步都是因為科技巨大的發展。

希望屠呦呦的這顆小小青蒿,可以長到更多中國少年的心裡,因為這才是真正值得一代代傳承的科學家精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