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朝聖」之旅:宗教聖冠上的璀璨明珠——耶路撒冷(下)

老許遊天下 發佈 2023-03-19T03:26:43.765593+00:00

接上集繼續耶路撒冷的遊覽。哭牆又稱西牆,是猶太人的精神家園和心目中的第一聖地。公元前11世紀,古猶太國王大衛統一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公元前10世紀,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在錫安山上建造了所羅門聖殿,又稱第一聖殿,並以此形成了古猶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

接上集繼續耶路撒冷的遊覽。

哭牆

又稱西牆,是猶太人的精神家園和心目中的第一聖地。公元前11世紀,古猶太國王大衛統一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公元前10世紀,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在錫安山上建造了所羅門聖殿,又稱第一聖殿,並以此形成了古猶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公元前586年,巴比倫人占領耶路撒冷,將第一聖殿摧毀。半個世紀過後,猶太人陸續重返家園,後來又在第一聖殿舊址上建造了第二聖殿。公元70年,羅馬軍隊再一次將聖殿摧毀,只留下了西面的一段高牆,即稱為西牆。猶太人從此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能回到耶路撒冷,面對聖殿遺址上的這面西牆,低聲禱告,哭訴自己的艱辛和磨難之苦,久而久之,這裡便被稱為了「哭牆」。

哭牆高約20米,寬約50米,進入哭牆區域男女有別,須在劃定的不同區域從事宗教活動或參觀。

男士必須戴猶太小帽,因為在這裡頭的上方就是上帝,讓腦袋直接對著上帝是一種不敬的表現。當然,對於外族參觀者,他們在入口處預備了供臨時使用的一次性白色小帽。

從入口處看到有人吹響牛角,高聲唱歌和大喊大叫,似乎是在進行某種宗教儀式。

走進哭牆,感到了悠遠和滄桑。

不知為什麼,牆縫裡塞滿了無數的小紙片,紙片上似乎寫滿了經文,我想這就是猶太教徒們的一種精神寄託方式吧?

默默地觀察了一會,我發現前來祈禱的人們有各種各樣的表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來宣洩心中的情緒。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上面兩圖的祈禱者額頭上都有一個黑色的小方盒,這是做什麼用的?這是猶太教徒在祈禱時佩戴的經文匣。經文匣由符合猶太教義的潔淨動物皮革製成,表面塗成黑色,裡面放置四段手抄聖經經文,紙張為特製的獸皮紙,用抄經羽毛筆及特製聖經墨水書寫,抄寫必須由最虔誠的、經過特殊訓練的抄經師來完成,抄寫中任何一個細微的失誤,都可能導致整張經卷作廢。正統派猶太教規定,所有年滿13歲的男子都要佩戴經文匣,而女性一般沒有佩戴經文匣的義務。

女子區域男士不得進入,只好讓人代勞幫我拍了一張。

夜晚再次來到哭牆,一片燈火通明,人氣依然很旺。

一位美女讓我用相機幫她留個影,我說很樂意為你效勞,照片用不用Emall給你?她莞然一笑,沒有作答。

十四站苦路

這是耶穌基督受難的全過程:從被判死刑,背十字架到三次跌倒,期間還看到了聖母瑪利亞,有人為祂背十字架,為祂擦去汗水,最後耶穌被剝去衣服,釘在十字架上,直至斷氣,被埋葬。

聖墓教堂

又稱復活教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教堂,其地位排在耶穌誕生之地伯利恆的聖誕教堂之上。聖墓教堂坐落在各各他山上,是十四站苦路的終結地,耶穌遇難、安葬、復活的地方。

公元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巡遊至此,下令在原羅馬神廟的基礎上修建了這座聖墓教堂。

現在這座教堂由羅馬天主教會、亞美尼亞教會和希臘東正教會共同管理,有趣的是教堂的鑰匙保管和守門人卻是由兩個穆斯林家族世襲(據說是由埃及蘇丹薩拉丁定下的規矩),從而使這座教堂充滿了多彩的宗教因素。

當初耶穌受難斷氣後,人們將祂從十字架上解下,放在一塊大理石上。如今這塊大理石就陳列在教堂的入口處。虔誠的教徒們把信物放在大理石上擦拭,然後將其帶回家供奉,一些人還長時間跪下親吻這塊石頭。

至此,我的《以色列「朝聖」之旅》11集全部結束了。用開篇第一集的一段話:或許是一種應許、一種召喚,總之,當我把寫下這組遊記當做一種使命,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負重;而寫作的同時,也真正地使我自己受益匪淺。

人的物質享受固然重要,但精神境界的提升可能更體現作為人的價值。最後要說的是:如果說地球在物理上有兩個極點(南極和北極)的話(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珠穆朗瑪峰是地球的第三個極點),那麼人類精神上的極點有幾處?以色列的耶路撒冷算不算一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