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解的世仇:伊朗和沙特,為何成為「中東最敵對的伊斯蘭國家」?

環球情報員 發佈 2023-03-19T03:30:08.383838+00:00

沙特和伊朗,是波斯灣沿岸面積最大的兩個國家。兩國雖然都是伊斯蘭世界的一員,也是該地區的前兩大石油輸出國,但兩國關係卻勢同水火。


沙特和伊朗,是波斯灣沿岸面積最大的兩個國家。兩國雖然都是伊斯蘭世界的一員,也是該地區的前兩大石油輸出國,但兩國關係卻勢同水火。


▲伊朗、沙特的位置


1979年,伊朗在進行伊斯蘭革命前,兩國關係相對穩定。然而,隨著1979年後伊朗推翻了君主制,建立共和國,沙伊兩國關係迅速急轉直下。


1979年之後,伊朗和美國關係從盟友走向敵對。美國出台了多項制裁伊朗的法案。沙特也堅定支持對伊朗的制裁行動。


例如「波斯灣」的命名,沙特支持眾多阿拉伯國家提出的更為名「阿拉伯灣」的方案。


▲波斯灣和阿拉伯灣的爭議


1980年-1988年的兩伊戰爭中,沙特堅定支持伊朗的對手——伊拉克。


不過,總體來說,從1979年到2016年,沙特和伊朗雖然關係不佳,但還保持外交關係。


然而,2016年1月,沙特處決了本國神職人員(伊朗背景),直接引起了伊朗的強烈不滿。


兩國宣布斷交長達7年。直到2023年3月,兩國才在中國的斡旋下恢復了外交關係。


那麼,沙特和伊朗同為伊斯蘭國家,為什麼曾經的關係勢同水火?




一、民族、宗教矛盾


沙特國土面積225萬平方公里,伊朗國土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都是中東地區的大國。


但談論起歷史資歷,兩國歷史相差甚遠。伊朗是有著四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前身是波斯文明。沙特是一個只有200多年歷史的阿拉伯國家。


伊朗和沙特之間的矛盾,實質上是民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和宗教內部矛盾(伊斯蘭教什葉派和遜尼派)的體現。


早在公元前15世紀時期,生活在裏海沿岸的雅利安人遷徙到伊朗高原定居。


▲公元前15世紀時期,雅利安人遷移路線


公元前6世紀時期,定居在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建立了波斯第一帝國。鼎盛時期的波斯領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


▲波斯第一帝國的領土


前330年,波斯第一帝國被希臘化的馬其頓帝國所滅。直到公元224年,波斯人時隔500多年再次統一,建立了波斯第二帝國。第二帝國時期,波斯帝國以拜火教為國教。


▲拜火教


此時,阿拉伯半島地區部落林立,尚未建立統一的文明。


直到公元630年,來自阿拉伯半島麥加的哈希姆家族創立了伊斯蘭教,並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積極向外擴張,東部的波斯帝國成為了阿拉伯帝國進攻的目標。


公元631年,波斯和阿拉伯爆發了卡迪西亞戰爭。波斯大敗,國土大面積淪陷。


▲卡迪西亞戰爭


公元651年,阿拉伯滅亡了波斯。這是波斯歷史上第二次亡國。亡國傷痛,成為了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民族矛盾的開始。


阿拉伯帝國滅亡了波斯後,開始全力推行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占領的大部分地區均完成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但波斯卻是例外。


在波斯,伊斯蘭教雖然逐漸取代了波斯原來的宗教拜火教,成為了波斯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波斯人完成了伊斯蘭化。


但是,波斯人卻始終保留自己獨特的個性,說自己的民族語言——波斯語,而拒絕說阿拉伯語。


▲阿拉伯帝國占領了波斯


阿拉伯帝國對外征服之時,伊斯蘭教因為繼承人問題分離成兩派:什葉派和遜尼派。


因為伊斯蘭教的創立人穆罕默德死後未留下遺囑。關於誰是第二代領導人問題,什葉派認為,只有哈希姆家族的後人有穆斯林的領導權,即穆罕默德家族的支持者。


遜尼派認為,領導權應該授予那些跟隨穆罕默德征戰的功勳人物,即「正統派」。


多數阿拉伯人選擇了代表「正統」派的遜尼派。但波斯人為了突出於阿拉伯民族的不同,選擇了什葉派。


▲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分布。波斯人信仰什葉派


自伊斯蘭教分離為兩派以來,兩派關於「穆斯林領導權」問題爭論不休。民族、宗教衝突交織,成為了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之間千百年恩怨。


13世紀時期,隨著阿拉伯帝國被蒙古帝國所滅,阿拉伯人聚居的地區再也沒有統一過。


中東地區的伊斯蘭勢力進行重組。塞爾柱突厥人(土耳其人信仰遜尼派)於13世紀末建立了遜尼派的奧斯曼帝國。


在阿拉伯人地區,聖城麥加以及所在的漢志地區也被奧斯曼帝國所占據。奧斯曼帝國將漢志交給哈希姆家族管理。


阿拉伯帝國滅亡後,波斯又被蒙古人、突厥人的一支土庫曼人統治了3個世紀,直到16世紀時期,波斯才重新統一,建立了什葉派穆斯林帝國:波斯第三帝國。


這是波斯第一次以伊斯蘭國家的面貌登上歷史舞台。


因此,中東地區出現了兩個伊斯蘭帝國——奧斯曼和波斯第三帝國。


▲波斯第三帝國的建立者


在阿拉伯人聚集地區,漢志、埃及、兩河流域均被奧斯曼帝國占領。其餘的阿拉伯人地區則處於部落林立的狀態。


特別是阿拉伯半島的內陸地區,大多數地方還是「不毛之地」。這裡的家族多數信仰伊斯蘭教的遜尼派。


▲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 領土,包括埃及、兩河流域等阿拉伯領土


19世紀時期,沙特家族在內志(阿拉伯半島內陸)的哈尼河谷建立政權。


沙特家族信奉遜尼派的一支:瓦哈比派。該派堅持以《古蘭經》、聖訓立教,恢復先知穆罕默德時期正統信仰。


公元19世紀時期,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遭遇了西方列強的入侵,逐漸走向衰落。波斯成為了英國(占領波斯南部)和俄國(占領波斯北部)的半殖民地。


▲19世紀末的波斯,北方為俄國勢力範圍


一戰後,中東格局再次出現重組。奧斯曼帝國解體,其主體部分為新的國家——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所占據的原阿拉伯人地區,則建立了漢志、約旦、伊拉克、敘利亞等多個哈希姆家族(穆罕默德後裔)控制的政權。其中,漢志王國以麥加為首都。


▲一戰後的阿拉伯半島地區


除了哈希姆家族的國家外,阿拉伯人地區還有黎巴嫩、以及沙特家族建立的內志王國。


一戰後,隨著「民族自決」浪潮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阿拉伯人希望建立統一的國家。占據聖城麥加的漢志王國,更是希望建立以麥加為首都的統一阿拉伯國家。


但這與英法「分而治之」的想法衝突。


漢志王國(哈希姆家族)是中東影響力最大的國家。沙特家族的內志王國希望占據聖城麥加,進而增強在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威望,但沙特對於統一阿拉伯並沒有興趣。


因此,英法決定扶持內志王國,以消滅漢志王國。


1924年,內志發動了占領漢志王國的戰爭,意圖占領聖城麥加。最終,內志王國吞併了漢志王國。


▲漢志-內志內戰


占領了漢志王國後,內志王國面積增至225萬平方公里,占據阿拉伯半島的70%。


1932年,該國以沙特家族的名字重新命名國家為「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的領土


1925年,原來的波斯第三帝國進入到了巴列維王朝時期。因此,波斯灣出現了兩個面積大國——沙特和波斯。




二、沙、伊同盟關係


20世紀30年代,在中東,面積較大的國家有波斯、土耳其和沙特。


一戰後,土耳其、伊朗兩個伊斯蘭國家出於富國強兵的需要,開啟了世俗化的改革。宗教勢力(波斯是什葉派穆斯林為主,土耳其是遜尼派穆斯林)逐漸被排擠出政權之外,建立了政教分離的政權。


其中,波斯在巴列維王朝的帶領下,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


但沙特卻拒絕世俗化。尤其在女性權益方面,沙特長期限制女性自由活動和服飾穿搭。


▲巴列維王朝改革時期的伊朗婦女


20世紀30年代,根據許多歷史學家的發現,雅利安人是印歐語系的祖先。這一理論得到了歐洲多國的認可。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宣揚「德國人是雅利安人的後裔」、「雅利安人高貴。」1935年,波斯更名「伊朗」,意為「雅利安人的家園」。


▲納粹時期,檢查一個人是否有雅利安人血統


20世紀30年代,波斯灣地區發現了海量的石油資源。歷經兩次工業革命後,石油對於現代工業的態度不言而喻。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斯灣沿岸成為了各路勢力角逐的舞台。


二戰後,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發生變化。二戰中被納粹迫害的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以色列,引起了阿拉伯人的不滿。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的土地


美國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國家利益的鬥爭,在全球範圍內開啟了冷戰。中東亦是美蘇爭奪的角斗場。


為了獨霸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遏制蘇聯在中東的擴張。美國和沙特、伊朗(二戰時曾被蘇占)、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蘇聯支持巴勒斯坦)分別建立了戰略同盟關係。


歷史上,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民族關係不和。但二戰後的伊朗和沙特卻逐漸形成了戰略同盟關係。早在1944年,沙特和伊朗建立外交關係。


1955年,沙特國王訪問伊朗,雙方簽署了聯合公報。1957年,伊朗國王回訪了沙特。


其中,沙特和伊朗關於伊朗是否加入美國主導的《巴格達條約》 組織(對抗蘇聯在中東扶持的勢力, 諸如埃及、敘利亞)齟齬不斷。但整體上,雙方整體上保持了合作的態勢。


▲《巴格達條約》的簽約國(黑色),伊拉克退出後名存實亡


1956年的中東局勢發生變化。時任埃及總統納賽爾為了收復甦伊士運河主權(被英法占據),提出讓蘇聯介入中東事務。


伊朗和蘇聯(俄國)曾有著很深的矛盾,對於蘇聯的介入十分忌憚。沙特國王則擔心蘇聯的介入輸出意識形態,威脅到自己的君主專制,十分反感蘇聯的介入。這使得沙特和伊朗的關係更進一步。


1965年,沙特和伊朗進行情報方面的合作。


此外,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因宗教衝突、巴勒斯坦問題、水源及耶路撒冷問題上齟齬不斷。


以色列的建國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反對。以色列自成立以來(1948年)到1967年,雙方共爆發了三次中東戰爭。


▲中東戰爭


1967年6月,擁有美式裝備的以色列對毗鄰的阿拉伯國家敘利亞、埃及(親蘇)和約旦爆發了第三次中東戰爭。


以色列作為戰勝國,占領了戈蘭高地(敘利亞)、西奈半島(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的領土,進一步蠶食了巴勒斯坦的領土。


作為伊斯蘭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一員,沙特站在了阿拉伯世界的一邊。伊朗也作為伊斯蘭世界的一員,加入了譴責以色列的隊伍。


▲第三次中東戰爭


此外,沙特、伊朗是重要的產油國家。出於獲得石油資源收益的需要,建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1967年12月,沙特國王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兩國還提出增加外長會談機制。


20世紀70年代,以色列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雖然阿拉伯世界聯合抵抗以色列。但以色列有著美國的支持,打敗了阿拉伯聯軍。


▲第四次中東戰爭


為了報復西方世界對於以色列的支持,沙特和伊朗雖然民族身份不同卻走到了一起。他們以石油為武器,對西方國家進行石油出口限制,加劇了西方世界的石油危機。迫使西方在中東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孤立以色列。


▲石油危機,造成了西方世界的分離


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伊朗和沙特雖然民族身份、國家政體、宗教教派問題不同。但在美國主持、反對蘇聯、以色列問題上有著共識,讓雙方建立了合作關係。




三、伊斯蘭革命後的兩國關係


20世紀50年代-70年代,沙伊兩國雖然是盟友關係,但兩國的分歧始終沒有消失。


伊朗主要是伊斯蘭教什葉派,沙特則是遜尼派。兩種教派關於誰是穆斯林的正統問題上一直爭議不斷。


伊朗在歷經了巴列維王朝的改革後,迅速步入了現代化,建立了世俗的君主立憲制。沙特卻是君主專制體制。兩國的政治體制存在嚴重的差異。


伊朗的婦女不僅被要求摘除頭巾,還獲得了接受教育、參與經濟活動和工作、甚至是民主選舉的權利。這在沙特是很難想像的。


▲伊朗大學的女大學生


但是,伊朗所進行的包括摘頭巾的改革,嚴重衝擊了保守派穆斯林的生活。教士成為了反對王室的主導力量。


此外,伊朗激進的改革沒有解決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加上巴列維王朝執行全面的「親美政策」而備受民眾的孤立。


1977年,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號召伊朗人民推翻巴列維王朝,進行伊斯蘭革命。


▲伊斯蘭革命時期的伊朗


1979年 ,霍梅尼推翻巴列維王朝,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斯蘭共和國建立後,廢除了包括之前婦女去頭巾的世俗化改革成果。伊朗全面「逆世俗化」。


伊斯蘭共和國政府和支持巴列維王朝的西方國家的關係全面惡化。


▲《逃離德黑蘭》的劇照。此次事件,美國伊朗關係惡化


與伊朗和西方為敵不同,沙特則依然保持與美國的外交關係。這引起了伊朗最高宗教領袖霍梅尼的不滿。


沙特極力阻止伊朗向伊拉克、黎巴嫩等國輸出革命。霍梅尼宣稱「沙特就是美國在波斯灣地區的代理人」,代表美國而非伊斯蘭的利益。


此言一出激起了沙特的強烈不滿。


沙特是君主專制,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共和國體制。沙特擔心伊朗輸出革命威脅到自己的君主專制。伊朗和沙特的關係全面走向惡化。


伊斯蘭革命後,伊朗不斷向周邊的黎巴嫩、伊拉克等國的什葉派團體輸出革命,扶持他們推翻本國遜尼派政府。


尤其是伊拉克,該國60%的人口是什葉派,但政權卻掌握在遜尼派領袖薩達姆的手裡。


▲兩伊戰爭


伊朗輸出革命的方式引起了伊拉克的反感。1980年,伊拉克對伊朗發動戰爭,即兩伊戰爭。兩伊戰爭一共打了8年。


▲阿拉伯河,兩伊爭奪的地區之一


伊朗輸出什葉派革命對把自己視為阿拉伯世界和伊斯蘭世界領袖的沙特來說是極大的挑釁。兩伊戰爭中,沙特極力支持伊拉克。


戰後,伊拉克的政權長期掌握在遜尼派的薩達姆手裡,伊朗向伊拉克輸出革命失敗。伊拉克未能占據爭議領土。


伊朗和沙特雖然保持著外交關係,但實際上兩國關係已經勢同水火。兩國關係的下降引起了中東局勢的動盪。


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險席捲了中東,一些貧油國家的經濟在金融危機後的幾年急轉直下。


此外,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連續執政多年,引起了民眾的不滿。在經濟政治危機雙重打擊下,一些阿拉伯國家爆發了全面危機。


2010年,起源於突尼西亞的「阿拉伯之春」迅速席捲了多個阿拉伯國家。一些阿拉伯國家爆發了針對政府的遊行示威活動。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的統治者在抗議聲中下台。


宗教教派矛盾藉機浮出水面,成為了中東一些國家的社會動盪的火種。這些國家更是伊朗和沙特的角斗場。


▲源於突尼西亞的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國家的動盪同時伴隨著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鬥爭。作為什葉派的伊朗,希望扶持什葉派勢力掌權。


遜尼派的沙特坐擁兩座伊斯蘭聖城:麥加和麥地那,這兩座聖城被視為是穆斯林一生必去的朝聖之地。沙特憑藉著此優勢,在中東諸多國家輸出自己的影響力,對抗伊朗。


▲沙特,占據兩座聖城。以此輸出影響力


2011年2月,巴林的什葉派爆發了反對國王(遜尼派)的示威,他們要求賦予什葉派更多的權利。這次示威的背後支持者就是伊朗。


3月,沙特和阿聯派出了1500名軍警組成的海灣大軍,幫助巴林平息了內亂。巴林的示威活動,被視為沙特和伊朗鬥爭的縮影。


▲巴林的反抗。此後,巴林、伊朗斷交


敘利亞境內大多數居民為遜尼派,但政權卻掌握在什葉派的阿薩德家族手裡。阿薩德家族背後有伊朗的支持。


2011年,敘利亞爆發了反對阿薩德家族的起義。阿薩德家族被沙特等諸多遜尼派阿拉伯國家視為異類。


沙特為了樹立自己在伊斯蘭和阿拉伯世界的威望,給予反政府武裝提供軍備支持和訓練。2011年3月,敘利亞爆發內戰,持續至今。


▲敘利亞內戰圖


2014年,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部的葉門爆發了反對美國、沙特的胡塞武裝起義。胡塞武裝起義部隊多數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背後支持者就是伊朗。


▲葉門內戰示意圖


葉門內戰也一直持續至今。葉門成為了阿拉伯半島為數不多的最不發達國家。


葉門、敘利亞的內戰,背後都有著伊朗和沙特兩個大國的身影。兩國名義上保持著外交關係,實際上雙方對於宗教領導權的爭奪,使得兩國成為了中東最為敵對的兩個伊斯蘭國家。


兩國不僅在中東各國輸出勢力,本國內部的風吹草動也容易引爆兩國的關係。


2009年,沙特的什葉派異見人士謝赫尼姆爾因批評沙特歧視什葉派政策,要求沙特東部獨立(什葉派聚居地),被沙特當局逮捕。


2016年1月2日,沙特處決了謝赫尼姆爾。引起了什葉派的不滿,伊朗更是抗議的中心。


2016年1月4日,沙特駐德黑蘭大使館和馬什哈德領事館遭到示威者的衝擊和洗劫,事件發生後沙特同伊朗斷絕了外交關係。沙特伊朗斷交了7年。


▲沙特駐伊朗大使館遇襲,沙伊斷交


沙特、伊朗兩個大國的斷交,對於中東的和平穩定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伊朗和沙特斷交後,伊朗為了應對來自美國的威脅,全面進行鈾濃縮計劃。


沙特多次提出抗議,指責伊朗此舉會影響中東的和平穩定。


▲伊朗鈾濃縮活動


沙特是波斯灣沿岸的第一產油國,伊朗是第二大產油國。因此不少國際各路勢力開始調停兩國關係。但都因為無法涉及兩國的核心利益,很難促成沙伊的關係正常化。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的分布


2023年3月10日,在中國的主持下,兩國修復了外交關係。是波斯人國家和當地影響力最強的阿拉伯國家的和解,也是什葉派和遜尼派實現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


▲沙特伊朗在北京恢復外交關係,但兩國關係依然複雜


但兩國因為歷史上的民族恩怨、宗教教派爭端、對於伊斯蘭領導權之爭並沒有就此畫上句號。即便兩國恢復建交,依然是隨時引爆中東地區的「世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