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央視春晚的舞台上,有個微電影《我和我的春晚》,出現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其中有一個好久不見的面孔,便是范偉。
時隔18年,范偉再次登上這個面孔,已經是全新的身份了,從喜劇演員變成實力派演員。
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范偉是以小品演員的身份,與趙本山合作帶來精彩小品,讓觀眾捧腹大笑。
范偉因此一炮而紅,並留在春晚的舞台上,和趙本山帶來更多精彩作品。
然而多年後,范偉卻離開這個舞台,趙本山迫不得已找了其他的搭檔。
當年范偉做得這個決定不被理解,畢竟事業已經成功,趙本山還怒斥他腕大了,請不動了。
如今看來,范偉做得是正確的決定。
范偉雖然是東北人,但從小熱愛相聲,看到相聲表演走不動道。
只是家庭並不寬裕,還有弟弟要養,無法拿出多餘的錢錢供兒子學習興趣愛好。他只能跟著收音機自學。
范偉在這方面還挺有天賦,被一名老師發現,覺得他還挺適合表演,告訴他將來可以走這條路。
范偉一頭霧水不明白什麼是表演,就問老師,老師知道他會相聲,就建議他去考瀋陽藝術團。
范偉的相聲只是皮毛,完全達不到登台表演的水平,於是讓父母給自己找學校。
父母沒有辦法,就帶著兒子去曲藝團試一試,然而不招收學生,卻被陳連仲發現。
1978年,16歲的范偉跟著父親來到陳連仲面前。
當場范偉表演了一段,老師還挺滿意,是個好苗子,決定交給他表演,父親趕緊替兒子感謝。
陳連仲對范偉非常嚴格,屬於說一不二,他只能努力再努力,也真正了解什麼是表演,還學會創作。
范偉進步是非常大的,甚至不需要老師督促,自己就主動去練習基本功,因為要考取瀋陽曲藝團。
1983年,陳連仲見范偉一身本領,瀋陽曲藝團也終於招生,第一時間就給他報名。考試非常順利,他也如願以償。
在瀋陽曲藝團,優秀的人比比皆是,范偉不足為奇,沒有機會登上舞台表演。
他就繼續研究表演,並且還學著創作相聲,《一個廠長的日記》。
這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第一個小生,為了吸引觀眾還採用新穎的日記體裁,熬了好幾個通宵才完成。
他也想通過這個作品證明自己的實力,當拿到領導表演,感到不可思議竟是他創作的。
范偉不僅登上舞台表演,還被央視廣播看中演播與他的作品,也是第一次來到北京。
這一趟時間很短暫,但范偉眼界開闊,激勵自己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回到劇團更加努力。
1986年,全國相聲比賽正在進行中,范偉覺得機會來了,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比賽過程中競爭壓力非常大,而范偉卻覺得不錯的成績, 為瀋陽曲藝團爭光,團里還為他舉辦慶功宴。
從此范偉在瀋陽劇團地位越來高,成為骨幹,大小比賽都是他親自出場,在當地小有名氣。
彼時,趙本山與小品搭檔各自發展,他急需一位好的搭檔,才能繼續自己的小品事業。
趙本山就將苗頭指向范偉,在之前倆人見過面,他去瀋陽劇團演出時,就注意到范偉。
他發現范偉喜歡研究表演,並對工作認真,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十分有潛力。
這幾年范偉的確越來越好,於是趙本山就發出邀請來做小品。
范偉也聽過趙本山的名字,能和他合作是自己的榮幸。還有一個原因,范偉喜歡創新,喜歡新東西,願意嘗試小品。
雖然小品和相聲表達不一樣,但歸根究底是帶來歡樂,在劇團范偉也嘗試過,效果不錯。
范偉就答應和趙本山一起做小品了。
1995年,范偉和趙本山一直準備央視春晚,他這才發現做小品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春晚的舞台要求非常高。
在準備本子的過程中,趙本山和范偉就經常出現分歧,畢竟是第一次合作一上來不可能那麼順利。
排練過程中,趙本山和范偉越來越默契,效果非常好,只是的春晚導演不滿意,反反覆覆修改才定下來。
第一次在全國觀眾面前表演,范偉還是有些緊張,趙本山一直鼓勵鼓舞他告訴他:放心大膽的演,有我呢。
雖然趙本山也沒上幾次,但他有經驗,隨機應變能力很強。
這次合作非常愉快,表演的《牛大叔提干》還獲得小品類二等獎,也讓觀眾知道有個喜劇演員叫范偉。
范偉跟著趙本山開始研究小品,一起創作精彩的內容,名聲也越來越大,在央視春晚的舞台上,倆人是「黃金搭檔」。
基本上每年春晚舞台都能看到倆人的身影,甚至趙本山還帶著范偉參加其他活動。
後來,趙本山找來高秀敏,和范偉三人一起表演小品,三個人在一起擦出精彩的水花,逗得觀眾笑開懷。
三人合作過程中,是有許多矛盾和分歧,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高秀敏看似和趙本山的關係很好,其實私下經常鬥嘴。
趙本山和高秀敏就因為合作不順利,倆人分道揚鑣,而范偉也很快和趙本山有矛盾了。
別看趙本山和范偉合作多年,倆人一起參加了很多活動,擁有很高的熱度,賺的也很多,然而到手根本沒有多少錢。
因為大部分工作對接都是找趙本山,也是趙本山把范偉捧紅,所以趙本山拿大頭,而他拿小頭。
賺十萬塊錢,范偉能拿到一萬就已經不錯了,剩下都進趙本山的口袋。
范偉是有家要養,尤其是孩子要上學了,需要的錢更多。其實,有人勸過趙本山給搭檔多點錢,他不聽勸。
在沒有紅,范偉就已經結婚生子了,當初因為工作耽誤個人感情,家裡人很著急就讓他相親,有合作的人都會介紹。
朋友就給范偉介紹了一個女生是護士,父母是很滿意,就讓他去見一見。
范偉見到楊寶玲第一眼就心動了,聊天過程中非常愉快,他心動了,而楊寶玲卻沒看上他。
范偉卻決定追求楊寶玲,一定要把她拿下,開始示好,關注她的生活,給予關心和關愛。
追了整整兩年,楊寶玲才發現范偉的好,也被這個男人的行動打動,決定和他在一起,並且步入婚姻殿堂。
不久後,范偉就把心愛的人娶回家,和楊寶玲還有了愛情的結晶,十月懷胎順利產子,取名范曦文。
范偉和楊寶玲變成一家三口的生活,而他為了妻子和孩子,更加努力工作,賺更多錢,爭取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只是范偉一直被趙本山壓榨,工作非常忙碌,占用陪伴妻子和孩子的時間,拿回家沒有多少錢。
於是,范偉就動了離開趙本山的心思,不過只要趙本山幫忙,或許倆人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2005年,范偉的兒子范曦文要上初中,為了自己的發展,為了兒子的學業,打算來到北京。
第一次來北京,他就有定居的心思,這次終於要實現了。
其實,在老家上學也不錯,只不過范偉找趙本山幫忙,希望能讓兒子上最好的學校,他拒絕才加速這個想法。
范偉做喜劇這麼多年,壓力非常大,每次登上央視春晚之前都好幾個夜晚睡不著,喜劇事業也到頭不能有突破了。
趙本山帶著范偉演戲,他對表演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有單獨找他拍戲,給出的片酬不錯,於是他就想提升自己。
范偉決定在北京做一個專職的演員,能做喜歡的事情也能賺錢,這意味著要離開趙本山。
其實,這個決定也非常難,他要考慮的事情有很多。
范偉和趙本山的事業正在巔峰時期,在喜劇道路上越走越順利,如果要是放棄,直接回到解放前。
所以,在做決定之前,范偉跟家人和趙本山商量了。
范偉離開喜劇相當於從頭再來,妻子楊寶玲不懂這些,但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會無條件支持。
這個家不僅有范偉,還有楊寶玲大不了自己來養活這個家。
這讓范偉非常感動更加堅定自己決定。他也和趙本山說了去北京,沒想到他非常生氣。
范偉只是想突破自己,而趙本山勸他已經成功了,就不要瞎折騰了。
在東北趙本山有權有錢有地位,可去不北京就不是那麼回事,他不可能放棄東北。
那段時間,趙本山一直給范偉打電話說這件事情,但讓他更堅定自己的想法。
趙本山和范偉在發展的問題上,倆人已經產生分歧,一個往東走,一個往西走,思想上不契合,作品效果也沒那麼好。
范偉已經無法繼續和趙本山合作下去,於是決定退出春晚的舞台,離開喜劇。
范偉沒有告訴趙本山,直接對外宣布不做喜劇。他看新聞才知道非常生氣,覺得他腕大了。
范偉也從瀋陽到北京生活,雖然剛開始非常困難,但一家人在一起就知足了。為了這個家,他也一直激勵自己,妻子也鼓勵和支持他。
范偉更加有動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便是拍戲。
其實,范偉是有演技的,喜劇演員是很難做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演員,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喜劇演員。
喜劇演員才是真正考驗表演,范偉做喜劇沒問題,做職業演員更沒有問題,只不過喜劇掩蓋了他的能力。
在演藝圈,范偉也是有一定熱度的,之前他演過戲是有一定經驗,演技都有目共睹。
當范偉想要拍是不缺資源的,只是看他的劇本喜不喜歡。
既然選擇這條路,他不僅僅是想演好戲,還有自己的使命,要證明自己,要家人過上好日子。
范偉想要演戲紅並且賺錢。
2005年,范偉與趙本山在春晚舞台合作小品《功夫》,倆人非常默契,獲得小品類一等獎。
但這是范偉最後一個小品,不久後就宣布不做喜劇的消息。
不少人為范偉的決定感到惋惜,不管是春晚還是娛樂圈,少了一位優秀的演員。他的年紀也不小了,從頭再來很難。
這些聲音變成范偉的動力,每當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想想這些聲音瞬間就有了力量。
當范偉宣布演戲,不少本子找他合作,然而那些爛劇本他根本看都不看,經過篩選,看中電影《芳香之旅》。
這部電影中的角色與范偉之前的角色完全不同,沒有摻雜一點喜劇,挑戰難度還是非常大。
然而他演戲還帶點喜劇,甚至觀眾看到他就想笑,想改變這一點很難,他卻給觀眾驚喜。
在電影開拍之前,范偉推薦所有工作,研究表演 ,揣摩角色,提前將自己帶入到角色當中,還去雲南體驗生活。
因為不會開車,劇中卻有開車戲份,他就去學車,付出了很多,也有了很多第一次。
范偉的表現導演非常滿意,而他也打開自己的市場,獲得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特別表演獎,這一次擺脫了喜劇。
范偉的演藝事業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接到更多優秀的作品,緊接著又演了《耳朵大有福》,獲得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優秀的范偉引起了馮小剛的關注,帶著他一起拍攝電影,與名導合作的非常順利,在電影圈混開了。
基本上演一部戲,他就能拿到一個獎項,十分優秀。
擺脫了趙本山,范偉並沒有被淹沒,而是靠實力證明自己選擇的路是正確的,倆人已經走向完全相反的道路。
在離開春晚幾年後,趙本山也離開春晚,而他一直沒有放棄做喜劇,還在演藝圈蹦躂。
范偉喜歡演戲也是趙本山帶他一起,當初趙本山創作《劉老根》時,主演便是范偉。他想得非常好要一起拍很多部。
然而范偉不跟他幹了,趙本山也找他幫忙,只是給范偉打電話他關機了,覺得他離開了不接自己電話了。
其實是范偉正在拍戲,電話關機了。他一直有一個習慣拍戲關機,不然影響進入角色的狀態,戲演好了,卻耽誤很多事情。
多年以後,范偉和趙本山和解了,一笑免恩仇。他籌備《劉老根3》時,再次向范偉發出邀請來客串。
沒想到范偉同意了,和趙本山再次同框,倆人的變化都非常大,尤其是范偉變成成熟穩重的演員了。
只要趙本山有需要,范偉還是會幫忙,只可惜再也看不到倆人的喜劇,但能看到方位帶來更多精彩的作品。
人到中年,基本上事業都到瓶頸,而范偉卻再次突破了自己,證明自己的實力。
2020年,張藝謀籌備《一秒鐘》,要知道和他合作不是多有人都有機會,不在乎名氣多大只在乎實力。
該影片張藝謀一早就在準備,對待演員選角要求很高,而范偉就被導演看中了。
范偉是很成熟的演員,張藝謀非常滿意,倆人合作也非常順利,根本不需要操心表演。
張藝謀提的要求,范偉很快就懂了,根本不需要教,甚至還可以指點別的演員,讓影片效果更好。
不拍戲時,他也經常跟導演在一起交流表演,是認真負責的演員,導演很喜歡。
在影片中是,范偉表演非常好,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演技,完全想不到以前是做喜劇的,一點喜劇影子都看不到。
范偉憑藉著該影片拿到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這是對他表演最高的認可。
要知道這個獎項非常難拿,尤其是對做喜劇的演員,范偉確做到了,演員這條路走的很成功,十分優秀。
不過范偉也不再追求多高的成就,因為他在追求夢想的同時,忽視身邊的妻子和兒子,給他們的時間太少了。
范偉之前只想著自己,現在卻以妻子和孩子為重心,不應該只有自己快樂,他們也要開心快樂。
妻子為了范偉也付出了很多,他才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拍戲,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家裡陪伴妻子和孩子。
然而孩子已經正大承認有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范偉操心了,現在他照顧妻子的晚年生活,倆人邂逅度過美好快樂的晚年。
有拍戲拍攝,范偉也會去,不過拿出更多的時間在家裡,畢竟人老了沒有年輕時能折騰了。
如今范偉已經60歲了,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堪稱人生贏家。
范偉有今天得感謝要當年那個勇敢做決定的自己,要知道做出這個決定很難,正在巔峰時期。
范偉原本還是一位相聲演員,因為約見趙本山,走向小品的道路,倆人在一起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帶來許多歡樂。
在趙本山帶領下,范偉越來越紅,讓更多人知道有位優秀的小品演員叫范偉。
然而紅了的范偉與趙本山利益想法產生分歧,一個想突破自己,一個只想著賺錢,道不同不相為謀。
雖說喜劇演員轉型演員很難,但范偉證明自己的實力,是影帝。
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雖然很困難,但是越堅持越努力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