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少:以詳細考證,駁辛德勇「四楚霸王」說

古籍 發佈 2023-03-20T09:19:50.683759+00:00

當時我在朋友圈刷到那篇長文,就很想反駁,無奈我有很嚴重的拖延症,這樣拖了幾天,手頭又積壓了一堆別的事,反駁文章也就沒有寫,漸漸連腹稿都忘了。

南宋刻本《史記》一頁

辛德勇教授提出驚人的「四楚霸王」說,是在去年的三月間。當時我在朋友圈刷到那篇長文,就很想反駁,無奈我有很嚴重的拖延症,這樣拖了幾天,手頭又積壓了一堆別的事,反駁文章也就沒有寫,漸漸連腹稿都忘了。

前些天,後台收到一條留言,問:

辛德勇怎麼樣。

這問題有些過於簡潔,我不確定他是在問哪個方面。不過看見辛教授的名字,我立即又想起「四楚霸王」來了,不妨就借這個問題,來好好說一說吧。

辛教授原文連結在此:《世間本無「西楚霸王」》

簡單概括,其主張是:

1,《史記·貨殖列傳》對「西楚」有明確定義。項羽既都彭城,實為東楚,根本不在西楚範圍內。何以竟稱「西楚霸王」呢?

2,原來「西楚霸王」是「四楚霸王」之誤。因為「西」與「四」,長得實在是像,按辛教授原話來說,「西」字相比於「四」字,只不過是多打了條領帶。這叫做形近致誤。

3,項羽分封十八諸侯時,曾將故楚一分為四。數字正好相合。項羽的「四楚霸王」,所霸的範圍,正是這四國。

所以,其結論就是,從來沒有什麼「西楚霸王」,只有一個「四楚霸王」。

那麼我們來研究一下「西楚霸王」。

先說結論,我認為這四個字出現誤字的可能性為零。所謂「四楚霸王」,完全是一種妄猜。不信,請耐心看到最後。

首先,「西楚霸王」這個稱號,在《史記》裡並非只出現過一次,而是反覆出現。我於匆忙間,將《史記》前後翻了翻,看見共有六次之多。若是一次寫錯,兩次寫錯,還可以理解,六次全部寫錯,這概率得有多低?

且看《史記》中的六處原文:

項羽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諸侯,秦竟滅矣。(卷六《秦始皇本紀》)

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卷七《項羽本紀》)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卷八《高祖本紀》)

項藉自立為西楚霸王。(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

西楚伯王項藉始,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

項羽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

這六處原文,最應注意的是後面三處。

先看《秦楚之際月表》中的兩處:

南宋紹興初年刻本(十四行本)

南宋乾道年間刻本

南宋淳熙年間刻本

南宋黃善夫刻本(百衲本)

南宋黃善夫刻本(百衲本)

此表這一處與楚相關的小小區域裡,「西」「四」二字扎堆。假如「西楚」本是「四楚」,那麼這是在短時間內連錯了兩次。

西四二字雖相近,書寫之時畢竟起筆不同,轉抄之人偏將兩個「四楚」添補為「西楚」,其動機是什麼?說是不小心寫錯,形近致誤,恐難令人信服。

此外,應特別注意的是,項羽所封十八王,有十七王均只記載「王某某始」,不稱其國號,獨有漢王一欄寫著「漢王始」,其規格正與「西楚伯王項藉始」是一樣的。(「伯」「霸」二字相通,「西楚伯王」即「西楚霸王」。)

「西楚伯王」四字,在幾種不同的宋刻本中稍有差異。十四行本作「西楚王伯」,乾道本與黃善夫本作「西楚主伯」,淳熙本作「西楚伯王」。

南宋淳熙年間刻本

我認為「西楚伯王」是對的。中華書局點校本舊版是「西楚主伯」,修訂本是「西楚伯王」。

辛教授自述,說他曾在《史記新本校勘》中「主張把『西楚伯王』這句話讀作『西楚主伯』,現在看來是錯誤的」,故也「改從中華書局點校本的讀法」了。

辛德勇教授原文

那麼,這一細節已無爭議,大家看法一致。

我們來細看《秦楚之際月表》中的這一欄:

西楚伯王項藉始

王吳芮始

王共敖始

王英布始

王張耳始

王趙歇始

王田都始

王田安始

王田巿始

漢王始

王章邯始

王司馬欣始

王董翳始

王臧荼始

王韓廣始

王魏豹始

王司馬卬始

王韓成始

王申陽始

西楚與漢,是當時爭雄的兩個勢力。在劉邦戰勝項羽之前,西楚可算正統。故此處也就只有「西楚」與「漢」是明確寫著國號的了。其餘諸王,都只是等著被吞併,沒有什麼存在感,國號是什麼不太重要。且在前一格里已經寫了他們的國號,這裡也就不再重複了。

其餘十八王都是「王」,獨有項羽是「霸王」。這也很好理解。霸王就是所有王裡面最大的王。翻譯過來,就是王中王。

「西楚霸王」與「漢王」相對,明明白白,「西楚」就是項羽的國號。假如此處寫的是「四楚」,那麼這是一個地理概念,與三晉、三秦、三齊是同一性質。以「四楚霸王」與「漢王」相對,豈非不倫不類?

按照辛德勇教授的見解,項羽的國號是單獨一個「楚」字。那麼此處直接寫「楚霸王」不好嗎?何必多加一個「四」字呢?

照辛教授的見解,項羽自立為四楚霸王,所霸之範圍,僅僅是故楚四國而已。也就是項羽自己的西楚國,以及英布的九江國、共敖的臨江國、吳芮的衡山國。

辛德勇教授原文

項羽當時分明是事實上的天下共主,讓辛教授這麼一解讀,名位登時小得多了。這顯然不符合項羽的身份。

前面說了,霸王就是王中王。這個稱號,實際上是相對於大秦的「皇帝」來說的。

當時大秦已被攻滅,「皇帝」的稱號也已經犯了眾怒。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楚懷王,是被推尊為義帝,而非皇帝。(秦滅六國,以六國故地為郡縣,自稱皇帝,故「皇帝」這個稱號在當時是犯眾怒的。)

作為事實上的天下共主,項羽他應該有個怎樣的稱號呢?稱王的話,太普通了,連那些跟著他混的將軍們都一一封了王,自己若也只是稱個王,多沒意思。

所以,稱霸王,是所有王的王。

西楚是其國號,霸王是其尊號,這是相當於皇帝的。

「西楚霸王」對「大秦皇帝」,你看,多麼工整。

把這一層道理想明白之後,你再來看看「四楚霸王」這四個字,是不是不通?就只霸個四楚,他項羽看得上嗎?

且看《史記》中的這一句:

項羽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

南宋淳熙年間刻本

諸侯皆屬,這不是明明白白地說,當時天下諸侯,均歸霸王管的嗎?何止是「四楚」而已啊?

霸王這個稱號,在戰國時代,就是指征服諸侯,稱霸天下的意思。

如韓非說秦王,說秦國若能南破荊楚,「東以弱齊、燕,中以凌三晉,然則是一舉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見《韓非子·初見秦》)

三晉韓、趙、魏,加上齊、燕與楚,正是六國。

所謂「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就是指征服諸侯,稱霸天下。

項羽的「霸王」稱號,對應的就是這一層意思。

辛德勇教授說,項羽是「四楚霸王」,其霸王稱號僅對「四楚」有效。

還舉了一個例子,說項羽分封諸王后,齊國的田榮很快就起兵奪權,吞併了三齊,「項羽不得不統軍征齊,為此,『徵兵九江,九江王布稱病不往,遣將將數千人行』」。

隨後辛教授大發議論,說項羽之所以能向九江國徵兵,是因為「項羽這個『四楚霸王』對『四楚』之地都具有絕對控制的權力,除了直屬於他本人的楚國之外,衡山、臨江、九江這三個諸侯國也都要聽命於他」。

辛德勇教授原文

恕我直言,辛教授這個結論,可謂相當糊塗。

項羽是全天下的霸王,如有需要,他當然可以向諸侯徵兵。而諸侯是否響應,則取決於霸王的實力是否足夠強大。

理論上來說,項羽也可以徵兵於燕趙。只是,自從田榮吞併三齊,漢王吞併三秦之後,北邊就亂成了一鍋粥,其霸王的名義已經管不了那麼遠了。

而英布的九江國,就在淮南,是西楚的後花園。徵兵於九江國乃是理所當然之事。無奈此時霸王的權威,已有所動搖,故英布很不積極。

劉邦吞併三秦後,項羽又將鄭昌封為韓王,令他去阻擋劉邦。

項羽分封十八王時,對應的韓王是韓成。但是項羽把他帶到了彭城,之後又將其直接殺掉了,根本沒讓他到韓國去。

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史記·項羽本紀》)

這說明什麼?說明韓國反而是由項羽「絕對控制」的,而九江國不是。

辛教授自己也說,「項羽不得不統軍征齊」。

為什麼會「不得不」呢?按照辛教授的見解,那三齊又不歸霸王管。田榮吞併三齊,乃是人家齊國內政,關他項羽什麼事?

項羽之所以要管,就因為他是霸王,是全天下的王。

無論是燕趙,還是秦齊,只要是出現了不服管的行為,他西楚霸王就得管。

如果管不了,就像漢王一路長驅向東無法阻擋那樣,那是時勢使然,不是霸王他不想管、不肯管、不該管。

再舉一個有關徵兵的例子。

據《史記·趙世家》,趙惠文王十六年,秦國聯合趙國攻打齊國。蘇秦之弟蘇厲,就給趙王遞上了一篇說辭,勸趙王不要與秦國聯合。其中有這樣一句:

秦趙與國,以強徵兵於韓。

那韓國分明是一個獨立的諸侯國。他秦王是王,人家韓王「也是個一模一樣的王」,又不是秦國臣子,他秦國「憑什麼就這麼大模大樣地」徵兵於韓呢?

以強。

現在來說說,項羽的國號「西楚」,應該如何理解。

辛教授費了許多心力,將當時各諸侯的國號,做了一番排比分析,發現原有的戰國諸侯被一分為多後,仍有保留原國號的,比如燕國、韓國,於是下斷語說,項羽自己的國號就是單獨一個「楚」字。

辛德勇教授原文

這個論斷,首先是證據不足,其次也不通。

當時義帝還活著呢。

義帝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他在被尊為義帝之前,叫做楚懷王,其國號正是一個「楚」字。

假如項羽的國號也是楚,豈不是會同時存在兩個楚?大家說起楚國時,就得加上定語做區分,這是義帝之楚,那是霸王之楚,多麻煩?

而且,兩個楚,誰是正統呢?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當初舉義亡秦之楚,究竟是義帝之楚,還是霸王之楚呢?

這樣一來,連法統問題,都會有些扯不清了。

項羽分封十八王,說是將故楚一分為四,實際是一分為五。除西楚、九江、臨江、衡山四國之外,故楚還有一些零碎土地剩下來。

九江王都六,衡山王都邾,均在淮南,即秦朝的九江郡與衡山郡。臨江王共敖,《史記》明說「共敖將兵擊南郡,功多,因立敖為臨江王,都江陵」,則其封地也只是南郡一郡。

那麼像黔中郡、長沙郡,這些比較偏遠,相對蠻荒的地方,名義上大概還屬於義帝,實際上則還是由項羽控制,就像潁川郡的韓國那樣。

秦時九江、衡山、南郡、黔中、長沙諸郡(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史記·項羽本紀》載:

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

項羽對義帝說的話,雖不真誠,但這話既然說出了口,好歹是要預留一個「地方千里」的吧?黔中、長沙,就很適合。

等到義帝被殺以後,項羽的西楚,自然也就繼承了故楚的法統。

辛教授文中所附地圖,將黔中、長沙都算作臨江王的封地,恐非史實。

至於說《史記》敘事,提起項羽,都單稱一個「楚」字,而不稱「西楚」,這顯然是為了行文簡便,特用省稱。如「始皇帝」省作「始皇」,難道這是改了帝號嗎?

辛德勇教授原文

又如,《史記·高祖本紀》載:

漢王從臨晉渡,魏王豹將兵從。

《資治通鑑》卷九載:

漢王自臨晉渡河,魏王豹降,將兵從。

這魏豹,就是項羽所封十八王之一,其國號分明是「西魏」。這一點,辛教授是沒有異議的呀。難道這西魏國號,從此也要不算數了嗎?

戰國時代的楚國,在滅掉越國之後,就基本實現了一統南方。其疆域廣闊,各地風俗不同,據《史記·貨殖列傳》,大致可分為三塊,分別是西楚、東楚和南楚。

東楚對應的是吳越故地。南楚主要是淮南及長江以南的蠻荒之地。而故楚本土及淮北,就是西楚。當然,我這是比較籠統的說法,並不精確。

戰國初期楚越疆界(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史記·貨殖列傳》:

越、楚則有三俗。夫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

辛德勇教授,便是據此認定項羽的國號不應是西楚,因為其都城在彭城,而《貨殖列傳》明說「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

《史記》說的「彭城以東」,是否包含彭城呢?

我認為是不包含的。「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這是在描述一個地理範圍,當時彭城是一都會,在這句話里,它是作為一個參照物出現的。

《貨殖列傳》在講到三楚之前的上一段中,有這樣一句:

夫自鴻溝以東,芒碭以北,屬巨野,此梁宋也。

「彭城以東」之「彭城」,正與這一句里的「鴻溝」「芒碭」是同一性質,都是參照物。

淮北這個地方,是一塊大平原,沒有名山大川可以用作東西分界的標誌,所以史書便以彭城這一都會來做個參照。

《史記·貨殖列傳》(南宋淳熙年間刻本)

據《漢書·地理志》,漢代的沛郡,實際就是秦朝的泗水郡,漢高祖劉邦將其改名為沛郡。

當漢武帝時(也就是司馬遷著《史記》之時),彭城是屬於楚國的,而這時的楚國,就是原泗水郡的東北角。

西漢沛郡與楚國(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秦泗水郡(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項羽不是漢朝人,他不能預先將彭城從泗水郡(沛郡)分離出去。泗水郡既屬於西楚,彭城自然理應屬於西楚,沒有幾乎全郡屬於西楚而又偏有一小塊屬於東楚的道理。

就算是咬文嚼字來分析,彭城以東為東楚,那彭城以西,總該是西楚了。彭城原在東西交界處,項羽定都於此,稱為西楚,又有何不妥呢?

其實《史記》此處只是在講一個地理概念,西楚、東楚、南楚云云,乃舉其大略言之,並沒有明確的疆界。所以他所提到的地名,也多是漢朝郡國名,這顯然與戰國時候的楚國疆域不能完全吻合。

而項羽的西楚國號,乃是一個政治概念。政治概念,是不受地理概念限制的。

你看,項羽要把劉邦打發到遠惡之地時,就說「巴蜀亦關中地也」,乃「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見《史記·項羽本紀》)

而大漢後來終於定都長安了,卻也仍然叫大漢,沒想過要改成大秦。東漢時又遷到了洛陽,到了曹丞相執掌國政的獻帝時代,更是遷到了許昌,離最初封地漢中、巴、蜀,已相當之遠了,而大漢朝廷似乎並不打算更改國號。

同理,項羽的西楚,也不只是「沛、陳、汝南」這幾塊地方,而是「王梁楚地九郡」(「梁」就是戰國時候的「魏」),包括了東西楚,還有原本屬於魏國的幾個郡。

有一件事,令我非常納悶。辛教授為了發明他的「四楚霸王」異說,竟連沛郡就是泗水郡都不承認了。

你看他說:

辛德勇教授原文

事實上,司馬遷著《史記》時的沛郡,就是秦朝的泗水郡,這在《漢書·地理志》裡,記載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史記·貨殖列傳》說:

夫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此西楚也。

這句話是辛教授自己的也反覆引用了的。

《漢書·地理志》(南宋慶元元年刻本)

我聽說辛教授是學歷史地理出身。

所以,實在是納悶。

看起來,他堅定地認為世間不存在「西楚霸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自己讀不懂《史記》原文,而且連他自己的本專業似乎都沒過關,而他偏偏又非常非常自信。

辛德勇教授說,「四楚霸王」很早就被誤寫成了「西楚霸王」,這導致《漢書》也照抄了這個錯誤寫法。

辛德勇教授原文

我們知道,司馬遷寫完《史記》後,並沒有將書公開,而是在他死後,到了漢宣帝時代,才由其外孫平通侯楊惲將書奏上朝廷,開始公開流傳。

到了成帝、哀帝時,劉向、劉歆父子受詔主持校閱整理秘府藏書,其中便有《史記》。《漢書·藝文志》(依據劉歆的校閱成果《七略》寫成)裡面就記載著秘府藏書有「《太史公》百三十篇」(《太史公》即《史記》)。

劉向的《說苑》,也曾寫到陸賈出使南越的故事,其中就有這一句:

項羽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說苑》卷十二《奉使》)

措辭與《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完全一致。假定《說苑》沒有被人抄錯的話,那麼劉向所看到的《史記》,應該還是寫著「西楚霸王」的。

劉向之子劉歆,自殺於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

班固在《漢書·敘傳》中,自述其於漢明帝永平年間,開始「典校秘書」。《後漢書·班固傳》說班固撰寫《漢書》,「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餘年,至建初中乃成」。永平是公元58至75年,建初是公元76至84年。可知班固受詔「典校秘書」,在永平初年。

從劉歆自殺,到班固典校秘書,期間不足四十年。

班固既有機會看到《史記》原本,也有機會看到劉向、劉歆父子相關著作的原本。

所以,「四楚霸王」這一稱號,究竟是在哪個環節中,被錯寫成了「西楚霸王」呢?

難道是司馬遷一開始就寫錯了?

項羽於烏江自刎時,是公元前202年。據《史記·太史公自序》,司馬遷立志要子承父業撰寫《史記》,是在武帝初次封禪泰山時,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前後不到一百年。

我想,人家項羽好歹是個霸王,名氣這么小的嗎?僅僅一百年後,就沒人知道他的國號是什麼了?

假如「西楚」是錯的,當時的人們不議論嗎?

司馬遷撰寫《史記》時,也是讀過秘府藏書的。難道他所讀的「石室金匱之書」中,竟沒有一篇是寫項羽的嗎?

據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的考證,自從楊惲將《史記》公開以後,此書流傳頗廣,到西漢末年,世間看過《史記》的人已有不少。

假定「四楚」是正確的,司馬遷最開始寫的也是「四楚」,那麼「四楚霸王」這個稱號,在漢朝理應有很多人知道。

就算班固沒有見到《史記》原本,也理應聽說過「四楚霸王」的故事。畢竟,項羽可是個傳奇的大人物啊,「四楚霸王」不是什麼犄角旮旯里的冷知識。

究竟是誰有這個能耐,將「四楚霸王」錯寫成「西楚霸王」,還連錯六次,還就此在當時的知識界學術界統一了口徑,導致班固也只能跟著錯了?而這個錯誤,當時竟沒有人出來糾正,竟要一直等到兩千年後,才由火眼金睛的辛教授來發現?

《漢書》裡面,除了有「西楚霸王」這一稱號以外,還有單稱「西楚」的例子。

《漢書·鄒陽傳》:

高皇帝燒棧道,水章邯,兵不留行,收弊民之倦,東馳函谷,西楚大破。

這幾句話,出自鄒陽給吳王劉濞的諫書。

而《史記·鄒陽傳》,只寫了鄒陽在梁國時的事跡,此前他在吳國的事跡,一句沒提,所以也就沒有收錄這篇諫書。

鄒陽是文景時代的人,他寫這篇諫書時,七國之亂還沒有發生。這就說明,在司馬遷之前,人們知道當年有一個傳奇人物是西楚霸王,而且寫下來了,而且傳下來了。

這篇諫書,《史記》不收,而《漢書》裡有,可知《漢書》不是因為照抄《史記》而抄錯的。

假如鄒陽本來寫是的「四楚」,班固看到這裡竟不疑惑的嗎?

鄒陽既知道西楚霸王的故事,那麼他的朋友枚乘,也理應知道的。他們都是寫文章的高手,「以文辯著名」。這些歷史故事,他們平時閒談,大概會經常說起吧?當時的知識界學術界,應該會有很多人知道的吧?

辛德勇教授說,「四楚」的性質,就和三晉、三秦、三齊是一樣的。

辛德勇教授原文

我們知道,三晉指的是韓、趙、魏,這是自古已有的概念。而三秦、三齊,正是項羽所分。且這三秦、三齊,很快就被滅掉了。

然而,三秦、三齊這兩個地理概念,卻一直流傳至今。

可「四楚」呢?不但《史記》《漢書》裡一條記載都沒有。事實上,翻遍二十四史及《資治通鑑》,也一條對應的記載都沒有。

這說明什麼?說明歷史上根本不存在「四楚」這樣一個地理概念。這個概念是辛德勇教授,於去年三月間,剛剛發明的。

三晉、三秦、三齊,其組成部分都是大小相當,它們本是一分為三,而又被並稱為一。史書里提起「三晉」「三秦」「三齊」,也都是指這一地域內的諸侯集團,或者指這一地域而言。

而楚地的衡山、九江、臨江三國,均在南楚,其大小與項羽之西楚極不相稱,不足以並稱為四楚。

且項羽的西楚縱跨楚梁二國。梁就是戰國時候的魏。也就是說,辛德勇教授所發明的這個「四楚」,還占著「三晉」好大一塊土地。梁地忽而屬晉,忽屬楚了。

這樣認真想一想,也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古代不會出現「四楚」這種奇怪的地理概念。

而三楚這一概念,則不只是《史記·貨殖列傳》裡有,其他漢朝人的著作里也有。

比如揚雄的《方言》,就經常提起南楚,措辭如「江淮南楚之間」「南楚江湘之間」「南楚之外」等等。也有三次提及「西楚」,其中一段是這樣:

齊宋之間曰巨,曰碩。……荊吳揚甌之郊曰濯,中齊西楚之間曰訏。(揚雄《方言·卷一》)

晉代郭璞注曰:「西楚,謂今汝南、彭城。」

《方言》一書不曾提起東楚,大概因為東楚本是吳越故地,上面引文中的「吳揚甌」正對應著東楚。

也就是說,三楚這一地理概念,是當時人們普遍知道的,而「四楚」這一概念,從來不曾存在過。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秦漢竹簡中的「西」「四」二字是什麼樣子。

上圖是「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幾個字。(我截圖時,是隨手截取相鄰的兩個字,它們並不都是詞語。)

上圖是「銀雀山漢墓竹簡」中的幾個字。(下排右邊兩個,「西風」與「西方」是摹本,非原簡圖片。摹本「西風」對應的原簡,即左邊這個「西風」。)

圖片雖然不太清晰,但「西」「四」二字,還是能夠輕易分辨。

秦漢竹簡中的「四」字,筆畫圓潤清爽,並不拖泥帶水,要把這個字誤認為「西」字,是很不容易的。

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

不知各位以為如何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