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終評項目 | 秦漢帝國的搖籃——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中國文物報 發佈 2023-03-20T16:45:53.875459+00:00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劉瑞秦漢櫟陽城,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新興、武屯街道。據文獻記載,櫟陽自秦獻公二年遷都櫟陽(前383年),到孝公十一年遷都咸陽為秦都34年,期間秦人再次開展了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


發掘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

劉瑞


秦漢櫟陽城,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新興、武屯街道。據文獻記載,櫟陽自秦獻公二年遷都櫟陽(前383年),到孝公十一年遷都咸陽為秦都34年,期間秦人再次開展了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秦末楚漢,櫟陽先為塞王司馬欣之都,後為漢王劉邦之都。漢初劉邦先以櫟陽為都,後高祖七年「長樂宮成,自櫟陽徙長安」,櫟陽是大漢王朝的第一個都城。

1980-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櫟陽發掘隊在劉慶柱、李毓芳先生帶領下對櫟陽開展了為期兩年的考古工作。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聯合組成的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重啟櫟陽城考古,先後確定三座古城,確定三號古城的時代為戰國中期至西漢前期,是文獻所載秦漢為都時期的櫟陽所在。


在西安市閻良區等各級地方政府支持下,從2018年開始在三號古城內開展較大面積發掘,2019-2020年發掘三號古城四號——九號建築,將臨近城內北牆的「後宮」區域進行較完整揭露。2021年因新冠疫情影響,年底田野考古清理到西漢地層後被迫停止,2022年即在其基礎上完成發掘區清理,完整揭露三號、十一號建築。三號古城核心區面積曰10萬平方米,2019-2022年發掘中面積約5415平方米。

三號建築位於發掘區西側,東北為十號建築。建築整體坐北朝南,呈長方形,由台基、散水等組成。

宮殿台基呈曲尺形,東西長13.64~33.14米、南北寬3.72~13米、殘高0.55~0.79米。台階周壁局部發現有牆皮殘留,面為白灰抹平,有火燒痕跡。台基周緣設置有19個壁柱,壁柱間距不等,南北、東西壁柱多不對應。台基的東北、西北、西南各設置1個登臨台基的坡道,其中東北角為1號坡道,北臨十號建築,東通往十一號建築1號院,向西通向台基,西高東低緩坡狀,東西長4.8、南北寬2.35米,分三節,其東西各為一個長方形平台,東西1.5、南北寬2.35米,中間斜坡長2.5米,坡度約20°,局部殘存砂粒。

三號建築台基東側的南北兩側各設置1台階,對稱分布,形制、規格一致。1號台階,位於台基南,內夯土外空心磚,東西寬2.46米,4階,階寬0.35~0.4米、高0.33米左右。在台階四角外各有1圓形柱洞,顯示台階上原應有建築存在。


三號建築台基四周發現散水,台基北側、西側散水外發現屋檐滴水形成的滴水坑,揭示建築原為瓦頂。在散水外緣之內,發現連續分布的間距不等陶立管,從位置判斷,其可能與「擎檐柱」有關。發掘過程中,在三號台基西北、東北、西南、東南角各發現一枚俗稱「瓦當王」的大半圓瓦當,為解決長期以來爭論未解的大半圓瓦當如何使用等學術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

三號建築台基之上為原建築空間,受晚期遺蹟破壞,東側未發現建築使用期間地面,在台基中部偏西分布有1座半地下建築(編號F1,2016年探溝發掘中清理),向西新清理出1處遺蹟(編號F2)。F1,坐北朝南,由門道、通道和地下空間組成,整體呈不規則甲字形,南北長4.32~9.52、東西寬0.9~4.81、四壁殘高約0.8~0.9米,使用面積29.27㎡。F2,根據形制判斷,其由台基上的室內廁位和房外排污坑兩部分組成。受晚期遺存破壞,廁位上部結構不存。發掘揭示,廁所可分早晚兩期。

十一號建築,位於發掘區東側,通過北側廊道西折後與十號建築連接。台基呈長方形,東西長21.3、南北寬16.8米,殘高約0.55~0.7米,面積357.84㎡。台基南側的東西方向各設一台階,台基西側設2個台階,西北側與北側廊道連接。台基上殘存獨立房間4個,台基周圍分布壁柱18個,西側、南側、北側發現散水,東側未發現。台基北側廊道以東的殘存散水,在內外兩條立瓦內用卵石平鋪,殘長2.6、寬0.67米,殘存卵石9排,東西長2.52米,呈南高北低。卵石橢圓形,徑8~10厘米。在台基北、南、西側散水與台基間均分布有陶立管。


考古清理和進一步的解剖發掘揭示,三號古城三號、十一號等建築從戰國中期建成之後,一直延續使用到西漢前期,建築形制、布局未有改變。


在考古清理的過程中,在三號、十一號建築之上,還清理出成片分布的由田間道路、溝渠、水井、田地等組成的漢代農田,它們與農田中較規律分布的犁溝、牛蹄等一起,共同構成了迄今為止第一次在秦漢都城附近發現的農業景觀。

2021-2022年開展的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三號、十一號建築的清理工作,第一次完整揭示出戰國中期至西漢前期都城核心區重要建築的平面形制,是戰國秦漢考古的重要發現。從2019-2022年以來從三號至十一號等建築發掘的情況看,不同建築功能、等級的建築,無論建築平面與布局,還是建築材料的使用、散水位置與組合等等都存在明顯的等級差異

根據勘探、發掘資料已可確定,通過三號建築東側南北兩台階,向南向北,存在著一條貫穿整個三號古城核心宮殿建築的南北向軸線。作為目前考古發現並確定的時代最早的都城軸線,它的發現和確定,對戰國秦漢都城乃至我國古代都城的布局研究均有重要價值。


在三號建築發掘清理出的諸如半地下建築、廁所等建築組成,在三號、十一號建築等清理出的如空心磚台階、大半圓瓦當、陶立管的使用等等,都大大提前了我們對相關建築內涵構成、高等級建築材料使用的時代認識,是目前考古工作揭示出的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考古實證,對戰國乃至秦漢一系列高等級建築的深入研究有重要價值。

2019年以來在秦漢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核心區宮殿建築的大面積連續性考古發掘,是近年來我國戰國中期列國都城核心建築的重要發掘,隨著一系列大型建築的清理,使我們對戰國時期,特別是對從戰國中期延續到西漢初期的從王國到帝國時代主要核心建築的特點、形制和演變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



發掘工作照



作者: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版權說明:本平台有關「十大考古新發現」專題的視頻和內容,版權歸版權人所有。轉載需經版權人同意或授權。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黃雪芮 王雨瑩

覆審 | 馮朝暉

監製 | 李 讓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