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驛兵變,太子李亨如何幕後操盤,成功上位?火中取栗真是高明

之華說史 發佈 2023-03-22T04:08:33.816012+00:00

天寶十五載六月,在長安城即將淪陷的前夕,唐玄宗一行人馬在夜色的掩護下,很快逃出了長安城,繼之又經過了咸陽橋。

之華說史,史說自話。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六月,在長安城即將淪陷的前夕,唐玄宗一行人馬在夜色的掩護下,很快逃出了長安城,繼之又經過了咸陽橋。


1、逃難的狼狽像


待大隊人馬全部通過後,楊國忠又要放火燒橋,說是怕叛軍過橋來追。

士兵們把柴草放在橋上,放火點燃,一時濃煙滾滾,火光四照。玄宗騎在馬上走在前邊。

回頭望見濃煙瀰漫,便對高力士說:「士庶各避賊求生,奈何絕其路。」

於是吩咐高力士留下組織撲火,待火撲滅後再追趕隊伍。玄宗自己將率眾繼續西行,將至咸陽,玄宗派遣宦官王洛卿打前站,告諭郡縣官吏準備食宿。


將近中午,方至咸陽,玄宗一行進入縣東的望賢宮等著就餐。孰料前來打尖的宦官與縣令早已逃之夭夭,蹤影皆無,縣衙也是人去樓空。

玄宗忙派人徵召,但是「吏民莫有應者」。目睹這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玄宗神色沮喪,萬念俱灰,坐在樹下,「拂然若有棄海內之意,高力士覺之,遂抱上足,嗚咽開諭,上乃止。」

玄宗見眾人飢餓難忍,御馬又患病,遂令人宰殺御馬,拆行宮房木煮食之,眾人悉不忍心下手。從清晨到中午,玄宗粒米未進,又經過40里路的奔波,此時玄宗早已飢腸轆轆,但又不便說出。

這位走了72年人生之路的大唐天子今天第一次親身體驗了何謂忍飢挨餓。

最後,曾幾何時,權勢熏天、炙手可熱的權相楊國忠只好親自到街上買了胡餅,裝在衣袖中送給玄宗。

玄宗從未想到自己會落魄到如此地步,真是百感交集,難言萬一。

這時附近的百姓聞訊後才前來獻食物。

玄宗親自問他們說:「卿家有飯否?不擇精粗,但且將來。」於是男女老少簞食壺漿,爭獻食物。儘管獻的是些粗飯,飯中還夾雜著不少麥粒與豆粒,然而飢不擇食,這些平素連宮中的山珍海味都吃膩的皇孫們卻「爭以手掬食之」,狼吞虎咽,如風捲殘雲一樣,轉瞬之間一掃而光,還叫嚷著沒有吃飽。

凡是來送食物的,玄宗悉酬其值,百姓們見大唐天子淪落到如此窘迫地步,不禁失聲痛哭,玄宗見狀亦感動得老淚縱橫。

這時有一白髮老翁,曳杖前來,走到玄宗面前,伏地陳詞道:

「草民郭從謹,敢獻芻言,未知陛下肯容納否?」

玄宗道:「但說無妨!」

從謹道:

「祿山包藏禍心,固非一日;亦有詣闕告其謀者,陛下往往誅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是以先王務延訪忠良以廣聰明,蓋為此也。臣猶記宋璟為相,數進直言,天下賴以安平。自頃以來,在廷之臣以言為諱,惟阿諛取容,是以闕門之外,陛下皆不得而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嚴邃,區區之心無路上達。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訴之乎!」

玄宗聽了這位老人的肺腑之言,不禁痛心疾首,無地自容,連忙回答:

「此朕之不明,悔無所及。」

不久,尚食官拿來御膳,玄宗命先分賜隨從官員,最後自己才吃。但是,六軍兵士尚粒米未進,無奈只好讓兵士散詣村落,自去求食。


待至未時(相當於下午三點),兵士復集,一行人馬繼續前進。到了子夜,才抵達金城(今陝西興平縣)。

當地縣令及百姓悉外逃避難,僅留空城一座,但萬幸的是,屋中飲食餐具仍在,大家於是得以填飽肚子。將要安歇時,驛館又無燈火,於是,經過了100餘里路的奔波消耗,眾人已是疲憊不堪,遂已無尊卑貴賤之分,大家「相枕藉而寢」。玄宗房中也是漆黑一片,玄宗只好與貴妃在房中對坐著,默默無言。

經過了這一天的風塵僕僕的長途跋涉和忍飢挨餓的風餐露宿,使許多平素過慣養尊處優的人,在充滿艱辛、危險、苦難,甚至吉凶未卜的征途面前望而卻步,偷偷地離去,就連玄宗身邊的親信宦官頭目內侍監袁思藝亦不辭而別,非自然減員不斷增加。

黎明時分又是一場虛驚,人們在睡夢中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驚醒,認為是叛軍追來,嚇得膽戰心驚,有的人竟嚇得啼哭躲藏。不久,陳玄禮來報,來人乃哥舒翰的副將王思禮及其隨從,王思禮從潼關逃出,趕到長安聽說皇帝失蹤,他估計皇帝一定會向西走,遂沿途追來。

王思禮給玄宗行過大禮後,便詳細稟報了潼關失陷的經過。玄宗此時方知哥舒翰作了俘虜,為此倍感悔恨愧疚,因為他已經省悟到他催逼哥舒翰貿然出關作戰已鑄成改變他自身命運及唐朝歷史的大錯。

他聽王思禮講完,想了想,遂任命他為河西、隴右節度使,要他即日趕赴任所,召集軍馬,以圖收復失地。王思禮接受任命後,立即率隨從飛馬離去。


2、冤死鬼楊國忠


六月十四日,玄宗一行人馬又風塵僕僕、馬不停蹄地走了一天,傍晚來到了興平縣西郊的馬嵬驛。

兩天來,六軍將士隨從護駕,一路上櫛風沐雨、曉行夜宿、忍飢挨餓,疲憊不堪,至此,個個已是牢騷滿腹,怨氣衝天,不禁刀槍出鞘,箭拔弩張,一場譁變已是一觸即發。

六軍統帥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曾率領禁軍出生入死參加玄宗平定武韋之亂和太平公主的政變,功勳卓著。


陳玄禮長期擔任禁軍統帥,他生活淳樸自儉,為人篤厚誠實,深得六軍將士擁戴,又頗受玄宗的信任。

他對楊國忠執政以來的專橫跋扈、恣弄威權的作風深惡痛絕,尤其致使「祿山叛逆,鑾輅播遷,梟首覆宗,莫救艱步」。

在陳玄禮看來,今天這一切惡果和災難都是由楊國忠一手促成的,這種認識不僅僅是陳玄禮一人的看法,而且是整個六軍將士的共識。

所以,當六軍將士在馬嵬驛因飢疲交加群情激憤而欲有所舉措之時,陳玄禮害怕事態擴大,遂因勢利導地對將士們說:

「今天下崩離,萬乘震盪,豈不由楊國忠割剝氓庶,朝野怨咨,以至此耶?若不誅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憤!」

將士們答道:

「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願也。」

於是,陳玄禮帶頭髮難,並得到了整個六軍將士的普遍支持,這樣,一場改變玄宗及整個唐朝命運的兵變開始了。

恰巧這時,有吐蕃使者20餘人,由於飢不得食,正圍著楊國忠七嘴八舌地訴苦。楊國忠還未及答話,六軍將士突然齊聲高呼:「國忠與胡虜謀反!」說著便放箭射中楊國忠的馬鞍。

嚇得楊國忠從馬上摔於地下,起身便匆忙逃進馬嵬驛的西門,將士們蜂擁而入,將禍國殃民的楊國忠亂刀殺死,之後又將其肢體臠割,還用槍挑著他的首級懸掛於驛門外示眾。


接著又殺死楊國忠之子戶部侍郎楊暄,以及韓國夫人與秦國夫人。御史大夫魏方進見狀便想阻攔,大聲喊道:「汝曹何敢害宰相!」話音未落即被憤怒的將士殺死。

左相韋見素聞亂而出,亦被將士打得頭破血流,正在這生死危急關頭,幸好有人高聲喊道:「勿傷韋相公!」這才使得他倖免一死。


3、馬嵬驛之變


接著,譁變的將士們又將玄宗所在的驛舍圍個水泄不通。玄宗聽到外面喊殺連天,人聲鼎沸,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便問身邊隨從。隨從告訴他楊國忠已被將士以謀反罪殺死。

至此,玄宗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他畢竟是具有幾十年政治鬥爭經驗的老手。於是他拄著拐杖漫步走出驛門,非但沒有責怪六軍將士,反而以好言相慰,並讓他們收兵歸隊。

但是,將士們拒絕接受命令,玄宗見狀大為不安便急忙讓高力士去詢問陳玄禮為何這樣,陳玄禮回答說:

「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恩正法。」

玄宗聽後,猶如晴天霹靂,嚇得面如土色。

對於玄宗來說,誅殺一楊國忠並不足惜,何況他對楊國忠也早已厭棄。他原以為殺了楊國忠即能平息眾怒,誰想六軍將士還要殺楊貴妃,這是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現實。

可是面對眼前這一群殺氣騰騰、凶相畢露的將士,玄宗不禁心驚肉跳、方寸紊亂。

至此,玄宗已隱約感到局面完全失控,自己已無力回天。

遂有氣無力地說了一句:「朕當自處之。」說完轉身入門,倚杖俯首而立。

左相韋見素的兒子京兆司錄參軍韋諤見玄宗仍猶豫不決,趕緊上前跪拜奏道:

「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願陛下速決!」

說著叩頭力請,甚至流血。

玄宗仍辯解說:

「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

高力士見玄宗還是執迷不悟,遂又接著勸說:

「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

至此,玄宗知道說什麼都已無濟於事,於是悲痛欲絕地同貴妃作了最後決別。

這時貴妃亦明白自己死期將至,涕泣嗚咽,語不勝情,對玄宗說:

「願大家(稱玄宗)好住,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乞容禮佛。」

然後高力士將楊貴妃帶到驛舍內一所佛堂,用帛帶縊殺於佛堂前的梨樹下,時年僅38歲。


楊貴妃剛剛斷氣,南方進貢的荔枝即飛馬送到,玄宗望著鮮嫩欲滴的荔枝,不由得想起貴妃及17年來與貴妃在一起共度的美好時光,遂失聲痛哭,復命高力士拿著鮮荔枝祭祀貴妃。

然而圍困驛舍的六軍將士並未散去,玄宗即喚人將貴妃的遺體抬到庭中,叫陳玄禮等人查驗。

陳玄禮抬起貴妃的頭,見她的確已死,這才解甲釋胄,向玄宗頓首請罪說:

「國忠撓敗國經,構興禍亂,使黎元塗炭,乘輿播越,此而不誅,患難不已。臣等為社稷大計,請矯制之罪。」

玄宗並未責怪而是安慰眾人說:

「朕識之不明,任寄失所。近亦覺悟,審其詐佞,意欲到蜀,肆諸市朝,諧朕夙志,將疇爵賞,何至言焉。」

令他去曉諭將士,陳玄禮等人高呼萬歲,再拜而出。

如此六軍將士才解圍同意西進,於是六軍將士的譁變暫被平息。


4、馬嵬驛兵變真相


馬嵬驛兵變是一次有預謀、有計劃、有指揮的行動。

太子李亨正是利用了六軍將士的憤怒情緒,慫恿和支持陳玄禮等人發動兵變,誅殺楊國忠,六軍將士飢疲交加僅是馬嵬驛兵變的一個次要因素。

在這次兵變中,李亨一石四鳥:一是誅殺政敵楊國忠,二是獲得將士認可為他日後靈武自立創造條件,三是把自己塑造成「玄宗爛攤子」唯一收拾人的形象,四是借兵變成功上位。


馬嵬驛兵變決不是六軍將士一時頭腦發熱,感情衝動所致,實際上它是在有人精心策劃與指揮下,六軍將士們在這場兵變中充當了某些人去實現其政治野心的工具。

親自設計與導演馬嵬驛兵變的幕後人物就是其後不久於靈武自立的太子李亨。

李享自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七月,被冊封太子伊始,迄至至德元載(公元756年)七月十四日,於靈武即位,其間經歷了禍患接踵、險象環生、度日如年的18載的漫長歲月。

玄宗選定李亨作為皇位繼承人,這使李林甫為自己編織的美夢一下子就被擊得粉碎,不佐太子,禍患無窮,要想消災免禍,莫過於撤換李亨,使其重蹈李瑛的覆轍。這樣一來,楊國忠、王供、楊慎矜等人悉被李林甫利用扮演其「巧求陰事以傾太子」的打手。

楊國忠參預此事藉以謀取高位,而李林甫則是為了固權保位,必欲置太子李亨於死地而後快。儘管撤換太子要冒極大的風險,但是,李林甫還是決心孤注一擲。

所以,從「東宮虛位,玄宗未定所立」開始,一直到馬嵬驛兵變,太子李亨始終是李林甫、楊國忠二人聯手打擊陷害的首要目標,若非李林甫先歿於人世,他遲早也會受到李亨的報復。

史稱:

李亨「聰敏強記,屬辭典麗,耳目之所聽覽,不復遺忘。」

這雖不乏溢美之辭,但李享決不會輕易忘記前嫌宿怨,倘若時機成熟,他會有充分的理由毫不留情地來剷除阻礙其稱帝的政敵。

安祿山叛亂後,玄宗想讓李亨監國,這引起了楊國忠的極度震驚與恐慌,有如大難臨頭,因為,如果李亨監國,實際上也就意味著楊氏家族福運的終結,甚至連身家性命都難保全。

楊國忠幫助李林甫陷害打擊太子,其積怨由來已久,所以,極力唆使慫恿楊貴妃「銜土請命」,結果成功地阻止了李亨監國,這無疑會引起李亨對楊氏家族更刻骨的仇恨。如想要儘快登上皇位,君臨天下,李亨就必須首先剷除楊國忠,馬嵬驛兵變的全部癥結就在此。

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充滿危機與險惡的18年的太子生涯中,李亨對覬覦與傾覆東宮者一味地採取消極被動的守勢絕非長久之計,唯一的出路在於付諸武力解決。

「安史之亂」造成的政局動盪為太子李亨策劃兵變提供了可能。逆胡詣闕,國人惶恐,玄宗受阻中斷傳位,徹底粉碎了李亨監國的幻想,所以,他決心尋機剷除楊國忠及其家族。

但是,草率從事,與之火併,非但很難得到群臣的普遍支持,而且在統治中心長安城貿然發難,也很難穩操勝券。

公元756年,唐朝內外局勢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對李亨越來越有利,潼關失守危及到都城長安的安全,臣民渙散,軍心不穩,加之安祿山借誅楊國忠而叛,無形之中將人們的矛頭指向了楊國忠,連王思禮亦蠢蠢欲動,楊國忠已成為眾矢之的,陷入四面楚歌的絕境。

王思禮等將領謀誅楊國忠之事充分地反映了唐軍內部普遍存在著對楊國忠仇視不滿的情緒,哥舒翰的優柔寡斷,不用王思禮之計,結果機密外泄,坐失除楊良機。楊國忠聞訊加強防範,抑止了潼關守將倒戈西向,並借唐玄宗的詔令逼迫哥舒翰出關作戰,靈寶一役,官軍潰敗,通向長安的門戶被叛軍打開,至此軍事格局突變,形勢於唐廷更加不利,陳玄禮企圖剷除楊國忠也是在這時滋生的。

《新唐書》卷121《王毛仲附陳玄禮傳》云:

「安祿山反,謀誅楊國忠闕下,不克。至馬嵬,卒誅之。」

軍心不穩,對李亨收買拉攏禁軍極為有利。太子本為皇位合法的繼承人,戰亂期間,眾望所歸,拉攏人心自然非太子莫屬,玄禮追隨玄宗多年,富有政治鬥爭經驗。

正是如此,他才能窺測到李亨急於登基以圓皇帝夢的內心世界,料其一定能支持兵變,所以,才敢同李亨秘密串聯,共議除楊大計,既有六軍將士的大力支持,又有太子李亨作為政治靠山,那麼,誅楊清君側名正言順,陳玄禮也就再無顧忌可言。


5、始作俑者為何是太子李亨?


同時從另一方面亦可證明太子李亨是馬嵬驛兵變的始作俑者。

李亨在兵變成功後遲遲不敢來見玄宗,玄宗無奈只得派出人馬「使人偵之」這是極不正常的現象。


何況馬嵬驛兵變得手後,李亨不願追隨玄宗入川,拋開劍南是國忠巢穴因素外,主要原因想必還是策劃指揮兵變,心懷鬼胎,決心擺脫18年來玄宗對他的束縛與控制。這根據所見到的史料亦可證明,李亨無法迴避慫恿支持兵變之嫌。

《資治通鑑》卷218載:

「丙申,至馬嵬驛,將士飢疲,皆憤怒。陳玄禮以禍由楊國忠,欲誅之,因東宮宦官李輔國以告太子,太子未決。」

從上述不難看出太子李亨也是事先就知道此事的。所謂的「未決」不過默許而已。

《舊唐書》卷108《韋見素傳》亦載:

「翌日,次馬嵬驛,軍士不得食,流行不遜。龍武將軍陳玄禮懼其亂,乃與飛龍馬家李護國(後改名李輔國)謀於皇太子,請誅國忠,以慰士心。是日,玄禮等禁軍圍行宮,盡誅楊氏。」

這說明馬嵬驛兵變絕非陳玄禮孤身一人、單槍匹馬策劃發動的,太子李亨非但事前知道此事,而且又直接參與策劃並指揮了這場兵變,同謀者除陳玄禮外還有宦官李輔國。

《舊唐書》卷184《李輔國傳》記載得就更露骨了:

「至馬嵬誅楊國忠,輔國獻計太子,請分麾下兵,北趨朔方,以圖興復,輔國從至靈武,勸太子即帝位,以系人心。」

通過對上面材料的分析,可以認為太子李亨不僅在幕後直接策劃與指揮了這場兵變,而且他又與其同謀者設計了倘若兵變得手後的下一步行動計劃及其具體安排。

另外,從《舊唐書》卷51《楊貴妃傳》的記載中,亦可看到一些蛛絲馬跡:

「及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

上述的一切無不說明馬嵬驛兵變的真正幕後指揮者是善於偽裝的太子李亨,馬嵬驛兵變決非是在偶然的場合下爆發的,它是唐朝天寶年間以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複雜尖銳,特別是皇位繼承權爭奪鬥爭激化的產物,這在天寶末年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政治氛圍下是無法避免的。


馬嵬驛兵變的成功,非但使太子李亨搶班奪權成為可能,同時也為太子李亨日後在靈武自立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礎,從而成為太子李亨一生中至關重要的轉折點與契機。

非但如此,這同時也是整個大唐王朝的歷史轉折點,因為馬嵬驛兵變後,太子李亨徹底放棄了追隨玄宗西行蜀中避難的逃跑念頭,而是毅然決定同玄宗分道揚鑣率部北上朔方,最後即位於靈武。

這在唐朝失去半壁河山,處於風雨飄搖、生死存亡的危急之秋,此實為一個勇敢而英明的決策,它給時人以巨大的鼓舞與希望。

因為隨著肅宗靈武即位,使唐朝政治中心有所維繫,無疑是王室再造,藉此才能動員組織領導全國軍民抗擊叛軍,以期收復失地,再現昔日大唐王朝的輝煌,後來唐朝歷史進程也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倘若肅宗真的追隨玄宗西行入蜀,則唐朝必然失去重心,或偏安,或覆亡,前途不堪設想。


晚唐詩人鄭畋的一首《馬嵬坡》極為深刻地評價了馬嵬驛兵變的作用及意義:

肅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