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比亞迪減產,路透社是何居心?

車軲轆話v 發佈 2023-03-22T18:50:20.416763+00:00

3月22日,路透社有篇報導,號稱引用了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及內部備忘錄,說比亞迪決定減少兩家電動汽車工廠的班次。該報導很快引起網友關注。路透社報導:西安工廠(生產宋、秦)部分員工每周只工作四天,每天輪班兩班,每班八小時。深圳工廠(生產漢)的班次從每天三班減少到每天兩班。

3月22日,路透社有篇報導,號稱引用了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及內部備忘錄,說比亞迪決定減少兩家電動汽車工廠的班次。該報導很快引起網友關注。

路透社報導:西安工廠(生產宋、秦)部分員工每周只工作四天,每天輪班兩班,每班八小時。深圳工廠(生產漢)的班次從每天三班減少到每天兩班。

目前尚不清楚班次調整會持續多久,備忘錄沒有給出原因,也缺乏一些細節,但知情人士說,前期擴大的產能碰上當前疲軟的需求,導致供需關係失衡。

比亞迪員工還爆料,訂單減少工作時長驟減,庫存車輛可滿足市場需求。至於其他裝配廠是否會受到生產計劃變化的影響,班次減少對產量的影響也不清楚。

近日,比亞迪漢和唐冠軍版車型上市,剛發布完新車,比亞迪的官網就「崩了」,有網友表示:「這是熱度太高了嗎?」

如果真如路透社報導那樣,比亞迪都要減產了,那其他車企可想而知,好過的車企應該就沒有幾家。

據集微網報導,比亞迪回應減產傳聞稱,網上的信息不屬實。目前,公司銷售情況良好,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預計3月銷量將超過2月,創今年新高。

報導比亞迪減產,路透社有何居心?按理說,在全球傳媒領域,路透社的地位舉重輕重,成立於1851年的它,號稱全球三大通訊社之一啊。

這樣一家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傳統通訊社,不可能空穴來風隨意報導虛假新聞的。但是,比亞迪很快就出來闢謠了,這兩者,你會選擇相信誰呢?

路透社如此關注國內企業,這在過去是幾乎不可能的。從這個層面來看,中國的車企,尤其是比亞迪,其影響力已經是世界級的,因此一舉一動才會引起路透社這樣的世界級的媒體來關注。

目前,比亞迪已經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不過,比亞迪自年初以來產銷也有所放緩。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比亞迪1月和2月的日均產量為5749輛,比去年10月和11月的日均產量減少22%。

為了「卷」贏對手,比亞迪也開始了促銷活動。比亞迪官微消息,從2023年3月10日至3月31日開展專項限時營銷活動。

其中,宋PLUS車系下訂即可尊享88元抵扣6888元購車款,海豹下訂即可尊享88元抵扣8888元購車款。

此外,比亞迪王朝系列產品已經啟動降價,老款車型優惠幅度在1萬元以上,部分熱門現款產品也有上千元優惠,且交車周期較去年出現不同程度的縮短。

實際上,從秦plus的2023冠軍版開始,比亞迪就拉開了今年的降價攻勢,秦plus DMI的冠軍版一下就降到了10萬元以下。

明眼人都知道,秦plus的DMI的中期改款會在第三季度推出,有可能是在10萬元左右起售,而現款車就成為庫存了。

比亞迪降價大促銷,相當於是清理庫存,為後面的中期改款來鋪路,和秦plus 2023 冠軍版是同樣的路數。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比亞迪官方並沒有像特斯拉、小鵬汽車那樣直接宣布降價,降價行為是各地4S店自發進行的。

再說幾句

降價也分為不同情形,不少汽車廠商降價是為了生存;另外一些廠商降價則是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比亞迪就是後者中的典型。

比亞迪主動調價促銷,可見其產業鏈承壓狀態有所緩解,已經恢復到能滿足再次接手大量訂單的狀態。

比亞迪目前在技術、口碑等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其它廠商短時間內難以趕超。如果跟著比亞迪的節奏來規劃產品,也會影響它們的競爭力。

都看到這裡了,點個讚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