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寶船世界領先,為什麼明朝自下西洋之後就不再繼續發展水軍?

懂點歷史趙富貴 發佈 2023-03-22T18:58:58.192039+00:00

近幾年,中國的航海事業逐步發展,我們從國外購買戰艦,進行研究,生產出屬於自己的艦隊,說起中國的航海事業,世界人民對鄭和的了解程度不亞於哥倫比亞等航海家。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近幾年,中國的航海事業逐步發展,我們從國外購買戰艦,進行研究,生產出屬於自己的艦隊,說起中國的航海事業,世界人民對鄭和的了解程度不亞於哥倫比亞等航海家。

但在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後,明朝卻沒有繼續發展水軍的力量,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下西洋的高光時刻

鄭和下西洋,讓更多的歐洲國家看到了東方文明——明朝的繁榮,同樣也引來很多西方國家的教會人員,前來中國傳教,從當年明朝每年迎接外來使者的開支就可以看出,這個東方國家在西方的威望。

明朝的威名遠揚,七下西洋的壯舉,拉近各國之間的交流,如此大規模的艦隊,讓中國的海軍事業發展達到了巔峰時刻。

明朝永樂年間,鄭和奉命率領隊伍進行下西洋遠遊,對於當時世界局勢來說,鄭和的此次出行,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也是航海事業最早的一次行動。

我們知道哥倫比亞的環球航行,是從1942年開始的,但是鄭和探索海洋的時間是1940年,比哥倫比亞更早。

歷史的記載中,鄭和下西洋的足跡最遠到了紅海地區,當年的麥哲倫和哥倫布等西方的航海家們,他們走過的足跡,都無法和鄭和相媲美。

如此一來,也可以說哥倫比亞的環球航行是受到鄭和下西洋的啟迪,但這一說法也無法查證了。

同時我國歷史記載中,對海軍的記錄很少,更多的是有關水師的記錄,就像大家熟知的北洋水師。

這裡要說一下,水師的管轄範圍更小一些,只是限制在內陸的江河湖海之間的軍艦部隊,而部隊遠距離的航海行動,才叫軍事航海。

我國歷史上出海最遠的是三寶艦隊,嚴格來說,它更是護航艦隊,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海軍,應該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艦隊,一直在東洋、南洋掌控著海上霸權的軍艦。

而朱棣早年從傳教士手中獲得的世界地圖,也讓他想要看外面的世界的想法更強烈,這也是朱棣一直支持鄭和下西洋的原因。

而古代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國家,沿海地區的土地受到海水的侵蝕,土地鹽鹼化程度嚴重,很多田地無法耕種,尤其是北方,遠離海邊,更是靠天、靠地吃飯,對於航海的事情,可謂是「天方夜譚」的事情。

出海,更是相當危險的事情,隨時都會命喪海上,為了擴大眼界,該付出的也要付出。

找人變成了宣揚國威

但朱棣最初的想法也並不是想要進行航海事業。

朱棣一生最後悔的事情應該就是發動了叛亂奪取皇位的事情,由於先皇定下的規矩,不能對親人下手,雖然沒有直接面對朱允炆,但是也導致自己的侄子下落不明。

尋找朱允炆成為了朱棣的一件大事,有傳言說先帝逃到了海外,所以在歷史的記載中,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最先目的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蹤跡。

但隨著鄭和下西洋的開始,明朝的勢力因為這段航程漸漸壯大,很好的促成了短暫的「世界民族大融合」的盛世,永樂八年開始,從國外來明的外來使者隨處可見。

朱棣登基後,沒幾年,就編寫了《永樂大典》,無論是在經濟、政治上,朱棣在位時期的大明,達到了頂峰時刻。

國家強大了,周邊小國就開始蠢蠢欲動,在百姓生活安定的情況下,宣揚國威在此時是最好的武器,鄭和成為了這一媒介。

外國的大使來到大明和當地的官員進行經濟、文化的交流,不僅促進了國家之間的溝通,還給當時的南洋和西洋國家帶去了經濟上的優惠。

雖然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就下了規矩,沒有朝廷的批文,禁止下海與他國進行貿易往來,但是永樂盛世時期,國庫充盈,而且朱棣也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專程派遣鄭和去尋找。

尋找失蹤的建文帝,事關重大,也必須有所花銷,下西洋的任務在當時也只是輔助任務,對於海上貿易的開展,並沒有過多的注重,但是令大家沒想到,最後這件事情變成了下西洋的重舉。

但是反對的聲音也層出不窮!

多方阻擋

明朝自鄭和之後,就再沒有發展遠洋海軍事業,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沒有足夠的國力來支撐鄭和外出。

如此賠本的買賣,能堅持多久呢?也就遭到了朝廷重臣的反對,雖然國庫充盈,但是古代的朝貢制度中,遠道而來的國家對中央進行朝貢,我國的回禮價值反而高於朝貢的東西。

大臣們認為,外來人員帶來的都是些我們不用的東西,卻換走了中央如此多的回禮,這筆帳怎麼算都是賠本的,所以之後的鄭和艦隊再想要開闢海上航運事業,是十分的艱難。

其次,從永樂年之後,明朝的勢力明顯減弱,國家也開始走下坡路,對於鄭和的艦隊來說,朝廷每年都要預留出來一筆相當大的支持,像吞金獸一樣,不斷的吸金的鄭和團隊,換成是哪個朝代都受不了。

當初光想著宣揚國威,鄭和的船隊出行,帶著中國絲綢、瓷器、珠寶,返航帶的東西也都是些西方的小玩意兒,進入中國的領土,最後這些東西大都進了朝廷的口袋。

對於百姓來說,他們沒有感受到西方外來東西帶來的便利,宮廷生活越來越豐富,大眾市場卻沒有新鮮的東西入駐,不成對等的事情,就是再過幾年也還是會消散的。

也有帶回來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和航海的支出不成正比,重要的是每一次的出行,都要帶大量的士兵,他們都是從百姓中抽調出來的,天生對水充滿恐懼的老百姓,怎麼可能支持這件事情,最後也遭到了百姓的大力抵制。

如果從發展的眼光看,鄭和的團隊算的上是一支國家先遣隊。

領導人的遠見決定了國家的高度

中國人的傳統守舊的思想,也決定了最後的「閉國」。

農民出身朱元璋,靠著幾十年的奮鬥,打下、穩固了江山,他的統治,可以說是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這也讓朱元璋認為自己為子孫後代打下的江山,已經足夠大了,後代只要守好了,就算什麼都不干,至少相安無事的生活幾十年是沒問題的。

因此在《皇明祖訓》中,告誡後代必不進行海外貿易,這一舉措,可謂是從政治手段上限制了中國海外擴張的想法。

朱棣時期延續了朱元璋的治國政策,將大明王朝帶領向鼎盛,已經擁有海軍1350艘戰艦,如此龐大的團隊,在海上更應該是占據有利地位。

擁有最先進航海技術的明朝海軍,在海上的勢力逐年壯大,如果和歐洲等國的航海進行比拼,成功脫穎是沒有懸念的。

只可惜,他們之後,明朝剩餘的幾個皇帝,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功績可談。

更是在1433年,明朝的皇帝突然下令禁止再造遠洋帆船,實際看來,就是在抵制鄭和的船隊,時間一長,航船長時間的曝曬,也都爛掉了,航海圖也就被焚毀了,接下來,明朝開啟了閉關自守之路,同時與海外開始了隔絕。

後世的很多歷史學家對此事很不理解,擁有如此頂配的海軍,怎麼就沒有繼續發展下去呢?

各種說法層出不窮,歸根結底,最主要還是財政的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強大的經濟做支柱,怎能進行下一步的活動。

決定放棄遠航是當時最迅速的節流方式。

當年朱棣在攻打南安的時候,留下了很多不利的因素,但他在位期間,通過自己的能力以及威望,政治經濟穩定,很多問題沒有暴露出來,可惜的是,他之後上位的幾個皇帝,都是短暫執政。

朱棣在位的後期,大量的開支,已經讓朝廷重負了,等到他的子孫接管江山社稷時,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縮減支出。

朱棣去世後,太子朱高熾登基,但是還沒來得及處理朝政的事情,一年之後就病逝了,還沒有鍛鍊出來的朱瞻基即位,朝政的事情還沒有理順,哪有閒心思去思考外出航海的事情。

朱瞻基首要處理國內的事情,對於航海的事,也就只允許了一次,但是之後繼位的皇帝,對於航海的事情幾乎是隻字不提,甚至最後直接下令禁止了鄭和的遠航活動。

從鄭和之後,再沒有聽到過有關於中國的任何航海記錄,甚至自此之後,從明朝的合後期開始,中國也開始了關起門,過自己的小日子。

這也導致中國近代長達百年的屈辱,這是令人痛心的一件事情,造成整個無法再次下西洋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很多人認為已經不重要了。

這樣一看,政府在做出這樣的決定,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看來停止遠航,也是必然的選擇。

鄭和艦隊與西方對比

鄭和艦隊的規模可謂是空前絕後的,當年麥哲倫航行只準備了五艘船隻,哥倫比亞的船隊更是少得可憐,只有3艘船。

中國航海的目的從尋人變成了和平開展海上貿易,但是西方的文化決定了他們的航海事業要比中國的更進步,他們更注重的是利益最大化,西方通過海上貿易的收入來擴大船隊、擴大收益,為了下一步更好的、更遠的航行。

如此循環下去,利益源源不斷的進入,才能發展航海事業;而鄭和的艦隊,一次性就要消耗大量的資金,說通俗一點就是,出行期間沒有穩固的收入,「光吐不吃」是沒有辦法支撐下去的。

這也造就了鄭和艦隊的曇花一現。

試想一下,如果當年的明朝不光想著宣揚國威,我們也像西方列強一樣,進行海上貿易,在西方建立自己的貿易地、殖民地,也許現在的中國就占據了世界的海上霸權第一大國的位置,就沒有西方列強任何事情,也許中國的歷史就會因此改變,

美國的歷史學家也曾說過:近代歷史上,沒有一種文明比中國文明更先進、更優越。

原本可以占據優勢的中國,從15世紀開始,中國人的保守思想,逐步嚴重,當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後,明朝政府立即下令禁止建造遠洋帆船的事情。

更是放棄了多年打造的海上貿易通道,完全地將自己和西方其他國家隔絕開來。

之後的中國,在海上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甚至海軍的勢力也一蹶不振,由於早些年,鄭和下西洋第一次去到的就是日本,曾經的日本受到了明朝的壓制,反抗的日本怎能不對中國下手,中國的沿海地區,就成了最薄弱的地方。

尤其是長江口岸,更是遭到倭寇的重擊,中國從當初的進攻方變成了防守方,甚至當外來的船隻到達沿海地區,我國都沒有一支像樣的海軍來進行抵抗。

西方海上勢力的發展

中國停滯不前,但是西方國家通過鄭和下西洋的事情,看到了上機。

歐洲地區,經常需要長距離進行交換,地形也多是零散的水陸交替形式,這樣就需要加強自己的軍事實力。

當時的歐洲擁有大炮,這樣就可以控制海上貿易的路線,也就因此有了接下來的侵略各國之路的征程。

所以16世紀,所謂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探險值,實際上通過武力更好的獲得海上政權,他們攜帶著大炮和長槍進行了政治經濟的變革,這與鄭和下西洋的方式可不相同。

獲得財富的同時吸引了更多國家加入霸權的行列,亞洲、非洲以及美洲的很多地方都成為了他們霸權的地方。

而中國的明朝,在經濟上都是自由貿易,政治生活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因此不用考慮其他的事情,這樣一來,前進的動力也就放緩了。

也造就了中國的禮儀之邦,自古以來中國就是「協和萬邦」、「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觀念,中國與海外其他國家的本子就不一樣,並非是一個侵略的國家。

總結:

無論出於怎樣的原因,在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勇往直前的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把自己封鎖起來,像「皇帝的新裝」一樣,這樣只能讓自己走下坡路。

關鍵字: